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至南岭1月上12月下6000-7000
南岭以南全年7500以上
雷州半岛南部及以南地区全年8500-9000
表中资源表明:通过0℃的初终日南北相差达5个月左右,持续天数在150天以上,积温相差可达6000℃以上,从南向北积温平均递减率约200℃,纬度-1。西南、西北地区因地形影响,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有明显不同。四川盆地由于秦巴山脉的屏障,全年气温在0℃以上的天数和积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分别高出20天左右和500℃~1000℃;吐鲁番盆地积温高达5600℃,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高出1500℃~2000℃;青藏高原地处高寒,积温最少,多数地区在1000℃~2000℃,藏北高原在1000℃以下。
2.日平均气温10℃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持续天数和活动积温,其分布如下表。
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及活动积温
地区初日终日≥0℃活动积温(℃)
东北平原北部5月南部4月中北部9月上南部10月上2000以下2500-3500
华北平原北部4月上、中南部4月上北部10月下南部11月3500-45004000-5000长江流域3月下至4月上11月中、下5000-6000
华南地区北部1月下至2月上北部12月中、下6000-8000
南部全年≥10℃8000-9000
从表中资料说明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时间是自南向北、从东到西、从平地到高山,初日推迟,终日提前。初终日南北相差5~6个月,持续天数在200天以上,活动积温从南向北平均递减率约220℃。纬度-1。青藏高原有很大面积活动积温仅在500℃~1000℃之间,藏北高原几乎为零。雅鲁藏布江河谷一带可在2000℃左右。黄土高原、北疆在3000℃~3500℃,南疆在4000℃以上,吐鲁番盆地可高达5000℃以上。
3.最热月平均气温
农作物生长发育除要求一定界限温度的积温外,还要求一定的高温条件,喜温作物尤其如此。通常用最热月平均气温作为指标。我国夏季风北上很远,使最热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小。如广州和哈尔滨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8.4℃和22.8℃,相差仅有5.6℃。即使最南的南沙群岛和最北的漠河最热月平均气温也不过相差10℃左右。全国大多数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能够满足一般农作物的要求,这是季风气候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有利条件之一。我国最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不在最南的南沙群岛,而是在西北海拔最低的吐鲁番盆地,高达32.7℃。长江岸沿一些地区如重庆、武汉、南京,以及湘江谷地、赣江谷地等是高温区,都在29℃~30℃左右。
4.无霜期
农作物生长季的长短,决定于各地的无霜期。大多数喜温作物,当地面温度降至0℃或0℃以下时,就会遭受霜冻的危害。农业生产中,常以地面最低温度≤0℃的初日、终日及其终日至初日的天数(无霜期)作为衡量作物大田生长时期的长短。我国各地初霜日、终霜日及无霜期的分布,一般的说:从北向南,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增长。同纬度地区,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受地形海拔高度、距海远近等地理条件的影响。东北大部、内蒙无霜期为150天左右,只能满足生长期较短的作物,一般一年一熟。东北北部的兴安岭山地无霜期仅有100天左右。华北平原,初霜日在10月底,终霜日在第二年4月上、中旬,无霜期约180~200天。一般可以两年三熟,南部地区一年两熟。主要受终霜冻影响,影响小麦产量。江淮地区初霜日在11月中、下旬,终霜日在2月底,五月上、中旬,无霜期为220~240天,可种稻麦两熟。江南丘陵地区,无霜期较长,可达270天左右,这是我国主要的双季稻产区。南岭及以南地区,无霜期在300天以上,终年都能种植作物。雷州半岛以南及云南元江河谷、西双版纳地区全年无霜,可种植橡胶、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我国西部的黄土高原无霜期为150天左右,北疆一般在100~150天,南疆在150天以上,吐鲁番多达200天。四川盆地受地形屏障作用,无霜期在300天以上,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多50天以上。云南中、北部因受从怒江、金沙江等河谷入侵的冷空气影响,加上海拔高,无霜期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短1~2个月。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无霜期仅有3~4个月,而青海西部、西藏大部分为高寒气候,全年没有无霜期。
上述热量资源分布状况,表明我国热量资源丰富多样。据统计,除约28%面积的高寒地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外,其余约72%的地区可发展不同种类作物和不同种植制度。我国从北至南,可种植温带作物、副热带作物和热带作物,以及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等多熟制。这是我国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一大优势。
(三)水分资源分布不均
水分是农作物的基本生存因子之一。这里是以降水量作为各地水分资源指标。我国降水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分配具有明显不均一性,致使各地农业发展状况显著差异。
1.东南半壁水分充沛,雨热同季
我国东南半壁年降水量大都在400~2000mm之间。东南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7%,平均年降水量达896mm,全年总降水量占全国的90.5%。年干燥度从东向西,从南向北增大,干燥度为2的等值线与400mm年降水量线相一致。干燥度为1的等值线从苏北灌河口起向西、循淮河秦岭到四川西北角,折向南沿金沙江至西藏东南角。该线东南干燥度小于1,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一般降水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5%,≥10℃生长季内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90%。东南半壁由于热量丰富,降水量充沛,十分适宜农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大。可见东南半壁雨热同季的优越条件,是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
2.西北半壁干旱少雨
西北半壁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西北内陆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3%,平均年降水量仅有164mm,全年总降水量只占全国的9.5%。年干燥度在2以上。虽然辐射十分丰富,热量也较多,但水分短缺。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必要的农业耗水。水分不足是农林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年降水量少于250mm,又无灌溉条件,很难发展种植业。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气候干燥,降水极为稀少,无灌溉就无农业。惟有河西走廊和新疆部分地区,受益于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的冰雪融水的补给,形成西北“绿洲”的独特气候优势。成为西北地区小麦、棉花、甜菜以及瓜果优质产地。
综括上述,我国光热水资源的地理分布在配合上是比较协调,热带、副热带地区热量充足,降水量丰沛,辐射量也较丰富。但有些地区分布并不协调,北方地区一般降水量自东部向西部递减,但光热资源西部则优于东部。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资源不足,限制了农业对丰富的光热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多样性的山地气候
我国地形复杂,高原和山地占据很大面积。对山地气候的利用是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东部农业区东西走向的秦岭、南岭山脉的南北两侧的降水和温度都明显差异。如秦岭南面的汉中年降水量8718mm,年平均气温度14.3℃,最冷月平均气温21℃;而北面的西安年降水量580.2mm,年平均气温13.3℃,最冷月平均气温-1.0℃。汉中地区的农业以水田稻作为特点,一年可两熟。以南可种植副热带作物柑橘、油桐、茶树等。西安地区则以旱作为主,一年一熟制。又如南岭南侧比北侧年降水量多100~200mm,年平均气温高2℃~3℃;最冷月平均气温南面的韶关6.3℃,北面的郴县2.6℃。南岭以南可种植荔枝、龙眼、香蕉等。这些作物在北面则不能越冬,而且南面一年三熟制较稳定。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山体两侧干湿明显不同。两侧的降水量相差100mm以上,气候由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农业从种植业为主向半农牧业为主过渡。其他各大山系因走向都有类似上述的气候效应。
地形海拔高度对气候影响也很大。我国山体的海拔高度由数百米至数千米,最高可达8000m以上。农业主要集中在2000m以下。≥10℃积温每升高100m减少150℃~200℃,生长期(日平均气温>0℃的日数)缩短4~5天。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差异,使农业具有“立体农业”特色,决定着作物和林木的种类及分布界限。例如我国西南副热带山地,海拔1500m以下的河谷≥10℃的积温6000℃~7000℃,作物一年三熟,可种植番木瓜、芒果、芭蕉等热带果树;海拔1500℃~2300m,≥10℃积温4300℃~6000℃,作物一年二熟,可种植棕榈;海拔2300℃~3000℃,≥10℃积温2500℃~4300℃,作物一年一熟,主要分布高山栎、箭竹、野酸梅等。
上述山体走向、海拔高度造成的气候差异,沟谷、盆地的“冷湖”效应,和江河湖面的水面作用等,改变气候的特性。复杂的地形使气候发生变化明显超过地带性的水平差异,导致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和相应的农业布局和熟制。这对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组合的农业气候资源,发展多种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五)气候灾害频繁、种类繁多
据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三年就有一年发生较大范围的气候灾害。气候灾害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制约因素。1949~1988年,我国农业平均每年遭受旱、涝、低温、干热风、风、雹等灾害面积为4.95亿亩,成灾(损失三成以上)面积2.1亿亩。其中以旱涝灾害最为严重。旱涝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干旱分布: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主要是春旱或春夏连旱居多。秦岭淮河以南至两广北部多为夏旱或夏秋连旱。华南以秋冬或冬春旱为多。西南多冬、春旱。川西北常有春、夏旱,川东常有夏、秋旱。据统计,自1949年到70年代末,我国发生严重的干旱就有6次之多,其中1972年和1979年干旱范围广,旱情极为严重。1972年全国受旱面积4.6亿亩,成灾面积达2.04亿亩;1979年北方春旱,南方夏旱,全国受灾面积达6亿亩。水涝主要发生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和辽河等大江河的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因此直接影响农业产量收成。各地涝灾发生的季节及百分率如下表。
各地涝灾发生的季节及百分率
地区季节春春夏*夏夏秋**秋合计
华南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北2120062216004759879421608470100100100100
*春末夏初连涝,**夏末秋初连涝
从表中看出,我国以夏涝最多,而且越往北夏涝百分率越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涝灾发生的季节从春到秋均可发生,但以夏涝为最多。黄淮海地区以夏涝为主,秋涝也可发生。东北地区以夏涝最为严重,春涝偶有发生。据统计,1950~1979年全国每年平均受涝面积约1.1亿亩。这30年内全国因水涝减产近843亿公斤粮食,其中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损失最重,占全国总损失的40.3%;其次是东北地区,占20.2%;第三是黄淮海地区,占17.6%。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松嫩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国造成重大的损失。
低温灾害包括低温冷害和低温冻害。低温冷害是指作物生长期间遭受的0℃以上的低温危害。低温冻害是指作物在春秋转换季节或在越冬期间遭受的0℃以下的低温危害。低温冷害发生地区很广,从南到北均有发生。春季冷害,主要在南方春播育秧期间低温阴雨造成的烂秧死苗。发生时间,华南地区在2~3月间,长江中下游在3~4月间。夏季冷害,各地都可发生,但以东北最为严重。本世纪的近80年中,东北地区夏季冷害发生19次,频率大约为四年一遇。秋季冷害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晚稻抽穗开花期寒露风的危害。据统计广东北部地区9月下旬和10月上旬,1951年之后的30年间寒露风出现频率高达93%以上,已成为规律。武汉气象台统计1957~1972年和上海气象局统计1950~1974年寒露风出现频率前者63%,后者48%。低温冻害,1949年以来冻害面积最大是1972、1974和1977,其中1977年发生冻害最早的一年。我国有两个冻害多发带,一个是从东北中部经华北北部到西北东部,另一个是长江中下游和南岭山地一带。
此外,干热风、大风、冰雹也常有发生。都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
我国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它具有雨热同季、水热共济的农业气候优势,但同时气候灾害频繁,种类繁多又是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造成这种气候弊端的主要原因是季风的不稳定性,气候要素年际变化大。当某一气候要素(如降水或温度)年际波动大,偏离常年平均而出现极端值时,就会发生气候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