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宝藏寻踪[图说天下.探索发现]
47921400000031

第31章 加利福尼亚的化石仓库

如果所有的化石都能像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一样复活,这里的故事将比电影中更精彩也更恐怖。但无论如何,在加利福尼亚发现的上万件动物化石也成了人类化石宝库中最瑰丽的一笔财富。

神奇的化石仓库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兰乔来布拉有一座著名的化石公园,叫做汉柯克化石公园。

在1875年的时候,一批来自欧洲的殖民者来到这一地区寻找石油,发现了这座天然沥青湖,并在沥青矿的积淀里意外地发现了许多远古时代的动物化石。惊奇之余,他们并不觉得这些东西比石油更宝贵,所以很快离开了,此后30多年里都没人理会这件事情。后来才有人在开采沥青矿的同时,有意识地清理了其中种类繁多、数量惊人的化石。经过近百年的发掘、清理,最近研究人员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已出土有恐龙化石1 646个、剑齿虎化石2 100个、山狗化石239个、野牛化石159个、西方马化石130个、地獭化石76个、骆驼化石36个、猛犸象化石20余个,其他如棕熊、獾、鼬、狐狸、松鼠等中、小型哺乳动物和各种鸟类、爬行类动物化石,以及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磨制骨器等,不计其数。

在挖掘化石的高峰期,整座沥青湖被挖出90多个坑洞,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对此也极为关注,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当时这片土地的主人是一位叫做阿伦·汉柯克的农场主,为了方便科学家的研究,他极为慷慨地将这座神奇的沥青湖捐献出来,在洛杉矶博物馆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化石公园。此后所有的出土化石也都交给了洛杉矶博物馆进行复原并保存,这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人员来此参观、研究。

惊险的远古时代

对于这样一座神奇的化石博物馆,人们都不禁好奇:为什么会在一片湖水的底部储存着大量的天然沥青,又为什么会在沥青矿中保藏了如此大量的远古动物化石呢?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的联合研究告诉世人,原来在150万年前,这儿只是一片非常普通的湖水,面积约有0.14平方千米,还不到北京北海公园的三分之一大。可是在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中,湖底的岩层发生了严重断裂,正巧这里岩层的缝隙和底部蕴含着大量石油、沥青等液态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受到运动岩层的积压,便沿着断裂的岩缝溢出地表。当它们到达地表时,温度降低使其凝结为胶糊状物,因为比重又比水大,所以积聚在湖水的下面,形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沥青湖。同时,这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陷阱,表面上看来清澈宁静的湖水,下面却隐藏着无限杀机。

这时地球上正处于漫长而寒冷的更新世,在北美大陆上活跃着种类繁多的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远比现在多得多。虽然那时已经诞生了原始人类,但他们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而动物则是地球的主人。它们占据着天空、陆地、海洋,无处不充满着它们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的身影。其中最为人们熟悉和感兴趣的,有美洲剑齿虎、似剑齿虎、异剑齿虎这所谓的“美洲三剑客”;重达700千克的巨型短面熊;比现代狮子还要大好多的美洲拟狮;奔跑速度无与伦比的北美猎豹;群出群没的恐狼以及人们今天还能看得见的美洲狮、灰狼等。这些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狠角色,以它们的速度、力量、强健和凶狠而称霸一时。它们普遍具有锋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子,身体庞大而不笨重,动作敏捷,性情残忍,专门捕食猛犸象、野牛以及各种马类、鹿类动物。猛犸象、野牛大而笨拙,马类、鹿类动物小而温顺,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它们时常受到这群猛兽的攻击,更不用说那些小可爱级的狐狸、松鼠了。生存竞争的残酷,大概在地球上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就已注定了。

天空中和海洋里的情况也是一样,在食物链的上一级和下一级之间,血腥的战斗时时发生;而在同一级的动物之间,为了争夺猎物的斗争也非常激烈。自然界里的生命轮回没有了结,也没有最后的赢家。自然是一切造物的主人,在气候变化、地壳运动等现象发生时,地球上的生物会直接受到极大的影响,数量锐减,甚至灭绝。即便不是这样直接的影响,而只是偶然地形成了一个天然沥青湖,又有多少生灵就此枉送了性命呢?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这样一幕:当一头笨拙的猛犸象在炎炎烈日下突然发现一湖盈盈清水,兴奋得有些跌跌撞撞地奔到水边,站在岸边用它的长鼻子贪婪地吸了一口水后,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使它来不及考虑太多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它要痛痛快快、舒舒服服地洗个澡。然而在瞬间的惬意之后它开始感到恐惧,四肢好像被什么东西粘住了,动弹不了,身体也在慢慢下沉。它拼命挣扎,可是无济于事,反而越陷越深,终于绝望地倒了下去。一只在天空盘旋良久的老鹰看见了这一幕,它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仍然感谢上帝赐予的午餐,于是一个俯冲飞了下来,落在垂死者的背上,享受了一场鲜血淋漓的饕餮大餐。待到它终于心满意足地拍拍翅膀准备离开时,嗯,这是怎么回事?这些黑乎乎粘糊糊的东西是什么?粘在翅膀上,让它无法再飞起来。这时一只威猛的剑齿虎正好路过,见此情景,大吼一声,直扑而下——它可不是来救老鹰的,而是来分享那头肥美的猛犸象,浓烈的鲜血的味道对它的诱惑太大了,使它也忘记了想一下眼前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可想而知,它的两只前爪扑在象身上,正贪婪地吮吸着鲜血,可它落在水中的两只后爪突然觉得不对劲了,任凭它怎么用力蹬,身体都不能再动弹一点,只好随着那头猛犸象下沉、下沉……当血红的残阳照射在血红的湖面时,一切都最终归于平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镜头重复上演着。无数的动物前仆后继,纷纷变成一万年后,我们人类所见到的化石。

有趣的博物馆

1951年,人们在沥青湖的旁边建立了一座专门的博物馆,收藏沥青矿中清理出来的动物化石。到了1972年,有一位叫做乔治·佩奇的商人投资扩建了这座博物馆,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便把这座博物馆命名为乔治·佩奇博物馆。它的兴建方便了科学家的研究,而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在这座博物馆中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参观者展示出来。

比如猛犸象,人们都对这种笨笨的、可爱的远古动物感到好奇,但是除了在图片中看见,谁也不太了解这种动物到底有怎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但在乔治·佩奇博物馆前厅的一面墙壁上,在一幅栩栩如生的更新世生态画卷上,人们可以发现它们。在山原起伏、草深林密的远古地球上,在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旁边,聚集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动物,河畔嬉戏的小鹿,悠闲觅食的野马,水中穿梭的鳄鱼,密林中逡巡的剑齿虎,树上攀援的棕熊,天空中盘旋的鹰隼,这是一幅生机活泼的画面,又是一幅危机四伏的画面。

在一处特招人眼的地方,几头身披棕色长毛,鼻子长长、牙齿长长的猛犸象,身高约有3米,体重可达10吨,在沉重地踱着步。在化石展览馆里,人们能看到仍然不失威猛的猛犸象复原化石。而更有趣的是,科学家根据复原的猛犸象形象制作了一个电动的猛犸象模型,只要掀动开关,它就会摇头甩鼻,瞪眼睛大声吼,让人们感受到百万年前它笨拙可爱的模样。

在漫长的更新世里,在那片迷人而恐怖的沥青湖中,有多少飞禽走兽就这样无辜地葬送了性命,谁也说不清楚。感谢那些误打误撞的淘金者,他们的发现不仅成就了考古学家对远古生物的考察,也使得人类的宝藏史上多了一座价值连城的化石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