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
47862700000084

第84章 如何巩固提高企业整顿的成果

(1984年4月20日)

企业整顿验收合格之后,如何巩固和扩大整顿已取得的成果,是当前一些企业面临的问题。根据一些企业的经验,我认为应从五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整顿不停步。整顿验收合格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要把工作重点转到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上来。这就是说,整顿验收合格企业的巩固提高,主要抓三个环节:一是技术现代化,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攻关、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等;二是管理现代化,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三是人才现代化,包括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成长等。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都是为着一个目标,就是要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说整顿不停步,就是要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向纵深方面发展。

现在有的企业虽然经过验收合格了,但是五项整顿工作的基础不扎实;有的对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没有及时进行补课;有的还出现了“回生”的现象。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是验收合格后产生了松劲情绪。这对巩固整顿成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负责验收的主管部门,一定要有重点地进行复查。发现问题,限期解决。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巩固整顿成果;只有不断前进,才能扩大整顿成果。

第二,推进管理现代化,这是企业整顿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技术现代化要加快步伐。管理现代化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管理现代化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许多地方在企业整顿中大力推进管理的现代化,已经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成果,还要因势利导,切实抓紧抓好。这两年,大家对技术进步比较重视了,相比之下,抓管理现代化还差一些。技术要现代化,管理非现代化不可,技术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技术与管理二者关系是一架车的“两个轮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只有和管理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认识到我国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要在大力抓好技术进步的同时,加快管理现代化的步伐,要把技术、管理、人才这三个方面的现代化一起抓起来。所以,企业整顿验收合格以后,不是可以松一口气,而是要求更高了,工作一定要抓紧,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当然,正在整顿中的企业也要重视管理现代化问题。因为企业整顿是为管理现代化打基础,管理现代化又是巩固发展整顿成果所必需的。整顿就是要按照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来整顿。前几年是抓恢复性整顿,这两年是抓建设性整顿,带有提高的性质。要按照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工作,只有实现基础工作的科学化、数据化,才能为广泛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手段创造好条件。

第三,“改”字当头,以改革推动整顿。要把整顿和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推动整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方针,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现在农村搞活了,城市也要搞活,这是大家一个共同的心愿。今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沿海地区,对改革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中央已明确了对小型国营企业要放开,大中型企业要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实行企业奖金不封顶和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进一步放开企业的手脚,这都为提高企业素质、搞活企业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创造前提条件。最近,福建厂长研究会55位厂长提出为企业“松绑”的倡议,得到了福建省委的支持,其他不少省市在这些方面都有了一些突破,扩大企业自主权已提上我们的议程。胡耀邦同志在听取《国营工厂法》调查情况汇报时就指出,现在国营工厂存在的问题,表面上看是无人负责,实际上是无权负责、无法负责、无力负责。所以,要扩大国营工厂的经营自主权。就是说,工作的重点是首先使企业有活力。

第四,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这是企业整顿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企业整顿和巩固提高过程中,一定要把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落实。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后,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进一步明确和稳定下来了。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内部改革和完善经济责任制上下功夫。每个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形式,可以各有不同,各具特色,不搞一个模式。但共性的东西,必须是把职工的岗位经济责任制和职能部门的专业经济责任制建立健全起来,把企业生产经营的总目标,按照包、保、核的原则,层层展开,落实到每个职能部门、每个职工,形成责任制网络体系,扎扎实实地把经济责任制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