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七雄:诸侯逐鹿竟中原
47921200000051

第51章 范雎相秦

范雎,又名范且,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精通政治,满腹谋略。他出身贫寒,又饱经磨难,最终得到秦昭襄王的赏识,出任秦国丞相,并为秦国的统一霸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正如同为秦国丞相的李斯所评价的那样:“昭襄王得范雎,强公室,枉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出魏相秦

作为一名魏国人,范雎最初的理想是辅佐魏君,建功立业。但因为家境贫寒,他只能暂时投靠魏国中大夫须贾,做其门客。范雎的口才非常好,又思维敏捷。于是,当魏昭王命须贾出使齐国时,须贾很自然地要范雎随自己同去。却没想范雎的一生竟因这次出使发生巨变。在齐国,范雎的辩才引起了齐王的注意,齐王下重金聘范雎为客卿,而此事恰恰引起须贾的嫉妒。须贾明知范雎拒绝了齐王的美意,且根本无心事齐,却在回国后,在向魏王报告出使情况时,污蔑范雎收受齐贿,出卖情报。魏王大怒,立即对范雎进行严刑拷打,还将伤痕累累的范雎用草席裹上关入茅厕,要人向范雎身上撒尿。在这常人难以承受的屈辱中,范雎没有被打垮。他说服看守自己的人帮助自己逃出魏国,那人便要范雎装死,将范雎的“尸体”偷偷运往郊外。之后,范雎又得到朋友郑安平的救助,郑安平一面假意为范雎举行“葬礼”,一面又为范雎乔装改名。范雎在郑安平家一藏就是半年。一天,秦昭襄王派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抓住这个机会将范雎引荐给王稽。王稽爱慕范雎的才华,干脆将范雎和郑安平都带回秦国。秦国国力强大,蒸蒸日上,但秦昭襄王却不喜欢辩士。因此,在秦国,尽管王稽做了不少工作,范雎仍然没有得到赏识。

一年之后,秦昭襄王的舅舅穰侯魏冉计划行经过韩、魏二国攻打齐国。对此深感忧虑的范雎连忙写了一封信呈予秦昭襄王,提醒他“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而这封措辞强烈的信终于引起了秦昭襄王的注意。

秦昭襄王召见范雎,范雎向他大陈穰侯功高盖主的危险:百姓知有穰侯而不知有秦王。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攻打齐国的弊端:“败,秦之耻辱;胜,秦无力管理。”他的每一句话都让秦昭襄王深深折服。于是,第二天,秦昭襄王便提拔范雎为客卿,还听从范雎的意见,要穰侯停止伐齐,撤兵回国。

敬献谋略

范雎终于在秦国找到了用武之地。秦王对他十分恭敬,他去秦宫,秦昭襄王会亲自到大厅迎接,并用宾主之仪进行款待。秦昭襄王恭敬地向范雎请教强国之道,可他连问了三次“先生要如何教导我”,范雎都只是“啊,啊”地敷衍两声,不予回答。直到秦昭襄王问:“先生难道不想教导我吗?”范雎才不紧不慢地说:“当初吕尚和周文王相遇的时候,吕尚只是在渭水旁钓鱼的渔夫。二者都对对方十分陌生。但是,吕尚一进言,就被文王尊为太师,是因为他们交谈得非常深刻。因此,最终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成就功业,夺取天下,自立为王。如果一开始文王疏远吕尚,不和他谈话,那么周就无法拥有天子的贤德,之后的文王和武王也难以成就帝业。现在,臣只是一个居住在秦国的宾客,对大王您还十分陌生,臣想深入地和您谈论政事,且臣谈论的内容又和您的亲属相关。臣很想向您尽忠,却不知您的心意如何,所以您连续三次询问臣,臣都没有回答。”

听了范雎的话,秦昭襄王十分感慨。范雎继续说道:“臣并非因为害怕什么才不敢对大王说话,臣一开始就知道,今天对大王所说之话很可能会在明天为臣招致杀身之祸。但如果大王能够按照臣的话去做。臣就是死了,也不会觉得这话是祸,就算流亡,也不会感到担心,就算周身涂漆发疯发傻,也不会觉得这是耻辱。圣人要死,仁人也要死,霸主要死,力士、勇士都不免一死。死乃自然之规律,只要臣的所作所为能对秦国有益,臣就心满意足,没有忧虑了。”

为了让秦昭襄王彻底相信自己,范雎还举了伍子胥侍吴的例子表明自己的忠心。伍子胥是春秋末期的谋略家,其早年经历和范雎有不少相似之处。伍子胥曾藏在口袋里逃出关卡,曾终日饿着肚子在吴国的街市里乞讨度日,而他最终帮助吴王阖闾实现了吴国的复兴。

见秦王耐心地听完这些话,范雎这才指出秦昭襄王的问题:对上,畏惧太后威严;对下又被奸臣迷惑。此外,秦昭襄王又长期深处宫中,大小举动都要通过服侍他的人之手,很难察觉到奸人所作之恶。范雎告诉秦昭襄王:长此以往,于大,会让秦国灭亡;于小,会让大王陷入孤立。

远交近攻

范雎给秦昭襄王提出的最强有力的外交政策便是“远交近攻”。

秦国的实力非常强大。于地理上看,秦北有甘泉、谷口,南有渭水和泾水的广大地区,西南则有陇山和蜀,东面是函谷关和崤山,地大而显要。于兵力上看,秦国有战车千辆、有精兵百万,规模庞大。但事实上,在对抗诸国时,秦仍不免出现狼狈仓皇的情况。为此,范雎说,这是因为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出现了失误。

一直以来,秦国的出兵行动都经常因其他国家的联合抵抗而遭遇挫折,这正是不知“远交近攻”所造成的疏忽。秦国越过韩、魏的国土进攻强大的齐国,派出的兵力少了,不能予齐国实质性打击,派出的多了,会损耗秦国国力。而秦国又不能保证一定会得到韩、魏的支持。

因此,范雎建议秦昭襄王,先和距离秦国较远的齐国和楚国交好,确保秦国在攻打邻国时,它们能够袖手旁观。之后,秦国要将进攻重点放在扼天下枢纽的中原地带,专注打击和秦国距离相近的韩、魏两国。至于赵国,它在天下的位置十分微妙。按照范雎的分析:如果赵国强大,楚国就会因害怕赵国而依附秦国;如果楚国强大,赵国就会因害怕楚国而依附秦国。不管它们哪一个对秦国俯首帖耳,都会引起齐国的恐慌,到时候齐国定会拿着厚礼来侍奉秦国。

秦昭襄王听取了范雎的意见。公元前268年,秦国派兵攻魏,拿下了怀(今河南武陟西南),公元前266年秦国又占据了邢丘(今河南温县东),秦像一只巨大的蚕一点点地吃着中原这片桑叶。魏受重创后,韩也成为秦国的重点攻击目标。秦昭襄王按照范雎的计策,打了荥阳,致使韩国被分成彼此孤立的三段——新郑、成皋、泽潞。整个韩国由此陷入恐慌,不得不唯秦马首是瞻。

修内

对秦昭襄王来说,于外,他要开疆拓土,奠定霸业;于内,他要尽可能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针对这一点范雎又向秦昭襄王提出了“固干削枝”的策略:巩固君权、限制权贵。按照范雎的建议,秦昭襄王将野心勃勃的华阳君、泾阳君和高陵君派遣关外,迫使他们远离秦国的权力中心。又将喜欢干预朝政的宣太后安置深宫,禁止她参政。

在清除了这些权力对手后,秦国的内政自然而然安宁下来,这让秦昭襄王得以集中精力攻打他国。

在相秦的这些年里,范雎不是没有出现过失误,郑安平降赵即为一例。但秦昭襄王却没有因此怪罪范雎,他不仅没有治范雎的罪,还放话出来,谁要是敢在此事上多嘴,他就重罚谁。之后,秦昭襄王还以丰厚的赏赐暗示范雎,他对范雎的信任不会因郑安平之事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