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我们都有强迫症
47977100000007

第7章 谁在强迫我的幸福

第一节 购物上瘾小心强迫症找上你

每天清晨醒来,你是否能很快从衣柜里找出一套适合当天穿的衣服?每次打开衣柜,你是否能很快找出自己最满意的搭配装束?如果是,恭喜你,你是个理智的人,购物强迫症与你无关。如果不是,很不幸,你有百分之八十的机率是患上了购物强迫症。

购物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是经不住诱惑,想要逛街买东西,买的东西并不一定很贵,但一买就是一大堆。他们并非需要大量购物,而是不能克制自己想买东西的欲望。比如,相同款式的衣服一次买很多套,但大部分都是堆在墙角不穿。虽然买之前会有冲动行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但是购买之后,他们往往会后悔自己又失控了,因此他们会烦恼、痛苦。

购物强迫症是一种病态的对商品的占有欲,是强迫型人格的一种表现。当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哪怕是对自己来说毫无用处或者重复购买,都会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诱发购买强迫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在个性上,这类人感情脆弱、富于幻想、比较浪漫;同时,设置在购物大厅中的广告及播放的画面音响往往对这类人敏感的神经造成强烈的感官冲击,致使他们经不住这些诱惑,而产生购物冲动。

(2)这类人主要是一些精神孤独、身心受损或是妄自菲薄的人,企图依靠疯狂购物来填补心灵的空虚。

(3)这类人缺乏健康的压力宣泄渠道。女性抽烟及喝酒的很少,因此心理补偿与发泄的渠道较窄,而购物往往就成了她们平衡情绪、缓解压力与宣泄情绪的最佳方式。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现实的压力、抑郁让人疲惫,复杂的社会关系、工作关系中存在着很多不平等,面对这些,心理上不堪重负的人们怎样才能得到补偿和释放呢?太多的人承认,虽然疯狂购物不是最好的减压方式,但其解放内心的程度和制造的快感是能够得到认同的。所以,也造就了更多的购物强迫症患者。

为了缓解内心的巨大压力,人们将购物行为视为“救命稻草”,甚至发展到对其依赖、不能自制的强迫症程度,特别是女性。工作压力大、感情失败成为女性疯狂购物的推动力。当然,这是一种心理偏差。她们只要一天不买点东西心里就难受,生活、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她们也可能每天都必须逛街,若未能如愿,便会像犯了烟瘾一样坐立不安……

当然,除了女性,男性同样也会罹患购物强迫症。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5%的成年男性承认无法抑制购买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的欲望,区别在于女人比较容易承认她们有购物强迫症。强迫购物狂特别喜欢逛商店的那种满足感,然后又因为买了没用的东西而自责、后悔。这项研究的最终结果是,5.8%的参与调查的人患有购物强迫症,其中女人的比例是6%,男人的比例是5.5%,且年轻人的比例较大。男人通常会购买CD、书、工具、电器、电脑及配件,还有照相机等。女人则通常是购买衣服、化妆品、家庭日用品和首饰。出人意料的是,据调查显示,低收入的人反而比高收入的人更容易患购物强迫症。

现在,购物形式也很多样,电脑和网络的出现使购物变得更为隐蔽、方便,也将购物方式打上了科技的烙印。例如,网上购物者沉醉于网购状态,对购物强迫症就具有极弱的抵抗力。当然,针对购物强迫症产生的原因,心理专家对它的预防和治疗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精神健康专家建议,充实自己的生活、转移注意力,必要时接受心理辅导或治疗就可以有所改善。

有购物强迫症的人可以通过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交朋友,学会倾诉;多参加体育动动,学会释放压力;杜绝商品诱惑,理性消费等来减轻或者消除自己对购物的热情和迷恋。

第二节 恋爱也有强迫症

当两个人的爱情到了一个疲倦点时,从一天一通电话到一天三四通,再到想打电话给他的时候就一定要打给他;从善意的谎言到习惯性找理由搪塞……一些小习惯一开始还无伤大雅,但有些人很可能会将之逐渐升级,最后演变成“恋爱强迫症”!

要知道“恋爱强迫症”对你们的恋情可没有帮助,在最常见的分手理由中,“管太多”、“黏太紧”可是名列前茅。所以快来检查一下,你有没有以下潜在的恋爱强迫症倾向。

(1)每天查一次岗,关心对方行踪。

可能升级症状:每天查岗的电话或短信超过个位数。“现在在做什么?”“今天几点回来?”……就像在监视对方一样,但如果不掌握对方的所有行踪,你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

不管身在何处,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只要你想,都会立即主动联系对方(哪怕对方可能在开会或在睡觉)。甚至索性给对方买一个你们联络的专用手机,每天在固定时间打电话、发短信。有些人即使分手了,也会持续打那种沉默电话,或者发空白短信。

(2)如果恋人没有立刻回电,心里就隐隐冒火。

可能升级症状:一直打电话到他接为止。即便没什么大事,无论最后接没接电话,无论对方是否有正当理由,都会大发雷霆,质问不休。

(3)无论恋人接到任何电话,都会看似随意地问一句:谁打来的?有疑问时还会进一步追问。

可能升级症状:慢慢发展成会登录对方邮箱,偷看他的手机通话记录、收件箱或者发件箱。一旦发现异性打来的电话或者短信,就有可能越俎代庖自己回复,并盘问关系等。对方要是和别人很亲近(无论同性还是异性),就会感到不满、失落。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仍总怀疑对方有第三者,并且坚信自己所谓的“第六感”,甚至有过跟踪对方的行为。

(4)要求一一见过对方的朋友、同事。

可能升级症状:根据自己对那些人的印象,逐渐发展成干涉对方交友。比如,不许对方和你不喜欢的某个人继续交往下去。

(5)喜欢写博客、发照片晒幸福。

有了手机微博后,更新更频繁,并把链接地址发给所有亲朋好友共同关注、分享。

可能升级症状:这样发展下去会成为“汇报癖”:“现在我起床啦”、“今天天气真不错”、“我现在坐上地铁了”……把自己的行动事无巨细地以短信方式汇报给对方听,即使对方不回复还是乐此不疲。分手后,则会报复性地把对方所有不宜公开的照片公之于众。(6)每天看星座运程等占卜网站,关心恋爱运势。

可能升级症状:可能会迷信一切分析,比如星座与星座的匹配度、开运小物等。如果运程上说今天会吵架,就难免会有心理暗示,无论怎样都会吵上一架。到后来甚至干涉对方该穿什么幸运色的衣服等。只要两人的关系出现问题,势必以星座分析对应,而不是检讨自身。

(7)用爱情“洁癖”拒绝性幻想。

因为把爱情想得太神圣和纯洁,一些人希望爱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心中都只有自己,不允许别人的一丝身影飘进爱人的脑海。所以,在大街上,他(她)们不允许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看别的异性一眼。

以上7点就是恋爱中的强迫表现,对照这7点,看看你否有恋爱强迫症。被恋爱强迫症困扰的人无疑成了爱情的牺牲品。大部分有此强迫行为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强迫型人格者。所以,要想走出“恋爱强迫症”的阴影,首先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病症”所在。另外,要做到树立信心,改变观念,把一切的顾虑、猜忌、烦恼、自责等统统丢掉,让心灵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第三节 你有减肥强迫症吗

小雪其实并不胖,但她对自己的体重却极不满意。为了控制自己的体重,她每天最紧张的事情就是进食。她整天都在问自己,刚才午饭我是不是吃得太多了?巧克力蛋糕我能尝一点点吗?要是再发胖怎么办?她整天都在为吃什么而焦虑不安;同时,拿到手上的每一份食物,她都要查看热量、脂肪含量,不是低热、低脂的东西她绝对不碰。一旦发现体重略有浮动,她甚至会马上禁食好几天,饿得昏倒也坚决不肯进食。最近一次体检结果显示,小雪的肠胃出现了严重的功能紊乱。

小雪的这些表现就是典型的减肥强迫症。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女生们很容易患上减肥强迫症。减肥强迫症似乎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病,但是在它背后潜藏着极大的危险。它不但让你无法享受美食的快乐,更严重的是,减肥强迫症会慢慢让人陷入厌食症的可怕境地。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人的“减肥强迫症”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韩国舆论调查机构对500名成年男女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46%的正常体重男性和72%的正常体重女性认为自己需要减肥。其中,12%的低体重男性和20%的低体重女性认为自己需要减肥,减肥强迫症非常严重,令人担忧。

减肥强迫症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1)虽觉食欲很好,但吃了几口就觉得胃部饱胀不适而中止进食,或者见到食物就不想吃。如强迫进食,常诱发恶心呕吐;一些人甚至千方百计地诱导呕吐。

(2)强迫症患者因注意饮食和担心发胖的心理,而主动拒食或过分节食,造成消瘦、营养不良。

(3)有饥饿的感觉,却强迫自己不进食。他们善于研究食物的营养、热量,隐藏或故意浪费食物。大约50%的减肥强迫症患者伴有贪食症,暴食后又自己诱吐,或者服用减肥药、泻药等,或者进行大运动量活动,唯恐自己体重增加,从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等)和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碱中毒)。

减肥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明知自身的减肥行为没有必要,却无法自我克制,且越是克制越是焦虑不安。那么,生活中常见的减肥强迫症有哪些类型呢?

(1)运动型强迫:习惯以运动来强迫自己减肥的人往往会疯狂地锻炼身体,以此来消耗体内的热量。然而时间一长,他们却尴尬地发现,虽然运动量不断增大,体重却并没有下降,因为饭量增加,体重反而有增长的危险。

应对:运动的确是最健康的减肥方式,但是集中性的大量运动,如果没有专业指导,对健康有害无利。所以喜欢运动减肥的人,不妨将运动化整为零,比如步行上下班、不坐电梯走楼梯、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起来走动一会儿……这些小运动都可以起到消耗热量、保持健康的作用。

(2)塑身型强迫:很多懒于运动或节食的人为了保持美好的体型都会选择穿塑身衣营造体型,但是这种方式其实只能起到将脂肪束缚、收敛的作用,并不能真正塑身美体。而且,过度地用外力束缚身体,对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

应对:与其用塑身衣把自己勒得喘不过气来,不如随时提醒自己挺胸抬头收腹,以此来创造出挺拔的身姿,身上的赘肉自然也会随之收紧,起到美化形体线条的作用。这样一来,你在拥有优美体态的同时也会散发出优雅的气质。

(3)节食型强迫:这类人群总是否定自己的食欲,担心自己吃得太多会发胖,每次进食之后,总是后悔自己吃得太多,渐渐就形成了减肥强迫症。

应对:尽量每餐只吃八分饱并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而且不要把重点放在减肥上,而是要对针“油腻”这一主要肥胖诱因做些事情。比如,平日里多喝些以新鲜酸梅为原料制作的酸梅汤来消解体内积存的油腻,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将体液维持在健康的碱性状态就是不错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你要努力告诉自己:食物不会使你发胖,你只是因为尊重自己而进食。

第四节 如何走进强迫型人格者的情感世界

强迫型人格者的情感世界是一个神秘而又无奈的地方,走进这个地方,一起享受爱的滋润,是非常重要的。从下面几点你将学会如何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1)两性关系中的权力欲

具有强迫性格的人努力尝试把情感置于“手掌心”,使之处于自己能控制的状态。他们觉得感情根本不可靠,过于主观和摇摆不定,又容易消逝。炽热的情感更不可信,飘忽无常且不理性,爱上一个人等于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因此,他们在付出感情时十分悭吝,不轻易流露感情,也不太愿意体谅伴侣。这种态度,使得他们在某些情感关系中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冷静与清醒。

如果他们愿意在两性关系中负起责任,一定是他们心中已有定论。他们很不情愿让伴侣与他们平起平坐,比较倾向于一种垂直的关系:非上即下,锤子或砧板。

“不是……就是”对他们而言再是重要不过的——问题是谁喜欢当砧板呢?感情关系变成一场争夺优势的权力斗争。强迫型人格者出于权力欲,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捏塑伴侣。所以,强迫型人格者不容许伴侣脱离他捏塑的模型,把伴侣视为自己拥有的一件财产,必须按照他的意愿行事。

强迫型人格者要求他的伴侣全力配合,完全顺从,若对方提出异议,关系就无法维持。从另一方面来看,他能承担别人难以承担的,耐力又超强,这是他的宿命;而他们之所以忠实,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基于这些理智的理由、物质上及安全感的需要,他们愿意扮演重要的配角。在他深入一段感情之前,常常要天人交战好长一段时间,譬如订婚很久了,婚期却一再拖延。一旦痛下决心,这段感情看起来却好像解决不了——可能是宗教方面的原因,或者基于伦理上的大道理,也有的时候只因为他不想放弃,要不就是他正打算放弃这段感情。

一位妇女问她的丈夫为什么不同意离婚,她老早就说过要离婚,况且他也觉得他俩的婚姻令人无法忍受,但他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已经结婚了”,好像真有个婚姻有效期等着他们维护似的。他说这话的时候,既非基于宗教观,也不是因为体谅妻子,而是他的确已经结婚了,他厌恶改变。

习惯及是否掌握权力决定他的态度,除此之外,他宁可死守着这个婚姻不放,也不愿重新去冒险。在这种人的婚姻中,双方互相仇视,互相折磨,把残余的感情通通消耗掉,都在期待对方早日升天。

(2)形式重于感情

强迫性格越是严重,患者的婚姻就越如法庭上的针锋相对,权利与义务也就越泾渭分明。形式上的东西被赋予了太多的价值,被反复援引,只要不超出理智的范围,倒也过得去。但是,如果他想用形式上的东西取代感情,就有可能是试闯常规的关卡,在细腻的感情与权力欲的掩护之下,扭曲变成了虐待。

在紧急关头或需要沟通讨论的时候,强迫型人格者往往很不理智:即使他知道自己站不住脚,却还是不肯让步。他把自己与过去牢牢地黏合起来,数落伴侣的不是,举证以前做错了什么,现在明知故犯,犯错的频繁程度等。说不通时,他的想法通常很古怪,不晓得要纠正自己。

不太相信感情的他,提出他自以为良好的建议,立下规矩,要伴侣和自己遵守。如果他的妻子抱怨星期天他只专注于收集邮票或做手工艺品,而她无聊得要命,希望两个人共同做一些事,他会妥协,然后提议用一周时间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之中,下一周则与妻子共处。他遵守这个计划——从中感受到自己的奉献与辛劳,但这些都是他的一厢情愿,产生的结果也是错的,可他自以为仁至义尽,负了该负的责任。虽然他卖力表演,妻子仍然察觉他心不在焉,因此很不满意,对他提出更多的要求,他惊讶万分,而且十分恼火,再也不履行出游的义务了。

这个例子适用于许多强迫型人格者的行为,他们设法解决与伴侣之间的问题,但是伴侣却根本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日常生活中的乐趣、自发性的行为、情感流露、变化以及轻松写意。当强迫型人格者面对这些“苛求”时——冷淡、克制的他不得不这样想——他的伴侣对感情简直需索无度,于是两个人过着没有交集的日子,问题像荡秋千一样越荡越高。

强迫型人格者在与伴侣相处时,非常注重守时与节俭,因为权力的角力、一成不变,以及顽强,都在这几项之中被凸显出来。食物必须被“分秒不差”地端上桌,家庭用度要分类详细并且计算得“分文不差”,做丈夫的必须把他的薪水悉数带回家,只分到一点儿零用钱,等等。若要添购什么必需品,甚至可以演变为一场悲剧:无休止地讨论是否真的需要那样东西,伴侣是否浪费无度,使用东西时粗手粗脚,所以才“又”要买新东西了,在这样的婚姻中,金钱常常是引爆危机的导火线。

思考:

什么是整容强迫症?

当美丽成为一种极强的竞争力,当整形成为一种时尚,一个新的名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叫做“整容强迫症”,是一种特别注重外在形象的心理疾病。

专家指出,频繁整容者很可能陷入了一种极端的心理强迫症中,这可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在爱整容的人中年轻女性最多,整容最频繁的要数40岁左右的女性。很多人为留住青春,不惜花巨资进行一番全身上下的改变。而且整容变漂亮后还想更漂亮,于是又瞄上其他部位的整容。一位“整容达人”表示,比起整容后的心理满足感,花费的金钱、时间、精力真的不算什么。

整容强迫症的表现有以下5点:

(1)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体形。

患者对体形的关注和一般人不同,她们对“瘦”的渴求是不同于常人的,总觉得自己不够瘦,体重稍稍有点变化就深感悔恨、内疚。

(2)过分化妆。

不管是参加重要活动,还是简单的买菜,只要是出门都要化妆,感觉不化妆就出不了门。

(3)频繁换衣服。

不管自己是不是真心喜欢,每天必须换一身衣服,尝试不同风格的造型,走不同路线。

(4)与镜子做“好朋友”。

不管处于什么场合,都无法自制地照镜子。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他们总是问别人“我今天看起来还行吗”。

(5)注射美容针。

为把自己的皱纹、斑点一网打尽,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注射美容针,否则无法安心工作和生活,总感觉周围人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

据专业人士介绍,其实“整容强迫症”是对热衷于美丽的心理的一种形象的表达,这是当前社会上一种极为普遍的心理,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疾病。虽然整容者对自己频繁“挨刀”不以为然,但专家却指出,这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属于强迫症,也称“整容癖”、“美丽强迫症”。

心理学教授沈政表示,整容是目的性很明确的需求,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如某一器官确实有缺陷而通过适当整容可以提升美感时),整容可以增强自信。但频繁整容可能是种成瘾行为,尤其是对于那些本来没有缺陷却不断整容想要更完美的人,这与药物成瘾、上网成瘾、购物成瘾等成瘾症状有相似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整容成瘾者很难觉得自己完美,而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种强迫型人格是“整容癖”的生理基础,所以通常是非理性的,根本无法停止。

女孩热衷于美丽无可厚非,因为现在整形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了,关键是需保持一种理性的求美心理。在非理性的情绪下频繁整容,一旦对整容效果不满,很可能会造成心理障碍。所以专家建议,整容成瘾后最好与专业心理人士沟通,从根本上解开“心结”。·

根据心理学教授刘翔平介绍,·强迫症通常表现为明知不合情理或毫无意义却仍反复出现,力图抗拒和排斥而又不能控制和摆脱,从而导致内心冲突并焦虑。而“整容癖”与别的轻微强迫症不同的是,一旦整容失败或效果不佳,会给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同时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压力。而且这类人往往不会求助于心理医生,而是继续找整形医生完善或修复自己的容貌。·

作者建议,有“整容强迫症”的人,应在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引导下认识到频繁整容的坏处,以及美丽的根源在自己的内心,而不在外表,之后以自身意志去克服强迫症症,学会自我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