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教练型上司
47990300000001

第1章 教练型上司解析

教练式管理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新兴管理方式之一。采用教练式管理方式进行经营管理的上司,我们称为教练型上司。

教练型上司通过唤醒员工与其他管理者的直觉与醒觉能力,来提升企业效率,使企业员工快速成长、进步,从而取得卓越成果;通过专业的策略、工具、架构与方法为企业解决问题、制定行动计划、达成目标、改进决策、突破障碍,最终取得成效。

本节要点

1.什么是教练型上司

2.教练型上司的特点及优势

1.1.1 什么是教练型上司

教练型上司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效运用教练技术,旨在提升企业绩效,改善员工表现,引发团队智慧,以便多、快、好、省地获得卓越成果的企业管理者。

教练型上司不会给员工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现成答案,员工最终还得依靠自己找出解决方案。教练型上司在帮助员工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所采用的教练技术一般是这样的: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员工工作中的进展状态、目标、问题背景,然后运用“聆听”、“发问”等教练能力,以及其他的专业教练方法、策略和工具,激发员工潜能,调动其积极性,从而有效快捷地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扫清员工成长道路上的障碍。

所以对于一个教练型上司来说,教练技术实质上是打造其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工具。通过团队内每个成员自我从业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整个团队绩效的提升。

1.1.2 教练型上司的特点及优势

1.特点

教练型上司通常都具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他们愿意花时间培养员工的能力,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将其与个人的抱负和职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教练型上司启发并激励员工树立长期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且指导员工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同时给予员工不同程度的指导与反馈。

教练型上司十分擅长授权,常常把握大局的方向,而将细枝末节的执行工作分配给员工,哪怕这些工作不能很快完成。换言之,教练型上司可以容忍员工的失败,只要这个失败对今后有警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2.优势

不过,教练型上司的管理风格虽然有如此大的优势,也适用于大部分的商业环境,但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奏效。教练型上司要发挥出效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工具教练式管理方式运用条件测试表

不少公司已意识到教练式管理方式的优势,并试图运用它,通过为员工提供持续的绩效反馈来激励员工。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有效指导的能力。教练式管理方式要求上司必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给予员工充分的指导与反馈。

当然,这种管理方式往往侧重于个人的成长而不是与工作相关的任务。

台州有一家中型制鞋厂,生产部经理在一次抽查时发现一名工人的工作台乱七八糟,于是按照规定对这个工人进行了处罚。

可是,这名工人在接到了罚单之后却拒绝签字,不服气地对经理说:“这种情况在我们车间时常发生,从来没有犯错误的员工受到过处罚,为什么今天偏偏处罚我?”

这位经理受到顶撞后并没有生气,而是问:“那你说怎么办?”

这名工人:“管理者必须做到公平处理事情,处罚我可认,但我认为以前犯过错误的同事也应该一并受到惩罚!”

“那你以后还要不要和同事共事了?”经理问他。他沉默了。

“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工人说。

经理问他:“你真的觉得出这口气有那么重要吗?比你的同事关系和手中的饭碗还重要吗?”

工人低下了头,最终在罚单上签了字。

本来可能发生争吵,双方还可能结下怨恨,这位生产部经理采用教练式的管理方式帮员工区分了真正想要的。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改正了他工作上的毛病。

案例讨论突破生理极限

当第一个职业运动员在4分钟跑完1公里后,几乎全世界所有运动专家、生理学家和医学专家都断言:1公里4分钟是人类的极限,不可能被突破。但是,时隔不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练,用看起来十分平常的方法,最先帮一位业余运动员突破了这个极限。

他把1公里分成8等份,根据选手体能,计算出通过每等份应该用的时间;然后在每个等份处都安排一个助手掐秒,报告给运动员:“太快了,慢一点!”、“慢了,该冲刺了!”这个最早突破极限的人不是专业的运动员,而是个医学院的学生!此后,几乎所有职业运动员都成功突破了这个所谓的生理极限。

案例提示

一个普通的业余运动员都能突破专家所谓的人类极限,说明了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挖掘和引导。员工的能力就像沙土下的金矿,关键在于上司能否通过良好的教练方法把混迹于沙土之中的金矿淘出来。

讨论题目

1.这个教练是教练型上司吗?这个案例符合教练式管理的哪些特点?

2.教练型上司如何了解每个员工的潜力,并指导他们扬长避短?

思考

1.仔细回忆你身边的企业管理者,他们当中有教练型上司吗?说出你认为他是教练型上司的理由。

2.根据你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实际情况,你认为教练式管理能够解决你企业当中的一些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