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47869400000034

第34章 传统戏曲

京剧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优秀的剧种。京剧产生在清朝中叶,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它吸收了许多地方戏的精华,又受到了北京地区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影响,逐渐形成了在我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京剧虽然诞生在北京,但它不是北京的地方戏,全国各地都有演出京剧的剧团。

京剧的表演形式很有特色,它既不同于歌剧,也不同于舞剧,更不同于话剧,而是一种唱、念、做、打并重的艺术。京剧的唱,有一定的腔调,能表达出剧中人物的各种感情。京剧的念,是剧中角色除了唱以外说的话。京剧的做,是动作和表情的表演。京剧的打,是用舞蹈化的武术表演的搏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京剧形成了一套虚拟表演动作,比如:一条桨可以代表一只船,一条马鞭可以代表一匹马,演员不需要任何布景和道具,能表现出上楼、下楼、开门、关门等动作。这些动作经过了夸张,但是能给观众既真实又优美的感觉。京剧把这些表演手段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演员一上台,通过唱、念、做、打,就能把剧中人物的身份、处境、思想、感情以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都表现出来。

京剧演员分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生”所扮演的是男性人物,根据角色年龄、身份、性格的不同,又分老生、小生和武生。著名的老生演员有马连良、周信芳、马长礼等,著名的小生演员有叶盛兰、姜妙香、俞振飞等;著名的武生演员有盖叫天、李少春等。“旦”扮演的都是女性人物,又分青衣、花旦、老旦、小旦、武旦、刀马旦等。著名的旦角演员有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净”扮演的是性格豪爽的男性,特征是要勾画成花脸,所以也叫“花脸”,著名的花脸演员有裘盛戎、袁世海等。“丑”扮演的是一些活泼、幽默、机智的男性人物,有时也演阴险狡猾的角色,又叫“小花脸”,有名的丑角演员有萧长华、马富禄等。

京剧的化妆也很有特点,“生”“旦”的“描眉”、“吊眉”、“画眼圈”对面部表情很有帮助。“净”“丑”的化妆要根据京剧的脸谱勾画,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比如:忠勇的人要画红脸,奸诈的人要画白脸。

越剧

越剧是我国除京剧之外的第二大剧种,亦有“全国第二大剧种”之称。

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其他省市。它是在清代浙江嵊县一带的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余姚滩黄、绍剧等剧种的剧目、曲调、表演艺术而初步形成的。当时称为“小歌班”或“的笃班”。1916年在上海演出,称“绍兴文戏”。20世纪30年代又发展成全部由女性演员演出的“女子绍兴文戏”。抗日战争时期在浙东敌后根据地曾加以改革,受到话剧、昆剧的影响。

1942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和“弦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和“弦下腔”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后来这两种曲调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

越剧音韵优美,委婉动听,表演细腻,感情丰富,主要曲调有四工调、尺调、弦下调等。著名演员有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等。著名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等。

豫剧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豫剧流行于河南及北方诸省,是明代秦腔、蒲州梆子先后传入河南地区同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形成的。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主要流派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豫东调因受其邻近的兄弟剧种山东梆子的唱腔的影响,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活泼跳荡,擅长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豫西调因遗留了部分秦腔的韵味,男声苍凉、悲壮,女声低回婉转,擅长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引进了板胡,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胡(俗称“瓢”)为主弦。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般的文场中逐渐增添了二胡、琵琶、竹笛、笙、大提琴等,有的还增加了坠胡、古筝等,亦有增加小提琴、中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著名豫剧演员有常香玉、牛得草等,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拷红》、《七品芝麻官》、《花木兰》、《朝阳沟》等。

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评剧、越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的黄梅县的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清道光前后,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在从小戏过渡到本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被老艺人称之为“串戏”的表演形式。所谓“串戏”是指那些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的一组小戏。这些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剧中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代表唱段主要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代表唱段主要有“梁祝”、“天仙配”等。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他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等,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评剧

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一带,早期叫“蹦蹦戏”、“落子”,起源于清末,基于河北的曲艺莲花落,吸收河北梆子、京剧、滦州皮影的剧目、音乐和表演方法,是在对口莲花落、唐山落子、奉天落子上发展而成。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时至今日,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新凤霞等,代表剧目有《秦香莲》、《小女婿》、《刘巧儿》等。

吕剧

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装扬琴”、“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演变而来。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

吕剧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娃娃”三种。吕剧的伴奏乐器配置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其次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唢呐等,可视剧情酌情增减。随着革新,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伴奏多采用“学舌”(对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场伴奏乐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锣、小锣、大铙钹、堂鼓、打鼓等。

吕剧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声为主,个别高音之处则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处理,听起来自然流畅。吕剧的唱腔讲究以字设腔,以情带声,吐字清晰、口语自然。润腔时常用滑音、颤音、装饰音,与主要伴奏乐器坠琴的柔音、颤音、打音、泛音相结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带出的过渡音、装饰音浑然一体,使整个唱腔优美顺畅。

粤剧

粤剧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中叶。明中叶弋阳腔、昆腔等外来剧种传入广东。到了清朝,徽调、汉调以及梆子等戏又相继流入,使得广东各种声腔聚集。这些声腔互相影响、渗透,又吸取了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了新兴的本地剧种。辛亥革命时期,又对其语言、演唱方式、剧本等进行了改良。以后粤剧又从话剧、西方电影、音乐、时代歌曲中吸取经验,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省港大班”和“落乡班”(也作“过山班”),前者进入大城市剧场演出,创作部门齐全,声势浩大;后者流行于乡镇,保持古朴风貌。后这两大派别互相交流、借鉴,逐步形成了目前的粤剧。

粤剧的主要声腔为梆子和二黄,在其发展中,二黄的比重逐步增大。粤剧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乐器,如电吉他、爵士鼓、小提琴、萨克斯、弱音小号等。

粤剧的剧目传统与现代并存,并将不少话剧、优秀电影作品改编成新戏。著名演员有马师曾、红线女等。剧目有《胡不归》、《白金龙》、《搜书院》、《关汉卿》、《平贵别窑》、《水勇英烈传》、《李香君》、《牡丹亭》等。

昆曲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我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

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清代昆曲(流行于江苏一带)经过几代文人的加工整理,吸取了海蓝腔、弋阳腔和当地民间曲调后更加丰富,曲调舒徐婉转;伴奏乐器有笛、萧、笙、琵琶、鼓板、锣等;剧本主要是传奇性的;表演注重动作优美、舞蹈性强,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在舞台艺术上继承了古代民族戏曲表演经验,创造了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

川剧

明末清初,高腔、昆腔、胡琴腔、弹腔以及四川民间花灯戏经常同台演出,渐渐互相借鉴、融合,逐渐改用四川方言演唱,形成统一的演唱风格,川剧由此产生。当时叫“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的声腔也因此分为昆、高、胡、弹、灯五种,并各有特色。川剧的演唱风格朴实优美,风趣自然,深受观众喜爱。

川剧常用的伴奏乐器有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弦乐、唢呐等,由小鼓统一指挥。

川剧的行当分生、旦、净、末、丑、杂六大类,并有更细的划分。

在长期的发展中,川剧以流行地区的不同而分为川西、资阳河、川北、川东四大派别。

在表演上,川剧脸谱的“变脸”有其独到之处,为其他的剧种所少见。

川剧的剧目十分丰富,传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新中国成立后又编写了不少优秀的新剧目。

秦腔

秦腔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流行于陕西及邻近各省,明中叶以前在陕甘一带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的影响。音调激越高亢,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唱句基本为七字句,音乐为板腔体。明末清初传入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产生影响,成为梆子腔(乱弹)体系中的代表剧种。

秦腔以西安乱弹为主,又有同州梆子(东路秦腔)、西府秦腔(西路梆子)和汉调桄桄(南路秦腔)、中路秦腔等支派。

秦腔唱腔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抒发悲愤、凄凉情感。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其中拖腔尤富特色。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而清脆。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唱戏吼起来”被誉为关中八大怪之一。角色行当分为四生(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六旦(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净(大净、毛净)、一丑,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

秦腔优秀剧目有《血泪仇》、《三滴血》、《赵氏孤儿》等。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古老戏曲剧种之一,至今约有200多年历史。它源于山西、陕西的梆子腔,属梆子腔系的一个支脉,流行于河北省南部、天津和北京。河北梆子唱腔集三地的民风音韵为一体,曲调高亢激昂,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风范,适合演唱悲壮内容的戏剧。

历史上,河北梆子曾有过“直隶梆子”、“京梆子”、“卫梆子”等几种名称,但这些名称只是不同阶段的称呼,非是指派别。河北梆子进入第二个阶段———“卫梆子”之后,形成了固定的唱腔体系,然后在三个地区中依自身的条件继续发展。

著名的河北梆子大师裴艳玲的演出曾轰动香港和新加坡,尤其是她饰演的钟馗,形神兼备唱腔高亢,突出地表现了钟馗因为貌丑落第的无奈心情。和河北梆子的风格完全不同,河南梆子曲调诙谐有趣,适合演轻松的喜剧。

皮影戏

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

皮影的制作十分精细,影子选料讲究,用上好的驴皮或牛皮在水中泡软后,经过泡制,使其光滑透明,然后精心雕刻,涂上艳丽的色彩。人物、动物等均刻成侧影,干透后刷上桐油。四肢、头部可动,用细长的木棍牵制表演。演出时,用一块白纱布作屏幕(屏幕大小根据场地而定,基本像小电影的银幕),操作皮影者站在屏幕下,把皮影贴到屏幕上,灯光从背后打出,观众坐在相对灯光方向观看。

皮影戏以秦腔为主,演唱者和操纵者配合默契。表演技术娴熟的,关中人称其为“把式”,一手拿两个甚至三个皮影,厮杀、对打,套路不乱,令人眼花缭乱。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游西湖》、《哪吒闹海》、《古城会》、《会阵招亲》等。

木偶戏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我国古代又称傀儡戏。根据木偶的结构和演员操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又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提线木偶在木偶的重要关节部位如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各缀丝线,演员拉动丝线以操纵木偶的动作,又称线偶或线戏,也叫悬丝木偶。

托棍木偶又称杖头木偶,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操纵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

手套木偶,又称掌中木偶、布袋戏等,偶人身高0.27米或0.40米,头部中空,颈下缝合布内袋连缀四肢,外着服装,演员的手掌伸入布内袋作为偶人躯干,五指分别撑起头部及左右臂,相互协调操纵偶人作各种动作,偶人双脚可用另一手拨动,或任其自然摆动。

我国木偶戏历史悠久,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在印度、希腊等文化古国,木偶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欧洲、北美、非洲和亚洲的很多国家,很早就有专业性的木偶剧团。在进入20世纪以后,木偶戏的演出形式日趋丰富多彩,如3个种类的综合演出,演员由幕后操纵转入前台,真人与木偶同台演出。演出剧目也日益丰富。20世纪30年代以后,木偶戏已进入电影和电视。在中国、俄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法国、日本等国,都有著名的木偶艺术家。1929年,国际木偶协会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其成员已有50多个国家,由它举办的国际木偶艺术节,乃是木偶艺术界的国际盛会。

藏戏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西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从15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经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经过很多民间艺人的加工、充实、丰富和提高,藏戏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了。

各个地区的戏班,由于历史、地理、语言、风格、造诣的差别,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

藏戏的传统剧目不少,但在二三百年的创作、演出实践中,有的被淘汰了,有的经过再创作再提炼,保留了下来。现在,藏戏的主要剧目有8个:《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朗萨唯蚌》、《苏吉尼玛》、《卓娃桑姆》、《诺桑法王》、《白马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丹》。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剧目,不过这8个戏是大多数剧团都演出过的、公认保留的剧目而已。

傩戏

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傩戏表演的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表现神的身世事迹。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演出以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