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园林绿化工培训教程
47871400000004

第4章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2)

1.入口2.雕塑广场3.绿廊4.儿童游戏场5.水榭;6.水池7.花卉盆景园8.安静休息区9.科普文化园在选择绿化树种时, 应尽可能选择落叶大乔木, 配以少量观赏花木、草坪、花台, 要注意尽可能避免选择带刺的或有毒、有臭味的树木, 以免伤害到居民。在大树下加强铺装、设置石凳、桌椅及儿童活动设施, 以利老人坐下休息, 看管孩子游玩。四周用常绿绿篱相围, 以免儿童们的噪声影响周围住户的休息。

另外, 可将住宅土墙前的空间和道路旁的空间结合起来, 创建住宅组团绿地。绿化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使用乔木、灌木、草坪。根据实际地形的情况铺装草坪、设立花台、坐凳及儿童游戏设施等,形成住宅组团的公共活动中心。

四、居住区宅旁绿化设计

两幢住宅之间或住宅四周的空间绿化被称为宅旁绿化。它密切关系着居民室内外生活。

在美化生活环境方面, 宅旁绿化功不可没。宅旁绿化不仅可以将外界视线、噪声和灰尘阻挡开来, 而且还能将生活环境变得安静、舒适卫生。同时也给居民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就近休息赏景、儿童游玩、晒衣服等提供了场所。另外绿化还要保证卫生、安全,以及消防车、救护车的畅通。在树种、花草的选择上, 要注意居民的爱好。绿地的设置要密切配合住宅类型、建筑组合形式、间距、层数。要根据建筑、地形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 既要保持各幢楼之间的绿化特色, 又要注意配置艺术的统一。保证宅间绿色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一) 低层行列式宅间绿化

在目前较为普遍的低层行列式宅间绿化建设中, 绿化的树种和布局形式要不同于其他的绿化,以便区别。在住宅向阳的一侧,为了便于夏季遮阴和冬季采光,适宜种植落叶乔木; 在住宅向阴的一侧, 背阴且地下管道较多,适宜种植耐阴的花灌木及草坪。

在防止冬季寒风袭击方面, 常绿乔木、灌木及花草的效果较好, 如条件允许可进行选种, 而且还能起到隔离观赏作用; 为了减少夏季东西日晒, 可将落叶大乔木种植在住宅的东西侧。靠近房基近处, 种植高大的植物容易遮挡窗户,所以在离建筑5 ~7 米以内的地方要选择种植低矮的花灌木, 在离建筑5 ~7 米以外的地方可以种植高大的乔木, 从而避免影响室内采光以及影响室内通风。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绿化的形式, 能够给居民舒适、亲切、自然、卫生的感觉。小型游戏和休息园地需要约30米宽的空间范围, 如前后两幢住房共同享用时, 可将公园设置在两幢楼的中央; 如只供后幢住户使用时, 靠近前幢之后布置在落叶大树下可放置秋千架、沙坑、滑梯、坐凳等, 以便老人及儿童就近休息。

(二) 多层单元式住宅四周的绿化

多层单元式住宅的楼层较高, 为了在楼层上有很好的俯视的艺术效果, 可根据单位平面的实际情况, 给底层每户设计一独户庭院, 以方便底层住户晒衣等户外活动。庭院内部则可由住户自己做主种植花灌木, 庭院外围可以小区统一规划绿化。在一些层次高、密度大、宅间距离小的建筑间, 绿化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困难。要尽可能选择具有耐阴和喜阳特性的树种, 除此之外, 在风口处选择的树种要具有深根性, 以便达到挡风的效果。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 合理布置树丛、树群, 借以加强宅间气流的速度或改善气流方向。

(三) 周边式居住建筑群中部空间绿化

由于这类建筑群内居民较多, 儿童或成人游憩等场所是必不可少的。可选择耐阴大乔木进行种植, 树下设置儿童设施、坐凳、桌、椅。

为了防止噪声干扰, 可在四周设常绿绿篱。切忌种植带刺或使儿童皮肤过敏的鸢尾、凌霄、月季、玫瑰、蔷薇、漆树等。

(四) 独户庭院绿化

现阶段比较常见的形式是在基层用花墙分隔成独户的庭院。因为多层住宅建筑的排列组合具有完整的艺术性, 所以这种形式在多层住宅建筑较为普遍, 在基层应统一规划成独立庭院的情况比较多。院内与院外的规划标准不必一致, 院外的绿化也应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布局, 但在院内应根据住户的爱好进行绿化、美化。建议在院内角隅设置小水池、草坪、花坛, 配以山石, 或者搭设花架攀绕藤萝, 种植名贵花木或果树。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庭院面积较小, 绿化不应分隔太大。

(五) 点式住宅

四旁绿化面积较为开阔, 应成片种植草坪与乔灌木组合, 形成大片绿色效果, 既有美观的绿面, 又有高层俯视的效果。

五、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

居住区道路是连接小区绿地的纽带。它连接着宅旁绿地、居住区小游园, 一直通向各个角落, 直至每户人家门口, 所以居住区的道旁绿化建设在居住区绿化建设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由于它密切联系着居民的生活,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方便民众。在充分了解道路级别、性质、断面组成、走向、地下设施和两边住宅形式之后, 再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主干道、次干道、小道3种类型的绿化建设:

(一) 主干道绿化

主干道(区级) 联系着干道与居住区内部的次干道, 它的一般规格为宽10 ~12 米, 有公共车通行时宽应为10 ~ 14 米, 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20 米。可选用枝叶茂密的落叶乔木作为行道树, 可选用低矮的灌木种植在道路中央的分车带。低矮的灌木, 不会妨碍汽车驾驶员的视线, 比较安全。为了起到丰富道路景观的效果, 还可用草本花卉种植和耐阴的花灌木形成花境。如果有条件, 可根据实际的建筑绿化情况进行自然种植, 这样既可以利于交通, 又有利防尘和阻挡噪声。

(二) 次干道绿化

次干道(小区级) 联系着本区主干道及小路等, 车行道宽6 ~7米。其主要的作用是供人行走, 如居民上下班、买东西、散步、儿童上学等, 车辆通行为次。开花或富有叶色变化的乔木是比较适宜的绿化树种。其形式与宅旁绿化、小花园绿化布局密切配合, 以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特别是在相同建筑间小路口上的绿化应与行道树组合, 使乔灌木高低错落自然布置, 绿化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成为建筑的独特风景线。因地形起伏不同, 次干道两边的标高的高度会不同, 在较低的一侧可种草坪或低矮的花灌木, 以减少地势起伏, 使两边绿化有均衡感和安定感。

(三) 小道绿化

生活区的小道是住宅前小路, 主要以行人为主, 宽为3.5 ~ 4米, 联系着住宅群内的干道。宅间或住宅群之间的小道可以在一边种植花卉草坪, 另一边种植小乔木。为了避免阻挡人们骑自行车时的视线, 转弯处尽量不能选择种植高大的绿篱。如果小路离住宅只有2 米以内, 为了避免影响室内采光和通风, 其中只能种些花灌木或草坪。应适当放宽通向两幢相同建筑中的小路口, 扩大草坪铺装的面积, 应结合道路或园林小口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乔灌木和其他植物, 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活动场所, 同时为救护车、搬运车提供方便的、能临时靠近场地。为了辨别方同, 可以选择不同树种种植在各栋住户门口。另外在人流较多的地方, 如公共建筑的前面、商店门口等, 可以采取扩大道路铺装面积的方式来与小区公共绿地融为一体, 设置花台、座椅、活动设施, 创造一个活泼的活动中心。

六、居住区临街绿地设计

居民区临街绿地指的是居住区在主干道的一侧, 包括干道红线之内的绿地。这个地段的绿化设计可以用花墙、栏杆分隔, 配以垂直绿化或花台、花境。临街绿化在降低噪声的同时, 也美化了街景。

临街绿化树种的配置应注意风向。据测定, 当声波逆风时, 其方向远离地面, 这里的临街绿化树种, 应自路边到建筑由高向低进行配置。前面宜栽种高大的宽叶常绿乔木; 当声波顺风时, 其方向趋于地面, 这里自路边到建筑的临街绿化宜栽种低矮常绿灌木。

街道上汽车的噪声传播到后排建筑时, 由于反射会影响到前排建筑背后居民的安静, 所以要格外注意加强对临街建筑间隙的绿化的重视。

当居住建筑的方位不利通风时, 可根据夏季主导风向, 在适当位置种植乔灌木来引导改变风向, 增强通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