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雪,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
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
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夫,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且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结,优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
何术之语。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灵,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肢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唯言死日,亦为祖工,此治之五过也。
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泛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侯,诊必副矣。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不知俞理,五藏菀熟,痈发六腑,诊病不审,是谓失常。谨守此治,与经相明。《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可以横行。
黄帝道:医术理论太深远了。研究医学好像是探视万丈深渊,又好像是仰视天空中的浮云,深渊尚可以测量,面飘游不定的浮云却无法知道它的边际。圣人的高超医术,为众人树立了典范,而圣人讨论判断疾病,必然有一定的法则。只有遵循这些医学上的常规和法则,来诊断治疗疾病,才能给众人造福。所以,对医生来讲,有所谓“正过”和“四德”的说法,你知道吗?
雷分离开席位再拜回答说:我年幼小,蒙昧无知,不曾听说过五过和四德,虽然也能从病的症状和名目上来比类,但只是虚引经义而已,心里还不明白不能回答。
黄帝说:凡是在诊断疾病之前,必须先询问患者有关的生活情况,如果患者以前地位高贵而以后失势变得卑贱了。这种患者产往有屈辱感,情绪抑郁,虽然没有道受外界邪气的侵袭,疾病也会从身体内部产生,这种疾病叫做“脱营”;如果患者以前富有而后来贫困了,往往在饮食和情绪上受到影响,而产生疾病,这种疾病叫做“失精。”这些疾病是由于情绪不舒畅,五脏之气郁结而形成的。一般医生在诊察时,认为病变不在脏腑,身体的外表形态也没有明显的改变,因而不能确定病情,常常发生疑惑,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但患者身体却一天天地消瘦下去,精气衰竭,病情越来越严重,患者感到毫无气力,并且怕冷,常常惊恐不安。之所以病情会日益加重,主要原因是情绪抑郁,在体表耗损了正气,在体内耗损了血液。即使是比较优秀的医生,有时也会因不了解病情而束手无策。这是诊断治疗疾病上的第一种过失。
凡欲诊治疾病时;一定要问患者的饮食和居住环境,以及是否有精神上的突然欢乐,突然忧苦,或先乐后苦等情况,同为突然苦乐都能损伤精气,使精气竭绝,形体败坏。暴怒则伤阴,暴喜则伤阳,阴阳俱伤,则使人气履道而上行,充满于经脉,而神亦浮越,去高于形体。技术低劣的医生,在诊治这种疾病时,既不能恰当地运用泻治法,又不了解病情,致使精气日渐耗散,邪气得以积并,这是诊治上的第二个过失。
善于诊脉的医生,必将病之奇恒,比类辨别,从容分析,得知其病情,如果医生不懂得这个道理,他的诊治技术就没有什么可贵之处。这是诊治上的第三个过失。
诊治疾病时,有三种情况必须问清楚:即患者地位的高低,经历中的挫折,以及是否有想当官的欲望。如果原来是高官权贵,一旦失去权势,虽然没有被邪气侵犯,但精神上已经先有内伤,往往抑郁不快,而致身体败坏,甚至死亡。如果原来很富有,一旦贫穷,虽然没有外来邪气的伤害,也会发生皮肤毫毛焦枯不泽,筋脉拘挛,甚至导致两腿拘挛软弱而不能行走。如果医生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不能说服教育患者,改变其精神状态,而是软弱随和,屈从患者的要求,敷衍了事,这是违背诊治常规的,患者的疾患也一定不会得到解除。那样,也就谈不上什么治疗效果了。这是诊断治疗疾病的第四种过失。
凡是诊治疾病,必须详细了解疾病的全过程,还要了解其他与疾病有关的事情,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本末,在切按脉搏时,要注意结合男女性别不同的差异,来进行分析判断。患者的生离死别,情绪不畅,惊恐喜怒等因素,都能使五脏的功能失常,以及气血的运行紊乱。如果作为一个医生还不知道这些,还谈什么医疗技术!比如有的患者曾经负过严重的创伤,使筋脉受损,营养断绝,可是患者不注意休养,仍然行动身体,这样就消耗了精华物质,影响了创伤的康复,使气血停留在经脉的局部,日久腐烂成脓,而产生发热寒战等症状。医术粗率的医生在治疗这种疾病的时候,往往多次用针刺患者的阴经或阳经,患者本来正气已虚,又被屡次针刺消耗了正气,所以身体越来越虚弱,难于行动,四肢经常痉挛拘怠,这样的患者,死期已经不远了。医生如果不能明白整个病变过程的机理,而只看到这种情况,说出患者快要死了,那真是个庸医。这是诊断治疗疾病的第五种过失。
上述的五种过失,都是由于医生的学术不精,人情事理不明所造成的。所以说:圣人的治病,必知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四时寒暑的规律,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经脉之阴阳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治病之所宜,能周密详审人情事理,骒有诊治之常道,从患者的贵贱贫富,区分其体制裁及发病的各自特点,问其年龄之长幼,知共性情勇怯之理,审察病色出现的部位,以知其病之本始,并结合田时八风正气及三部九候脉象进行分析,所以他的诊疗技术是全备的。
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护人体的正气,这是最重要的。以正气作为根据,来探未疾病的虚实。如果人体正气的虚实变化不明显,那么,病变很可能是在表里之间。在治疗疾病时,能按照一定的治疗规范进行,并且不违背针灸取穴的原则,能根据这些来给患者治病,可以终身不出医疗事故。如果不知道取穴的方法而妄加针刺,就会使五脏功能紊乱,气郁结而化热,或者使六腑发生痈肿。诊察疾病不审慎,这是违背医疗常规的。应该谨守治疗常规,遵循《上经》和《下经》中的有关理论,以推断疾病是发生在阴,还是发生在阳。并通过观察鼻部及整个面部的色泽变化,辨明五脏内的病变。仔细观察研究了疾病的全过程,在治疗上就可以得心应手,无治不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