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学读本(五)
47933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学?

陈思和

记得很久以前,读过一本书,是关于法国作家雨果的传记,书里面有一句话的意思至今还在我的脑子里盘旋。法国作家雨果从小深受贵族母亲的保皇派思想影响,但其作为共和派军人的父亲却说,男孩在少年时代多受母亲的影响,但成年以后就以父亲的影响为骄傲了。——原话是记不清了,大致的意思是不错的,虽然我现在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但还能时时回忆起当初诵读这句话时的感受,因为它印证了自己在成长历程中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经验。

放开去说吧,也许我所要说的意思与雨果所表达的风马牛不相及——我说人的生命,总是在童年时代的母亲的体温、乳汁和柔和的催眠声中一点点成长起来,那时候婴儿刚刚脱离母体不久,本能地亲近母亲的身体,这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施恩与感念、呵护与依偎、心灵感动与熟悉记忆的信息交流关系,这不仅仅是最初的生命教育,也是最初的文学教育,通过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感应、启悟、教育而达到一种浑然提升的境界。然而,到了男孩长大成人,血气方刚,面对社会与人生,充满了迷茫和好奇心的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来自父亲的男性的鼓励和智慧,需要激发起面对人生的勇气和能力,需要来自丰富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的精神指导,这是一种来自社会战场上生死搏斗中的战士襟怀和临场发挥。后一种教育是社会的教育,素质的教育以及技能的教育。如果说,母亲用生命唤起你做人的自觉,还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那么父亲帮助你成为一个成功的社会人,是后天的学习所致。这样的教育双全的孩子,一般来说才是健全的孩子。然而在两者之间,前者是更为本质的关爱,后者是更为有用的培养。

也许每位中学生都在经历着这两种教育交替的过程,他们正在迅速长大成人,认识世界,他们的身心极需要父亲式的教育,引导他们赶快成熟起来,进入社会;而母亲的关爱和作用,渐渐地被淡化。——说到这里,读者当然明白了我所说的雨果的故事仅仅是一个比喻。这个比喻针对当下社会的某种教育状况提出了问题,即在社会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潮流导致成功标准越来越单调划一的大趋势下,文学教育究竟承担了何种作用?作为以弘扬本民族的语言文学为宗旨的学科,作为以美育代宗教的人文教育传统的象征,文学,原来无可争辩地占据着民族教育的中心位置。但是在现代的竞争机制下,文学教育越来越被视为那些实用学科的陪衬物,如果不是每年高考坚持将语文作为重要考试科目的话,很可能它在中学教育中的位置会江河日下,惨不忍睹。

中学生走进社会一定是带了自身的教育背景的。在现阶段经济主导一切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各种连接着全球经济的自然科学与实用型的社会科学知识都是比较吸引人们的眼球的,我把这一类专业教育视为父亲式的教育,这是每个青少年都迫切需要的教育;而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在中学里主要是通过文学教育来体现的),是关涉人之为人的理念的灌输和教育,它并不教给学生具体的谋生技能,但它使接受教育者视野更加开放,心理更加健全,感情更加丰富,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清晰。我把这样的一种教育称之为母亲式的教育,它是更为根本性的教育。虽然,每年从中学毕业的中学生中间真正去从事中文专业或者其他人文专业学习的人并不多,但由于这种教育关涉人性的培养,不仅仅以专业育人,因此对每一个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也都是有意义和必要的一种普通教育,换句话说,人文教育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中国是个拥有伟大文学传统的国家。在古代,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是通过文学媒介传达给接受教育者的,所以中国的文学内涵极为丰富;五四以来,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传入中国,以“人”为叙事核心的西方文学引起了中国读者的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中国的现代文学创作有了强烈的西方文学的精神因子。二十世纪的中国学生大都是在中西方文学名著的传统下接受教育并认识人生的。即使在全球性的日本动漫、电脑游戏、传媒明星泛滥成灾的当下文化生活中,儿童出版物里占有极大优势的读物,仍然是中外文学名著的普及本。因此,中国儿童的学龄前教育和小学阶段教育都不缺乏初步的文学教育,他们的幼小心灵中已经及时播下了爱和美的文学种子,它是会发芽开花的。但问题是目前中学阶段的教育,强势的高考压力和社会竞争意识使中学教育不得不全力以赴来对付考试,而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得不被忽视。这样的话,就像雨果先生所说的,孩子所受的来自父亲的影响就会一天比一天地多起来。这当然是为适应社会竞争而不得不采取的教育策略,但问题在于,是否在父亲式的教育加强了以后,就可以无视或放弃母亲式的人文的教育呢?幸而最近几年全国中学语文新课标已制定并在进行推广,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教材也正在逐渐尝试,这样的努力,也可以说是重新感受母体温暖的努力吧。在这一点上,雨果可能也是太自信了,也太低估了母亲对孩子的作用吧。

出于这样的需要和理念,我和黄玉峰先生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郑纳新先生之邀,主编了一套中学文学读本(中国文学部分)。这套读本的最初设想是以五十年代教育部编订的高中文学教材(四册)为蓝本的,那是一套我至今还认为非常好的文学读本。我们现在的编撰构思依然是以文学史为主要线索,分成六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阅读和教学这套文学读本,使中学生大致能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线索及其审美特点,大致能了解伟大的文学传统如何像一条河流,从远古绵绵不断地流传下来,再从我们这一代的生命中流淌过去。

中学文学教育里必然包含着语文知识的教育,两者并不矛盾。而且优秀文学作品是学习民族语文的最好教材。前不久,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先生来复旦大学演讲和开座谈会时,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向他提问:在教外国人汉语的教材里,是否应该放入优秀的汉语文学作品?马悦然先生迫不及待地高声回答:越早越好!越早越好!马悦然先生长期从事汉语教学,他这么回答实在是出于经验之谈。因此,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学来说,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整个人文教育,都应该是如马先生所说的:越早越好!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