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
47862700000023

第23章 在朱兰博士讲学班上的讲话

(1982年3月31日)

你们这是个三结合的会议,听岳志坚和宋力刚同志讲了一下,会开得很好。刚才开了一个座谈会,听了14位同志的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全面质量管理这项工作应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这项工作从1978年开始,搞了一个“质量月”活动,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进行质量管理这项工作,我们多次派人出国考察,特别是到日本去。1978年第一个“质量月”活动后,11月份国家经委组织了一个代表团,我做团长,邓力群同志做顾问,还有叶林、张淮三、宋季文、马洪等几位同志,参加日本“质量月”活动,这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感触很深,感到必须要花大力气抓好这个工作,特别是对于搞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

我在日本考察期间,日本经济界和企业负责人在向我介绍成绩时,就重复地说:他能把他的产品,也就是过去的“东洋货”,彻底改变面貌,打入国际市场,挤入美国市场,挤入西欧市场,能站住脚,而且不断地扩大阵地,他的诀窍,取得成绩的奥妙之处,无非是两条,第一条是高质量,第二条是新品种。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不下大决心认真地解决这个问题是不行的,是没有其他出路的。

过去的四年多,在我们国家的各个经济部门里面,特别是在工业部门里面,质量管理工作有很大进展,这一点我们应该有足够估计,这个进展不只是因为领导的重视,主要还是企业里面广大干部、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把过去30年来搞工业,进行工业管理,包括质量在内的经验进行总结,在这个基础上吸取了外国的经验所得的结果。就领导上来说,主要是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重视,反复强调,作了号召,要把质量摆在第一位,提出了“质量第一”的口号,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把它作为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一个指导思想。这一次赵紫阳同志在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我们经济活动的指导思想,“质量第一”的思想就是赵紫阳同志所说的那个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工作,主要是搞质量工作的同志和主管质量工作的部门,包括学校的教学单位、教学人员,企业里的质量部门和质量工作人员在内,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大家同心协力进行的。这个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质量管理是一件大事情,是一件带根本性的事情,是牛鼻子,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牛鼻子。在座谈会上简单地说了几句,首先是中央和国务院把这个事情提到议事日程,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来要提高经济效益。紫阳同志去年在人大会议报告中总结了十条方针,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益,把它提到这么高的高度。在我们进行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工作中,质量工作应放在首位,这对我们抓这方面工作是十分有利的条件。座谈会上同志们发言也提到了,提高经济效益,适销对路,物美价廉,就是要讲一个社会的效益。经济效益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企业的利润,那是片面的,是局部的效益,应该理解为全社会的经济效益。那就必须适销对路,就不能积压在仓库里面,像群众所说的:“工业报喜,商业报忧,仓库积压,财政虚收,银行还得搭上贷款。”质量不好的就失去了或减少了使用价值。宋季文专门从《资本论》里边找到一句话给我,没有使用价值的,连你这个劳动都是没有价值的,劳动就是无效劳动。领导上非常重视,也表现在我今天能到这里来。我为什么能来呢?本来我们是一天到晚在那里搞机构改革,我是在两面作战,一边生产,一边精简,我们是80%时间在那里搞机构改革。26位同志给小平同志、紫阳同志、万里同志、一波同志各写了一封信,小平同志的信还没有到我这里来,那三封信,27号、28号、29号都到我这里来了,我一看他们都是27号批的,紫阳同志讲了,要我代表他来听一听26位同志的意见,一波同志也讲了,说这26位同志写的这个建议很有道理,建议登在《工交动态》上面,同时,嘱咐我,叫我来给大家开一次座谈会,就是刚才在楼上开的。

其次,也是刚才我在楼上讲的,过去我们做这项工作,难度要大些,有很多协调工作不是我们这个经委所能负担得了的,我们这个经委,大家都知道是个工交办,说得准确点,是半个工交办,很多问题不像过去我们和计委没分开以前那个老计委时办事那么方便了,办一件事,不是开一个会就能解决的,有时办一件事情要开三五次会才能解决。特别在目前经济体制、产品结构、价格体系都不尽合理的情况下,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会遇到很多问题,不是一下子所能解决得了的。这次机构改革,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次中央和国务院带头进行机构改革,首先解决经济工作的领导体制问题。除计委和科委的一部分外,其他,包括科委的另外一部分都和经委合并起来,8个委合并在一起对经委工作加强了。过去的经委名不副实,现在的是个名副其实的经委了,综合性加强了,这样有利于各方面协调工作的进行。经委现在是个大的综合部门,是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的,所以经委协调工作多了。综合性大了,就使协调工作难度小多了。这是个好条件,可以使我们的工作,特别是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政策性工作或者具体工作,尤其是一些政策性协调工作比过去难度小一些,但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如价格体系问题。优质优价叫了好久,但一直不能兑现,关键在于这个价格体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看起来远不是一个五年计划所能解决得了的,涉及面太广,这个问题比较敏感,要慎重从事。再一个有利条件,就是这么多年来,形成了一支质量管理的队伍,有这么一批积极分子,起带头、骨干、桥梁的作用。像毛主席在延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所讲的,这是十分宝贵的,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这是我们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力量,这是我们把质量管理工作搞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今天,这120位同志,在这里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怎样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这非常重要。今天和大家见面,我感到非常高兴,也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特别是总理和两位副总理要我来开这个座谈会,有机会和大家见面就更为高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