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丛书-物理城堡二
48002200000043

第43章 鸟为什么会扑向柴汀卡村的灯火

自古以来,人们望着定时迁飞的鸟群,就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鸟儿为什么能从千里之外返回故乡而不迷失方向?

开始,人们根据家鸽能借助地形、地物,可以返回鸽舍的事例,提出了鸟类视觉定向的说法。一些鸟类如家燕就是这样。可是,对最著名的迁飞鸟——北极燕鸥,就不能这样说了。在每年营巢北极而在南极越冬,飞行距离长达4万公里,其间海天一色,寻找熟悉的地形、地物是非常困难的。显然,长距离迁飞的鸟类不迷路,一定有更精确、更敏捷的定向方法。

其后,实验证实,鸟类能根据太阳的位置变化为自己定向,并且其体内有一种能够计算太阳移位的生物钟。这也就是说鸟类有时间感觉。但是,大多数迁飞的鸟类能在夜间正常地飞行,且白天在阴暗的条件下也不迷路。这就说明,鸟类必定还有其他的定向手段。实验又证明,鸟类可以以星座定位,它们具备自己的生物钟校正星座四季变化的能力,从而准确地确定前进的方向。但是,阴天或是在没有太阳、星座的时候,鸟儿又如何定向呢?有人把铜棒和磁棒分别带在鸽子身上放飞,发现在晴天时,两组鸽子都能顺利返回。但在阴天却只有带铜棒的能返回,而带磁棒的失去了定向的能力,从而说明了地磁定向是鸟儿非常可靠的导航系统。

在印度东北部的柴汀卡村,每年八九月,在无月的夜晚,成群的鸟会在迷乱中掉落在灯火周围,为村民所取食,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著名的“柴汀卡村亡魂谷”。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印度鸟类专家森周达博士认为,柴汀卡村怪事的谜底在于当地的磁场作用。理由是,附近蕴藏着较为丰富的磁性矿物,八九月磁力活动较为强烈,当栖息的鸟受到磁力的干扰,体内“指南针”就会被搞乱,因而不安地飞起,在昏眩中看到村内的灯火,于是便扑过去而碰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