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农业
47971000000005

第5章 农业与气候(5)

我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产生了季节的概念。季节概念既反映生物性状周期变化的韵律,又反映天气、气候周期变化的现象。经过实践和推理,科学地把天文、气候、物候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将一年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其他农历杂节。

一、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天文、气候与农业生产实践三者结合的简要而明确的农事历,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二十四节气来源于黄河流域,是我国劳动人民创立于秦汉时代。随后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结合各地农业生产实践不断创造了适合各地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谚语,并赋予节气以新的含义。它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和宝贵的农业气象经验的总结。

二十四节气是从一年中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在黄道大圆上的相对位置推算出来的。将黄道大圆均分24弧段,每一弧段的始端称交一节气,并赋予特定的名称。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需时约365.25天,公转轨道(黄道大圆)为360°分别除以24。地球每跨过间隔15°即交一节气。由于一年的天数不是24的整倍数,而且黄道为一椭圆,地球公转快慢并不均匀,交相邻两节气的间隔时间约15天。近日点附近的节气,每节气少于15天,远日点附近的节气,每节气多于15天。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划分的,所以各节气在阳历中日期大体是不变的。一般来说,上半年每月两个节气交在6月和21日左右,下半年每月两个节气交在8日和23日左右。又由于阳历年的闰年与平年相差1天,所以不同年份,可相差1-2天。我国的农历闰年比平年多一个月,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就没有固定的日期,要知道某年某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需根据阳历进行推算或查算天文年历来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排列顺序和在阳历中的日期,可用民间流传的歌谣表述如下: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延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至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排列顺序及日期

阳历月份234567891011121

节气立雨春水惊春蛰分清谷明雨立小夏满芒夏种至小大暑暑立处秋暑白秋露分寒霜露降立小冬雪大冬雪至小大寒寒日期(日)419或或520520或或621520或或621521或或622621或或722723或或824723或或824723或或824723或或824722或或823722或或823520或或621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各有明确的含义,它反映了季节交替和天气气候的演变,以及物候的变化,具有自然历的特征。反映季节交替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即“四立”,它表示农历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即“二分二至”,它表示昼夜长短的更换。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它们既表示降水的时期和降水程度,也表示农作物对于降水的需求状况。反映温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它们表示一年中冷热程度和最热、最冷出现的时期。既反映降水又反映温度的有白露、寒露、霜降,它们表示季节冷热变化,同时也表示水汽凝结现象。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垫、清明、小满、芒种。其中惊蛰意即春雷惊醒冬眠的蛰虫;清明意即大地回春,草木繁生,改变了冬季凋零枯黄的景象;小满表示麦类等夏熟作物孕穗灌浆、籽粒开始饱满;芒种表示有芒作物(如麦类)已成熟,同时也是夏播作物忙于耕种的季节。

二、四季

春夏秋冬,通称为四季。四季的划分有各种不同方法和标准。有天文、气候和自然天气季节。

(一)天文四季

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四季,称为天文四季。天文四季的划分法,一种是我国的农历,它是以“四立”为四季之始,“两分两至”为四季之中,每三个月为一季,农历1、2、3月为春季,4、5、6月为夏季,7、8、9月为秋季,10、11、12月为冬季。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历相结合的历法。年是阳历年,月是阴历月。

另一种是阳历,即我国与欧美各国现在通用的四季。它是以“两分两至”为四季之始,从春分到夏至为春季,从夏至到秋分为夏季,从秋分到冬至为秋季,从冬至到春分为冬季。为应用上简明谇,以阳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天文四季的特点:各季长度较整齐,日期较固定,使用方便。但在反映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和年际变化是不够的。

(二)气候四季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常用的气候四季,是张宝坤根据实际观测到的物候现象,提出季节更替最为明显的标志是温度变化,并确定以候平均气温为指标划分的四季,所以也称温度四季。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候平均气温≥22℃为夏季,候平均气温≥10℃,而<22℃为春季或秋季。这样划分的四季,福州至柳城一线以南无冬季,哈尔滨以北无夏季,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度关系也无夏季,云南四季如春(秋)。此外,各地四季都比较明显,尤以长江中下游最为分明。

气候四季划分法,照顾了地区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区的热量分布状况,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与天文四季相比较更有实际意义。

(三)自然天气季节

根据大气环流、天气过程和气候特征划分的季节,称为自然天气季节。这种划分法是以我国东部东亚季风进退活动为主要标志,联系大气活动中心和西风环流演变特点,以及相应发生的候平均气温变化和雨带移动特征,将东部地区划分为七个自然天气季节:初春(3月初至4月中)为期约1.5个月,暮春(4月中至6月中)为期2个月,初夏(6月中至7月中)为期1个月,盛夏(7月中至9月初)为期约1.5个月,秋季(9月初至10月中)为期约1.5个月,初冬(10月中至12月初)为期约1.5个月,隆冬(12月初至3月初)为期3个月。

由于大气环流的转换和调整,在时间上逐年始末略有提早或推迟,所以,自然天气季节起讫日期在年际间有些差异,同时在地面上不易直接掌握,给应用带来困难。但从天气和气候的角度来说,它的物理意义是深刻的,在预告较大范围内的农时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农历中的杂节

在我国,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除了24节气和季节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杂节。其中有的农历杂节流传久远、但起讫日期各年不尽相同,需借助历节查算。这里介绍“三伏”和“九九”杂草。

(一)“三伏”

热在“三伏”是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在介绍“三伏”之前需了解我国历法中干支纪日、纪年法。干支是指“天干”和“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叫做“天干”;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十二个字,叫做“地支”。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就构成了一对干支。若将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依次顺序组成干支,直至构成以六十为单位周而复始的六十对干支,这就叫做“六十干支”。

用一对干支表示某个日期,这种纪日法叫做“干支纪日法”。同样用一对干支表示年代的,就叫做“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在我国历史学中广泛被使用,近代史中很多历史事件的年代常用干支纪年表示。例如:“甲午战争”(1894年),“戊戌变法”(1898年),“辛亥革命”(1911年)等。

热在“三伏”,“伏”的含义是隐伏避盛暑。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各年出现三伏日期不尽相同,需借助农历中干支纪日法进行推算。方法是:在历书中查出所要确定年的干支纪日,然后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顺序查出夏至日之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为初伏之始日,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日,从第四个庚日至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前一天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日,至第二个庚日前一天为末伏。初伏和末伏均为十天。中伏的天数,有的年份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实例农历乙卯年(1999年)中伏为20天,实例农历庚辰年(2004年)中伏为10天。

由上可知,要确切知道“三伏”的时间和长度,只有借助历书查算确定。“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谚语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三伏”除了表明某些气候特征之外,还和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如农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末伏有雨种荞麦”。

(二)“九九”

“九九”是我国北方,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常用的杂节。它的推算方法简单易记。以冬至日为起算日,每九天为一九,九九共八十一天。“九九”与农时、物候都有密切关系。广为流传的“九九歌”如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国冬至后一个月左右,正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气温最低的季节,故有“冷在三九”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