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天水古民居
48090900000004

第4章 天水古民居概述(2)

新中国成立前,秦州城区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秦州城区内至今还保留有明、清、民国院落百余处,楼房50多座,垂花门30多座。四合院里的房屋形制有宽廊檐(称托件房)和窄廊檐(俗称挑檐房)两种;民居布局主要是四合院形制,连进二至三院者居多数,且一部分厅房为楼房形式,也有前楼后院的布置。四合院大门多采取屋宇门形式,进入大门,穿过门道,大多有富丽堂皇的垂花门和雕刻精细的砖雕影壁组成的院外天井。有一大部分院落,房舍四面带廊,且廊室连体。院内广植花木盆景,各种建筑构件精雕细刻,再配以楹联匾额,极富生活气息。

城内民居院落外围房屋一般为单庇向各自院内延伸,因而造成后墙高峻、深巷高墙的景观。

三、古城的“群体语汇”

历史上天水古城以“两山夹峙,一水中流,五城串珠,各具特色”为特征的空间格局,在我国建城史上独树一帜。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名人为古城留下了众多建筑独特的古民居和深含寓意的古街巷,至今保存较好的有三星巷、育生巷、枣园巷、澄源巷、大小巷道、自由路等7个历史街区,胡氏民居、连腾霄故居、哈锐故居、张庆麟故居、石作瑞故居等100多处古民居。此外,分布古城的200多株百年以上的古树和北流泉、玉泉、甘泉、官泉、马跑泉等众多名泉以及分散在古民居中的瑞莲寺、清真寺、玉泉观等寺观,共同构成了天水古城“城、街、巷、院、寺、庙、树、泉、艺、俗”紧密结合、浑然一体的结构布局特点,即山水城市、古城相连,历史街区、四合大院、牌坊门楼、院寺杂处、古树密布、名泉众多、文化交融、艺俗并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共同体现了天水独特的城市魅力,此为秦州古城大角度的群体“语汇”。

天水古城之五城并列的形状,从东到西的带形城中有160多条小巷,而遍布大街小巷的民居是古城的灵魂,古城的美表现在以民居为主体的古建筑群体组合上,离开了群体,单体建筑再美,也没了它生存的环境。这也是目前特别强调民居保护要保护它的历史街区及其整体风貌格局的原因。

群体组合,是中国古城在建筑形象上的一个显著特色。

群体组合,也是中国古城丰富多彩的建筑功能的体现方式,即以多座布局有序的单体所构成的群体组合来实现城市的建筑功能,而不以一个“体量”巨大的单体建筑来统摄、体现。

群体组合,是历史文化名城存在的基础。成片的古城区是群体组合;完整的历史街巷是群体组合;条条街巷构成群体组合;完整的一座四合院是群体组合;棵棵古树与院院古宅是群体组合;一条古街巷中,蜿蜒巷道、古楼平房、座座门面等是群体组合……

四、院落的“群体语汇”

一个独立的院落,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型建筑组群,院落与院落的组合,可以组成中型的或大型的建筑组群。

四合院之四合就是群体之合,而庭院则是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使得同一庭院内的各栋单体建筑在交通联系上、使用功能上联结成一体。这种布局很适应宗法制度下家族聚居的家庭形态需要。

庭院在中华建筑文化中是很重要的,根据“居中之尊”的文化观念,居中的庭院是整个群体组合的中心;庭院上虽无屋宇,在文化观念上却是以天空为宇;就建筑空间环境而言,四面房屋是建筑实体,而庭院空间则是“虚”体积;由庭院过渡到房子的檐廊再过渡到房子的内部,则是明亮到灰再到暗的过渡组合。

这平平淡淡的四合院包含了院与院的并联与串联组合、虚实组合、光影变换组合、天地组合、物质实体与文化内涵等广义的“群体语汇”,是“天人合一”,是建筑、人文、自然的交融。

五、天水古民居择居习俗简介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约38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郵城,从此开始,上郵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过去,天水人在建房时,要请风水先生(民间俗称“阴阳先生”)看风水、相地舆,以求吉避祸。住宅中,尊卑关系分明,居中面阳(南)为尊,面东西者次之,面北者最低。一家中长辈住上房,两侧为晚辈子媳所居。建房时,立木前以红布包五色杂粮、五色布条、红筷子一双悬挂在正梁中央,焚香祭奠,称作“供梁”,民间说成是“补土”、“压地方”。柱子必须按上大下小正立,而不能倒置。上梁必须选择吉日吉时,约上午7时架梁,取“天开卯时”之意,以求吉利。上梁时,主人和吉相贵人在早已备好的香案前祭奠叩拜,中檩在鞭炮声中迅速架好(对架梁人的属相有严格的规定)。中梁挂红,短的三尺六(取“三十六天罡”之意),长则七尺有二(取“七十二地煞”之意),贴红对联,多用“周公卜定三吉地,鲁班造就福禄门”联语,横额为“上梁大吉”。

新宅落成后,择日搬迁,请“阴阳先生”宣读祭文“祀土”,亲朋持喜幛、喜联或实用物品前来恭贺乔迁之喜,俗称“入烟”,又叫“踏院”。旧时农村“入烟”时,先要祭灶。主家将米面灶具率先拿到新房,安顿好“灶神”,尔后献贡上香祭祀。“入烟”之日,鸣放鞭炮,男主人抱一盆冒烟的火,女主人怀抱一头小猪,用手拍打小猪,使其发出号叫声,同时提一壶凉水,一齐进入新居,将凉水在新灶上烧开,就算“入烟”了。这是典型的古俗、典型的农耕文化。“家”字下面是一“豕”字,即小猪,有猪才算家。随着时代的前进,这种习俗目前只保留了部分内容。“入烟”之后,主人要以烟酒糖茶甚至宴席款待祝贺者。

六、现存古民居资料

表中所列民居,是幸存的天水古民居,是天水历史文化的佐证。

七、天水古民居形态分析

建筑形态与人的行为、空间的用途、空间单元之间的关系和空间位置等,均会因为生活的类型化和模式化表现出共同的、普遍的模式,天水古民居的平面形态、空间的构成和使用、院落的组合、空间的组织等,也可以运用类型学的方法从其较多样化的形式中发现其普遍原则,探寻其地域特色,这里的形态分析按照建筑单体—院落类型—院落组合这样一条逻辑思路来进行。

1.单体类型

中国传统建筑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一般建筑群由若干栋单体建筑组成。古民居建筑中的庭院式组合是这种离散型布局方式中最常见的一种,这一特征带来一个结果,组合成院落的各栋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规整方正,具有良好的组合性,对院落空间的组织有利,而且经过长期的沿用,具有定型化、模式化的特征,平面类型少,不求单体建筑形体丰富,而是通过建筑的组合以及“体量”的搭配来达到组群布局的完善。

虽然天水古民居类型众多,但是究其根本的形态来说,其组成元素——单体建筑平面的类型并不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锁子厅”式,平面为三开间时多数并非“锁子厅”式,少数正中一开间为凹进的前廊,两端为凸出的卧室。而当平面为五开间时,一般正中三开间为凹进的前廊,两端为凸出的卧室,形成“锁子厅”式,内设火炕。第二类为“廊檐式”,即房屋前设有通常的前廊。第三类是房前仅有挑檐而无廊。这三类单体平面基本形式,在天水古民居中被广泛地运用。

在天水城区古民居中,上述三种单体平面形式的运用,几乎形成某种模式。好多人家还修成二层,左右两厢房常常采用“廊檐式”,而位于倒座位置的房间,其平面形式亦多为“廊檐式”。某些院落主房的耳房常常盖成二层,形成一个角楼。

2.院落类型

天水古民居采用院落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主要是合院式。

合院式是由若干栋单体建筑和墙、廊围合成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四合院是天水古民居中最常用的院落形式,且经过长期沿用,已经有了定型化的模式,这种典型的四合院由上房、左右厢房、下房、耳房、庭院和入口门道组成,这些元素构成天水古民居四合院的基本型。这种院落基本型在天水古民居中具有代表性,一般规模小的家庭仅此一院就完全满足生活、起居等需要,如秦州区飞将巷9号某宅。规模大一些的宅院则由这个基本型复变后再进行组合。这种院落基本型属于汉式北方传统四合院形制,大门一般设在宅院右下角,不直接“开”向正院,进入大门后经过门道,转90°角,穿过二门——垂花门,才进入正院,使得庭院更加幽静、安全,私密感更强。

天水古民居的合院式布局,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有独院式,也有不少由多重院落组合成的大宅院。由多个四合院横向联合或纵向扩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组合形式,归结起来,一般分为串联型、并联型两种。

第一,串联型。串联型就是通过院落沿轴线纵向扩展为几进院落,这一类型的四合院通过层层递进,造成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空间效果,串联式布局在天水古民居合院式组合中占主导地位,其实例也较多。串联式布局通过轴线上院落的形状和尺度的变化体现建筑空间的内外主次,并且区分出建筑的等级,表达的是以中为尊的汉族社会、宗族的尊卑等级关系,用这种能表达森严等级制度的建筑布局方式来体现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串联式布局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组群的一种最典型的布局形态。形成这样的布局,既有实用功能上的需要,也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择中”意识。我们试看下列的几组不同类型建筑的串联式纵深布局组群:

例1 澄源巷哈锐故居:一院→过厅→二院,纵轴串联两进。

例2 任士言故居,正偏结构,正院为纵轴对称串联两进,呈一院→过厅→二院布局。

例3 飞将故里9号,呈一院→过厅→二院,纵轴串联两进,具有特色的是,其院外东南角有两层明代古楼,位居巷口,形象秀美,形成组群的高低错落。

例4 自由路45号汪家大院,呈一院→过厅(带西侧小楼)→二院(两层古楼结尾),纵轴对称串联两进。

例5 伏羲路140号,纵轴对称,中有虎座门,两进串联,前院低而后院高的梯度错台之感,且,临街为两层六开间明代古楼。

例6 杨家楼39号、41号(两院于2003年拆除),一院→过厅→二院,纵轴串联两进。

例7 杨家楼21号、23号(两院于2003年拆除),一院→过厅→二院,纵轴串联两进。

例8 澄源巷1号、5号院是天水名人丁特的故居,西侧呈一院→过厅→二院,纵轴串联两进。靠巷道一侧则顺巷道曲线而呈现“凸出凹进”的不规则形状。

串联式纵深布局反映出三个特点:一是突出的空间序列。这种布局形成一进又一进的串联空间,“进”数以多为贵,这种对多“进”的追求,反映出对建筑空间纵深序列的极端重视。古人制定的“面朝后市”制度、“五门三朝”制度、“前朝后寝”制度、“前堂后室”制度等,都是在纵深空间序列上大做文章。这种空间序列是功能序列、等级序列、观赏序列的统一,既满足功能分区的私密需要,重重关卡的戒卫需要,幽深宁静的环境需要,内外有别的礼仪需要,也突出了建筑艺术表现的时空性、层次性。二是严密的规整格局。串联式纵深布局表现出高度的有序性,采取了十分严谨的布局。重要组群都尽量争取南北向的最优方位,主轴线通常是笔直的,庭院空间基本上保持横平竖直的矩形,形成均齐方整的组合整体。整个空间组织呈现清晰的导向性,人流主线与空间主轴线重合。纵深轴线的两侧,分布次要的建筑,严格采用平衡对称的格局,对于民居来说主要有:厢房、边门、角门以及点缀性的建筑等,都成双成对地对称排列,以强化居中的轴线。这种规整的布局,形成了空间组织上的正偏方位和内外层次上的主从关系,也就造就了端正、均齐、庄重、肃穆的空间品格。三是适度的调节余地。串联式多进纵深的规整布局,难免需要较大面积的占地和较为平坦、规正的地段,也难免带来组群总体布局的铺张和对称格局的板滞,空间实效偏低,布局的灵活性受到较大制约,这些都是串联式纵深规整布局的局限性。但是,在纵深延伸、左右对称、中轴突出的基本格局中,仍然有相当大的调节余地。从上面举例中的平面来看,大多数空间构成的基本模式相同,而空间组合的具体形式却并不雷同,这里仍然有许多因子可供调节。不同的庭院“进”数,不同的庭院制式,不同的空间尺度,不同的正偏构成,不同的廊、墙围合等,都是可调因子,可以针对组群的功能性质、审美意匠、环境特点,演化出各具特色的组群布局,如同在同样的棋盘框格中,可以部署出千差万别的棋局。正是由于串联式多进纵深布局的这种调节余地,增添了它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使得它有可能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布局运用得最为普遍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