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海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膀、考验和显示人类意志力量的理想场所。
释,所以诸多有关海洋的神话就随之诞生了。
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也没有地,只有混混沌沌的一团气。
这团气的正中央裹着一个核,像是个大鸡蛋。在“鸡蛋”的“蛋黄”里,孵育着一个小生命,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长得可真慢,他一动不动地睡啊,睡啊,睡了一万八千年,终于醒来了。
他一睁眼睛,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动动身子,紧巴巴的,裹得难受;吸了口气,憋闷闷的,胸口也不舒服——原来周围是一团死气。
盘古可不愿意再睡了,他一展腰,一伸胳膊,一踹腿,想要活动活动。
这么一搅和不要紧,把那团死气搅开了。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缕缕清气袅袅上升,团团浊气徐徐下降。清气越升越高,化作了天;浊气越积越厚,变成了地。
盘古头顶青天,脚踏实地,站起来了。
“天”还在升,每天升起一丈;
“地”之间,站着盘古。盘古不愿意“天”、“地”再合拢来,他长啊,长啊,每天也长高一丈。天升到九万里高,地积到九万里厚,盘古也长到九万里高。
盘古立地顶天,一顶顶了一万八千年。他实在太辛苦了,终于因体力不支而死去了。
可是,盘古身体里有一股活力。
他虽然死了,生命力却没有消失;
他吐出来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他的左眼变海洋诞生的传说传说的盘古雕塑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头发和胡子变成了星星。盘古的身体倒下了,可是他的四肢却变成了东、南、西、北四根天柱,仍然擎着天。他的躯干变成了五岳,他的血液变成了流动不息的江河,他的肌肉变成了沃土,汗毛变成了草木,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和骨骼变成甚至连点点滴滴的汗水也都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谁是北美神话中拯救人类和动物的人
在北美神话中,博塞安加是最聪明的人。当时,造物主把自己的肉放在海里作种子,用自己的体温来孵化它。于是,海里生出绿色的泡沫,这些泡沫后来变成了大地和天空。在大地最深的岩洞里,有了人类和各种动物的种子。它们像蛋一样,当里面的生命长大成型后就破壳出世。这样,人类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纷纷繁殖起来,在黑暗的岩洞里拥挤着、争执着。这时,最聪明的人博塞安加从海洋的最深处,来到人类和动物之间。他穿来穿去,终于找到了通往地面的路。他找到了万物之父太阳,请求太阳把人类和动物从地底下拯救出来。
太阳答应了他的要求。这里的问题是,你知道博塞安加是怎样找到从海里通往地面之路的吗?如果你能找得到的话,你也就变成一个最聪明的人了。
从此以后,世界出现了。
那时候,天上慢慢有了“神”,地上有了“圣”。这些神、圣,有的是人的模样,有的又像人又像野兽,还有像鸟的、像蛇的、像虫的。
其实,天上的神和地上的圣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经常把西方的昆仑山当天梯,你上我下,来来往往。
除了山岳可以做梯子以外,西南方向还有一棵大树,叫做“建木”,也是通天的。
神圣们不大安静。有时候,神圣们还常常因争执而打架。这样,就难免给新的天地带来麻烦。
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为什么打起来了。那个共工长常常兴风作浪;祝融呢,人面兽身,乘着两条龙,性格也很暴躁。两个人碰到一起,那真叫“水火不相容”。
有时候,水被烧干了;有时候,火又让水浇灭了。这一回,共工掀起滔天的洪水,祝融点燃了森林大火,谁也不让谁。一场恶战,火神祝融把水神共工打败了。
共工吃了败仗便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跑到不周山,拿自己的脑袋往山上撞。
不周山在哪里呢?在大地的西北角,它是一根擎天柱。共工的蛮劲儿可真大,一头把这根擎天柱撞断了。
这下子可糟啦,天柱一断,西北角的天空塌了一块。再说,天空本来是由四根天柱支撑着的,少了一根柱子,大地就失去了平衡。天空的重量压在其他三根柱子上,把东南角的地皮压得直下沉。
大地震荡起来,地皮裂开,大火燃烧,江河泛滥,洪水横流。一切全都失去了秩序,恶禽猛兽到处乱跑,趁机吃人。
看到这种情形,有一个神着急了,她的名字叫女娲。
女娲是个善良的女神,她尤其喜欢人,因为人是她造出来的。当初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她捏了一些泥娃娃,让它们变成了人。她想在大地的各处都放上人,可是地太大,蘸着泥汤到处甩。泥点落到地上,也都成了人。
以后,女娲又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教会他们生儿育女,让他们安居乐业,她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
现在看到人们遭殃,她心急如焚。
于是,她拣了好多五颜六色的石头子儿,架起火来烧炼。烧啊,烧啊,石头子儿被烧化了,变成了五色糊糊,女娲就用这些五色糊糊来补天。
她忙了不知有多少日子,终于把坍开的天窟窿补上了。
大地经过那么一折腾,其他三根天柱也已经毁坏。女娲恐怕天还会塌下来,就抓了一只很大很大的把天空重新架稳了。
还有那些到处吃人的毒蛇猛兽怎么办呢?它们太多啦,抓是抓不过来的。女娲逮住为首造孽的一条女娲娘娘补天像黑龙,把它当众宰了,使那些小喽啰不敢再放肆。然后,她又用炼石剩下的炉灰堵住决口,让洪水不再泛滥。忙了一段日子,总算把世界重新收拾一新。
可是,补过的东西怎么也不如原来的完整,它总会留下一些痕迹:
西北边的天空往下塌过,所以太阳、月亮、星星就从那里落下去;又因为是用五色糊糊补的,所以那里的天空常常出现五彩缤纷的云霞。
还有,东南角的地皮不是往下陷过吗?大地从此可没有原先那么平了:西北角高起来,东南角低下去,江河里的水日夜不停地往东南流。陷得最厉害的地方有个大深坑,叫“归墟”。水往归墟流啊,流啊,在它的周围,形成了一片汪洋,这就是大海。
归墟在哪里呢?在渤海东边不知几亿万里的地方。说也奇怪,在归墟的水面底下,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大海的水灌满深坑以后,就往无底洞里流。一流进无底洞,可就归了墟了,谁也不知道那些水又流也不减少。它不会溢出来,也不会干涸,总是那么多。
归墟的无底洞里,住着一条大鱼,有几十里长,像条泥鳅,它的名字叫“海鳅”。这条海鳅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它总要出来找食;到了晚上,它就要进洞睡觉。
每当海鳅游出洞口,海水就激荡起来,层层海浪涌向岸边,就是“海潮”。
每当海鳅归洞,海水又要激荡一次,所以,海边的潮汐也是定时的。
海洋的浩瀚使人类感到自身的渺小,海洋的丰饶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宝藏,而海洋的神秘则让人类既恐惧又忍不住想要接近它,探寻那些隐藏在海洋深处的秘密。
对人类来说,海洋是强大的、神秘的、难以征服的,在性能优异的海船出现之前,情况更是如此。
无数航海先驱被大海肆虐的风暴、隐藏的暗礁、浮动的冰山吞没石油的钻探中,偶然在中国浙江余姚发现了河姆渡古人类遗址,从厚达2米的海生贝壳层中,发现了一把小型木桨,证实了船的历史至少有7000年之久。
在中国的夏代出现过“东狩于海,获大鱼”的文字记载,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已开始向大海寻求食物。
人类对海洋的梦幻与追求一脉相承,航海的人们穿越海洋,发现了新的大陆、新的人群,航海者们用他们的勇敢和牺牲,逐渐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
四海海神与四海龙王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中国周边有东、西、南、北四海,凡是海就有海神,因此中国有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海海神。这种观念和信仰自古就有,早在夏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四海海神”的信仰。
先秦时代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并记载有四海海神的名字:东海海神禺虢,南海海神不廷胡余,西海海神弇兹,北海海神禺强(即禺京)。
其中东海海神禺虢与北海海神禺强还是父子。
四海海神中,在汉代之前,东海海神是最重要的;汉代之后,南海海神也成为重要的海神。东海海神之所以最为重要,是因为尽管有四海,但东海广大,在古人的观念里包括今黄海和东海,而且黄海和东海区域是古代中国王朝统辖最早、距离中原王朝中心最近的沿海和海岛地区,因此一直十分重要,从先秦到清代,东海海神一直受到王朝中央政府的祠祀;而南海自汉代进入中原王朝版图之后,尽管距离中原京畿地区遥远,但自汉代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就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所以南海海神地位也十分重要,历代有皇帝望祭或遣官祭祀。
四海龙王信仰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中国早期的四海海神信仰,受到佛教的影响,逐渐演变来的。
历代帝王对四海龙王的推崇和祭祀始于唐代,朝廷正式册封龙王。
朝廷的册封使民间信仰中龙王的地位大大提高,龙王信仰更为升温,龙王庙宇在民间迅速发展。“四海神话中的四海龙王龙王”也有了各自具体的“姓名”:
“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东西南北四海便全部由四海龙王”接管,“成为海中之王、水族统帅和海洋世界的统治者了。四海龙王中,”职位“最高、最为人们信仰的”龙头老大,依然是东海龙王。他(它)
居于东海龙宫。沿海民间所普遍崇拜、祭祀的,主要是东海龙王,一般敬称之为“龙王爷”。对龙王爷的信仰崇拜,在中国沿海各地,从南到北,十分普遍,龙王庙,龙王庙中的香火,在沿海和岛屿地区的村村镇镇,或大或小,或新或旧,随处可见。
八仙过海与妈祖娘娘
《八仙过海》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流传甚广。关于《八仙过海》
的故事,在过去的史书中均有不同的记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上)”;《四游记》,其书凡四种,一曰《上洞八仙传》,亦名《八仙出处东游记传》。
“传言铁拐(姓李名玄)得道,度钟离权,权度吕洞宾,二人又共度韩湘曹友,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则分别成道,是为八仙。一日俱赴蟠桃大会,归途各履宝物渡海,有龙子爱蓝采和所踏玉板,摄而夺之,遂大战。八仙‘火烧东泽’,龙王败绩,请天兵来助,后得观音和解,乃各谢去,而天渊迥别天下太平之侯,自此始矣。”
又据《东游记传》,八仙过海时,吕洞宾倡议谓不得乘云而过,铁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风逐浪而渡;韩湘子以花篮投水中而渡;吕洞宾以箫管投水中而渡;蓝采和以拍板投水而渡。其余张果老、玉板、鼓、竹罩投水中而渡。终俱得渡海,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的传说在民间流传最广,而且南北的版本基本上是统一的。这和它的故事性强和很接近人类活动有关。人们创造了八仙过海的故事,实际上是人们征服海洋愿望的理想化身,是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手法。
除了八仙之外,妈祖是源于我国最具典型意义的海神。
妈祖即天妃,又称“天后”、“天母”、“天上圣母”,福建和台湾称“妈祖”或“妈祖婆”,广东俗“水仙圣母”、“林夫人”等称呼。
在我国的沿海各省(市、区)
以及东南亚各国,凡有航海和漕运的地方,莫不有天妃庙。甚至于远在太平洋中心的檀香山也有天妃庙。
其中台湾一地即有天妃庙500余座。
天妃是我国与海洋打交道的人们心中的“女海神”。她犹如西方的圣母玛丽亚,又犹如东方的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由于天妃显灵于海上,北宋宣年)封为“崇福灵惠昭应夫人”;
南宋绍诏熙三年(1192年)封为“显惠妃”;元朝世祖至元十五年护圣庇民圣济福惠明着天妃“(明年)封为”护国庇民妙应照应弘仁普济天妃,“后又纪历加封为”天后。
福安澜。每年的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圣诞朝廷都要派礼部官员进行祭奠。民间也要结群前往庙宇进香。
海神娘娘(又称天妃或妈祖),相传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福建莆田湄洲林家生一女。因她“生至弥月,不闻啼声,”父母乃命名为“默”。
林默自动好学,聪颖过人,8岁从师读经,经目成诵,闻一知十。她的水性极好,熟悉海上气象,风浪天独驾小舟为渔家排难,救死扶伤。
17岁时,见一商船遇险,即投草化木,落水者得木还生。因此,被誉为神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林默在湄州岛猝然“升天”。
人们怀念敬仰她,在其“升天”之地立庙祭祀。从此,民间流传着林默生前拯溺救难和“升天”后显灵护国庇民的许多神话故事。
据山东长岛《林夫人庙志》载:
莫知何年所立,室宇不甚广大,而求杯王交,祈阴护,乃敢行……
海神——妈祖娘娘
随着我国航海业的发展,妈祖信仰得以广泛传播。
天妃娘娘被加封了多少次
天妃在宋代就不断地加封,其中136年间共计加封13次。
明代永乐年间又加封为“普济天妃”,清代康熙时再加封为天后。
自宋、元、明、清以来航海家、渔家及沿海地带的各族人民一直把她当做自己心目中的保护神,他们走到哪里,海神娘娘的神话就传到哪里,天妃宫就修到哪里。
目前,全世界妈祖庙约1500座,妈祖的信徒达1.3亿人。在我国沿海地带到处可见到天妃宫,连西沙、南沙群岛上,也发现有渔民建造的天妃庙,在台湾就有妈祖庙510多座,岛上有2/3的人信仰妈祖。“妈祖现象”作为一种海洋文化现象,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海洋众神灵信仰
在中国的海洋民俗信仰中,除了四海海神、龙王、妈祖之外,还有一些与海洋现象和海洋生活、环境条件相关的神灵信仰,如潮神、船神、网神、礁神、鱼神、盐神、岛神等,更是五花八门,民间海神神灵塑像极为普遍,几乎渔村、码处处都有各门各类海洋神灵被塑像立牌、建寺立庙,人头攒动,香火缭绕。这里我们仅举几例。
鱼神
鱼神是渔民信奉的神灵。渔民以打鱼为业,打的鱼多,渔获量大,即是丰收,即是“发财”,他们相信,海中大鱼即是鱼神。敬了鱼神,打鱼就会逢上鱼汛,就会赶上鱼群,就会丰收发财。山东沿海所信奉的海神,俗称“老人家”、“老赵”、“赶鱼郎”等,其实是位鱼神,即鲸鱼。鲸鱼能逐鱼入网,故称“赶鱼郎”。鱼丰即发财,称之为“老赵”,意谓财神赵公元帅。“老人家”赵的信仰形式表现在许多方面。
如渔民在岸上见鲸鱼游行海中,称之为“过龙兵”,视为吉兆,要烧香焚纸遥望祭拜;如在海中遇鲸鱼,要先往水中撒米,再由船老大率全体船员烧香焚纸,口称“老人家”,并向之跪拜祷祝。舟山渔民将鲸鱼称为“乌耕将军”,看到“乌耕”洞头一带渔民,将每年三月开春时看见的第一条浮出海面的大鱼奉为海神,对之举行祭祀。
潮神
潮神是区域性很强的一位神灵,主要由吴越文化区的江浙一带沿海民间所信奉,后又逐渐传播到福建沿海民间。潮神神主为伍子胥。伍子胥原是吴王夫差的大臣,死后被奉祀为潮神。最初的祭祀地点在会稽,自唐已降,杭州湾祭祀潮神的中心区域,由浙东会稽转移至杭州,对杭州城南吴山的伍公庙重视有加。
唐宋之后,伍子胥庙遍布江浙一带沿江沿海。在广东潮汕地区,潮神是俗称水父、水母的神灵。
港神
港神即海港之神,专司港口航道安全。唐代,福建“甘棠港”的港神,据传很灵验,曾经被皇帝敕封为“显应侯”。山东荣成上庄镇沿海有千步港,近港有黄华山,上有黄华庙,庙内所祀奉的黄华大王,就是护佑千步港的海神。元代千八港黄华庙石碑今已发现。众多的港口神,实际上也是一些地方性海域的保护神。
船神
船神,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俗称“船老爷”、“船菩萨”。在嵊泗列岛俗称“船关老爷”。船神有因他刚毅勇猛,受到渔夫尊敬;也有杨甫老大,是个捕鱼能手。除此堂舱,专供船神。
礁神
东南沿海,尤其是舟山群岛海域中有许多礁群,礁石或林立于海面,或潜伏于水下,过往船只一有不慎,便有触礁危险,民间遂生礁神崇拜。舟山嵊泗大洋岛有圣姑礁,礁上有庙,供祀“圣姑娘娘”。圣姑娘娘即是一位礁神。渔船来往过礁,必登礁祭祀,以免在附近海域有触礁、破网等事故发生。民间相传,圣姑娘娘是位海上巡行娘娘,每逢大雾天和风暴天,娘娘会在诸礁之间提灯巡行,如同现在的灯塔,为海上航行的船员和渔民指明方位和航向,转危为安,遇难呈祥。
海边礁岩
狐仙
狐仙之类,平日在人们眼中似乎与海事无缘,但在沿海不少渔村也被奉为海神。如山东龙口屺姆岛村,渔民普遍信狐仙太爷,视狐仙太爷为海上保护神。海上遇风浪,向狐仙太爷祈祷许愿,祈蒙保佑,安全回航后要到庙里还愿,放鞭炮。
庙中狐仙太爷塑像为一白胡子老者,红光满面。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九尾狐是治水大禹(也被信仰为海神之一)的妻子,后世被神化,成为沿海和内地民间广泛崇拜的神灵。
盐神
盐作为人体必需的物质,很早就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人们在认识海盐、开发海盐的历程中,那些与海盐的生产管理有关的重要人物,往往被赋予神话的色彩。先秦时期的宿沙氏和管仲,便是其中被神化为“盐神”的人物。龙王也是沿海盐场民间社会群信仰的重要神灵之一。
海中灵怪
在中国民间海洋信仰中,各地都有一些关于海体海水的信仰,关于海岛岩礁由来的信仰,关于渔船渔具的信仰,关于海洋水族动物的信仰,关于海中精灵的信仰,关于著名涉海人物的信仰,以及关于海上仙山灵物的信仰等,在沿海尤其是岛屿地区民间社会广泛传承。传承的方式,主要是故事传说,大多充满神圣感、神秘感,不少也有恐怖感和敬畏感,旧时沿海、海岛渔村多有小庙祭祀之。
西方海妖
1.吞吃水手的女海妖斯库拉斯库拉是希腊神话中吞吃水手的女海妖,她有6个头12只手,腰间缠绕着一条由许多恶狗围成的腰环,并且有猫的尾巴。
根据传说,斯库拉曾经是一位美丽的水仙女,是海神福耳库斯的众多子女之一。一位英俊的渔夫格劳科看到了在水边漫步的斯库拉,疯狂地爱上了她,然而斯库拉并不喜欢他,并且躲避着他的追求。格劳科为爱情所苦,向女巫师喀耳刻陈述了自己对斯库拉的爱慕并请求帮助,谁知喀耳刻却因为这些爱情故事爱上了这位渔夫,但格劳科没有接受她的爱。因爱成恨的喀耳刻把怨恨都归结到斯库拉身上,偷偷在斯库拉洗澡的水中投下魔药和毒蛇,使得她变成恐怖的6头12足妖兽的模样。
斯库拉守护在墨西拿海峡的一侧,这个海峡的另一侧有名为卡律布狄斯的漩涡。船只经过该海峡时只能选择经过卡律布狄斯漩涡或者是斯库拉的领地。它们每天在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之间的海峡中兴风作浪。
谁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海神海神是宙斯的兄弟,在希腊神话中叫波塞冬,在罗马神话中名叫尼普顿。海神住在大海深处一座镶满珊瑚、珍珠和彩贝的水晶宫里。他曾经和宙斯的儿子阿波罗联合起来反抗宙斯的专制统治,可是他们发动的洪水敌不过宙斯的雷电,最后惨遭失败。波塞冬手中的武器是三叉神戟,经常驾着金鬃马拉的车在大海上巡行。波塞冬本领高超,能兴风作浪,劈山驱石。他还非常浪漫,曾追求过农业女神得墨忒耳,女神为躲开波塞冬,变成一匹母马混在放牧的马群中,波塞冬立即变成一匹美丽的公马与她交欢,并生下一匹神马。他的子女也个个本领超常。
航海者在妖怪和漩涡之间通过是异常危险的,它们时刻在等待着穿过西西里海峡的船舶。当船只经过时,斯库拉便要吃掉船上的6名船员。在《奥德赛》故事中,奥德修斯的船接近卡律布狄斯大漩涡时,它像火炉上的一锅沸水,波浪滔天,激起漫天雪白的水花。当潮退时,海水浑浊,涛声如雷,惊天动地。
正当舵手小心地驾船从左绕过漩涡时,海怪斯库拉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它一口叼住了6个船员。奥德修斯亲眼看见自己的同伴在妖怪的牙齿中间扭动着双手和双脚,挣扎了一会儿,他们便被嚼碎,成了血肉模糊的一团。其余的人侥幸通过了卡律布狄斯大漩涡和海怪斯库拉之间危险的隘口。
现实中的斯库拉是位于墨西拿海峡一侧的一块危险的巨岩,它的对面是著名的卡律布狄斯大漩涡,有斯库拉巨岩,后有卡律布狄斯漩涡,翻译过来就是“进退两难”的意思。
2.大海上的妖异歌声——海妖塞壬塞壬是希腊神话中人首鸟身的怪物,经常飞降在海中礁石或船舶之上,又被称为海妖。塞壬都拥有美丽的体态和姣好的面容,以及令人痴迷至疯狂的歌喉,它们常常在礁石上放声歌唱,用自己的歌喉吸引过往的水手,让他们在这美丽的声音中失去理性,将船驶向礁石触礁而沉没。
传说塞壬是河神埃克罗厄斯的女儿,是从他的血液中诞生的美丽妖精。因为对自己的歌声过于自负,塞壬与艺术之神缪斯比赛歌唱,结果落败,被缪斯拔去双翅,使之无法飞翔。失去翅膀后的塞壬只好在海岸线附近游弋,用自己的歌喉吸引过往的水手使他们遭遇灭顶之灾。
传说中,塞壬居住的小岛位于墨西哥海峡附近,在那里还同时居住着另外两位海妖斯基拉和卡吕布狄斯,因此这片海域的海水下堆满了受害者的白骨。
在希腊神话里,英雄奥德修斯率领船队经过墨西拿海峡的时候,女神喀耳斯向他发出了忠告。为了对付塞壬姐妹,奥德修斯采取了谨慎的防备措施。船只还没驶到能听到歌声的地方,奥德修斯就令人把他捆在桅杆上,并吩咐手下用蜡把他们的耳朵塞住。他还告诫他们通过海峡时不要理会他的命令和手势。
不久,奥德修斯听到了迷人的歌声。歌声如此令人神往,他拼尽充满深海色彩的墨西哥湾全力挣扎着要解除束缚,并向随从叫喊着要他们驶向正在繁花茂盛的草地上唱歌的海妖姐妹,但没人理他。海员们驾驶船只一直向前,直到最后再也听不到歌声。这时他们才给奥德修斯松绑,取出他们自己耳朵中的蜡。
另外,太阳神阿波罗之子,善弹竖琴的俄耳甫斯也曾顺利通过塞壬居住的地方,因为他用自己的琴声压倒了塞壬的歌声。
希腊众神
1.希腊神话中航海者的保护神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掌握先进的航海技术,在海上航行和捕鱼的人们,一遇到恶劣天气,常常因无法抵御狂风暴雨和巨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因此,人们非常渴望有一位海神暗中庇护他们,使他们在航海途中一帆风顺,平平安安。于是,在希腊神话中,就产生了一位航海者的保护神,她的名字叫布里托玛耳提斯。布里托玛耳提斯原本是一位女猎人,她本领高强,勇敢而又机智。为了躲避克里特王的无理追求,她纵身从悬崖峭壁上跳入海中,结果因被打鱼人的渔网捕获而得救。由于布里托玛耳提斯的贞洁,月神阿尔忒弥斯使她长生不老。每当有船只和人员在海上遇到危险的时候,她就赶到他们的身边,使他们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从此,布里托玛耳提斯就成了航海者的保护神。
“翠鸟双飞”的故事
在海滩上或海岸上,有时你会看到长着一身翠绿色羽毛的鸟儿,它们成双成对地在水中寻找小鱼和小虾吃。这种鸟儿的尾巴较短,嘴却又长又直,叫声婉转动人,非常惹人喜爱。更有趣的是,它们无论是觅食、飞翔,还是栖息、玩耍,总是一对一对的,形影不离,这就是所谓的“翠鸟双飞”。
2.希腊神话中的海鹰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有时你会看到一只海鹰张着巨大的翅膀,穿云破雾地翱翔在碧海蓝天之间;远处,一群海鸟见海鹰飞来,惊慌地四下散去,海鹰在后面紧追不舍。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说起来,海鹰和海鸟还与希腊神话有关呢!传说中,墨伽拉国王尼索斯是海神波塞冬的孙子。他长有一根波塞冬赠给他的金发,这根金发维系着尼索斯的全部生命。
当克里特国王米诺斯围困尼索斯的城市时,尼索斯的女儿斯库拉却爱上了米诺斯,并接受了贿赂。她趁父亲尼索斯熟睡之机,按照行贿人的吩咐剪掉了他头上那根具有神奇法力的金发,出卖了她的父亲和国家。尼索斯死后变成一只海鹰,在海天之间飞翔。米诺斯攻下城池后,并没有接受斯库拉的爱情,而是抛下她率船队离去。斯库拉为了能和米诺斯在一起,就跳进海里追赶船队,终因筋疲力尽而被海水淹死。
斯库拉死后变成了一只海鸟,经常受到海鹰的追逐和捕杀,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
3.希腊神话中的“池塘双神”
在希腊神话里,天帝宙斯背着天后赫拉与自然女神塔利亚偷偷相爱,结果使塔利亚怀孕。由于害怕天后赫拉的迫害,塔利亚请求神让大地把她吞没,这样赫拉就无法找到她。塔利亚的产期快到时,结果竟从池塘里托出一对漂亮的小男孩帕利客兄弟,他们成了池塘双神。
后来人们要申辩自己的无辜时,往往跳进这个池塘恳求双神进行判决。
如果投身池塘的人说谎,他就会葬身水底;如果他是无辜的,那他就会安然无恙地浮出水面。
4.海老人普洛透斯
希腊神话中的海老人普洛透斯,住在埃及附近的一个小岛上,给海神放牧海豹。他有着超人的本领,既能预言未来,又能变出各种形态。
如果有谁抓住他,等到他恢复原形时,他将回答抓他的人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绝对不会出错。希腊英雄墨涅拉俄斯被逆风吹到埃及,不知道该走哪条路才能返回故乡。
于是在海老人普洛透斯女儿的帮助下,墨涅拉俄斯趁普洛透斯午睡时,一把将普洛透斯抓住。为了能问出回家的路,无论海老人普洛透斯变成狮子、巨龙,还是树木、流水,墨涅拉俄斯总是死死抓住他,一点也不松手,终于迫使普洛透斯告诉了他回乡的路。后来,人们就用“普洛透斯”表示千变万化,用“普洛透斯的形象”比喻难以捉摸。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持之以恒,终能取得成功和胜利。
寻礁哥
西沙一带流传着寻哥礁的传说。
不知在什么朝代,海南岛的崖县有兄弟俩,老大叫亚忠,老二叫亚义,兄弟俩靠打鱼谋生。每年春季渔汛一到,他们就驾着小帆船,跟随着乡亲们的船队,从海南岛的三亚港扬帆出海。这年春季,渔汛又到了,亚忠、亚义的渔船随着船队来到了西沙群岛海域。兄弟俩刚撒下第一网,就觉得网很重,他们费了很大劲才把渔网拉了起来。啊,原来网里有一只特大的海龟!这只海龟可真有年头了,它的背脊布满褐色的斑纹,斑块上长着绿色的青苔。兄弟俩很高兴,哥哥亚忠从船尾拿来鱼刀,准备把大海龟杀掉,晒成鱼干。
谁知他刚刚举起鱼刀,大海龟就“哇哇”地哭起来了。其实,海龟“槌胸打背,见刀垂泪”,不足为奇。
可是,这只海龟哭声恰似人哭,凄切悲凉令人心酸,好像很通人性。
亚忠手软了,不忍心下手。兄弟俩仔细打量着这只大海龟。咦!海龟背脊的四个角带着四个小“铜牌”,用铜丝系着。他们用指甲抠开铜牌上的青苔,发现上面刻有文字。
好在弟弟亚义上过几年学,粗略识得几个字。细细读来,一个铜牌上刻着“唐贞元元年”,另一个刻着“唐鉴真”,但年号已经模糊了;
还有一对分别刻着“宋高祖五年”
和“明洪武三年”。兄弟便明白了:
这些小铜牌是历代的好心人放生的标记。哥哥亚忠平素为人善良,和亚义商量说:“把大海龟放生吧!”
弟弟从来都听哥哥的话,当然同意,兄弟俩便抬起大海龟,把它放回了长寿之王——海龟大海里。大海龟下海后,回过身来向亚忠、亚义点了点头,在渔船周围绕了三圈,然后才恋恋不舍地向大海远方游去。到了秋天的八月中旬,三亚的船队归航了。兄弟俩今年捕的鱼特别多,船儿装得满满的。
启帆不久,便遇上了强大的台风。
南海海面上天昏海暗,台风夹着暴雨,把南海搅得像锅底一样黑。一阵强大的旋转风卷来,打破了亚忠、亚义的船,兄弟俩被刮到海浪之中。
他们紧紧搂住破碎了的船板,奋力挣扎。一个巨浪卷来,把老大亚忠卷走了。第二天,风停了。经过一天一夜的漂流,老二亚义抱着破船板被海潮冲到了甘泉岛的沙滩上。
亚义不见了哥哥,呼喊着,痛哭着,声音喊哑了,眼泪流干了,但是怎么也找不着亚忠。这时,乡亲们的船也在甘泉岛靠了岸,他们帮助亚义修好了船,让他驾着小帆船在海上继续寻找。但是,海上依然没有亚忠的影子。在一个珍珠般洁白的无名礁上,亚义终于发现了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在动,离得越近,越像是一个人影。原来,那是哥哥亚忠。亚义大声呼唤着哥哥的名字,向礁石驶去。那黑点发现有小船驶来,也在大声呼唤着亚义的名字,小船靠岸了,兄弟俩拥抱在一起,热泪流在了一起。原来亚忠被台风巨浪卷走之后,已经不省人事,是一只大海龟把他驮上了这个珊瑚礁。
亚忠苏醒以后,还是那只大海龟送来了鱼虾,还送来了岛上的各种鸟蛋。南海的烈日像一盆火,珊瑚岛被太阳晒得直冒烟。亚忠就把这些鱼虾和鸟蛋放在石头上面曝晒,很快就晒熟了。凹凸不平的珊瑚上积着雨水。亚忠就在这礁石堆上吃着鱼干、虾干、鸟蛋,喝着雨水,度过了这段日子。那只大海龟,就是亚忠、亚义兄弟放生过的。那个珊瑚岛,后来乡亲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寻哥礁”。
关于南沙群岛来历的神话传说传说远在盘古时代,南海是一片广袤的陆地,名字叫七洲。
但水神共工和他的老婆风氏居心不良,兴风作浪,使七洲成了一片汪洋。还是鲧的儿子大禹降服了共工,治理了洪水,使天下太平。大禹之妻涂山氏是位仙女,见天下歌舞升平,唯有七洲仍沉没水底,顿生恻隐之心。她站在南海上空,把脖子上的两串明珠取下,把一串明珠撒得远一些,变成了南沙群岛。后来,渔民们就把这些岛礁称为“七洲洋”。
鱼与对虾的奇闻轶事
1.鱼原来有腿
最初的鱼和一般动物一样,是有四条腿的。可是后来这腿就没有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盘古时期,天和地距离很近,伸手就能摸着。由于天太低,人和动物都憋得很难受。
女娲下凡巡视,看到天和地这个样子,很难受,决心把天支得高高的。可是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好主意来。一天,她看到一群野兽又跑又跳,四只腿支撑着它们肥大的身体,便灵机一动,用四根柱子把天支起来该多好啊!但这柱子必须是四条腿的野兽献出来,化作天柱,才能把天顶高。可是,谁肯把自己的腿献出来呢?
她找豺、狼、党、豹商量,它们却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我们一共才四条腿,砍去了,怎么走路?你还是向别人去要吧!”
碰到牛、马、熊、鱼,女娲说:“天和地连在一起,你们不觉得憋得慌吗?”回答:“难受死了!”女娲说:
“我有办法把你的四条腿化作四根擎天柱,把天顶高,那样,大家就能快快活活地过日子啦,你们谁愿意发扬风格?”
牛、马、熊都连连摇头。并急忙走开了。
鱼没有走,用四条腿站在那里。
女娲问:“你愿把腿献出来么?”
鱼回答;“反正要有人把腿献出来,才能把天顶高,那就砍我的吧!”
“砍去了腿,不能走路,你不后悔吗?”
“天高地阔了,大家都能快活地生活,我后悔什么呢?”
鱼献出了腿,血流如注。疼痛难忍。女娲赶紧掏出一条手帕,把伤口包扎起来,打了个结。
海洋“变色龙”——蹙鱼
蹙鱼的一个绝招是变色。
它可以变出一切想象中的色彩,使自己身体适应背景物体和其相似。它游到橙色海绵附近时,皮肤呈橙色;而游到黑色海绵附近时,马上又变黑色;游到红珊瑚附近时,又会变成红色。在蹙鱼的皮肤上,还有许多褐色小斑点和红色斑块,伪装起来、变色起来既快又逼真。它掌握了这种拟态技巧,当然不是供人欣赏的,而是为了捕捉食物的方便。
女娲把鱼腿分别放在东、南、西、北四个角,吹了口气,这四条腿就生根了,长高了,很快变成四根又粗又大的天柱,把天支得牢牢的。
鱼看到自己的腿撑住了天,无比高兴。女娲说:“多谢你献了腿。从今以后,我把你放到大海里去,你就在那里过日子吧!”
鱼滚进大海,手帕打成的结变成了鳍,靠着尾巴和鳍的划动,畅游在广阔的大海里。它的腿没有了,已变成四根天柱,献给了光明的世界。
2.对虾成“对”么
我们平常吃的对虾,在海里游弋、生长,并不一定成对成双。但为什么称之为“对虾”呢?这里面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民间传说,有一次老龙王过寿,龙王的女儿三公主要给父亲送寿礼,就派两名虾丫环送去两盘寿桃。哪知这位丫环初到龙官,便被那些五彩缤纷的奇花异草吸引住了,把送寿桃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玩了三天也没回去见龙女复命。
老龙王责怪女儿不送寿礼,三公主觉得事情不对,两个虾丫环已在三天前就送去了呀。一番审问之后,终于弄清了原委,气得火冒三丈,如实禀告了父王。老龙王听了,就把龟丞相找来说:“三公主的两名虾丫环骗取寿桃,至今不见踪影,快去把她俩找来治罪!”龟丞相领命,急带人在宫内寻找,发现那两名丫环正在花园里玩得开心呢!就立即抓住带到了水晶宫。
哪知两个虾丫环立而不跪,眼睛傲慢地直瞪着上空。龙王大怒。
龟丞相急忙奏道;“龙王息怒,虾子只能圈只会站,不会跪,眼睛长在脑顶上,只会向前走,不会向后退。像这种人不配给公主当丫环,只配给龙王作虾兵!”龙王一听,马上说:
“那就给这一对虾每人发一支长枪,让她们当兵去吧!”从此,这两个使女改名叫“对虾”,鼻梁上插一支锋利无比的长枪,行军打仗,相互配合,倒也干得不错。但毕竟改行了,远不如跟着三公主舒服。但有什么办法呢,谁叫她们贪玩呢?
后来,人们把这种出门不归的现象编成童谣:对对虾,对对虾,出了门,忘了家。
“水下魔鬼”怪事多
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像飞机似的怪物,一下子跃出水面,以优美的姿势在水面上“展翅飞翔”。这些就是蝠鲼,它们像扇动翅膀一样慢慢振动自己特有的大鳍,时而在海面下悠闲地戏水,时而在空中翻筋斗,煞是好看。
神秘的魔鬼
蝠鲼是魟鱼的一种,对于它在海洋世界中的活动,人们了解的并不多。由于体型巨大、行踪神秘,蝠鲼又被人们称做“魔鬼鱼猎人”就是在水下意外遭到一条蝠鲼的攻击而不幸丧生的,这一事件也给这种生物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后来,日本一家水族馆记录下了一条人工饲养蝠鲼的产子过程,这在全球范围内是第一次,也为人们研究它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据说,蝠鲼飞起来有2米高,堪称海洋动物里的飞行家。而当地的渔民却习惯地叫它“水下魔鬼”,这是怎么回事呢?
见过蝠鲼的人,都会觉得这家身体扁平,头又宽又大,两侧长着一对叫头鳍的肉足,头鳍翻着向前突出,可以自由转动。蝠鲼就是用这一对头鳍驱赶猎物,并把食物拨入口内吞食的。而它的嘴就长在两个肉足之间,而且嘴不是圆的,是方的。蝠鲼不仅丑陋,而且身型也最大可达6米以上。
说来有趣,蝠鲼很喜欢搞些恶作剧。有时,它故意潜游到在海中航行的小船底部,用体翼敲打着船底,发出“呼呼,啪啪”的响声,使船上的人惊恐不安。有时,它又会跑到停泊在海中的小船旁,把肉角挂在小船的锚链上,把小铁锚拔起来,使人不知所措。过去渔民们不知道是蝠鲼在捣乱,还以为是魔鬼在作祟,所以就称蝠鲼“水下魔鬼”!
蝠鲼这个名字虽不好听,并且还是鲨鱼的近亲,但它并不凶猛,性情很温和。它缓慢地扇着大鳍,在海中悠闲地游动,并用前鳍和肉角把浮游生物和其他微小的生物,海洋魔鬼鱼——蝠鲼拨进自己宽大的嘴里。
据说,有一名水下摄影师在水下工作时,遇到一条体翼宽达2.3米的大蝠鲼。当摄影师跃到它的背上,它不但没有反抗,反而让摄影师骑在它的背上,作了一次长时间的遨游。不过,它的个头和力气常使潜水员害怕。因为它一旦发起怒来,只需用它那强有力的双鳍一拍,就会碰断人的骨头,置人于死地!
所以,它又有“魔鬼鱼”的外号。
对于蝠鲼们精彩绝伦的飞行表演,有的科学家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些家伙飞起来虽像一架两栖飞机,可它们平常并不愿意在空中滑翔。因为,在空中飞翔时,空气的阻力要比水的阻力小得多,如果鳍稍一弯曲就会让它们翻跟头。
让人惊奇的是,蝠鲼还会大搞“圈地运动”。这可不是在抢地盘,而是为了填饱肚子。在水下,它们在一个地方围成一个个圈圈,将小鱼或者小型浮游生物等猎物赶到一块儿,然后再慢慢地享受美味。
其实,蝠鲼是原始鱼类的代表,在海洋中已经生活了1亿多年。它们身上蕴含了很多谜团,这些丑陋的家伙为什么会一大群聚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几天?它们飞出水面仅仅是为了好玩吗?它们是在驱赶身上的寄生虫,还是在练习捕食?
或许只是嬉戏而已。时至今日,人们仍无法深入了解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