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47869400000003

第3章 创作方法及文艺流派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文学史一大创作方法。在文艺发展史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两大基本创作方法。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恩格斯说:“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是要求作者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来写作,强调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它要求从细节、情节、环境到人物外貌与内心的描写,都要符合生活的逻辑。作者思想感情和倾向性应该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画面自然流露出来,而不是作者自己直接说出来。

现实主义必须以生活固有的样式反映生活,同时,必须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化的工作。在小说、戏剧等叙事作品中便要求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对抒情诗来说,便要描写具有典型性的生活场景,以及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在典型环境下典型的思想感情。

现实主义并不是超时代的、超阶级的、抽象地存在着,而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和作者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文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现实主义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如古典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等。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文学创作的特点是推崇古代,把古希腊、罗马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作为典范,并根据古代作家的创作理论和表现方式,对文艺形式作了严格的规定。要求作品只能有一个故事情节,并且这个故事情节必须在一个地点、一天时间内完成。

古典主义文学在人体塑造上,往往只重共性而轻视个性,或者只求突出人物性格中的某一个特点,而忽视对人物作生动、具体、全面的描写。因此这些人物缺少感情,不是血肉丰满的典型,而只是一些美德或恶行的化身。他们要么是忠诚、勇敢、慷慨、智慧的代名词,要么就是邪恶、怯懦、吝啬、虚伪的形象化。

古典主义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由于它把一些本来合理的东西变成清规戒律,就束缚了自己。同时,又把作品作为抽象理性的代言人,失去文学最重要的因素———感情,限制了文学的发展。到了19世纪,古典主义就被浪漫主义文学取而代之了。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学史另一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创作的特点是作者按照理想中的生活来写作,强调理想性。它要求作者充分表现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而不必拘泥于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绘。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盛兴于欧洲。它有鲜明的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古典主义的色彩,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初步建立,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时期的产物。

由于政治态度和思想观点的不同,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即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共同美学特征是崇尚主观,强调想象和情感,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华丽奔放的语言和夸张对比的手法塑造形象。突出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重视情节的奇特和偶然。多用抒情体裁,如抒情诗、抒情散文等,小说也带有明显的抒情成分,并常以神话传说等作为创作素材。积极浪漫主义的作品因追求进步思想,表现顽强的叛逆精神,往往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激越,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不是对立的,有时会被同一个作家所采用。像鲁迅写《呐喊》、《彷徨》时基本上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写《故事新编》时就运用浪漫主义方法。

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随后逐渐在英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流行开来。1857年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泰纳在论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一篇文章中首先将“自然主义”这一哲学用语引入文艺理论,提倡自然主义文学,其后,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作家龚古尔兄弟两人合作《列莱·莫伯兰》、《日尔米尼·拉赛德》、《马奈特·萨洛蒙》,这三部作品的问世,标志着自然主义文学已作为一个流派出现在文坛。自然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左拉。他不仅从事自然主义文艺创作,而且写作理论文章,大力倡导自然主义文学观。

自然主义认为文学创作与自然科学研究是相似的。主张小说应当根据实验医学、生理学、心理学和遗传学等科学知识,运用实证的方法去理解人、表现人。在另一方面,自然主义主张回到自然和人,也就是主张在“纯客观”的“直接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物和事件按照原样加以描写”。左拉反对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也反对道德说教。所以自然主义小说通常追求事物的外表真实,对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不厌其烦,而忽视对生活现象的概括、提炼和分析选择,在深刻地展示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和生活发展的历史根源方面,显得苍白无力。

现代主义

19世纪70、80年代,西欧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种激烈地反对传统的倾向。以反传统相标榜的新的文学现象,就是今天说的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初的20年代是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黄金年代,流派叠起,经典作品接连涌现。20世纪50、6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创作进入第二个高峰,其势头一直延续至今。在长达百年的历程中,现代主义文学由涓涓细流发展成蔚为大观,日益成为西方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流派纷呈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显著特征。这是繁荣的标志,也是刻意求新求变的必然结果。19世纪后期的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开现代主义文学先河。其后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新小说派、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接踵而至,这些流派在现代主义的总体美学规范内又各有主张,各有不同表现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五彩拼图。

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形式的总体特征是求新求异。他们有意对艺术形式进行“陌生化”处理。熟悉的都是陈旧的,因而必须抛弃,创作就是实验。具体说,现代主义作家强调主观,甚至唯一推崇主观。在现代主义作家看来,人的主观世界最核心的成分又是潜意识和本能。只有涉笔潜意识和本能,才能提示人的半真状态。因而他们反对理性对创作行为的干预,任由隐秘和混沌混乱的内心情绪随意宣泄。这带来作品结构和形式的变化。在形式与内容两者的关系上,现代主义作家则更相信形式。在他们看来,文学的内容与其他社会科学表现的内容并无二致,形式使文学成其为文学。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流派之一。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最先流传于法国,后流传欧美各国。

象征主义出现之初,主要针对当时流行于欧洲文坛的写实风格。而写实,又是以实证主义的哲学观念为基础的。象征主义者认为,作家不能对现实采取实证的态度。仅仅对生活进行外在的描写不仅不能真正把握生活的实质,而且贬低了作家的作用。他们要求艺术摆脱对现实的依赖。为此,象征主义要求摆脱自然主义地描写外部世界的倾向,努力探索精神生活,发掘内心的“最高真实”。象征主义者又都是神秘主义者,他们不相信概念化的语言能够真实地表达出另一个世界,只有创造出一种“意象”,用意象去暗示,因此,他们又特别强调在创作中要凭借直觉构筑那种有启示意义的意象,以某种具有神秘色彩的意象去暗示人的内心世界,去创造一种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美,这就是象征主义文学观的核心所在。

象征主义认为文学从整体上应当是对作家的思想、感情、情绪以及由这些思想、感情、情绪间接反映的客观世界的象征。因此象征主义说的象征已经超出了一般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涉及对文学的本质和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的认识。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西方现代最重要的文艺流派之一,19世纪末发端于绘画艺术,后波及音乐、戏剧、诗歌、小说等领域。20世纪10-30年代是表现主义最为盛行的年代。其中心最初在德国,后经由奥地利、捷克、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而至美国。它的兴起,与西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有关。

表现主义作品主要描写人们对黑暗势力的不满和反抗,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苦闷与彷徨。但表现主义作家的政治立场并不一致。他们作品中的思想倾向,往往也受到现实政治局势的左右。多数表现主义者幻想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由于找不到正确的理论指导,行动又往往停留在对人道主义、拯救人类等空洞理论的宣传上。这样,他们对现实社会的针砭和反抗是十分无力的。

表现主义文艺观带来创作手法上的一系列变化,主要是:让作品充满激情,人物被抽象化。表现主义戏剧家称自己的作品为“叫喊的戏”;剧场“不是舞台,而是鼓动者的讲坛”。戏剧或小说中的人物只有某种共性,缺乏个性,人们通过作品只能看到男人、女人、父亲、儿子,甚至是没有血肉,不具感情的某种思想观念或精神品质的象征物。而这样的“人物”往往也无需用具体的名字来标识和运用离奇的情节。在作品的结构关系方面则经常有意背离逻辑,有违常情。表现主义者还特别追求强烈的色彩感和语言的奇特性。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最初发源于意大利。其后,这一潮流波及俄国、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并在绘画、音乐、雕塑、建筑、舞蹈、电影等诸多领域形成广泛影响。

与传统的文学表现手法不同,未来主义者竭力刻画运动中的事物形态。旋转的机器、疾驰的汽车火车、掠空而过的飞机以及都市中的各种机器噪音,都是他们着意描写的对象。未来主义要求“消除文学中的‘我”’,而以所谓的未来“新人”取而代之。这种新人也具有机器的特征。采用绝对自由的类比是未来主义艺术表现手法的又一特征。通常作家采用类比,都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而且类比的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性质。这种规则被未来主义打破。他们创造了新奇,又使新奇流于怪诞。未来主义者还在作品中着意模拟自然界粗俗而又原始的声音,试图以此增强作品的力度。

极端的未来主义者不仅否定文学的一般审美规则,甚至完全否定语法规则。他们主张消灭形容词、副词、标点符号,抛弃传统的诗歌节奏。原因是这些有碍于“无线的联想”。他们的诗是单纯名词或动词的堆砌。

未来主义与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唯美主义倾向相对立,反对沉溺于纯艺术,力图以艺术贴近变化着的社会生活,是不无道理的。但他们对待传统的态度以及对文学认识和反映生活的方式所进行的变革从整体上说是过头甚至是荒诞的。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

《超现实主义宣言》称:“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自动作用,人们企图通过这种作用,或用口头方式,或用书面方式,或用任何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正活动。在不受理性的任何监督下,排除任何美学或道德思考的情况下专写思想。”这便是超现实主义文学观的核心内容。所谓‘‘超现实”,也就是超越真实存在的生活,超越理性。它要求作家通过艺术的形式“更加清楚又更加深切地认识感官所感知的世界”。这样,非理性的内心冲动便被当做摆脱束缚和进行革命的唯一有力武器。

在超现实主义者看来,文学创作也必须仰仗非理性的内心冲动。他们大力倡导“自动写作”法,将其称为“最纯正、最生动的表现形式”,并誉之为“神秘的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秘密”。所谓“自动写作”,即完全排斥理性的支配,使大脑进入催眠状态,运用做“白日梦”的方法调动和发掘平日久受压抑的下意识世界,并将其以表象和幻觉的形式随意地表现出来。超现实主义者认为自动写作最能接近人的精神本真状态。为保持这种状态,他们反对先设主题,反对“写作时受到哪怕是最小限度的自觉意识的影响”,声称要提防由于“疏忽之类的小小的差错”出现“过分明晰的文字”,甚至标点也是多余的,因为标点会阻碍“随心所欲的意识之流”。

意识流小说

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小说形式流行于欧洲文坛,运用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以感观印象、时空倒置的方式直接抒写人的意识状态和精神世界,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又称“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最早出现于英国,其后波及法国美国以至拉美国家和日本。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它的鼎盛期。20世纪40年代以后,作为独立流派的意识流小说已不存在,但意识流手法逐渐为其他流派和其他倾向的作家接受,从而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流动的意识是意识存在的本真状态,因此意识流小说家强调小说应尽可能原原本本地展现这种状态。一方面,他们提出了寓真实于主观的文学主张,即要求把人物的感觉、印象、心理、意识作为文学描写的直接对象,在作品中给它们以独立地位;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强调意识活动的非逻辑、非理性和无序,从而放弃了对清晰的思路、明确的思想观念、完整的情节结构以至可感可知的人物形象的追求。典型的意识流小说通常具有如下特点:①专注于人的内心生活,直接摹写人物内心意识的各种流程;②就意识而言又特别看重无意识和潜意识,以此为表现的重点;③热衷于刻画人物的病态心理和扭曲性格;④结构灵活多变,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跳跃性,不受时空、因果关系限制。出于展示人物内心隐秘的需要,意识流小说中通常还充斥着象征、暗示、联想、回忆、独白和梦境。

意识流小说对传统的小说理论和形式有所突破,推动了当代小说的发展,同时它也表露出明显的缺乏:过分张扬主观,沉溺于非理性的描写,作品发展脉络不够清晰,结构过于松散和跳跃,也有碍于阅读的流畅。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继浪漫主义之后流行于欧洲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正式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它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化的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批进步作家继承文艺复兴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客观地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如实地展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形象地再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衰落过程,深刻批判贵族、资产阶级腐朽与堕落,这种以具体形象再现现实生活、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黑暗为特征的文学,就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它的奠基人是司汤达和巴尔扎克。司汤达先后作有《红与黑》、《巴尔玛修道院》等作品。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把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推向高潮。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家作品还有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羊脂球》、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一是它的客观真实性。它要求作者忠实于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社会成员,但他们不肯用自己的作品去粉饰社会。按照真实性的原则,他们既写出了蓝色的天空,也写出了印在路上的泥塘。这使他们的作品往往因显露了生活的底蕴而能突破自己的思想局限。这也正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能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原因所在。二是它的暴露性和批判性。批判现实主义对社会的黑暗和现实的罪恶进行了猛烈抨击。他们描绘出的一幅幅触目惊心的悲惨世态图,打破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乐观情绪,引起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合理性的深刻怀疑。三是它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提供了典型化的创作实践与创作原则。批判现实主义不仅强调人物性格的充实、丰满、个性化,还强调情节的生动与丰富,这也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