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咸口味心理学
47903300000041

第41章 就这么傻傻地长大了(6)

2. 过度手淫导致性神经机能失衡易于诱发青春期综合征。青少年时期生殖器官迅速发育,性腺内分泌激素迅速产生,性心理迅速觉醒,性意识强烈冲动,加之现代社会色情信息刺激,性神经特别容易兴奋躁动,出现手淫难以克服,手淫过度消耗性激素,肾精大量流失,命门阴阳失衡,阴虚火旺,髓海失充,精气盈血亏虚,久而久之,中枢神经由兴奋亢进转向疲劳抑制,造成性神经机能失衡而易于诱发青春期综合征。

3. 心理发育滞后导致心理机能失衡易于诱发青春期综合征。由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步,身高、体重等生理发育迅速,但心理发育滞后,仍处在幼稚、单纯阶段,二者不相协调,加之青少年特有的心理封闭状态使他们在出现生理机能失衡时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又不好意思及时向家长或医生坦诚倾诉求得解决,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绪,这种不良心理情绪又严重地影响学习、睡眠等大脑功能,从而易于诱发青春期综合征。

青春期综合征表现为:

1. 记忆力、思维力、回忆再现力下降,注意力涣散,上课听不进去,思维迟钝,意识模糊,学习成绩下降。

2. 白天精神萎靡,上课易瞌睡,打哈欠,大脑昏沉。

3. 夜晚大脑兴奋,浮想联翩,难以入眠,乱梦纷纭,醒后大脑特别疲困,提不起精神。

4. 头昏头痛,眼窝黯黑,视力疲劳,心悸气短,腰酸腿困,疲乏无力,无精打采,消化不良,体力下降。

5. 心慌、胸闷、呼吸不畅、抵抗力下降、眼花、手足发凉、多汗、便秘、消瘦、脸色燥红或苍白。

6. 心理状态欠佳,自卑自责,忧虑抑郁,烦躁消极,敏感多疑,缺乏学习兴趣,生活冷漠,好动肝火。

7. 忧伤、恐惧、自暴自弃、厌学、逃学,甚至自虐。

青少年和家长都要正确认识青春期综合征。首先,青少年本人要清楚地认识到青春期综合征虽然不会要自己的命,不会让自己卧床不起,但却会因此耽误自己人生成材的关键时期,影响自己后半生的人生轨迹。因此要痛下决心,及早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千万不要再犹豫、麻痹、拖延下去,而且要克服那种怕让大人知道,怕加重大人负担,怕挨骂,而不好意思开口的心理障碍,要鼓起勇气坦诚地跟父母说自己的情况,让他们及早了解你的处境,了解青春期综合征的病因、病症和危害,及早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耽误宝贵的学习时机。

其次,家长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青春期综合征的产生并不是青少年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努力,不想学习好,不肯下功夫,更不是贪玩,不上进,道德品质不良,而是长期的心脑肾生理功能失衡而形成的一种病症。因此,要同情、关怀孩子的痛苦,理解孩子的苦衷,热情地帮助孩子,使孩子能够得到大人心理上的温暖和鼓励,树立战胜青春期综合征的信心,走出悲观、焦虑、压抑的心理阴影。同时治病求本,对症下药,积极治疗,纠正已经形成的心脑肾生理功能失衡的病症,使孩子的心脑肾生理功能恢复正常,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祛除青春期综合征,使孩子的青春更美好,也使孩子尽可能地获得上进的机会,有一个平安、顺利、光明、美好的前途。

心理诊所

处方一、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学习过程中及时做短暂有效的休息,适时变换学习方式和内容,使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轮流得到兴奋和休息,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个区域,从而避免大脑过度疲劳而诱发青春期综合征。

处方二、睡前练习“静养功”,放松身心,帮助睡眠

“静养功”以意气合一为手段,以静养元气为宗旨,可以积聚精力,平衡阴阳,放松身心,健脑安神,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脑力和体力的恢复及能量的储存。

静养功练习方法如下:

姿势:取仰卧式,高枕卧位,头端正,两臂舒展放在身旁,两腿自然伸直,两眼轻闭,口自然闭合,上下排牙齿轻轻接触,舌尖自然抵住上颚。

呼吸:自然呼吸,鼻吸鼻呼,基本上按平日呼吸的节律和深度,只要求呼吸调整的细(呼吸出入听不到声音)、匀(快慢深浅都调整的均匀)、稳(不局促、不结滞)。

入静方法:意收小腹,默念字句,吸气时默想“静”字,呼气时默想“松”字,一边默想“松”字,一边有意识地放松身体,如此反复,身心舒松,心态入静,天天练习,不急不躁,持之以恒。

练习次数和时间:每次睡觉前练习1次,每次30分钟左右,刚开始你可能不习惯,难以入静,别着急,只要坚持每晚练习,很快就会进入状态,甚至在练习过程中不知不觉睡着。

处方三、注重课间活动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让脑子连续工作2小时,然后停下来休息,需要20分钟才能消除脑疲劳。如果改为运动,只需5分钟就消除了。这是由于体育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使淤积在大脑中的代谢废物流出大脑从而改善大脑供血质量。因此,课间10分钟最好走出教室运动运动。

处方四、努力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

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首先,应该是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懂得万事不可能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发展;其次,必须纠正自我评价的偏差,避免不必要的消极情绪的产生。

处方五、要有意识地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积极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如打球、下棋、游泳等,以分散青春期综合征对自己的影响,尽可能摆脱这种顽症。

成就焦虑:将来我是一个成功者吗

小超有一个十分出众的名字,系托着父母对她的无限期望。由于父母都很优秀,所以从小超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为她安排了一切有益身心成长的活动,给她准备了父母认为最适当的环境加以培养。父母都喜欢古典音乐,小超的婴儿室里也天天播放莫扎特与巴哈。父亲头脑聪明,小超的玩具也全部是发展脑力的益智游戏;母亲精通几国语言,小超的故事也备有中、英、法、德语版本。

小超是一个在放大镜下长大的孩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逃不过父母的苦心观察,刻意启发。无疑,这是一对时时都处在成就焦虑中的父母,他们一心一意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最优秀的人。在他们的“厚望”下,小超也和父母一样常常处在焦虑中。

小超聪明可爱,在班里也很优秀,是家人及老师的宠儿。只是,她很容易哭泣。很微小的事情,像铅笔芯断了,皮鞋的带子打了结,或她的书桌被人收拾过,都会令小超眼泪盈眶,抽泣不止。

“成就”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从小,父母老师就要我们努力学习,以便将来取得成就。“成就”往往是衡量人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比如某人取得了很大成就,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甚至崇拜。

然而心理学家们发现,有些人在追求成就时,因为总想超越他人,或者总担心被别人所超越,所以情绪上常常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搞得自己吃不香,睡不好,精神也不愉快。心理学家们把这种情形称为“成就焦虑”,并认为它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有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尼科尔斯认为,成就行为的核心是能力,评价成就的大小需要比较,有内部标准,就是自己和自己比;也有外部的、社会的标准,即自己和他人比。成就焦虑者所追求的成就是由外部的、社会的标准来判断和检验的。也就是说,他们所追求的,是以个人能力或表现超过他人水平为标志的成就。

成就焦虑者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老和别人比较,生怕自己不能超过别人或者被别人超过;第二个特点是情绪总处在紧张、不愉快之中;第三,他们超过别人的手段就是取得成就。

追求成就,超越他人,超越自己,是人正常的心理需要,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问题是,人们追求成就的愿望不一定都能实现,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当人因此而产生焦虑时,就会对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成就焦虑”有许多危害:首先,持续焦虑是一种不愉快、不健康的身心体验。当人处在严重焦虑状态中的时候,就无法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其次,成就焦虑者总是把他人当作竞争对象。这样一种处事、处人态度,破坏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也就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损失了发展机会。

再次,成就焦虑者们需要通过超越别人来获得价值感,因此他们往往只追求有明显社会效果的活动,对没有社会效果的东西不感兴趣。就拿学校教育来讲,由于一段时间内已经形成了“分数第一”的标准,有的学生完全成了考试机器,只追求高分,除了学习,别的都不感兴趣。学习的兴趣也局限在要考的科目上。为了确保成功,他们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反倒影响了其他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限制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样的人走上社会后,往往难以做出真正的成就。

此外,成就焦虑者以成就为生活的目标,一旦做不到“最好”,就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甚至完全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并因为达不到理想目标而失去对当下生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小则使自己产生失败人生的不良体验,大则在学习中表现得浮躁,从而影响自己的发展。

消除“成就焦虑”,首先要认清成就不是获得生存优势的唯一途径,协调关系也是生存的重要条件。要明白,强烈的成就意识,既会使自己产生焦虑,又使自己与他人处于一种潜在的或明显的对立关系,此二者恰恰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状态。

如果我们把“生活质量”换成“生命质量”的话,可以说,成就的高低与生命质量并不成正比。人只有参照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设立恰当的生活目标并为之努力,才能获得良好的生存状态。如果目标过高,根本无法达到,那么终生都会生活在失败与挫折的体验中,还谈得上什么生命质量呢?因此,生活目标定得过高,对个人生活实际上是一种破坏。

此外,生命质量是由每一天的质量构成的。当我们能够珍视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发现和体验生命过程中的快乐,而不是总盯着那个目标或“结果”时,就会减少许多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