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五
48001700000032

第32章 为什么豆腐饮誉中外

自从淮南王刘安首次推出白嫩细腻的豆腐之后,两千多年来神州赤县豆腐业渐兴,到宋代已普及到民间,明、清两代更风行于京都。诗人赞誉豆腐:“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注重养生的历代帝王则把豆腐列为御膳佳品,例如“羊肉冻豆腐火锅”就是清廷冬膳中的常用菜品。至于现在,豆腐几乎是家家离不开的四季美食。而“豆腐之法”传到海外,当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之功。现在日本、美国制作的豆腐花样翻新,生产技术已跻身于现代化的行列。美国出现的“豆腐热”,使华侨饭店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美国人每以品尝豆腐美味为乐事。

“不起眼”的豆腐如此饮誉中外,当然是因为它营养丰富。豆腐含蛋白质占84%,比瘦猪肉、鸡蛋及黄花鱼的蛋白质含量还高,而且质地优良,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此外,豆腐还含有35%的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等。所以,豆腐素有“小宰羊”之称,是极好的保健食品,尤其对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糖尿病患者,更是不可或缺。由于豆腐中含钙、铁、镁较多,因而常吃豆腐对骨骼、心脏和造血等器官均有特殊意义。此外豆腐中的谷固醇,还可降低高血脂患者的血胆固醇水平。

豆腐受人青睐,还有一个缘故,就是它经炒、熘、烧、蒸、煎、炸、炖等烹调加工后,花样翻新,佳肴迭出,着实催人食欲。四川的麻婆豆腐、浙江的三虾豆腐、北京的砂锅豆腐、上海的红烧豆腐、东北的白肉豆腐……无不勾人一饱口福。至于豆腐干、冻豆腐、素鸡等,同样别具风味,就是名菜谱中的“炸千子”也须用豆腐皮卷肉馅油炸而成。豆腐花样如此丰富,而且营养丰富,堪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我国食物结构中的佳品。

若再细说起来,豆腐本是黄豆生,人们何不只吃黄豆,非要把好端端的黄豆磨成豆腐吃?原来这里还有一个道理:黄豆,无论经过煮、炒、爆,还是做其他烹调,人直接食用后消化率仅为50%左右;而人体对豆腐的消化率却可达到92~96%。这是因为黄豆的营养物质被一层薄而结实的细胞膜包着,妨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由于黄豆里的胰蛋白酶抑制素没有破坏,它抑制人体胰蛋白酶的活性,影响其发挥消化作用。把黄豆做成豆腐,那层细胞膜以及胰蛋白酶抑制素也就被破坏,有利于人体发挥消化吸收的功能。由此可见,国人和外国人喜食大豆腐,确有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