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47860100000055

第55章 附录:“课后练习”参考答案(2)

五、案例分析题

1.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导致员工产生压力的来源主要有:(1)工作负荷:这里主要是工作超载和时间压力的问题。如果员工被要求在不足够的时间内完成过多的任务量,就会导致压力产生。(2)角色冲突:面对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很多员工即使施展浑身解数也无法使得上司满意,这就会产生角色冲突。不合理的工作要求会使员工心灰意冷、毫无斗志、得过且过或者干脆另谋高就。(3)角色模糊:没有明确地向员工提出工作要求,员工就不能对自己的工作和责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会使得员工在工作上带有一定的被动性,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也会使员工产生不安和困惑。(4)人际关系: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与恶性竞争会导致关系疏远,产生误会,甚至会产生恶性的冲突,不但不利于个体的发展,对于整个组织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2.总的来说,总裁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但这并不代表实施的效果也同样会令人满意。总裁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员分配与安排的合理性。

如果组织本身的人员结构就不合理,对应的岗位上也没有安排合适的人选,那么总裁的做法就很有可能出问题。

六、实训题

(第七章)群体心理与团队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D4.C5.B6.A7.A8.B9.C10.D11.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CE3.ABCE4.ABCDE5.ABCD6.AC7.ABCDE8.AE9.ABCDE10.ABDE11.ABCDE

三、判断题

1.×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共同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2.×

共同目标是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

4.×

凝聚力与群体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群体的态度与群体所属组织目标的符合程度。如果群体的凝聚力很强,而群体的态度与所属组织目标的符合程度又很高,那么群体的工作效率就很高,表现为高产出、高质量,群体员工积极合作等。相反,如果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很高,但其态度却与群体目标背道而驰,则群体工作效率就低。

5.√

6.√

7.×

冲突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冲突有其积极的意义,如它能暴露组织中不合理的现象和制度,使组织能不断变革和创新等;另一方面,冲突也会带来一些有害的结果,如冲突带来的压力,会影响组织成员的身心健康等。

8.√

9.√

四、简答题

1.群体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共同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首先,群体人数的要求,即要组成群体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单独的个体无法构成群体。其次,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最后,群体要努力实现特定的共同目标。

2.群体的心理效应主要包括从众、服从、社会助长、社会抑制和社会惰化。具体地说,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明确的要求下而发生的。社会助长是指个体活动效率因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社会抑制是指个体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受到抑制减弱的现象。

社会惰化,又称“社会性磨洋工”,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工作时比自己单独工作付出的努力更少的倾向。

3.群体的动力性特征主要包括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士气。所谓群体压力是指已成型的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的行为的约束力,迫使群体成员按照群体的目标和准则调节自己的行为。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或使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内的力量。群体士气是指群体所具有的一种高昂意志状态以及为完成工作任务所具有的积极进取的态度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4.影响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时空距离、个人特质和相似性与互补性三种。其中时空距离又包括距离和交往频率;个人特质包括仪表和外貌、能力与个性品质。

5.一般来说,沟通是指两个或多个信息传递主体之间传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过程。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可以把沟通划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按沟通的方式或工具,可以把沟通划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类;按信息沟通的传送方向,可以把沟通划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两类。

6.美国行为学家托马斯曾从合作和独断两个维度对冲突管理风格进行了研究。根据这两个维度,他提出五种典型的冲突管理风格:竞争、回避、迁就、折衷和合作。竞争,是指以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试图在冲突中占上风。回避,是指试图通过逃避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平息冲突。迁就,是指完全屈从于他人的愿望,而忽视自身的利益。折衷,是指试图寻求一个中间位置,使自身的利益得失相当。合作,是指双方通过积极地解决问题来寻求互惠和共赢。

7.冲突管理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树立高级目标、增进沟通与理解、采用强制方法、解决问题以及协商、调解和仲裁解决。

8.根据团队的目标、功能和特点,可以将团队分为四种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和虚拟型团队。

9.有效团队的特征有:认同的目标、互补的技能、相互之间的信任、一致的承诺、良好的沟通、恰当的领导、内部和外部支持。

10.团队建设的途径包括:价值观途径、角色定义途径、人际互动途径和任务导向途径。而任务导向途径又包括目标确定法和问题解决法。

五、案例分析题

1.艾克蒂斯采用口头与书面沟通的混合方式进行沟通,沟通非常有效。

面谈不同于书面材料,是传递信息最丰富的媒介。本案例中,除书面沟通之外,艾克蒂斯还为劳资双方安排了一系列面对面会谈。会谈每周举行一次,双方坦诚地讨论各种管理问题。这种口头与书面沟通的混合方式经实验研究证明效果也是最好的。而且,沟通审计表明,艾克蒂斯的努力取得了极大成功。

以前,只有不到一半的员工相信公司发布的信息;现在,80%的员工不但信任管理层,还对公司的沟通系统表示满意。更重要的是,公司的运营成本减少了5%,销售额却提高了40%。

2.略

(第八章)领导心理与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D4.B

二、多项选择题

1.ACE2.ABE3.ABCD

三、判断题

1.√

2.√

3.×

领导者的权威来自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

4.×

头脑风暴法由美国广告策划人奥斯本在20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

四、简答题

1.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和现代最新领导理论四个阶段。

领导特质理论着重通过对领导者的身体、性格、气质、智力等方面的分析,找出成功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特性;领导行为理论旨在了解有效领导者的行为是否具有独特之处;领导权变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领导者必须是具有应变、适应能力的人。现代最新领导理论强调在具体实施领导过程中,要选择与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相适宜的领导方式。

2.集体决策的优点:信息更全面、方案更多、增加认同感、权责分散等。

集体决策的缺点:耗时费钱、屈从压力、责任模糊、少数人专制等。

3.集体决策的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名义群体法、电子会议法等。

4.个人决策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

(1)面临突发事件或危急情景,需立即采取行动时。

(2)环境动荡,反复磋商,久拖不决,会贻误战机时。

(3)问题清楚,无需数度审慎研究时。

(4)历史事件重现,个人经验和聪明才智可充分应对时。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提示:

1.王义堂现象说明了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对组织行为和绩效有重要影响。

2.研究王义堂现象对于提高组织绩效有现实指导意义。

六、实训题

(第九章)组织心理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2.ABCDE3.ABCDE

三、判断题

1.√

2.×

仪式属于组织文化的符号指标层面。

3.√

四、简答题

1.组织结构的组成要素有专门化、正规化、标准化、职业化、组织层次、管理幅度、集权水平和人事比例等。

2.组织设计的内容有组织职能设计、组织部门设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设计、组织职权设计、组织联系设计和组织规范设计等。

3.组织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组织凝聚功能、组织改造功能、组织调控功能、组织完善功能和组织发展功能等。

4.组织变革的趋势是内部组织团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关系网络化和组织管理柔性化等。

5.组织发展的模式主要有虚拟型组织、团队型组织、变色型组织和学习型组织等。

6.影响组织学习的不利因素有对缓慢变化的适应、专注于个别事件、存在从经验中学习的错觉、组织的外归因现象、组织管理的心理定势等。

五、案例分析题

六、实训题

备注:学习游乐场9-1答案

1.先走进有开关的房间,将三个开关编号为A、B、C。

2.将开关A打开10分钟,然后关闭A,再打开B。

3.然后马上走到有灯的房间,此房间内正在亮着的灯由开关B控制。

4.用手去摸一摸另外两盏灯,发热的由开关A控制,不热的由开关C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