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七雄:诸侯逐鹿竟中原
47921200000040

第40章 孟尝君引战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门客三千而扬名四海。在齐国与楚国的恩怨纠葛中,孟尝君的睿智和他收揽的门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楚国也为其左右摇摆的外交政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孟尝君的信

楚国灭越之后,占领了吴越之地。楚怀王继承王位之后,便开始在吴越之地进行经济发展,让楚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可观的提升。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楚国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齐相孟尝君写来的信。信的大致内容是说楚怀王曾经受过秦国张仪的蒙骗,导致在丹水蓝田、汉中地区战争的失利,这是楚国的耻辱,更是楚怀王的耻辱。但是楚怀王不仅没有报复秦国,反而因惧怕秦国而跟其成为了朋友,甚至把秦国当成了主人,这岂不是让楚国的耻辱更加一层。这封信的出现看似有些无缘无故,实则却是有因可寻。当年楚齐两国相交甚好,楚怀王因为受到了张仪的欺骗而跟齐国断交,从此与秦国修好,这对齐国来说是莫大的威胁。孟尝君这一封信就是希望能恢复楚、齐联盟,一起对抗日益强大的秦国。楚怀王将信交给令尹昭睢,昭睢看过之后告诉楚怀王,这是齐国想跟楚国联手抗秦。楚怀王有些犹豫,楚国若跟秦国兵戎相见,胜算不大。但昭睢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这是一雪前耻,重挫秦国的绝好机会,难得齐国有意,不计前嫌,楚国要再不有所行动,就要被人耻笑了。于是,他劝说楚怀王,如果现在能与齐国联盟,再加上韩、魏的力量,四国联合,就是气势上也能威慑秦国,然后从秦国那里夺回失地,那才大快人心。

楚怀王一听,君心大悦,觉得昭睢言之有理,于是便打定主意要跟齐国联手,痛击秦国。

齐国的烟雾

齐楚复盟,这让秦国始料不及。楚国的倒戈,对秦国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政治上的孤立。为了挽回楚国的信任,秦国拿出部分楚国旧地还给楚国。楚怀王见秦国竟然低三下四向自己摇尾,便又动摇,认为前耻已洗,与其得寸进尺惹恼秦国,不如见好就收,日后也好相见。于是,楚怀王毅然决然地背弃了跟齐国的盟约,再一次投入秦国看似友好诚恳的怀抱之中。

楚国的背叛,让齐国怒火中烧,齐、魏、韩三国立即组兵攻打楚国。这一打不要紧,楚国跟秦国反倒联手抗三国联军,关系更进一层。正当齐国一筹莫展的时候,从外边传来了楚国太子打死秦国大夫并出逃的消息。孟尝君一听便喜上心来,打死秦大夫事小,不负责任地逃脱便是大事,这下秦楚关系必然受到影响,如果此时派兵攻打楚国,一定事半功倍。

公元前301年,齐国联合魏、韩两国一起发兵楚国,以惩罚楚怀王左右摇摆的外交政策。这次出兵,孟尝君十分谨慎,有了前车之鉴,就要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在开战前他曾问过自己的门客,如果这次秦国又一次援助楚国该怎么办?

门客给孟尝君出了个不错的主意,给楚国放出烟雾,迷惑楚怀王的视线。所谓的烟雾是指对楚怀王谎称三国联军已经抵达楚国北边的边境,如果楚国能够认输,联军就放弃进攻。这个时候,齐国再要求楚国派出一支军队,联合三国联军一起转而攻打秦国。集合四国之兵力,直捣秦都咸阳,一定可以成功,届时楚国就可以收复大部分失地。

门客认为,楚怀王之所以摇摆不定,完全是受利益左右,只要给他好处,他就会犹豫。那时他会跟秦国再次断交,转而投入三国联盟的怀抱。秦国一旦知道楚国背叛于它,便会恨之入骨,绝对不会对楚国加以援助。这样一来,齐、魏、韩三国便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攻打楚国,一定会大获全胜。到最后,楚国只能乖乖臣服于齐国。

孟尝君听后十分欢喜,于是按照门客的方法一步步将楚国逼上孤立无援的道路。在这场三国联军攻楚的战役里,楚国损兵折将,丢城失地,而秦国因为楚国的背叛一直袖手旁观。孟尝君成功地为齐国狠狠报复了楚怀王的背信弃义,也让战国时代无情的联盟关系更加残酷。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人人都可能成为战火纷飞中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