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主体,比非国有企业有着许多优势,如产品的重要性、资产规模、技术装备、技术力量、职工素质等。而且,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十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但目前国有企业仍有1/3的明亏,1/3的潜亏,问题究竟在哪里?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袁宝华。
“根本问题在于缺乏一支企业家队伍。这是国有企业的‘三三制’给我的启示。”袁宝华告诉记者,“一般认为,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原因之一是政府职能没有转变,政企不分,企业不能摆脱附属物地位;之二是企业背着历史、债务、社会三大包袱,负重前进;之三是企业经营机制没转换,没有引入竞争机制,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状况严重;之四是企业没有建立起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这些问题在国有企业中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为什么那1/3的企业能搞活呢?我认为,在体制空间和外部环境大致差不多的情况下,企业的活力取决于企业的领导人。有的长期亏损企业换了经营者后就扭亏增盈了。事在人为嘛!”
袁宝华说:“顾名思义,企业家就是企业的当家人,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要当好一个国有企业的家确实不易,他需要处理好‘婆婆’和‘小姑子’的干预,还有面对内部的‘众口难调’。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好比大海中航行的船,船长无能,船就只能随波逐流,搞不好还要翻船。这说明企业家在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造就企业家队伍。”
“中国的企业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袁宝华认为,首先一条,就是企业家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倾注自己的全部精力,致力于把企业办好,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有短期行为,要把企业家当作一种职业选择,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
第二条,作为一名社会主义的企业家,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他必须坚决贯彻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处理职工、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关系时,要胸怀全局。
第三条,企业家要有竞争意识,时时刻刻有紧迫感、危机感。通过竞争,提高企业的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这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企业的生命力之所在。每一个企业家都必须注重提高效率,包括劳动效率、资金效率、设备使用效率、投入产出效率、用户使用效率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条是企业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努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确的决策就显得非常重要,但这种决策决不是个人说了算,而是在充分发扬民主基础上的科学决策。
第五条是企业家要学会做一个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个企业当家人,企业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都集于一身,他必须善于调节和解决这些矛盾,学会做人的工作,充分调动起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就造就企业家队伍而言,除了企业家自身素质外,是不是还有一个社会环境和外部条件的问题?”
袁宝华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一个企业家形成机制和激励机制。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逐渐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作为企业领导人的企业家也应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阶层,正如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一样。为此,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干部管理体制,使得一大批有经营才能的企业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全社会都应该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条件,给企业家一个更加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有了这样的社会环境和企业家的形成机制,业绩突出的企业家在竞争中凭其良好的信用和声誉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发展空间。相反,那些靠行政级别过日子、经营不善、形象不佳的企业领导人就应该为竞争所淘汰。那种干部终身制、易地做官的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这样,不仅有了企业家队伍的形成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也有了制约机制。因为,企业家不再是终身制的官员,对一个把当企业家作为自己终生职业追求的人来说,信用和声誉要比财产的制约强度大得多。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存在两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一是干得好的企业家被提拔为更高职位的行政领导人。再者是许多业绩突出的厂长(经理)由于不听话而被主管部门免职。对此,您怎么看?”
袁宝华说:“这些情况实际上是旧体制留下的弊端。对前一种情况而言,必须打破厂长(经理)的‘官本位’制,使企业家从公务员系列中游离出来。提拔行政领导人最好从公务员序列的基层提拔,而把具有较强经营管理才能的企业家留在企业,这样有利于稳定企业家队伍。就后一种情况看,其实是如何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的问题。我们的一些同志,特别是企业的主管部门总是习惯于把企业的厂长(经理)当作算盘珠子一样拨来拨去。把听不听话作为任用厂长(经理)的标准。我前不久看到了《工人日报》关于北京市琉璃河水泥厂厂长魏汝亮的报道,像这种对企业家任意处置的做法是不行的。搞市场经济,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要大力造就企业家队伍,另一方面必须保护企业家,以保证企业家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相对稳定,没有这一保证,要想把国有企业搞活,可以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