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僧道出家,由官府发给僧尼的证明身份的文件,称为“度牒”,也叫“戒牒”。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道释科教·度牒》中指出:“僧史略》曰:‘度牒自南北朝有之。’见《高僧传》:‘名籍限局,必有凭由。’凭由,即今祠部牒也。《唐会要》曰:‘天宝六年五月制:僧尼令祠部给牒。’则僧尼之给牒自唐明皇始也。”另据《编年通论》:“天宝五年五月制。天下度僧尼,并令祠部给牒,今谓之祠部者,自是而始。”根据这两处资料,可知度牒是在唐代天宝年间开始正式发放的,是官方给出家为僧道者的身份凭证,由祠部掌管,僧尼以此牒作为身份凭证,免除徭役。所以,度牒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是绫素锦素钿轴,北宋改用纸,南宋改为绢。
《唐书·食货志》记载:“安禄山反,杨国忠遣御史崔忠至太原纳钱,度僧尼道士,旬日,得百万缗,明年御史郑叔清与宰相裴冕又仪度僧道收赀”。由此可知,度牒从正式发放之日起,便可以买卖,而且在唐宋时买卖之风特别盛行,被封建王朝当作一笔额外收入,以充军政费用。
度牒的发放与登记僧尼有关,也与朝廷限制私度直接关联。南北朝时已经有僧籍,故度牒可能始于唐代之前。在北魏时,僧人赴各地旅行,需要各地政府的证明文件,如文移、印牒等,但那只是政府临时颁发的旅行证明文件。
应该说,度牒制度进入宋代才真正成熟。宋代度牒,不仅有法定的价格,而且它的价格还随使用范围的扩大而与日俱增。元丰七年(1084)度牒每道为钱百三十千,元岉间定价为三百千,南宋绍熙三年(1192)定价为八百千。元丰至绍熙,百年间度牒价格增至六倍以上,其用途也异常宽泛。总体来说,度牒分为这几大类:一是充青苗资本,限制高利贷者的盘剥,减轻人民负担,增加朝廷收入;二是充市易本钱,防止大商人垄断物价,稳定市场,并增加朝廷收入;三是作赈饥之用;四是旌表有功或孝节之人;五是南宋时期,朝廷还往往以度牒充军费;六是以度牒经营商业。总之,宋朝时度牒可以作为货币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在杭州任上疏浚西湖,修建苏堤,竟然靠的也是度牒。绍圣三年,苏轼在杭州太守任上,当时西湖“水浅葑横,如云翳空”,菰根葑田占了全湖面积的一半。苏轼上书说:“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他决定盐桥一河专受湖水,把从湖中挖出来的菰根填土筑成长堤,并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这就是后来的“苏堤”。
为此,他在《乞开杭州西湖状》中,请求皇帝拨发度牒一百道。他预算浚通西湖、开筑堤坝需要20余万工,前几年赈济灾民给了杭州一百道度牒,没有用完,尚剩万余贯,可以换10万工;朝廷再赐发度牒百道,剩余的10万工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度牒一百道,起码可以卖钱万贯。当然实际价格还不止这个数。苏轼浚通西湖时的米价为二百文一斗,一张度牒可以换米千斗。苏轼用这些度牒买米佣工,才恢复了西湖的“眉目”,才有了“望之如图画”的“苏堤”。
有了度牒,可以免丁钱避遥役,保护资产,这是唐到北宋的一般现象。因此许多豪强之家,公然买卖度牒,从中牟利,甚至伪造度牒。南宋时,因疆域缩小,朝廷收入减少,所以就连持有度牒的僧尼,也不能免除税役了。不过他们还可以享受其他权利,度牒仍有它一定的价值,所以绍兴二十七年(1157)州县仍有出卖亡僧度牒而不缴祠部的情形。
明代依然发给僧道度牒,洪武十四年(1381),诏天下编赋役黄册,规定“僧道给度牒,有田者编册如民科,无田者亦为畸零”。清带顺治八年(1651)免纳银给牒。其后又将田赋(土地税)和丁税(人头税)归并为“地丁”一种赋税。以地归丁,不须报牒免役。但为了限制僧道的数量,依然实行发给度牒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乾、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