原因之二就是教学管理人员与机构问题。管理人员与机构过多,人浮于事,责任分散,不能形成专事专办的集中力量。有些学校则是该管教学的不管或很少管教学(如校长),而代管的则往往由于素质不高往往造成管理低效。
原因之三就是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这些浪费涉及到管理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一些学校的教具、挂图、仪器、模型、学生用品等,平时见不着,上级来检查时发现都是崭新的。浪费现象在我国城市与农村中小学中大量存在。教学管理要上台阶,那么其管理一定得是高效的。
十、满足现状,缺乏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注重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维持性管理,注重继承、平稳、常规。这种维持性的管理对于正常的教学秩序是非常必要的,起着一种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进行维持性管理,教学工作就会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易走入死胡同。教学管理工作缺少探索、创新,易造成教学工作死板、教学氛围千篇一律。
21世纪是鼓励和追求创新的世纪。创新就要有个性、有特色,而“特色”、“个性”等东西靠一味地维持性管理是不可能达到的,而必须靠探索、改革、创新。教学管理也一样,如果教学管理一年无新意,两年无突破,三年无成果,那么就很难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第二节 教学管理创新
学校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生、共存的有机整体,是双方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共谋发展的社会组织形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合格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学管理的思想、方法、规章、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管理措施,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组织形式以及管理方式上实现创新。
一、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确立知识管理新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知识与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并已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时代的变化使传统的管理理念也发生和根本性的变化。新时期的管理已从过去单纯对物和对人的管理转变成知识的管理。
知识管理即在知识经济时代,某一特定的组织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对知识进行分配和利用的过程,是立体式、多学科、多维式科学决策和管理方法,具有科学(不单是凭经验的方法)、协调、合作、最高的效益(包含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等特点。
(一)管理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管理系统的核心因素。人是生存、安全、情感、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的复合体,需要的匮乏与满足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成为组织的存续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才竞争已成为现代组织或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理念变革,必须紧紧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着尊重人、满足人、激励人、开发人这一主题进行。学校作为人才“制造工厂”,必须站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包括广大学生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管理的出发点,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全面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二)管理必须“用知识开发知识”
“知识开发知识”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建立多元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和互动的组织氛围,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能力边界,将是21世纪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在全球竞争的大潮中,人们日益发觉21世纪成功的关键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成功关键有很大的不同。在过去,低廉的天然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而传统的管理系统也是被设计为如何开发这些资源。然而,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发挥人们的创造力现在已成为管理的重心。学校既是已有知识的传授组织,更担负着新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的职能,这即需要广大教职工和全部学生的努力,在根本的意义上说,确立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把知识的再生产提到管理理念的各个环节,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
管理体制是管理理念的外化、具体化。知识管理理念指导下的管理体制必须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下,更多的强调组织价值、组织目标,把人完全看成管理的客体,而忽视了人的个体价值和潜能的开发,最终导致管理效能的下降。实际上,作为组织必须为组织成员提供价值目标,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人的社会关系得以日益丰富,人与自然的关系得以和谐,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人的需求不断地得到满足。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在决策技术上,要实现从“常规决策”到“战略决策”的转变,彻底改变旧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补式诊断”以及局限于对组织发展现状的常规性判断,围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去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战略研究和决断。特别是要利用好“外脑”、思想库和智囊团,运用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未来学、运筹学、协同学等多学科知识,使用电子计算机、数学模拟、统计分析等现代化方法和手段,综合分析,全盘设计,以求得最佳方案。在决策方式上,要实现从“封闭决策”到“参与决策”的转变。决策就是选择。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备选方案是选择进而是决策的前提。方案从哪里来?是来自领导者、管理者的闭门造车,还是来自不同群体之间智慧的碰撞、思维的共振?这是传统的封闭式决策与现代参与式决策的本质分野。管理者创造出一种轻松、自由、平等的舆论氛围,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而,决策者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跟踪分析评估、优化排列组合,从中找出可行性方案,实现决策的科学化。这样的决策,既降低了决策成本,又顾及到各方利益,最终提高了决策效益。学校要发挥专业面广,人才集中,教职工思想活跃的优势,并把广大学生纳入管理决策信息“收集——反馈”网络,这将是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实现最优管理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围绕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管理组织创新
管理组织是在特定目标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有意识的协调活动或力量合作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当一个组织的结构、人员及其之间的责任和权力关系确定之后,建立起学习型的管理组织。一方面,学校组织管理者必须适应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加大对教职工的培训力度,在培训中转化教职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教职工的知识观念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知识创新中产生对组织的忠诚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是要改变组织权力体系的结构,由“集权结构”、“单线性系统”,转变为“扁平结构”、“整体开放性系统”,从而保证上下级的不断沟通,下层才能直接体会到上层的决策思想和智慧,上层也能亲自了解到下层的动态,吸取第一线的营养。
四、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班组管理创新学校全部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学校的力量在班级。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最终要靠学生成长的结果来说明。班级管理,是整个学校教学管理的最基础性工作,是最重要的环节。
明确目标,因势利导,是班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工作中要综合考虑学生年龄、思想状况、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着重培训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
一是要教会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本领。当代教育是人本教育,核心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随着在校生年龄的低龄化,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以为是,以我为中心,是非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等弱点和不足,因此,班级管理中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是非标准、是非观念;适时地开展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活动,让学生找准自己在他人、在班级中的位置,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主动调整自己的情绪、行为,学会进而增强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因而是终身受益的,效果也是持久的。
二是要实行民主合作全员式的管理。民主合作的管理方式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业上相互取长补短,生活上彼此做朋友。在班级管理中,学校应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潜能,把班级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要区别不同的年龄层次,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低年级,小年龄的学生,应以培养他们对新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为目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校时间的增加,逐步加大对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为别人服务的意识的培养。最终实现使学生每人都能增强参与、自律、平等、服务、独立竞争和创新意识,提高自理、自主和自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三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是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参与学习。在班级管理中,如何为学生造就健康成长的宽松、和谐的环境,大有文章可做。
教学管理是一个与时俱进,常做常新的大课题。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教学管理工作势必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创新,才能培训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