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五
48001700000028

第28章 为什么膨化仪器受人欢迎

玉米、小米、大米、糯米、高粱米、豆类等水分含量较少的粮食,经过机械挤压加热、喷射,就会变成体积膨胀、质地柔软、口感松脆、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膨化食品。

当粮食进入密封的膨化器以后,粮粒内呈过热状态的水,在瞬间的汽化中,发生强烈爆炸,水分子约可膨胀2 000倍,巨大的膨胀压力破坏了粮粒的外部形态,也拉坏了粮粒内的分子结构,于是便发生了如下变化:1.水分的变化。以高粱米为例,膨化前的含水量为1448%,膨化后为875%。如果以实物称重,也可以看出膨化后比膨化前的重量减轻了,这是因为水分蒸发的缘故。

2.淀粉的变化。膨化后淀粉比膨化前减少,而糊精和还原糖则有较大增加,这种变化从营养角度讲,有助于消化吸收。

3.蛋白质的变化。粮食膨化后的蛋白质含量比膨化前略有减少,但蛋白质的消化率却有所提高。国外曾作过试验:小白鼠对膨化大米粉的消化率比大米饭高。

4.脂肪的变化。膨化后的高粱米和玉米,脂肪含量都比膨化前有所减少,这可能是膨化过程中受高温高压的影响所致。

5.维生素的变化。以大米为例,膨化大米比用普通方法做的大米饭,维生素破坏较少。

6.组织结构的变化。粮食中的淀粉结构发生爆破,变成多孔状的海绵结构。而未经膨化的淀粉则呈颗粒状,无孔洞。

7.粮粒形态的变化。膨化后的粗粮制品,显著提高了感官效果。

8.食品卫生状况的变化。粮食在膨化过程中,经过高温灭菌,变生为熟,可以直接食用。

9.味觉的变化。膨化后的粗粮制品,大大减低原有的粗粮味道,增强食欲。

10.储存期的变化。粮食膨化后,含水量低,又经高温灭菌,比膨化前易于较长时间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