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再谈谈自我。谁都关心自我,想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因此心理学测验很受欢迎。答几个问题,计一下分,然后就可以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类型的人。大家对这种“游戏”总是乐此不疲。
不止现代人如此,古人也一样。那时没有心理学家,大家就看相,看面相,看手相,然后看相人说出你是什么样的人,经历过哪类事等。于是被看相者往往会高兴地说:“对,对,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当然还要问未来命运,不过,仅仅是听到别人能说出自己大致的性格特征,也就很让人高兴了。
青少年人尤其想了解自我,因为在此之前,他们的性格还没有完全定型,性格差异还不大明显;而且在此之前,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他们对此也关心较少。进入了青年时期,人们的生活道路便开始出现差异,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路。有的要上大学,有的要工作,而且上大学的要选择专业,要选择毕业后做什么工作。选择的路不同,一生的命运都将不同。只有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喜好什么,才有可能选择正确的道路。
也只有了解自己,才可以决定为人处世的方法、生活的方式。知人,很难;知己,就真的容易吗?由于人是会自欺的动物,知己也许比知人更难。
让我们谈谈如何了解自己。
一、我是什么样的人
先做个小练习。
描述一下自己,但是不要用第一人称,用第三人称。假如你姓张,就这样开始:“小张是个这样的人……”好像你在向人介绍你的一个好朋友张某,说说“小张”的性格、爱好、特点。
你所说出来的就是你的自我概念。
你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是独立还是依赖?是热情还是冷漠?是聪明还是愚笨?是敏感还是不敏感?是注重现实还是好幻想?是负责还是任性……
你所说出来的就是你的性格。
性格和人格这两个词有相同也有差异。相同在于都是指人这个个体;差异是:性格主要指人与人的不同之处,人格则指人的整体。
自我概念则是你人格上层“理智人”对自己性格的判断。
再做个小练习。想象你走入一个森林,想象得逼真一些,想象树木,地下的草、小花,然后想象你在森林中看到了一个动物。你看到的是什么?你所看到的动物反映了你的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是人格中层“原始人”对自己性格的认识:自我概念是你外表的样子;自我意象是你中层的样子;你看到的动物有什么特点或性格,在中层你就是什么性格。
假如你刚好是一名生物系学生,或者虽然不是生物系学生但是了解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请不要使用这些知识。我所说的动物性格指的是在童话传说中的这种动物的性格。比如,真正的猪智力并不比其他动物低,但是传说中猪是蠢笨的;真正的狐狸也许并不狡猾,但是在传说中它很狡猾。如果你看到的第一个动物是狐狸,那就说明你是个狐狸一般狡猾的人。
虎是勇敢的、威严的、开朗的,但是在虎的内心中是有点孤寂的。
狮是威严的、支配性的、慈爱的。
狼是凶狠的、残忍的、仇恨的。
牛是有力的、温顺善良的,但是一旦闹起脾气来也很犟的。
羊是更温顺善良的,但也会有些犟。
狗是忠诚的、重感情的、勇敢的、热爱公正和秩序的。
猫是两面人,表面上,她(他)是温柔的,慵懒的或活泼可爱的,像白天我们见到的猫。但是实际上她有另一面,野性、狡诈而又凶狠、敏捷无比,有时晚上会跑出去捉老鼠。
鼠是弱小的、胆怯的,总是不引人注目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他是可爱的小百姓,当然,也有小百姓们常有的毛病:目光短浅,贪婪等。
如果见到鸟,要看是什么鸟,是鹰,是麻雀,还是百灵?鹰是孤独英雄,麻雀是芸芸众生,而百灵是美丽活泼的少女(男孩见到百灵,说明他有诗人气质)。
你看到的动物是幼兽还是成年?这反映你此时的心理成熟程度。
你看到的动物有什么特点,比如,羊的腿格外长,或小鸟羽毛很美。这都是你的特点,你腿长、头发好或相貌好。
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象大多时候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那么,自我意象更能代表现在的你。因为自我概念出于“理智人”,他是最容易自我欺骗的;而自我意象出于“原始人”,“原始人”比较诚实,因此更能看清自己的真象。
二、理想自我
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把它具体写下来。用这样一句话开始:“我应该是这样一个人……”写出你理想中的“我”,这就是你的理想自我。
只有极少数人理想自我和自我概念相近,这些人对自己感到满意,往往表现为洋洋自得,不求改变。多数人理想自我和自我概念不同,所以他们都把希望放在未来,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一个理想自我。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认为,自己未来不可能成为“应该”是的那种人,也就是认为自己的理想不可能实现。“我应该是一个被所有人喜爱的人,但是我绝不可能成为这样的人了。”这些人会有一种深切的无望感,是会十分抑郁的,一旦遇上巨大挫折,这类人最易于出问题。
三、真实自我
自我意象和自我概念是人为自己画的心理肖像。这幅肖像画得准吗?和自我的真象一样吗?这也是个问题。
完全准确是不可能的,多多少少总会有些偏差。偏差小还无妨,偏差如果大了,对人的影响就不好了。
如果自我意象和自我概念美化了自己,就会带来心理压力。例如某个人自认是盖世英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从不会有丝毫挫折和失败。而实际上他,或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人每当遇到一个小挫折都会不堪忍受,因为承认这个小挫折,就会摧毁他的自我概念,他的生活必然压力重重。
如果自我意象和自我概念丑化了自己,就会阻碍自我的发展。有个中学生,智商在125分左右,属于偏高,但是他的自我意象是“笨熊”,于是他的学习成绩就是提不高。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她的自我概念是没有吸引力的人,于是她不敢与异性交往,内向害羞情绪忧郁。
心理学有一个规律,那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什么,就会有一种力量推着你变成什么。
你认为自己笨,哪怕你有140的高智商,也照样会解决不了简单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是可怜虫,那么你就会无意识地自找一些倒霉事。就仿佛你心中有一个阿拉伯神灯中的魔鬼,你对他说:我是个如此面貌的人。他就马上动手,把你变成那种面貌。他不知道好坏,只知道按你的命令做,而且他把你的自我意象当作命令。
这是人格深层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不要美化也不要丑化自己,而应该准确地自知,也就是了解真实自我。
四、流变中的真实自我
真实自我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没有一种固定形态。
就像一株植物,昨天它还只是一株幼芽,今天已经有了两片叶子,明天叶子从浅黄变成嫩绿……过些日子它就变成一株很壮大繁茂的植物,然后开花、结果、然后枯死。什么是这株植物的“真实自我”?是这整个过程中的它。
我们人的真实自我也一样。
那株植物刚出土时,是弱小的;长大后,是强健的;开花后,是艳丽的。但是我们不能说它的“性格”是艳丽的,因为未开花时它一点也不艳丽。只有无生命的东西才有固定形态。例如你可以说一块矿石有固定的“性格”,坚硬、灰暗等。
人的真实自我没有固定的性格。
所以严格地说,自我概念永远不可能完全正确。因为当你说“我是热情的人”时,你含有这种意思“热情是我的一个固有特点。”实际上没有什么固有特点,你今天热情,明天就可以变得不热情,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从此不热情。
严格地说,当你说“我是……”,你就说错了,真实自我不可说,一说就错。
曾有一位学者说过:“不要说我是医生,我是小偷,我是领导;应该说我能治病,我曾偷窃,我在做领导。”
五、“装假”焦虑
当一个人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象明显不同时,他会有种强烈的焦虑感,可称之为“装假”焦虑。
例如,一个人自认是一个出色的人,能力超群,魅力超群,意志力超群,但是他内心中却隐隐感到不是这样。他的自我意象是戴着虎头面具的羊。他心中认为,自己并不出色,只是假装为一个出色的人,好赢得别人的尊重。于是他有一种“怕被揭穿”的感觉,他会梦见自己是骗子,梦见自己被脱光衣服,他会非常焦虑。
再如,一个人自诩为极其善良的人,但是她发现自己内心中有许多邪恶的念头。她压抑这些想法,硬让自己相信自己是“大善人”,同时她也有一种不安。
这些人都是在装假,用一个面具掩盖内心。装假就怕被揭穿,就会不安。
注意,这些人和一般骗子不同,他不是有意装假。他内心中以为他的自我概念是对的,因此他也不知自己的焦虑来自哪里,他会以为自己不过是为了学习而焦虑。
六、任务焦虑
一个人根据自我概念,推断自我未来的状态,看自己能否达到理想自我。如果他发现永远达不到,就会抑郁沉沦;如果他发现可以达到,但是理想自我和现在的自我概念差异很大,达到理想自我很困难,他就会产生焦虑。或者,一个人根据自我意象,推断自我未来状态,发现达到理想自我非常困难,他也会产生焦虑。
这种焦虑可称之为“任务焦虑”。
那些自命不凡的大学生常常会有任务焦虑。当他们说“压力太大”,他们往往是有任务焦虑。理想自我和自我现状差异越大,这种焦虑越大。
《水浒》中宋江自叹:看看自己年过三十,功又不成,名又不就。这也是任务焦虑。
任务焦虑来源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因此,要想减轻或避免这种焦虑就要降低对理想自我的要求,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标准,或者提高自我意象,不过于贬低自己。
七、存在焦虑
假如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他的自我意象很可能会是一只狼,他的理想自我更凶猛更残忍,他预料过不多久他就能做到。那么,他是不是会一点焦虑也没有了,过得很愉快?
再如一个人自我概念是个平常人,他的自我意象是一只兔子,他的理想自我也不过是平常人,虽然他有莫扎特一样的音乐天赋,但是他不打算做音乐家。那么,他会不会心安?
表面上似乎会。表面上这些人会很满足于他们现在的生活,但是隐隐的,在静静地独处时,会有一个声音在内心最深处响起来:“这不是你应有的生活!”
这时人也有一种焦虑,即存在焦虑。存在焦虑是由于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象与真实自我不一致而产生的。
因为那个恶棍的真实自我不是那么邪恶的,而是有同情心的、有爱的。那个“平常人”,他的真实自我是极为爱音乐的,是需要大量创造的。
违背了真实自我,内心中就会传来警告:“你违背了真我。”你就会焦虑。
违背了真实自我的人,即使有盖世功绩,有用不完的金钱,得到无数的异性倾慕,也仍旧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违背了多少,焦虑就有多少。如果真实自我完全被压抑,那这个人只好称为“行尸走肉”了。
八、自我认识为什么会有偏差
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象都可能出现偏差,从而使我们认不清自己。自我意象的偏差较小,自我概念的偏差较大,有时会大得惊人。这是为什么?
这要看我们的自我概念是怎么形成的。
“理智人”如同一个科学家,像研究一个客体一样研究“我”。但是他又不是一个优秀科学家,他时常会犯错误。他认为人有一些固定的特质,隐藏在千变万化的表象后面,这些特质的总和就是性格。于是他致力于了解这些特质是什么。他采用客观观察法,去看自己的行为。当他发现自己帮助别人时,就说,“我有善良的特质”或“我是善良的”。当他发现自己早晨起不来床,就说:“我是懒惰的。”而这种客观观察是会出错的,也许你不自知的是,你帮助别人不是因为你善良,而是因为你要用帮助别人来获得一种“我有价值”的感觉,也许你帮助别人是因为你不敢拒绝别人。
“理智人”有时会把外在原因引起的事归于内因。例如,偶尔一次没考好,他会误以为“我智力不高”。
自我概念的形成也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如果大家都说你是个聪明人,你自己却不以为自己多么聪明,会怎么样呢?一开始,你会不相信别人的话,相信自己的感觉,但是如果别人天天这么说,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放弃自己的感觉,向舆论投降了。
所以那些天天被吹捧的富家子弟个个都以为自己很聪明。反之,也是一样,如果别人众口一词地说你笨,天长日久你自己也会认为自己很笨。
在你幼年时,你更容易受到别人影响。因此,父母或教师把你评价为什么样的人,你也就会自以为你的确是那种人,因为幼年时的你,缺少分析判断的能力,不大可能看出别人评价的错误。
有这样一个女孩,她的智力天赋很好,但是不幸的是她的父亲智力更好,所以相形之下,她总以为自己很笨。更不幸的是这位父亲“高标准严要求”,一天到晚挑她的错误,而且每天都要骂她几句“木瓜脑袋”。结果,这位智力很高的女孩,竟然成了学习困难的学生。
各位读者,请看看你自己的自我概念,然后回忆一下,这是不是过去你常常听到的别人对你的评价。也许你会想:别人都这样评价我,也许说明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实际上未必,因为别人也会有误解。例如,我一向自以为是一个文静的人,因为小时候大家都这么说我。经过对自己的心理分析,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事实是,由于小时候母亲极严格地管束我,使我不得不整天待在家里,以避免出去就与别的孩子发生冲突甚至打架,于是我显得很文静,而在内心中,我并不是那么文静的人。
自我概念形成也受自己的体验影响。比如,有人吃了一次川菜,不爱吃,于是他的自我概念中加上了一条:“不喜欢吃川菜。”
体验相对来说是更为可靠的自我评价,因为它与内心感受相联系。根据我们的一次次体验,我们得出结论,我爱什么,恨什么,欣赏什么,讨厌什么。这一切加起来就画出了一个“我”的图画。但是,体验也可能会出错的。也许那一次你吃川菜时,服务员态度不好,或者同行的人让人讨厌,或者那个菜馆的川菜不正宗……这都会让你自以为你不爱吃川菜。
自我概念的偏差是有害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减少它。
能不能让自我概念完全无偏差呢?不可能!一是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二是因为自我本身是时时变化的,昨天你的自我概念也许对,但是今天的你也许就变了。所以佛家讲“无我”。只有完全放弃自我概念,时时直接观照自己的心灵本体,才不会有偏差。但是这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事。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在说“我是……”时,要认真地先分析一下,你对自己的观察对不对,有没有其他解释?别人的看法对不对,有没有误解?体验到的好恶有没有其他原因混淆于其中?
再有,隔一段时间,重新修正一下你的自我概念。我认为这件事可以在你过生日那一天做。过生日时,先找一张纸,写上“如今的我是”,然后在后面写上你认为你是什么,写上你认为你有的特点、你的性格、你的好恶等。如果有朋友来为你开生日晚会,你可以让他们写出他们对你的看法。在生日晚会结束后,自己独自一人时,把这些自己的自我概念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拿出来看看。生日晚会中朋友的评价肯定较多着眼于你的优点,而你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包括优点也包括缺点的。
对此,应一条条加以分析。例如,我的自我评价中有一条是:“我不善于表达感情。”我先在朋友写的条目中寻找,看有没有人写出和这一点相近的评价,比如:“羞怯”“冷淡”或者有没有和我的评价相反的,像“体贴”“热情”等。然后,回忆这一年中,有什么事可以证实或反证这一条。
如此一条条做下去。这件事要花费一些时间,不过这个过程是很有趣的,而且是很有益的,因为它可以使你对自己了解得更为深入。
在遇到特殊事件后,也可以对自己的某一方面特点作一个新的评价。
自我概念虽不能完全准确,但是只要它能大致如实,它对我们的生活就有指导意义。关键是对自我概念要不断加以修正,要灵活,不要僵死。
九、我怎么成了这么个人
这个标题,似乎有点对自己不满的味儿,其实不然,对自己满意的人也会这么说话。德国哲学家尼采曾写过一本书《瞧,这个人》,书中就大惑不解似的问:“我怎么这么聪明?我怎么这么伟大?”
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个性,那么,这种独特的个性是怎么来的呢?
一是先天素质的影响。
科学家发现,儿童一出生就有不同,有的比较安静,有的比较吵闹,有的比较灵活,有的比较稳重。这些与生俱来的特点源于遗传,是较难改变的。先天特点无所谓好坏,如果你被遗传了安静,那意味着你适于形成一种安静平和的性格。我们不要硬和先天特点作对。不论哪一种素质都有利有弊,发挥其长处,扬弃其不足就可以让我们得到最大的幸福。
二是相貌、体质等身体因素的影响。
幼年相貌较差的人,容易受人轻视冷落,因而也容易有自卑感。成人后,也许相貌依旧较差,也许相貌已经较好,但是那一份自卑感却往往留在心底,难以挥去。他们对人际关系尤其会缺少自信,常怀疑别人是否会喜爱自己。
这类人中,也有一些人很有志气,有志消除自卑,因而在行为上努力奋进,争取出成就,让别人不得不重视和佩服。结果,他们反而会成为出色的人物。就算志向不大,相貌差的人因为小时候获得别人的帮助较少,凡事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也常常会形成一种自立不依赖的性格。
相貌较差的人容易有的缺点除自卑外,还有为人较为多疑。所以他们应该发挥自立、勤奋的长处,有意识地消除对他人的疑虑和冷淡,就可以使自己的性格渐趋完善。
幼年相貌美丽的人,容易被人喜爱,因而在人际关系中自信心较强,往往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这种自信对他(她)会很有益处,因为自信的人会更有魅力,也更容易成功。
但是幼年漂亮的人也有不足:一是这种人可能会依赖性强,因为他(她)们习惯于别人的帮助;二是由于他(她)们得到什么较为容易,他们往往也就不能养成能吃苦的习惯,所以往往难以获得较大的成就。由于他(她)们遇到的挫折较少,他们也就缺少锻炼解决困难能力的机会。这类人需要的是,忘掉自己的相貌,让自己学会独立地做事。
体质强弱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影响。在幼年时体质强的人,容易养成勇敢、攻击性和支配性强的性格。在幼年时体质弱的人,容易养成依赖性或回避性较强的性格。到成年后,体质可以改变。一个弱小的人成年后可以成为壮汉,但是幼年形成的性格却未必会随之改变。有些人比较早熟,在其他孩子还没有发育时,他已经开始长身体了。这就使他在体力上占有一种优势,从而也鼓动了他支配性性格的发展,所以早熟的人往往有更强的支配性。
体质强弱的不同也决定了人的活动。体质弱的人往往更喜欢读书,从而在性格上也更为温和。
你可以对照一下你自己,看看你的性格是否也受到了相貌和体质的影响。这可以帮助你进行自我性格分析。
记住,性格不是不可改变的,你可以通过锻炼改变体质,也同样可以通过锻炼改造你的性格。
第三个影响我们性格形成的因素,也是最重要因素,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子女的性格有时会酷肖其父母,我们会认为这是由于遗传,实际上却不尽然,这主要是父母所构成的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人在幼年时,外界对他的影响力最大,而且家庭又是一个人朝夕不离的地方,所以幼年在家庭中受到的影响,对人的性格形成几乎是有决定性的。
就连出生次序这么件小事,都会影响到人的性格。心理学家发现,长子性格较成人化,能帮助人,自控能力强,顺从,焦虑较多,攻击性少;学习上较为勤奋、认真,工作和学习成绩较高。但是,他们为人处世不够灵活,更害怕失败和犯错误。而最小的孩子则相反,灵活、乐观而且自信心强。有的长子女小时候很受宠爱,但是小弟弟或小妹妹的出生夺去了父母的爱和关注,这种时候的长子女感到被剥夺的痛苦,这种长子女长大后往往会嫉妒心较强。
家庭中的情绪气氛对儿童性格发展影响更大。家庭中气氛愉快,则儿童长大后会有一个快乐乐观而善良的性格。如果家庭气氛紧张、吵闹,则儿童就会性格抑郁。父母专制,则子女要么变得怯懦、软弱,要么变得像父母一样粗暴;父母溺爱,则子女变得自私、冷漠,不懂得爱与关心;父母冷漠,则子女也会变得冷漠。
正如前边讲过的,即使子女对父母的一些缺点深恶痛绝,他自己身上仍会不知不觉继承同样的缺点。
前不久我接待了一位咨询者,在谈到他父母时,他愤愤地说,他们那种固执简直让谁都受不了,而在随后的咨询中,我发现这位来访者也是固执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所以,你不妨试着写下你父母的三个优点和三个缺点,认真地和自己相对照,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些特点。你也许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大多数优缺点你都有。
十、失去乐园的过程
刚出生的儿童心理几乎都是健康的,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性格的扭曲也越来越明显。
某些宗教说人原来生活在乐园——伊甸园里,但是后来被逐出乐园,来到悲惨的人世间。在人的一生中,实际上也有这样一个过程,由儿童时的乐园中来到复杂的成人世界。
有少数人,没有失去赤子之心,心理健康,成了快乐善良的人。更多的人,则性格或多或少都扭曲了。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这是因为人逐渐对外界力量妥协。例如,一个孩子本来很真诚、很自然,但是他发现,有时父母不允许他真诚。邻居阿姨给了他一个苹果,问他爱不爱吃,他说,爱吃,父母却生气地告诉他要说不爱吃,于是孩子懂得了不能总说实话。很多孩子发现,他的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他必须成绩好,或他必须顺从,或他必须精明,父母才爱他。为了得到爱,他不得不扭曲自己的本性,去适应父母的要求,久而久之,人性就受伤了。
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霍尼指出性格扭曲的另一方式。她说许多儿童发现父母和其他人不是真正爱他,或者给他的爱不够,或者给他的爱不纯。他发觉这个世界中有危险,有敌意。于是儿童产生了一种不安全感,霍尼称之为基本焦虑。
当一个孩子有了不安全感时,他会怎么样做呢?本书的第二章“心灵的奥秘”曾提到过,霍尼认为有三种方式可以让他感到安全。即:1.让自己强大无比,能战胜危险;2.让自己可爱无比,能找到保护;3.避开别人,找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我认为有必要再深入地分析一下。
选择第一种方式的人将养成一种夸张型的性格,选择第二种方式的人将养成依赖型性格,选择第三种的人将成为回避型的人。
第一种人好胜心极强,他们时时要和别人竞争,甚至在一些不值得竞争的小事上,他们也喜欢竞争。他们的一生都用来证明一句话:“我比别人强。”
他们可以成为权力狂,竞争权力;可以成为资本家,竞争金钱;可以成为学者,竞争名气;也可以成为花花公子,竞争女人,干什么无关紧要,关键是胜过别人。《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想过当牧师,也想过当军人,当什么无关紧要,关键要成为人上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牺牲自己和别人的幸福,牺牲爱情,可以勤奋努力不畏艰难。
这种人有可能成功,但是他的人生仍是不幸的,因为他牺牲掉了太多的东西。他可以成为人上人,但是却并不快乐。表面上看,他们很勇敢,而实际上,他们内心是不勇敢的,是不安全感驱使着他们奋斗。
有许多“好学生”,成绩一向出色,但是内心中总有一种危机感,怕别人超过自己。一旦发现自己被超越就痛苦不堪。这些人就是第一种人。如果有人问:“被超过又怎么了?”他们会回答:“会痛苦。”再问:“为什么你们对被超过会格外痛苦?”他们会回答,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胜过别人,才是安全的。只有胜过别人,才能赢得尊重和爱。他们内心中感觉自己如同角斗士,只有战胜才能活下去,失败了就一切都完了。
然而,生命的真相并非如此。造物者让大树活,也让小草活,而且活得都很愉快。
第二种人将成为依赖性很强的人。他们往往显得很善良,因为不善良就得不到别人的爱,就无法依赖别人,不依赖别人他们就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世界。
琼瑶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很多都是这种人。所以你会发现,琼瑶小说和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里,人们总是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在叫喊,在哭泣,在挣扎。细一看你会发现,女主人公的麻烦好多都是自找的。而且男主角男配角的痛苦若不是自找的,也是女主人公“送”给他们的。仅举一例,有个女孩名叫婉君,她很可爱,一家三兄弟都爱上了她。我们在这里且不指责婉君是否在有意无意地吸引这三个人了,就承认这个女孩实在是人见人爱吧。但是,在发现了三兄弟都爱上她后,她怎么做呢?她并未选择,而是用行动鼓励每一个人都来爱她。甚至在痛苦的男子们要求她选择时,她也坚持不选择,因为“选了哪一个都会伤害另外两个”。
话很对,但是哪一个都不选,会伤害三个。
实际上,婉君这类人不过是让自己和别人痛苦。自己痛苦,证明自己懂爱;别人痛苦,证明别人爱她。为什么这么看重爱?因为她需要别人爱她。所以,这种人也得不到真正幸福。
第三种人将回避别人,在孤独中生活。
如果我们问这种人,你生命中什么最重要,他会回答:“自由、安闲。”
他会知足常乐,但问题是他并不是从心灵深处爱自由,他只是不敢面对危险而已。
霍尼指出,这种人也不能得到真正幸福。
在青少年期,这三种倾向都会表现得很明显了,但是性格还没有定型。所以,读者朋友应该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三种倾向,该如何加以矫正。
一定要认真分辨:
你是真的进取心强,还是于连式的那种只求目的不择手段,只要结果不论内容的竞争心理?
你是真的追求爱,还是在寻求依赖?
你是真的热爱宁静,还是害怕冲突?
十一、弗洛姆谈性格
弗洛姆指出,人与人性格的不同,可以归结为人获取东西的方式的不同。人生在世界上,不仅需要各种物质,还需要精神的东西,就像植物不仅需要水土、还需要阳光和风一样。不同的人获取方式不同,就好像动物界中,肉食动物靠捕食生活,草食动物靠采集生活,植物靠吸取大自然的养分生活。
弗洛姆描述了一些性格。
(一)接受型:这种人有些像雏鸟,总是张大嘴等着吃。他相信,获得他所需要的东西——物质、感情、爱、知识、快乐等的唯一办法是接受外部的赐予。因此他们对“被爱”十分重视,谁说一声爱他(她),他(她)就会一下子跌入其怀抱。在思想上,他们是最忠诚的听众;在行动上,他们是依赖者。
他们有一种特征,喜爱吃喝。平时,他(她)们的嘴喜欢微微张开。这种人平时较可爱温顺,只有在“无枝可依”时方会有焦灼不安的表现。
(二)剥削型:如同虎狼或狐狸,他们靠力量和狡诈在世界中获取。他们也认为所需要的东西在外界,但是他们不相信别人肯给他,也不稀罕,所以他要去夺,去骗。
他们的座右铭是偷来的果子最好。他们用各种方式剥削别人的物质和感情。
这类人的外在特征是,喜欢紧咬嘴唇。
(三)贮藏型:他们有一层厚厚的外壳,把自己包裹在里边。他们不相信自己能从外界得到很多东西,所以他们注重贮藏和善于保存自己的一点东西,注重俭节。
他们很吝啬,不仅吝啬钱,也吝啬感情和思想。他们喜欢整理,喜欢条理性,不喜欢纷乱变化。他们是古板的人。
(四)市场型:如同变色龙,市场型的人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他们的原则是,“世界是个大市场,我推销自己,换来所要的东西”。
因此,他们对自己是属于哪类并不看重。他们看重的是,什么样的人受欢迎?什么样的人应聘容易被录用?什么样的人招人喜爱?在学习上,他们对学什么课程有意思都无所谓,他们关心的是学什么最有实用价值。
这种人的长处在于很能适应社会,不幸在于容易“找不到自己”。其外在特征是:可爱,时髦。
(五)生产型:这是弗洛姆心目中最佳类型。这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类型。他们能充分发挥潜能,充分表达自我。他对他人有真的关心和爱,对生活有热情。
看了霍尼和弗洛姆的评述,你会觉得,似乎大多数人都有问题。有几个人是自我实现型或弗洛姆所说的生产型的呢?极少。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一种人生选择了,如同投胎,你可以选择做虎、做小鸟、做兔子,你可以选择做真正的人。假如你选择做一个夸张型的人或弗洛姆所说的剥削型人,可以。你可以得到力量、勇敢,你未来将很可能有权势、有金钱或有成就,但是你必须面对这种人的不幸,那就是危险和孤独。你也可以选择做一个依赖者活得很轻松,得到的也不少,但是却不得不从属于他人。
除自我实现者外,每一种性格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每一种生活都有其幸运和不幸。
你选择了虎的生活,就要得到虎的快乐和虎的孤独。或者用人来打比方,你选择做曹操,你就会有曹操的成功,但是也就不可能有柳永的风流倜傥;你选择做杨玉环,就有被弃时不得不投缳自尽的危险。
自我实现是最完满的人格,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你就要有勇气面对真实,面对内心,坚持真我。这也不是容易做到的,这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毅力来抗拒诱惑,如,不劳而获的诱惑、贪欲享受的诱惑等。
你的一生如何过,是你的选择。虽然我们认为选择做自我实现的人最好,但是你选择其他性格也可以。如果尽可能发挥所长,减少所短,每一种人格也都可以在人生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幸福。
十二、走向新的自我
无论你过去的生活环境有多么不好,或者你现在的性格已被扭曲,你现在仍可以重塑自我,让自己的性格逐渐趋向健康。
改变自我是一个艰巨的工作,要获得成效,必须懂得其原则和方法。
第一个要知道的原则是引导原则。
有的人决心很大,“我从今天起要改变自己,我再也不患得患失了(或再也不贪婪,不嫉妒,不懒惰)”。但是结果呢,一两天内他似乎改变了自己,但过不了几天他又恢复了原状。因为他们不知道人的心理是分层次的。只有上层,即“理智人”,是他可以直接控制的,而“原始人”不受直接控制,“纯真人”更不可控制。
不要像暴君一样压制自己。发现自己懒,就逼迫自己做事,用意志力去推动自己,这是错误,因为这样你就挑起了一场内战——你的意志和情绪的战争,“理智人”和“原始人”的战争。因为,内战双方使用的都是你的生命力、你的能量,这是一种浪费。
中国古代的气功师把修炼比作牵牛,“原始人”就是牛。你不要和他搏斗,而应该用嫩草把它引到牛圈。
第二个原则是整体性原则。
人不是机器人或变形金刚。人不可以像机器一样换部件,像计算机一样,加上一个卡就多一种功能。
身体如此,心灵也如此。人的每一个特点,都是这整个心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改变人,就要改变这整个人。
例如,某个女孩本来是很漂亮的,就是有点驼背,虽极为轻微,但是这也使她的外观受到一点儿影响。看起来,这似乎只是一个不良习惯而已,但是实际上,这个习惯和她的整个的内心世界关系密切。她认为自己是个衰弱无力的人,别人总是向她提出过高的要求,使她感到生活的担子太沉重。因为生活的“担子”沉重,所以她不得不驼背了。
如果她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自己,让自己不再为别人的要求而活,放下肩头的沉重负担,她的驼背习惯自然会不医而愈。
如果不管整体,仅针对具体问题去改变自己,效果是不可能稳定而持久的。
人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其任何一个部分都和整体有关,因此改变时也只能是整体性的改变,如同蚕化为蛾、蝌蚪变为青蛙。
第三个原则是各种方法共用。
情绪宣泄,有助于消除情结,为人的改变打开道路。因为人有情结时,情绪是固着的,有关行为反应是固定的,不消除情结,人很难改变。
认知重塑和意象法有助于自我理解。了解了自己的内心,才知道真正的问题何在,何处需要改变,认知重塑和意象法还可以用于改变人的偏差认知,直接改造人的性格。
行为上的自我改变,可以让性格的改变现实化。仅仅是心理改变而行为不变,这种改变是不可靠的,“知而不行,不是真知”。
放松技术可以使人心灵更为开放,更宜于我们理解和影响心灵。
因此各种方法共用,可以互相补充,加强效果。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效果就远不会这么明显了。
十三、如何消除固执
固执就是尽管心中已感觉到不对,但是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固执者之所以想到要改掉固执,是因为这一点让周围的人太受不了。
固执的根源是什么呢?
一种是根源于“我偏要这样”的心理。这种人内心如同一个被纵容的孩子。爸爸说:“不吃冰棍好不好?”“不,不,我偏要!”小孩叫道。固执是他的一个手段,用来获得想要的东西,别人越反对,他就越是非要不可。
这种固执的确有用,当你固执地要什么的时候,你很有可能最终得到。但这种行为的缺点也很明显,这种固执背后的那种“我要什么你们就得给我”的心理,让别人讨厌。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别人都躲着你。
消除这种固执的方法是,学习用其他方法得到想要的东西和学习尊重别人的意见。可用认知重塑法告诉自己:不能事事由自己,也要考虑别人。
另一种固执根源于自卑。“如果我屈服了别人,就说明我不如别人。”这种人把接受别人劝告看成是服输,服输就暴露了自己的低劣。为了避免这一点,他固执己见,不惜与别人辩论不休。表面上,这种人从不服输,但是骨子里这种人自卑。因为自卑,因为感到心虚,才不愿服输。
刘邦听信张良的意见,为什么?因为刘邦很自信。他知道,就算自己偶尔犯了错误,张良也不会瞧不起他,张良永远是钦佩刘邦的。所以他听信张良的意见毫无顾虑。
而袁绍不能听从谋士田丰的意见,为什么?因为袁绍心虚,他猜测田丰一定瞧不起他,认为他袁绍无谋。如果他袁绍听了田丰的话,不正证明自己不如田丰吗?
消除这种固执要先消除自卑感,消除自卑的方法在后面要讲到。
还有一种固执源于一种刻板固执的性格,心理学术语叫“强迫性人格”。这也就是弗洛姆所说的贮藏型的人。这种人害怕变化,害怕外在的冲突会打破他内在的秩序,害怕变化要消耗他的精力,消耗了一点精力他就少了一点精力。这种人除固执外,还有古板、拘谨、小气等特点。
消除这种固执,要彻底改变整个性格。其要点是,在认识上,要认识到你可以创造和获取新的物质和感情,不要死死抱着已有的一点东西。人的情感和精力如同井水,从井里打出一桶来,井里就会又从地层获得一桶,井水不会被用光。可以用意象法辅助,想象自己是一口井,在行为上学习和人交流,学习付出,也学习如何接受。长此以往,性格渐渐改变,人也就自然不再固执了。
最后一种固执是有特别原因的固执。例如,我接待过一个人的咨询,只因他曾有过“同性为什么不可以有性关系”的念头,就坚持认为自己是同性恋,是病态。虽然已有几位专家诊断否定了,但他仍固执己见。其原因是,他对工作中的困难十分畏惧,他的“原始人”希望自己有心理疾病,这样,他就可以有借口不去面对困难了。“我如果没有这个病,我就可以干好!”他说。言外之意是,“我现在干不好,全都是因为病”,像这种固执如果只针对具体事件来诊治是难以奏效的。要找到其背后的原因,消除了心理上的真正原因也就消除了固执。
十四、如何不优柔寡断
军事家说:“最不好的行动也比不行动要好。”生活中也一样:“也许你没有作出最佳选择,但是选择什么都胜于优柔寡断。”
优柔寡断的人都愿意改变自己,却苦于不知如何改变。他们比较、分析、权衡,但是总也做不出决断。
优柔寡断的根在何处?怎么做才能铲除它的根?
一种优柔寡断者是所谓“过于理性的人”,这些人善于思考,但是却很少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他们优柔寡断的原因是:头脑与心隔断了,“理智人”听不到“原始人”的声音,所以他不知道他自己的内心爱憎,自然也就不知该如何选择。
选择丈夫,但是她却不知道自己心里究竟爱谁,所以只好一条一条比较两个候选男子的条件,难以决断。如果她知道自己的心,她的心只可能爱一个人,知道了心的选择,她马上就可以做出决定。
改变这种优柔寡断,从根子上说就是要改变“过于理性化”的性格。也许过去你害怕表达情感,现在要时时注意体会并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自己有“心”。
另一种优柔寡断者是依赖型的人,这些人骨子里是不敢为自己负责,害怕承担选择错了的责任,因而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犹豫的意义是:“让别人来决定我的命运,让机遇决定我的命运,我不决定自己的命运。”
潜意识中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结果不好我可以抱怨别人,抱怨命运。”
这种人喜欢寻求别人的劝告,但是一旦结果不好,谁劝告过他谁就倒霉了。他会一直抱怨这个给他劝告的人。
这种人必须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要学会为自己负责。
让别人为自己负责,你固然可以推脱责任,但是错误选择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却还是要你自己承受。为自己负责虽然有风险,但是你选择对的概率就大多了。
领悟了这一点,就可以消除这种类型的优柔寡断。
十五、如何消除冷漠
冷漠是生命意志被压抑的结果,是情感被压抑的结果。冷漠的意义是放弃部分生命。
如果别人都说你冷漠,你自己也觉得自己缺乏应有的感情,生活平谈到了乏味的地步,你就要想想,你是否放弃了部分生命。
也许是由于在失败、挫折的打击下,那种深感失望的痛苦,使之变得冷漠的,就像一团火,一次次被雨浇,最终只剩下一团死灰。也许是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渐渐冷漠的,就像一团火得不到木柴,渐渐没有了燃烧的力量,最后烟消火灭。也许是过分地压抑情绪而造成的冷漠,比如,认为人应当不轻易动感情,只有冷才显得刚强,就像要把火调节小一点却不小心把火弄灭了。
消除冷漠的唯一方法是爱,首先是自爱。
有一次苏东坡和一位姓章的朋友一起骑马游山,发现山那边有一只老虎。这位章先生竟骑马直奔虎那边走。要知道,这位章先生并不是像陆游、辛弃疾那样能文又能武的人物,假如那老虎有食欲,它完全可以把章先生当点心吃掉。凑巧的是,那天遇上的虎或许是刚刚吃饱,或许是不喜欢章先生的体味才没有动口。章先生此举,可谓艺低人胆大。
苏东坡胆小,没过去,事后他评论章先生说:“你一定能杀人。”
注意,苏东坡不是说“你真不怕死”,而是说“你一定能杀人”。为什么呢?
因为苏东坡认为章先生不自爱,一个人不自爱就不会爱人,所以必能杀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冷漠,他怎么可能对别人热情?
冷漠到极点,或流于抑郁,或流于残忍,或自杀,或杀人,都是因为不自爱。
医此病之药,是停止自我指责,开始自我欣赏。
先停止自我指责。当最感冷漠时,听听内心如何评价自己的,把自我评价写下来,你会发现,你的自我指责十分多。也许你小时候父母较严厉,常批评你,而你在心里把这些批评录了音,现在还时时播放。马上告诉自己,不再放这些录音了。每当内心自我指责的声音响起来,就对自己说:“不,我不是这么不好。这种批评是不对的,他没有看到我的长处,也没有理解我的苦衷。”
然后,开始自我欣赏,找一些自己的可爱之处。如同一个人喜爱一个孩子那样,自己对自己说一些喜爱的话,逐渐让自己喜爱自己。
然后就可以去爱人了。不要苛责别人,发现别人的长处就应加以称赞欣赏。这样做上一段时间,你就不再会冷漠,而会有热情有生命了。
在冷漠时如果你用意象技术,想象一片土地,你会发现这片土地荒凉干旱。“冷漠”就是说你的心“冷”而且是荒“漠”。此时你可以用意象技术,想象阳光开始照耀这片土地,温暖这片土地,消除阴冷。再想象泉水滋润这片土地,或春雨浇灌这片土地,就可以看到土地上长出草木来,不再是荒漠了。
当你再想象一块土地,出现在面前的是草木繁茂的土地时,你就不是冷漠的人了。
十六、如何消除过分顺从
有种人叫做“不会说不”的人。他们从来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的要求,就算在心里认为这个要求十分不合理,他也还是要顺从别人。表面上他高高兴兴,心中却很不满,所以有些时候,他会拖延别人要他做的事,或者虽然做了却没做好,用消极的、不好好合作的方式稍稍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
我有位朋友就是这样:她认为朋友提出要求就不能拒绝。有一次,她的一个朋友新婚旅游来到她所在的城市,恰巧,这位新娘是一个依赖性极强的人,竟然以不熟悉地理为理由,让我的这位朋友陪他们夫妻俩全程游览这个城市。我的朋友觉得这个要求太荒唐了,而且她自己正忙也没有时间去陪对方。但是,她说不出“不”字,只好违心地陪新婚夫妻去玩。可以想见,在整个陪同游览过程中她内心会多么痛苦。
过分顺从的坏处是: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使自己的利益受损,情感受到压抑。过分顺从者也不一定会赢得朋友的爱,因为有的人会觉得他们好利用,好欺负,从而利用和剥削他们。另一方面,过分顺从者虽然不拒绝别人,但是由于心中有不满,会在行为上消极抵抗,从而使他的朋友不快。例如,她花费了好几天时间陪一个外地来的朋友玩。她没有告诉朋友自己现在有多少重要的工作等着去做。所以朋友也想当然地以为她很空闲,也就不客气地大量占用她的时间。她心里对朋友越来越不满,于是在某一天,她对朋友买的衣服大加批评以发泄怨气。而她的朋友觉得她这种无端的挑衅行为简直是岂有此理,几天中的好感一扫而空,朋友会认为“这个家伙喜怒无常,真讨厌”。过分顺从者几天的辛苦和委屈只换来了这个评价。
如何消除过分顺从呢?
首先,要从观念中矫正,学会说“不”。过分顺从者有个错误观点是:不能拒绝亲人和朋友的要求。这个观点背后隐含的观点是:如果我拒绝别人,别人就会生气,不喜爱我。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别人被拒绝时不一定生气,因为别人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如果你讲清楚你拒绝的原因,大多数人是会理解你的。有一次我问这位朋友:“如果你现在只有500块钱,你正打算买件羽绒服。一个人来找你借钱说要去买衣服,你认为她的事并不紧迫,你自己的羽绒服才紧迫,你怎么办?”她回答:“我还是会借给她的。”我问:“如果你告诉她:‘我正要去买羽绒服,没有多余的钱’会怎么样?”她回答:“她会生气。”我问:“如果你和她位置交换,你去借钱听到对方说她自己正要用钱,你会怎么做?你会说:‘你可以先不买,让我先买’吗?”她回答:“我不会这么不讲理的。”我问:“你心里会对她生气吗?”她回答:“当然不会!”我说:“你的朋友听了你这么说,也当然不会生气。除非她是一个蛮不讲理的人,如果她是个蛮不讲理的人,你又何必和她交朋友?”
过分顺从的内在原因有几种,一种是内心中的怯懦。这种人童年时有个很严厉的父亲或母亲,这个家中的独裁者不允许孩子有任何反抗,子女必须完全顺从。他们的惯用语是:“你敢不听我的话?”“你还敢顶嘴?”威吓之下,孩子只好屈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顺从的性格。孩子长大以后,他周围的人虽然并不是暴君,但他还是以对待父亲或母亲的方式对待他们,委屈而且顺从。
这种人的自我意象往往是羊、鹿等温顺的动物。
改变自我的方法是,逐步锻炼胆量。
首先在一件小事上练习不顺从,练习坚持自己的利益。比如,到农贸市场上去买东西,练习讨价还价。
在这件小事上进步之后,再试着拒绝朋友的不合理要求。在试做此事时,如果心里发虚,就提醒自己:“他不是我父亲,我不要把对父亲的畏惧迁移到他身上。”“他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我应该拒绝。”“我现在不是胆小的孩子了。”
最后,试着用成人的态度,勇敢地面对威严的父亲或母亲,不畏缩,但是也不无理地反抗,而是平静地坚持自己的有道理的立场。
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你就能够滋长出勇气。
过分顺从的另一个原因是依赖。依赖性过分的顺从者很替别人着想,他不是因为害怕而顺从,而是为了讨人喜欢。他认为自己是在主动地顺从,是乐于助人,是乐于看到别人需要自己。
这种顺从较容易惹人喜爱,然而,不幸的依然是自己。由于总是为别人着想,难免忽视了自己的利益和喜好。如果别人懂得投桃报李的原则还好,如果别人坦然接受你的好意却从不知回报,那么你心中难免会有阵阵不快了。
改变这种人的顺从的方法和上面所说的相似,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要提醒自己不要“滥施同情”,因为你这种人最富同情心,有些人就会利用这一点来控制你。你应该牢记这句座右铭:“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负责。我要为我自己负责,他也应该为他自己负责。”
要学会少依赖别人。在别人让你为他担负过多的责任时,也要懂得拒绝,因为那是他自己应负的责任。
十七、如何改掉说谎的习惯
说谎的习惯不好,难道仅仅是因为不道德吗?我们何必死死固守诚实这一道德,世上又有谁能绝对不说谎?
说谎的确有可能获得好处,通过它,你可以获得很多东西。偶尔说谎也许不能够完全避免,但是说谎成了习惯就不好了。
有说谎习惯的人靠假话能成功一两次,但是总有失败的一天,而且失败是极其惨痛的。因为到了那一天,他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你可以欺骗所有人于一时,也可以欺骗一个人于永远,但是你不可能欺骗所有人于永远。”所以,最终发大财的商家不是卖假酒的,而是卖好酒的。所以,说谎习惯要改掉。
有些人认为,出于善意的谎言是可取的。实际上,就算是出于善意的谎言也弊多利少。比如亲人得了癌症,你出于善意不告诉他,对他一定就好吗?未必!因为在你们的行为举止中,他可以轻易地猜出真相来。那样他不仅要忍受疾病,还必须忍受不安、恐惧和伤心,还要强装平静,使情绪得不到宣泄,这对病人来说岂不是更残酷?
如何改掉说谎习惯呢?首先要分析一下说谎的利弊,让自己相信,说谎是弊大于利的。然后找出自己说谎的主要原因,并且找出替代说谎的行为方式。
有人说谎主要是为了回避冲突,因为如果他说实话,他的父母对他的许多行为会加以强烈的干涉。但是,他发现由于说谎,他不被父母信任,父子关系很差,而且说谎也让他活得很累。于是,他决定不再说谎,用正视冲突、坚持自己观点的方式替代。
可以从一件小事开始,尝试说真话。尝试之后,你会发现,大多数谎言是不必要的。比如告诉亲人说“你患了癌症”后,对方会平静地说:“我早就猜到了。”告诉父母“我考试不及格”之后,父母虽然很愤怒,但是气愤过后也不得不接受现实。父母并没有因此而气死气疯。
说出真话的当时,你要承担一定压力,但是比起一天到晚说假话,说真话轻松多了。
十八、如何改掉火暴脾气
在你想改掉火暴脾气时,你一定已经吃够了它的苦头。由于你不能忍耐,动不动就发火,破坏了你和朋友、恋人的关系,所以你一次次提醒自己不要发火。但是,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理智就跑到九霄云外了,你又一次大发雷霆,然后又为此后悔。
有人以为脾气暴是天生的,其实不是。易怒的人有的是小时候被溺爱,有的是向一个易怒的父亲或母亲模仿而成的。
被溺爱过的人内心深处有个观念,那就是“我要怎么样就得怎么样!”小时候,在家里,别人都宠惯他。但是长大之后,外人可不吃你这一套,于是他时时会被激怒。发怒对他来说,不仅仅是种情绪,也是一种手段,是用来胁迫别人就范的手段。如果这种手段总能达到目的也罢了,遗憾的是,外人并不一定都会就范,总有一些人不怕你发怒。于是发怒者火气更大,最后事情会弄得不可收拾。
如果你就是这样一种人,请听我一句劝告。你要面对现实,现实是:社会不是你家,没有谁会宠惯你。你要接受这一现实,不要愤愤不平,凭什么别人该让着你呢?如果你不接受这一现实,那也首先是自己倒霉,因为发怒会伤害你自己的身体。
接受现实,你会少一些不愉快。正如我们年轻时身强体壮,到了老年体力就会衰弱,这当然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这就是现实。你不接受现实,骂老天“你干什么让我老”,只有增加你的烦恼。你小时候受溺爱,长大了不受溺爱,这也是现实,接受现实,你反而会少些不快。
模仿而成的坏脾气如何消除呢?
首先,在怒火将升未升时,倾听你头脑中的想法。
为什么要在这一时刻倾听呢?因为在此之前脑子里的想法还没有冒出来,在此之后你就被怒气“抓住了”,你就无心去听什么“脑子里的想法”了,你所想的只是发泄。
怒气如同火,在它刚刚燃起的时候还容易扑灭,当它已经烧大了之后你就几乎没办法再控制火灾了。
在怒火刚要升起时倾听头脑中的想法,你会发现那都是一些严厉指责的声音。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这声音上,注意这些声音,你会发现那全是你父母过去对你的责骂。
“你怎么能这样?”“你应该听我的!”“你还敢顶嘴”……这些都是你头脑中录下来的过去的声音,一到类似情景中,这些声音就会冒出来。它们像埋伏在你脑子里的细菌,一遇到你抵抗力下降就要杀出来。它们会控制你,让你说出它们想说的话。
不要让它们控制你,要告诉自己:“这个想法不是我的,是过去的录音,我不要被它控制。”然后对自己说:“我要用有理性的思考来重新想一想这种事,看它是不是很气人。”如果真的能不受“录音”影响,十有八九你会发现,你本来没必要发怒。
改造坏脾气要注意:
1.不要有“我管不住自己的脾气”,“坏脾气是天生的”这种观念,如果你有,先进行认知重塑消除它。
2.不要让自己沉溺于情绪中,要在怒气初发时及时控制它。如果控制无效,怒火还是燃起来了,在发怒过程中要始终保证心中有一处是清醒的,超出怒气之外的。
3.你每一次成功地使自己不发怒,你的坏脾气就减弱一分。万一你调节情绪失败,又发了怒,也不要过于沮丧,改造任何习惯的过程中偶有反复是正常的。
只要你有决心,你就可以改掉你的坏脾气。
在本书前面,曾经讲过“不忍的哲学”。在那里我们说过,压抑愤怒是对人有害的。现在,我们又讲要控制怒火,要改掉火暴脾气,从表面上看,这两种说法似乎有矛盾。
有些脾气暴的人正是用“忍耐有害”论作他发火的理由,他们会说:“我有火就要发,如果强忍,会得癌症的。”
实际上“不忍”和“控制怒火”并不矛盾。
如果我们把愤怒比作一锅滚开的水,“忍”好比是硬要盖上锅盖,想压住沸水不让水溢出来,这显然是不行的。
“不忍”是不是就是不管这一锅开水,任它四处流溢呢?不是。
我们不忍,不压抑情绪,但是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的方法很多,不仅仅是只有压抑一种方法。正如除了盖上锅盖之外我们还有其他方法防止开水溢出。比如,我们可以找到开水锅下的火源,把火熄掉,开水自然会慢慢凉下来。
这一节所讲的方法:找“头脑中的想法”,就是一种熄灭火源的方法。因为人们发怒,大多是由于头脑中有一种不合理的想法。找出这种想法的不合理之处,怒火会自然而然地减少。这是对怒的控制,但并不是压抑。
请记住,强忍怒火“我不能生气”和放纵怒火“我不忍”这两个极端都不对,我们需要的是中道。
“不忍的哲学”一节中曾提到过:不忍不是想打人就打,不是放纵自己,而是用更合理的手段宣泄情感。例如,当他人做错了事时,义正词严地指出他的错误。这时如果发火反而会减弱你的批评的力量。在这一节里我们指出:你要倾听一下自己头脑中的想法,看看有无不合理之处,这则可以防止你不合理的愤怒。
两者结合,就可以避开两个极端,这是一种较为恰当的处理。
十九、如何消除偏执猜疑
偏执猜疑的人活在世上,犹如异教徒活在中世纪欧洲,总觉得时时在受迫害。他发现人人都在和他过不去,在排挤他、轻视他、欺骗他。他觉得人心险恶、世道艰难、四周一片黑暗。他叹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正在读这本书的某位朋友,也许会说:“我也有这种感受,可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偏执猜疑的毛病。因为我所处的环境的确是黑暗,我的确是时时在被小人迫害。”
这是否是真的?分析一下是外在环境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就能得出结论了。你只需看看周围的人是否和你有同样的感受。如果有同样感受的人能超过三个,那可能是外在问题。如果别人没有这种感受,或者有这种感受但是很弱,那就需要请你注意一下是否是自己的问题了。
很多时候,环境的确有问题,但是更主要的问题在你心里。佛家说:“境由心造”。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你把环境看成什么样,世界就会变成什么样。你把周围的人都看得很坏,认为他们会背地里整你,认为他们轻视你嘲笑你,你会如何做呢?你就会奋起反击,和他们斗争,敌视他们,提防他们。
这样一来,就算本来不敌视你的人也会变成了你的敌人,也会和你斗,和你争一个胜负高低。
“敌人”是你自己创造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某人“树敌太多”。本来没有那么多敌人,是你自己“树”的敌人。
如何摆脱这种局面呢?也要从修正你自己的心开始。
首先可用认知重塑法改造一些偏差的认知。
偏执者在愤怒时,内心中的偏差认知有:“他肯定在想办法对付我。”“他这是在羞辱我。”“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我绝不能信任别人,否则会被人利用。”“我不能作任何一点让步,否则别人会得寸进尺。”“我不能表现柔情,否则别人会认为我不刚强。”
……
而正确的认知是:“别人不一定是在对付我。”“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对善良可信的人要相信。”“让步并不都是软弱的表现,相反,有时它正体现出强大。”“不敢表现柔情是内心虚弱的表现。”
……
当然,正确认知是不是这样的?你还可以自己再想一想,得出你自己的结论。只要想的时候不情绪化,你的结论总会较正确些。以后,每当情绪激动时,马上内省一下,看自己的哪一个偏差认知出现了,然后马上默念改造过的正确的认知。
除了用认知重塑法外,还可以用“让事实说话”的方法。
当你疑心别人在批评你、轻视你时,不要马上采取行动反击对方。先检验一下,你的猜疑是否正确。也许你会觉得:“不必再检验,他肯定是在羞辱我。”但是,还是不妨做一个检验,以免误会。
过去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员时,曾提出“宁可错杀一千,不许放过一个”。结果呢,他也许是没有放过哪一个共产党员,却很可能错杀了一千个非共产党员,使这一千人的亲友成为国民党的反对者。这是大大赔本的买卖。
所以你现在也不要轻易把别人认定是坏人,还是宁可再检验一下。这或许会漏过一两个坏人,却保证了一千个好人不至于变成敌人。例如:“他装看不见我,这是对我的轻视。”先不急着报复,也许他真的是今天没看见你,也许他自己有什么事使得他怕和你打招呼,也许他比较内向害羞……他不和你打招呼有许多可能存在的原因。回想一下,以前他是不是一直轻视你?他是否内向?刚才他是否正在想自己的心事?做出一个更可靠些的判断。或者,和他打个招呼看看他的反应。你也许会发现,事情常常和你的猜想不一样。
另一味治疗偏执的药是幽默。偏执的人活得过分认真、执著,活得很累,他们不懂得幽默,也不大喜欢幽默的东西。他们认为幽默显得好笑,他们决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好笑,决不允许别人轻视他。
实际上,幽默的人并不被人轻视,别人会笑,而这笑中是喜爱而不是轻视。希特勒不幽默,林肯很幽默,罗斯福很幽默。也许人们不会轻视希特勒,但是有谁能轻视林肯或罗斯福?
幽默者更有力量。正如中国武侠小说中,那瞪大眼睛紧握刀剑的人,只是二流高手,而一流高手是可以笑着迎敌的。
你也许会说,在我没有强大到那种程度时,我能够像林肯一样幽默吗?别人不会嘲笑我吗?人们嘲笑油滑可笑的人,从不嘲笑幽默者,因为人们不以幽默者为敌。
多看看真正幽默的东西,体会一下幽默之中的灵活和机智。幽默可以使你成为真正的强者。
二十、年轻时多试几种活法
一个来咨询的大学生想向我要一个理想人生的蓝图,好让他有明确的目标,像建筑师建楼一样一步步构筑起他的人生大厦。
我说:“什么对你是最好的,什么是你最理想的人生,恐怕没有人能清楚地告诉你。我想给你一个建议,那就是多试几种活法。比如,你可以在部分时间里,认真读专业书,试试做学问的活法;在另外部分时间里,打工挣钱,试试商海弄潮的活法;还可以试做其他事。在活动中你就会发现,你究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擅长什么,缺乏什么,这时你才可能知道对你来说什么是最理想的人生。”
“可是,”大学生疑惑地说,“这样多浪费啊。也许我会花上不少时间去学写作,结果却发现自己不擅长这一行。我希望自己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我将来要用得着的事上,不想浪费时间试做别的事。”
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很可贵,但生命中有些“浪费”是必须的。他的“节约”策略或许是更大的浪费,如果年轻时我们不多尝试几种活法,盲目地选定一个方向、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就可能遭遇这种风险:那就是在很久后才会发现,某种生活并不适合我们,然而,此时我们内在的潜能却已被长期甚至终身埋藏了。对我们的人生来说,这才是最令人痛惜的浪费。
过去有个叫高更的法国人,本来做股票经纪人。偶尔他试了试另一种活法,做画家,却意外发现那才是他生命的归宿。于是世界上少了一个股票经纪人,却多了一个绘画艺术大师。如果他不曾试着换一种活法,他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是他的最大潜能所在。
人生是盛宴,如果你不多尝上几种菜,你怎么能知道什么是你的最爱?如果你眼睛只盯着眼前一盘菜,你是不是有点傻?
据说毛泽东年轻时还想过学制肥皂呢,经过尝试和选择,他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做政治家。
每个人年轻时都应该尽可能多试几种活法,也许这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学一些以后可能用不上的东西。如果这是浪费,这也是世上最值得的、也是最必需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