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主要记叙的是惠能临终说法的内容,是惠能对自己禅法的总结和概述。惠能先举出阴、界、入三科法门,即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目的在于破除我执。接着以三十六对法阐明佛教中道观。经中强调了“出没即离两边”、“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二道相因,生中道义”等禅宗宗旨。记载了惠能自知不久灭度,敦促建造墓塔,与徒众说“真假动静偈”。在回答弟子所询问衣钵传授之事时,指明今后世人当以《坛经》为正法,善自护持。还向众弟子讲解了一相三昧、一行三昧。预示了圆寂后会出现有人来盗取首级的劫难,开示了众人禅宗传授禅宗心印的法统及历代祖师的谱系。并再次强调了明心见性、自性真佛的宗旨。最后交代了一些惠能大师灭度后,弟子们处理善后的事情。
原文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①,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
先须举三科法门②,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③,更无去处。
三科法门者,阴界人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④。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
注释
①灭度:即涅盘、圆寂、迁化之意。通过修行而灭障度苦,证得果位,也就是永灭因果,开觉证果。
②三科:指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或译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从这三方面观察人及世界,依愚夫迷悟之不同情况,破除我执,从而认识“无我”之理。
③二法:分诸法为二种。或分为色、心,或分为染、净,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等。与“二相”意思相同。
④转识:转,意即转变、改转。唯识家认为在八识之中,除第八识外,其余的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识都称为转识。此七识总称为七转识、前七转等。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缘色、声等境而转起,能改转苦、乐、舍等三受,转变善、恶、无记等三性,故称为“七转识”。
译文
一天,惠能大师叫来了弟子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对他们说:“你们几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等我去世以后,你们各自要作教化一方的宗师。我现在教你们应当如何说法,才不会失去本宗宗旨。
“说法时首先必须列举出三科法门,使用三十六对相对法,言语一经说出口就要脱离两端,不落实处。讲说一切法的时候均不能离开自性。若突然有人问你佛法,说出来的话语要全部是对应成双的,全部要取相对的方法,言语来去要前后相应、互为因果。最后把生灭、有无二法全部扫除干净,再没有什么可以落执的处所。
“三科法门,就是阴、界、入。阴是五阴,即色、受、想、行、识。入就是十二入,就是身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身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界是十八界,就是六尘、六门和六识。自我本性能够含藏一切事物和现象,这叫做含藏识。如果生起分别思量,就是转识。生起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六识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门认识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样就是十八界,全部是从自性中生起和产生作用的。
原文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
法相语言十二对①:语与法对,有与无对②,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③,有漏与无漏对④,色与空对⑤,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
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注释
①法相:指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概括一切有生灭变化的现象,也包括永恒的无生灭变化的现象。
②有与无对:有,即存在、生存的意思,用于显示诸法的存在,又有实有、假有、妙有等之别。如三世实有;因缘和合而生即假有;圆成实性其体遍常而无生灭,所以说是妙有。无,即与“有”相对,意谓非存在。佛教认为所谓有或无之二边(即‘偏有,或‘偏无’之一方)皆为谬误;唯有超越有与无之相对性,始属绝对之真如。
③有相与无相对:“有相”和“无相”是对称,有相,系指差别有形之事相。又具有生灭迁流之相者,亦称有相。无相则指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
④有漏与无漏对:“漏”乃流失、漏泄之意;为烦恼之异名。人类由于烦恼所产生之过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转不停,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故称为有漏;若达到断灭烦恼之境界,则称为无漏。
⑤色与空对: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空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指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
译文
“自性如果邪恶执迷,就会生起十八种邪念;自性如果端正,就会生起十八种正念。恶念起用就是众生之用,善念起用就是佛之用;被恶念所用还是被善念所用,这由什么来决定,都是由自性决定其所用。
“所谓三十六对法,外界无情的事物有五对:天与地相对,太阳和月亮相对,光明与黑暗相对,阴和阳相对,水和火相对,这是无情的五对。
“事物的本性、相状和语言方面有十二对:语言与佛法相对、有与无相对、有色与无色相对、有相与无相相对、有漏与无漏相对、色与空相对、动与静相对、清澈与浑浊相对、凡人与圣人相对、僧人与俗人相对、老与少相对、大与小相对,这是法相语言的十二对。
“自性中生起的作用有十九对:长与短相对、邪见与正见相对、愚痴与聪慧相对、愚笨与智慧相对、乱与定相对、慈悲与毒害相对、戒与非相对、直与曲相对、真实与虚妄相对、险与平相对、烦恼与菩提相对、常与无常相对、悲与害相对、欢喜与嗔怒相对、施舍与吝啬相对、前进与后退相对、生起与寂灭相对、法身与色身相对、化身与报身相对,这是自性起用的十九对。”
惠能大师说:“这三十六对相对法的教法,如果能够理解运用,就能贯通一切佛法与经典,与人交谈时,进退都能不执两边、脱离两个极端。
原文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①,生中道义②。
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注释
①二道:指相对的两个方面,如“有”与“无”,“凡”与“圣”。
②中道:即离开二边之极端、邪执,为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又作中路,或单称中。中道系佛教之根本立场。
译文
“自性启动并生发作用的时候,和别人一起言论,对外在事物不执着它的相状,对内在心念不执着于空无。如果全部执着于外在的相状,就增长邪见。如果执着于空无,就增长无明愚痴。执着虚妄空无的人常常会诽谤佛教经典,说不需要文字。既然说不需要文字,那么就不该有语言文字;只是这样的语言,就是落入文字之相。又说直行佛道要不立文字,就是‘不立’这两个字,本身就是文字。看到别人所说的,就立刻诽谤别人的言语是执着于文字,你们知道自己愚迷也就罢了,还来诽谤佛经;千万不要诽谤佛经,那样的话,罪过障碍会多得无法计数。
“如果执着于外在境相,便会造作种种方法去求取佛道;或者广泛地建立道场,宣讲有无的得失,像这样的人,永远不能识见自己的本性。像这样的人要听从正法依止修行,还有不要什么都不想,而障碍佛道本性使之窒断。如果只是听说而不去修行,反而会使人生起邪念。所以必须依照佛法修行,不执着于相,并以此讲说佛法。你们如果能够开悟,依照这个讲说,依照这个运用,依照这个修行,依照这个作为,就不会迷失本门宗旨。
“如果有人问你佛法的意义,问有就用无来对,问无就用有来对;问凡人就用圣人来对,问圣人就用凡人来对。在对立二相的因缘转化中,持中道的本义。
“像这样一问一答,其余的问题也全部按照这样来作答,就不会失去中道教义。假设有人问什么是暗?回答:光明是本源,黑暗是条件,光明消失则黑暗顿生。以光明来凸显黑暗,以黑暗来凸显光明,来去互为因果,成就中道意义。其余的提问全部都是这样解答。你们在以后的传法过程中,依据这个相互转告,相互教化指授,不要失去本门宗旨。”
原文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①,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
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师云:神会小师②,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注释
①“师于”二句:公元712年。这一年唐睿宗改元太极元年,五月又改元延和元年,唐玄宗即位后,又于当年八月改元先天元年。
②小师:系指受具足戒未满十年之僧人,若满十年则称住位。
译文
惠能大师在唐睿宗太极元年,即壬子年,也就是延和元年的七月,命令弟子前往新州国恩寺建塔,还命令人去催促施工。第二年夏天快结束的时候,塔建成竣工了。七月一日,惠能大师召集弟子门人,对他们说:“我到八月,将要离开人世。你们有什么疑问,要早点来问,我为你们破除疑惑,让你们愚迷尽除。我如果去世以后,就没有人再指导你们了。”
法海等弟子听说以后,全部都痛哭流涕;只有神会,神色表情丝毫没有变动,也没有哭泣流泪。
惠能大师说:“神会虽是个小禅师,却能得悟善与不善平等无差,不被诋毁称誉所动摇,不生起哀伤和喜乐。其他人都没有能做到,十几年在山中修行,究竟修了什么道?你们现在悲伤哭泣,是为了谁忧伤?如果是伤心我不知往哪里去,其实我自己知道我的去处,我如果不知道去处,是不会向你们事先通报的。你们悲伤哭泣,都是因为不知道我的去处。如果知道我的去处,就不该悲伤。佛法本性本来没有生灭来去,你们都全部坐下,我给你们说一个偈,名称为:《真假动静偈》。你们念诵听取这个偈,就能和我的心意相同;依照这个偈修行,就不会迷失宗门旨趣。”
所有僧人都行礼,请惠能大师作偈。偈子说: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奠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净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原文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