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47862800000037

第37章 抓住时机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访中国企协会长袁宝华

1991年,是“八五”计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一年。在新年到来之际,长期担任我国经济部门领导、现任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同志,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关于经济形势和深化改革等方面的问题。

问: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召开已近一年了,请您谈谈一年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答:应该肯定,一年来治理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个经济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六项主要目标,基本实现了三项,即逐步降低了通货膨胀率,扭转了货币超经济发行的状况,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取得这些成绩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要实现其他三项目标难度还相当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

实践证明,治理整顿方针是正确的。今年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调整紧缩力度的措施,也是必要的。当然,实行“双紧”方针,扭转经济过热的状况,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现在经济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市场疲软,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大幅度增长,生产回升缓慢,结构调整难度大,进展慢,经济效益下降,财政困难等。但是,这不过是前进中的困难,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必要的。重复建设要调整,长线产品要压下来,不合格的产品要停止生产,过热的经济要降下来。所以说,治理整顿目标尚未完成,任务是艰巨的。

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目前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尤其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出路何在?您认为企业家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这个问题很有针对性。我碰到许多企业家,他们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看,根本出路在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把企业搞活,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而不能坐等外部环境的改变。关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我谈几点看法:

(1)企业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应当看到,困难与机遇并存。现在市场形势的变化把企业逼到困境中。然而处于逆境正是企业家施展才华、职工献身企业的新机遇和新天地。一句话,“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最根本的是靠人,靠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而不能消极地等待。调整产品结构的主动权操在企业手上,谁抓得早、抓得好,卓有成效,日子就好过。据我了解,唐山陶瓷厂、北京日化三厂等,正是及时改变经营战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结果就供不应求。

(2)眼睛向内,努力挖潜。

企业内部潜力是很大的。有的人就看不到这一点,认为无潜可挖。我这里举一些数字:石化、仪器仪表等行业,最佳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全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1%~56%,煤炭、冶金、纺织等行业要高出60%~141%,某些特殊行业如烟草、食品等,要高出155%~374%。在这些行业中,最佳企业比最差企业要高207%~536%。由此可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是多么大。

(3)继续坚持和完善“两制”。

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是在改革的实践中产生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符合我国国情。最近李鹏总理再次强调要继续坚持、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八五”期间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现在多数企业一轮承包已到期,二轮承包刚刚开始,要在“完善”上下功夫。

实行厂长负责制主要目的是解决责任与权力的统一,保证厂长有效地行使经营指挥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的党、政、工等部门,要齐心协力,理顺内部关系,共同为企业发展出力。

(4)把严格管理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

民主管理,关键是加强职工当家作主的观念。民主管理和严格管理是统一的,只有充分发动群众,严格管理才有基础。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精神,企业重大决策要通过职代会,真正体现职工当家作主。

(5)要重视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开发新产品。

为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一个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人,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哪怕是勒紧裤带、节衣缩食也要进行技术改造,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6)继续深化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只有进行配套改革,才能建立起企业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形成内部改革的小气候,才能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克服外部环境影响所造成的困难。

(7)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

当前企业的核心问题是加强思想建设,厂长、书记之间的团结合作尤为重要。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同时,要抓好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依靠群众共渡难关。

问: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新的一年中,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使企业走出困境,使整个国民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答:搞活企业的关键是增强活力,而深化改革的核心是保障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为此,要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1)稳定政策,稳定经济。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的突出问题是经济过热多次交替出现。经济波动大的主要原因是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不顾国家的财力、物力,盲目追求高速度。十三届五中全会总结了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对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要慎之又慎,从上到下,都要重视经济稳定的重要性。

(2)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这是治本之道。要在增量投入上实行重点倾斜政策,加强农业、能源、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建设。在存量调整上,要对市场无需求、产品长期积压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支持企业兼并、联合,发展企业集团。

(3)保证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有能力增加投入。

经济要稳定,必须有投入。要解决企业面临的“三转”(利转税、利转息、利转费)、“两低”(留利低、折旧低)、“一高”(利息高)的问题,增强企业造血机能,使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

(4)配套进行财政、税收、金融、工资、物价等方面的改革。

(5)继续落实启动市场措施。

现在不是产品太多,而是缺少适销对路的产品。要把市场搞活,就要在调整产品结构上下功夫,开拓新市场。要打破地区之间的封锁,促进商品流通,保证正常的经济联系。

(6)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靠着它,几十年来我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渡过了一道道难关。今天,更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这一精神,形成勤俭节约的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