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新编西方文论教程
48047200000057

第57章 概述

形式主义文论主要是指1914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文学批评思潮,它深受以索绪尔为代表的日内瓦语言学派、欧洲胡塞尔现象学哲学、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以及未来派诗歌等思潮的影响。其基本理论主张是:反对传统的模仿说,重视文学形式的本体意义,强调文学研究的主体是“文学性”。其组织形式以1915年以罗曼·雅柯布逊为首成立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1916年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成立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也常根据缩名称为“奥波亚兹”)为核心,其成员多为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青年学生。前者包括维诺库尔、布里克、托马舍夫斯基等人,后者包括艾亨鲍姆、雅库宾斯基、鲍里瓦诺夫、特尼亚诺夫、日尔蒙斯基等人。20年代中后期俄国形式主义在国内遭到了批判而日渐销声匿迹。后来雅克布逊、什克洛夫斯基以及艾亨鲍姆等人先后流亡到捷克,创立了布拉格学派。

“新批评”是在俄国形式主义影响下,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美、英诸国,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坛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文艺批评思潮,其理论基点亦是以文本形式为中心。“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学术界通常是将T。S。艾略特和I。A。瑞恰兹视为这一流派的直接开拓者。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了文学创作“非个性论”的论断,这一论断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所强调的语义分析为新批评提供了基本的批评方法。在“新批评”学派中,有影响的人物另有美国文艺理论家兰色姆、韦勒克、威廉·K·维姆萨特、蒙罗·C·比尔兹利、克林斯·布鲁克斯、艾伦·退特,英国文艺理论家威廉·燕卜逊等人。兰色姆提出了“本体论批评”的口号,强调文学是一种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存在,反对进行作家情感、历史内容、道德阐释等外在的研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则提出了“意图谬误”与“感受谬误”两个著名的概念。“意图谬误”指出:就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来说,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其锋芒所向直指实证主义或浪漫主义文学批评。“感受谬误”是指:以读者情感波动弧度的大小评判作品的优劣,是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的谬误,最终会导致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布鲁克斯提出了“细读法”,主张文学批评应是对批评对象的描述和评价,并对文学语言中的“悖论”(paradox)与“反讽”(irony)特征进行了论述,将之视为文学尤其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退特借用物理学的“张力”术语,燕卜逊从“复义”着眼,更为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诗歌语言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与新批评文论虽已先后衰败,但其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已在西方文学批评实践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本章拟主要介绍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雅柯布逊与“新批评”开拓者艾略特的文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