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学年初小学在校学生数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数×100%Rx5、Rx6分别对应学制为——一个地区并存两种学制时,计算该地区的毛入学率须将Rx5和Rx6加权平均。或:Rx5,6=学年初全地区小学在校学生数全地区分别按不同的现行学制计算的小学适龄人口的总数×100%——上式分母的计算,就是将该地区实行小学五年制的区域的小学适龄人口(五个年龄段)加上该地区实行六年制的区域的小学适龄人中(六个年龄段)。
初中毛入学率:
Rc=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学年初初中适龄人口数×100%Rc3,Rc4分别对应初中学制为三、四年的地区。
——九年一贯制学校分别按当地小学、初中分段的学制将在校生计入小学、初中的在校生。初中并存两种学制时的处理方法同小学类似。
九年教育毛入学率:
R9=全部小学、初中在校生(包括学制为1-3年的农职业初中)九年教育适龄人口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Rq=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数×100%——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校生包括普通高中、农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学制三年及以上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技工学校的全部在校生。
3.适龄人口入学率:
S=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数适龄人口数×100%一定年龄段的学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指在相应层次及更高层次的学制一年及以上的全日制学校的在校生)的比重,标志一定年龄段学龄人口中相对应的教育普及程度。
——要特别强调,“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不是仅仅指与该年龄段相应的教育层次中的适龄在校学生,而且还包括该年龄段人口在更高教育层次学制一年及以上的全日制学校的全部在校生。以初中为例,如初中适龄人口为13-15岁人口,则“初中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不仅包括在初中就读的13-15岁学生,而且还包括在高中及以上各级全日制学校就读的13-15岁学生。
——在统计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时,要注意以下特殊情况:(1)因各种原因暂时休学离校的学生不计入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待复学后再计入。
(2)对因提前入学、跳级等原因提前完成小学学业毕业离校,而又未能入初中的小学适龄人口,要将其计入“小学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初中适龄人口和高中阶段适龄人口也有同样的问题,可类似处理。
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
Sx=小学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数小学适龄人口数×100%Sx5,Sx6分别适用于小学五、六年制的地区。
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
Sc=初中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数初中适龄人口数×100%Sc3,Sc4分别适用于初中三、四年制的地区。
九年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
S9=九年教育适龄人口中在小学及以上学校的在校生数九年教育适龄人口数×100%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Sq=高中阶段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数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数×100%逐岁人口入学率:Ssn=n岁人口中的在校生数(从幼儿园、学前班直到高等教育)n岁人口数×100%Ss4,Ss5,Ss6,Ss7,……Ss20分别代表4,5,6,7,……20岁人口的入学率。
——上述各项指标均可按男女性别分别统计,男、女分别加下标m或f。如Sx6f表示六年制小学适龄女童入学率。
4.按时毕业率:
B=标准毕业年龄的同龄人口中的毕业生数标准毕业年龄的同龄人口总数×100%同龄人按时达到毕业的比重。
——毕业生指获得毕业证书的学生;标准毕业年龄指按当地规定人学年龄人学,按时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毕业时的年龄,下同。
小学按时毕业率:
按学制分Bx5和Bx6,以小学六年制为例:Bx6=12岁或13岁儿童中的小学毕业生数12或13岁儿童数×100%——12岁或13岁分别为规定小学6岁或7岁入学时对应的标准毕业年龄。
初中按时毕业率:
按学制分Bc8和Bc9,如小学加初中共九年:Bc9=15岁或16岁少年中的初中毕业生数15岁或16岁少年数×100%——规定小学六岁入学时,取15周岁的数据,规定小学七岁入学时,取16周岁的数据。
5.普及率:
按标准毕业年龄推迟一至二岁计算,表示同龄人能达到毕业程度的比重,综合标志某层次教育按质按量普及程度。
U=比标准毕业年龄大一至二岁的同龄人口中的毕业生数比标准毕业年龄大一至二岁的同龄人口总数×100%小学普及率:Ux=14岁的人口中的小学毕业生数14岁的人口总数×100%初中普及率:Uc=18岁的人口中的初中毕业生数18岁的人口总数×100%6.升学率:当年高一级全日制学校新生入学人数与同年某一级学校毕业生数(指获毕业证书人数,下同)之比。
小学升学率:
XC=初中(包括学制为1-3年的农职业初中)招生数小学毕业生数×100%初中升学率:CG=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数普通初中毕业生数×100%——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数包括普通高中、农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学制三年及以上招初中毕业生的技工学校的招生数。
7.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简称义务教育覆盖率):c.n=初施n年义务教育的乡(镇、区)的人口总数总人口×100%实施义务教育的地方占人口中的比重。
——上式分母“总人口”可视需要分别为县、地(市)、省、全国的总人口。
——如一个地区实施两种或多种年限的义务教育,则在计算年限短的义务教育覆盖率时应将年限较长的义务教育包括进去。如某地到本世纪末实施九年、六年和四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分别占80%、15%、5%,则那时九年、六年、四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分别为:c.9=80%c.6=80%+15%=95%c.4=80%+15%+5%=100%——个县的全体乡(镇)都实施了n年义务教育,则认为该县是全县实施了n年义务教育。
以县为单位实施n年义务教育的比重为Ccn:c.cn=所有乡(镇、区)实施了义务教育的县的人口总数所有县的总人口×100%必然有:cn≥Ccn。
——上式分母“所有县的总人口”可视范围不同分别为地(市)、省、全国的所有县总人口。
——考虑到各地区的不平衡性,为便于因地制宜,今后在衡量各地义务教育的覆盖率时,主要采用按乡(镇)计算的cn。中央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所说的全国三类地区差别,在相当时间内,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覆盖率的差别上。
——实施义务教育的分批分期。实施义务教育以乡(镇、区)为单位,按乡逐年依次施行。统计分期应与:“七五”、“八五”、“九五”等五年计划一致,各地可分别计算1990、1995、2000年的cn。需要时,可用相应下标加以区分,如:cn90、cn95、cn2000。
8.任课教师达标率:
T=任课教师达标人数任课教师总数×100%——任课教师指在教学岗位上担任教学工作的所有教师,既包括任课的专任教师,也包括临时任课的代课教师,但不包括在编而不任课的教师。
任课教师达标率可具体分为学历达标率(TD)和岗位合格率(TW)两类。
在课教师学历达标率:
TD=任课教师中具备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人数任课教师总数×100%任课教师岗位合格率:TW=任课教师中胜任或基本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数任课教师总数×100%——胜任或基本胜任教学工作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当地的中小学教师合格考核工作制定。
——任课教师达标率要按小学(TDx,TWx),初中(TDc,TWc),高中(TDg,TWg)分别计算。
教育部关于加强对教育网站和网校进行管理的公告(2000年4月20日)
教技[2000]4号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网络教育的管理,规范网络教育活动,保证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办冠以中小学校名义及面向中小学生的网校和教育网站,必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已经和正在举办的网校,要重新办理报批手续;未予批准的应立即停止网上教学活动。
(2)未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机构不得冠以“网络大学”的名义或在网上以学校名义注册域名,建立相应的网站,进行招生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不得以远程教育的名义建立和利用卫星网络开展远程教育。已经和正在开展上述工作的,要重新办理报批手续;未经批准的应立即停止网上教学和其他有关活动。
凡违反上述规定,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以学校或机构名义建立教育教学网站、注册域名、举办网校和网络大学的,将按照国家有关学校设置的法律和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