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幼猪饲养实用手册
47871200000018

第18章 幼猪的疾病及其防治(1)

§§§第一节幼猪的传染病及其防治

一、幼猪白痢

幼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是哺乳幼猪常见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下痢排出灰白色糨糊状粪便为主要特征。

1. 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生于6-30日龄的幼猪,6-12日龄发病率最高。该病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季、早春和夏季发病较多。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畜肠道内的常在菌。幼猪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不好,保温不良,母猪缺乳、乳汁过稀或过浓以及气候的骤变,均易造成幼猪抵抗力下降,引起该病的发生。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其体内排出的大肠杆菌,毒力会增强,很容易传给同窝或邻窝的幼猪。

2. 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猪表现为腹泻,排出灰白色糨糊状粪便,有腥臭味,有时粪便中还混有气泡。病猪弓背,畏寒,被毛散乱、无光泽,眼结膜苍白,脱水,消瘦,行动缓慢。后期粪稀如水,尾部、后肢和肛门周围常沾有粪便。病程短的2-3天,长的可达1周左右,部分病猪可自行康复,死亡很少,易复发。

一般体温变化不大,当细菌侵入血液后,体温逐渐升高,病程延长,有的幼猪病程可延长至60天以上,生长停止,成为僵猪。结肠内容物呈浆状、糊状或油膏状,颜色灰白。小肠内容物无明显变化,含有气泡,胃肠黏膜呈黏液性炎或黏液性出血性炎,胃幽门部轻度红肿,附有胶冻样物,胃内乳汁凝结不全,含有气泡。肠壁菲薄而透明,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切面出血、多汁,心冠状沟脂肪呈胶冻样。

3. 防治

对于种猪的引进要严格把关,不从有病猪场或地区引进种猪,无病猪场要注意进行预防;对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营养齐全,尤其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提高初乳的质量,从而提高初生幼猪的免疫力;保持猪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要定期清扫消毒,可用粗制氢氧化钠,配成2%-5%的水溶液进行消毒,也可让幼猪饮用0.1%的高锰酸钾水,或在日常饮水中加入乳酸,每升水中添加4.98克乳酸,以抑制幼猪体内大肠杆菌的生长;母猪的乳头也要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感染;有病猪场的母猪、幼猪要隔离到固定的猪圈和运动场。

预防幼猪白痢的发生,可让幼猪口服促菌生等;也可用K88-LTB基因工程苗或大肠杆菌K88菌苗免疫母猪,即在母猪临产前每头肌肉注射K88-LTB基因工程苗2毫升或在孕猪产前15-20天颈部肌肉注射大肠杆菌K88菌苗3毫升,产后3-4天再免疫1次;也可用氯霉素或土霉素、链霉素50-100国际单位在母猪临产时肌肉注射,产后仍连续用3天,可使幼猪免受感染。

若幼猪已经发病,可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治疗:痢菌净按每千克体重每次10-15毫克口服,每日2次,连用2-3天;硫酸庆大霉素每次5-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日2次,连用2-3天;还可选用氟哌酸(诺氟沙星)合剂,即氟哌酸(诺氟沙星)散25克、葡萄糖粉5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加温开水至750毫升,轻度脱水用量为20-40毫升/头,中度脱水用量为40-60毫升/头,重度脱水用量为60-80毫升/头,每天2次,连用3天,治愈率达95.4%,注意要现用现配。

二、幼猪黄痢

幼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也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是初生幼猪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以排出黄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

1. 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幼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往往1-2天整窝发病,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发病率会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该病发病率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无明显季节性,产仔旺季较为严重。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水和土壤中一般可存活数月。

带菌母猪是主要传染源,病菌由粪便排出,可污染猪舍地面、产床、用具、母体乳头、皮肤及环境,幼猪通过吮吸乳头和舔母猪皮肤、地面、用具等经消化道感染而发病。发病幼猪再通过粪便排出病菌,再传染给其他母猪和幼猪。

2. 症状与病理变化

幼猪出生后数小时即可发病,表现为全身衰弱,呈昏迷状态,很快死亡,急性病例不表现任何症状,在生后十几小时突然死亡。一般潜伏期为2-3天,发病的幼猪表现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浆状稀粪,有腥臭味,粪便中含有凝乳片和气泡。肛门松弛,呈红色,粪便沾满后躯;病猪精神不振,停止吮乳,严重脱水,很快消瘦,皮肤皱缩,眼窝深陷,全身衰弱,最后衰竭而死。

颈部、腹部皮下常有水肿。肠系膜高度肿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腔扩张,肠壁变薄、松弛,肠黏膜充血、出血,有呈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空肠和回肠次之,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出血点,肝脏和肾脏有变性,严重的有小出血点。胃黏膜红肿,表面附有多量黏液,胃内充满酸臭黄色凝乳块。

3. 防治

坚持自繁自养,不从有病猪场或地区引进猪,无病猪场应注意平时预防;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卫生、干燥,要定期进行消毒,尤其是母猪产房;产仔后,保持母猪乳房、乳头、胸腹及臀部的洁净,产后前3天,乳房每天消毒2-3次;尽快让幼猪吸吮到初乳,使之迅速获得母源性抗体;有病猪场的母猪、幼猪应固定猪圈和运动场,防止流窜。

大肠杆菌苗对幼猪黄痢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用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灭活菌苗在母猪产前15-20天和产后3-4天各注射1次,每次5毫升;也可用活菌制剂促菌生、调痢生等给幼猪口服;也可用氯霉素或土霉素、链霉素50-100国际单位在母猪临产时肌肉注射,产后再连用3天。

幼猪发病后,可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万国际单位/头,每天1次,连用2-3天;硫酸庆大霉素按每千克体重每次5-10毫克口服,每日2次或庆大霉素按每千克体重每次4-8毫克口服,每日1次,连用2-3天;还可用氟哌酸(诺氟沙星)、黄连素(小檗碱)、呋喃唑酮、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等药物灌服,每天2-3次,连用4-5天。

三、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又称胃肠水肿,由一定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是断奶幼猪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为主要特征。

1.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内的幼猪,尤其是生长快、体格健壮的幼猪,瘦小幼猪较少发生。断奶前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突然改变、饲料单一或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气候骤变、猪舍卫生不好等因素均会增加本病的发生。该病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低但致死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发病较多。该菌多存在于部分健康母猪和感染幼猪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幼猪通过消化道感染,常限于某些猪场和某些窝的幼猪。对于该病的发生,一般认为是因饲料突变等应激因素,造成消化功能紊乱,正常菌群失调,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从而造成机体毒素中毒或发生过敏反应。

2. 症状与病理变化

幼猪突然发病,有的无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惊厥,走路不稳、摆、转圈,叫声嘶哑,共济失调,四肢麻痹;严重的卧地不起,体温降至常温下,呈昏迷状态而死亡。病程一般为1-2天,短的仅数小时,个别的可达1周以上,死亡率在90%左右。

主要病变是水肿,表现为脸部、眼睑、结膜、齿龈、颈部及腹部皮下水肿,切开水肿部皮肤,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有透明或微黄色的液体流出。胃壁水肿,常见于胃大弯和贲门,切开后黏膜下组织内呈胶冻样,流出清亮无色或黄白色液体,有的可见胃底黏膜有弥漫性出血。结肠肠间膜水肿也很明显,整个肠间膜呈凉粉样,切开有无色液体流出,肠道黏膜红肿,大肠壁也发生水肿。严重时可见肠间膜呈红色,切开时流出淡红色液体,大肠浆膜有出血点,大肠黏膜红肿或见出血。体表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或出血变化。肺脏淤血或水肿,心包、胸腹腔积液,呈无色或淡黄色。脑膜充血,脑实质水肿或有出血点。

3. 防治

不从有病猪场或地区引进新猪,没有发病的猪场应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哺乳幼猪和断奶幼猪的饲养管理,对哺乳幼猪要适时补料,以增强其消化能力,断奶后饲料要保持稳定,不要突然换料或改变饲养方法,饲料营养要全面,饲料单一或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都易导致该病的发生;保持猪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干燥,要定期进行消毒,注意冬季保暖,以增强幼猪的抵抗能力。可在断奶幼猪的饲料中添加适宜的抗菌药物或在幼猪断奶前7-10天用猪水肿多价浓缩灭活菌苗肌肉注射1-2毫升,均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幼猪发病后,可用恩诺沙星4-6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0.1%亚硒酸钠3-4毫升,肌肉注射,严重的可在5-6天后再注射一次;头孢止痢按每千克体重0.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口服;氯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剂量一定要保证准确;20%磺胺嘧啶钠或6甲氧磺胺嘧啶1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天;庆大霉素5毫升,地塞米松100-200毫克,分点注射,连用2-3次;也可用硫酸钠20克、大黄末6克混于饲料中,每天分2次喂服,2天后用土霉素盐酸盐,按每千克体重40毫升混饲喂服,每天1次,连用5天。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配合使用盐类泻剂,对肠道内的细菌及毒素有抑制或排除的作用。

四、猪痘

猪痘是猪痘病毒和痘苗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猪皮肤上出现典型的丘疹和痘疹为主要特征。病毒对干燥抵抗力较强,对热及腐败抵抗力较差,用消毒药可很快将其杀死。

1. 流行特点

猪痘病毒只能使猪发病,痘苗病毒可使多种动物发病。猪痘常发生于4-6周龄的幼猪,断奶幼猪也很敏感,年龄较大或成年猪抵抗力较强,很少发病。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一般由猪虱、蚊、蝇等传播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猪舍潮湿、拥挤、营养不良等均易导致该病发生。

2. 症状与病理变化

潜伏期4-7天,发病初期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缺乏,鼻、眼有分泌物。痘疹主要发生于病猪的腹部、四肢内侧、拱嘴及眼皮等皮薄毛少的部位。开始为深红色的硬结节,突出于皮肤的表面,略呈半球状,见不到水疱即转为脓疱,很快变成黑棕色结痂,脱落后遗留下白斑而痊愈。发病过程中,皮肤患部发痒,病猪常在围栏、柱、墙壁等处摩擦,致使皮肤流出血性液体而引起继发感染,也可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死亡。本病多为良性经过,死亡率不高,一般在5%左右。

猪痘病毒可引起体表皮肤损伤,在组织切片中,可见皮肤表皮棘细胞水肿、变性,细胞质内有包涵体,包涵体内有小颗粒状的原生小体。胞核中有大小不等的空泡化。由痘苗病毒引发的猪痘中,没有空泡化。痘病后期,上皮细胞坏死,真皮和表皮下层出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

3. 防治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仅需注意防止继发感染。主要预防措施是防止引入病猪;加强幼猪饲养管理;搞好猪舍环境卫生,消灭蚊蝇及体外寄生虫,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对于被污染的圈舍、用具,可用3%的来苏儿溶液或2%火碱(氢氧化钠)溶液彻底消毒;发病猪及时隔离;如发现病猪皮肤有化脓或坏死,可用1%龙胆紫溶液(俗称紫药水)或5%碘酊或碘甘油或各类消炎软膏,病症比较严重的可试用康复猪血清或痊愈猪血进行治疗。

五、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由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热、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2周龄以内幼猪死亡率高,有时成年猪也会发生此病,死亡率也较高,母猪常常表现为厌食、发热、腹泻及无乳等,有的也无明显症状。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外界环境及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对光照和高温敏感,在阳光下照射6小时、在56益温度下45分钟或在65益温度下10分钟均可灭活,不耐干燥和腐败,一般消毒药如甲醛、氢氧化钠等都很容易杀死该病毒。

1. 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该病,尤以10日龄以内的幼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达90%-100%。10日龄至6周龄的幼猪较易发病,隐性感染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减轻,多能自然康复。该病常年均可发生,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该病在新疫区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在老疫区呈地方流行性或间歇性发生。感染过的母猪具有免疫力,一般不会重复感染。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经粪、尿和各种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圈舍、用具、饲料和饮水等,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带毒犬、猫、鼠和鸟类也可传播此病。密闭猪舍湿度大,猪只集中的猪场,更易导致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