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五
48001700000025

第25章 为什么说我国食物疗法早于药疗法

自古以来,药食同源,药食同用。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寻找食用植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治病。食物也是药物,药物也可供食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更明确地提到120多种药物,其中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三类,并提到了它们的简单用法和治疗性能。我国的食物疗法起源于夏朝之前,距今已有4 000年以上的历史。据古籍《战国策》和《吕氏春秋》记载,有“仪狄作酒”之说,认为仪狄是夏禹时期的造酒者。从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有和现代汉字形体相似的“酒字”,在殷墟中还发现有酿酒作坊遗址,说明商代时期我国酿酒事业已相当发达。商代的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淡而甜的“醴”,另一种是浓而香的“鬯”,中华美食都是粮食酒,藁城台西址还发现酿酒原料有桃李等,说明当时已用桃李来酿果品酒。酒的问世,既是古代农业发展的结果,也是古代酿造业的成就,它把食疗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酒有通血脉、养脾气、厚肠胃、润皮肤、去寒气、行药势等功效。因此古代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说明古代医药与酒是分不开的。相传商代有一位叫伊尹的大臣,精于烹调、通晓药性。常亲手调剂汤液酒醴医治病人,流传有“伊尹汤液”的说法。他著的《汤液经》就记载采取烹调制药疗疾的内容。推测起来,食疗早于药疗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制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服食青粱米粥疗蛇咬伤、用加热的石块煮米汁内服治疗肛门痒痛的记载。这说明早在秦汉之前,我国劳动人民和古代医学家已将食疗用于治疗疾病的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