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声律启蒙:彩图注音版
47859800000021

第21章 六麻

春暖杏开花

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

赪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

白堕酒,碧沉茶,品笛对吹笳。

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

雨长苔痕侵壁砌,月移梅影上窗纱。

飒飒秋风,度城头之筚篥;

迟迟晚照,动江上之琵琶。

【注释】

(1)赪鳞:赤尾鱼。

(2)筚篥:古代管乐器名。

【故事】

白堕酿美酒

白堕是北魏时期河东人,姓刘,名白堕,他特别善于酿酒。

刘白堕酿酒,是在农历六月,将做好的酒装在一种叫罂的容器里,放在太阳底下曝晒。罂是古代一种大腹小口的瓦器。

刘白堕把酒装在这种容器里,经过十余天曝晒,酒的味道会更加香美,喝后能使人久醉不醒。

当时的士大夫都将刘白堕做的酒,视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往往不远千里,互相赠送。因此被誉为“鹤觞”,或者“骑驴酒”。

532年至534年那一段时间,有一次,南青州刺史毛鸿宾携带这种酒赴任,路上不幸被强盗抢劫。

强盗抢酒之后,闻得酒香,就打开酒瓮痛饮了一顿。谁知这酒劲特大,强盗饮酒之后,竟然全体醉倒。毛鸿宾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伙强盗全部擒获。

于是当时有人又给这酒取名为“擒奸酒”。人们甚至还说:“不畏张弓拔刀,惟畏白堕春醪。”

由于白堕酿的酒有这么大的作用,后人便以“白堕”作为酒的代称。北宋着名文学家,有“小苏”之称的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也这样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鱼游池面水

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

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

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

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

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

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

偶擎桐叶,啜卢仝七碗之茶。

【注释】

(1)竹根:就是酒杯。

(2)桐叶:指茶杯。

【故事】

七碗茶诗的故事

卢仝,范阳人,唐代诗人。卢仝早年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当时的河南令韩愈非常喜爱卢仝的才学和节操。因此,卢仝一生与韩愈、张籍、孟郊、贾岛等着名诗人在一起,成为唐代韩孟诗派的重要人物。

卢仝不仅诗风浪漫,飘逸,而且还好茶成癖。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诗”,更是脍炙人口:“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的功效和卢仝对茶饮的审美愉悦,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以诗名,诗则以茶名,卢仝后来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开道竟还瓜

吴对楚,蜀对巴,落日对流霞。

酒钱对诗债,柏叶对松花。

驰驿骑,泛仙槎,碧玉对丹砂。

设桥偏送笋,开道竟还瓜。

楚国大夫沉汨水,洛阳才子谪长沙。

书箧瑟囊,乃士流活计;

药炉茶鼎,实闲客生涯。

【注释】

(1)书箧:书箱。

(2)琴囊:贮琴之囊。

【故事】

开道还瓜

东晋时期,黎阳有一个名叫桑虞,字子深的人,深受后赵皇帝石勒的器重。但桑虞却以当后赵的臣子为耻。

他对石勒说:“功名不是我的志向。”从此,隐姓埋名,隐居于偏僻的地方。

有一次,有人翻墙偷盗他园中瓜果。桑虞听说这件事后,担心偷盗者受惊,逃走时会被荆棘刺伤,竟叮嘱他的仆人为偷盗者开了一个口子。偷盗者知道后,被他的仁义感动,又主动归还偷盗的所有瓜果,并向桑虞叩头请罪。

桑虞见盗贼已有悔改之意,不但没有惩罚他,反将瓜果全都送给他,让他走了。

还有一次,桑虞在客栈里住宿。住在同一间房的一位旅客丢失了一块干肉,怀疑是桑虞偷的。桑虞听了不仅默然不语,还主动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赔偿他。好在客栈的店主明白自己客栈的情况,便告诉那位旅客说是狐狸干的。店主还主动与丢失干肉的失主前往山间荒冢寻找,果然找回了干肉。

那失主找到失物,非常不好意思,要归还桑虞衣服,桑虞却扔掉衣服不屑一顾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