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47862800000055

第55章 改革企业三项管理制度——专访袁宝华(一)

中国1992年深化改革的首项重点任务——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下一步将如何进行下去?1992年这些企业减少亏损的前景如何?等等。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访了原国家计委副主任,现中顾委委员、国家计委顾问、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先生。

袁宝华开门见山地说,关于企业破“三铁”,舆论上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大气候。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是好事,抓住机会进行企业内部几项改革,另一方面也是个压力,要进行这项工作没有配套改革是相当困难的。

要扩大战果

袁宝华不讳言,全民所有制企业活力不足,其中有许多经济效益很差,1991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亏损了310亿。这种低效益的运转长此下去,会一天天地消耗国家的经济实力,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要真正把企业搞好,就必须让企业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在企业内部要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所以也就必须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袁宝华指出,为了实现这种转变,选择改革企业的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即前一阶段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破“三铁”)为突破口,从整体上说是正确的。最近朱镕基副总理也肯定了这一点。但突破后还得扩大战果,就像打仗,从突破口进城后还要进行巷战一样,真正要把这三项制度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巩固下来,还需要配套改革。所谓配套改革,袁宝华认为是指三个大的方面:一是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二是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三是企业外部的配套改革。

搞第三产业

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生产线上不要那么多人,富余的人往哪里去?袁宝华表示,不能都推到社会上。但企业内部如何消化?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石家庄一塑厂厂长张兴让有办法,他原来把“企业办社会”看作一个“包袱”,现在一分为二,把企业社会服务这部分“社会化”,即转化为“第三产业”,不但安排了优化组合压缩下来的全部职工,还把大“包袱”变成了“摇钱树”,预计1992年至少可创收200万元。大企业也有用这个办法的,例如宝钢。可见并不需要把富余劳力推向社会,只要把他们转向第三产业,就有广阔的前途。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五成以上,中国仅仅占20%~30%,不用发愁多余劳力的出路,宝钢和石塑已走出一条路。

亏损可减少

袁宝华对1992年中国深化改革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减少亏损的前景表示乐观。他认为,1992年第一季度它们的亏损额“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过去企业亏损,只统计了“明亏”,而1992年1—3月,是把“明亏”和“潜亏”一起统计了。1992年有希望将亏损额的百分数降下来,因为1991年是全国质量品种效益年,为1992年打下好的基础,加上1992年搞了“质量万里行”,对促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以及1992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对企业扭亏为盈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