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魏晋风流十讲
47857200000027

第27章 清谈之风(1)

坐而论道

清谈祖师

三国曹魏正始六年,也就是公元245年的一天,吏部尚书何晏的府邸里,高朋满座,谈笑风生,十分热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聚会的客人很特别,《世说新语》称呼他们用了一个以前很少见的词——“谈客”。也就是说,这次聚会不是为了国家大事,也不是为了吃吃喝喝,而是为了——清谈。而且不是两三个“谈客”坐在那里闲扯,而是“谈客盈坐”,满屋子都是席地而坐、坐而论道的“谈客”。这真是“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这样的场面,让我想起现在每年一度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不用说,这次聚会的东道主,即辩论会主席当然非何晏莫属。

何晏这个人,我前面介绍过,他是曹操的养子,三国时着名的美男,差不多是魏晋男性美容之风的开启者。我们还知道,何晏好色,喜欢服食一种叫做“五石散”的生猛剧毒之药,并且为之大作广告,弄得天下名士也都争相服用,开启了魏晋服药之风,所以被鲁迅先生称为“吃药的祖师”。但是,美容也好,服药也好,都还不算什么,关键是,这个何晏还是一个着名的玄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清谈的祖师爷——这就有点让人肃然起敬了。

说到玄学家,就不得不解释一下什么是玄学。所谓玄学,就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调和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一种哲学思潮,代表了魏晋一代之学,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我们知道,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被定于一尊,于是两汉三四百年间,最主要学术思潮就是“经学”。所谓经学,也就是对儒家经典的注疏、阐释之学。两汉经学应该说是很有成就的,大师辈出,成果丰硕。但是,汉代的经学到后来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腐朽,经学家们注释经典,常常旁征博引,漫无边际,主要目的似乎已经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渊博。《颜氏家训》记载了一个很好玩的谚语说:“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颜氏家训·勉学》)说一个经学博士去买驴,写了一张买卖文书,写得还挺长,但是前三页都看完了,还没有出现一个“驴”字!你说好笑不好笑?这样“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学术肯定是要被淘汰的。所以,到了汉末魏晋时期,试图调和儒家和道家的玄学思潮应运而生,开始取代两汉经学,成为魏晋时代学术思想的主流了。

何谓清谈?

为什么何晏会成为当时清谈的一代宗师呢?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何晏长得好。第二,何晏地位高。第三,何晏能清谈。这三个原因中,最关键的还是能清谈。

那么,到底什么是清谈呢?我们提供一个现成的定义。台湾学者唐翼明认为,所谓魏晋清谈,“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唐翼明《魏晋清谈》)应该说,这个定义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打个比方,清谈就好比是一道智慧和语言的盛宴,令天下名士乐此不疲,倾情投入。

说到清谈,往往有一种误解,就是把清谈和清议混为一谈。其实,清议与清谈,虽然一字之差,却是两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清议是一种士大夫参政议政的政治诉求。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批评政治,鞭挞腐败。二是臧否人物,砥砺士气。归根到底,清议是一种以道德评价为主的政治活动。清谈则是一种贵族阶层喜爱的探讨抽象哲理、具有很强思辨性和哲学品味的一种纯学术的讨论。清谈的内容往往都是学术课题,虽然跟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间接的,隐蔽的。归根结底,清谈是一种探讨学理的学术活动。为什么会出现清谈之风呢?那是因为汉末的清议之风被两次党锢之祸所打压,知识分子不敢再议论政治,于是就开始了谈玄说理、坐而论道的清谈。

何晏这个人,不仅擅长清谈,而且热爱清谈,把发展玄学、推动清谈当做自己的一种事业。他经常在他的府邸,主持和召集清谈沙龙活动。我们所讲的这次清谈聚会就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次。为什么说这次清谈聚会最值得注意呢?因为在这次聚会中,出现了一位清谈的后起之秀,天才少年!《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了这次清谈的盛况,我们逐层解读一番:

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

这是一个大致的背景交代。说何晏任吏部尚书的时候,既有权位又有名望,当时他的家里经常是谈客满座。接下来,引出一个人来。谁呢?我们往下看:

王弼未弱冠,往见之。

有个叫王弼的年轻人,“未弱冠”就是还不到二十岁,就慕名前来拜见何晏。王弼是三国时首屈一指的玄学家,和比他大三十多岁的何晏齐名,史称“何王”。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天才少年呢?因为王弼太短命,只活了24岁,却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王弼的家世也十分显赫。他的曾外祖父,是汉末割据一方的荆州牧刘表。他的祖父我们也讲过,就是“建安七子”中最有才华的王粲。但王粲只是他名义上的祖父,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王粲因为长得丑,刘表没有把女儿嫁给他,而是嫁给了王粲的族兄王凯。因为王凯长得仪表堂堂,很有风貌。王凯生了个儿子叫王业,王业就是王弼的父亲。由于王业后来过继给了晚年无后的王粲为继子,这样一来,王弼也就成了王粲的继孙了。

因为家学渊源,王弼自幼饱读经书,十来岁就能谈《老子》《周易》,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年。顺便说一句: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了?我个人以为原因有三:首先一个原因,就是传统的私学和家学消亡了。孔子办的就是私学,古代许多学问大师都是家学渊源,将个性化的思想和学术发扬光大。第二个原因,就是经典教育断裂了。经典教育最大的好处起点高,教材过硬,蒙学读物也好,四书五经也好,都是文化含量很高、且自成系统的经典,这和东拼西凑编成的教材简直有天壤之别。这些经典都是古代青少年滚瓜烂熟的东西,今天的大学生研究生都还需要补课,这无形之中造成了最佳教育时机的滞后和教育成本的浪费。第三个原因,就是学校教育的格式化、单一化,考试制度的标准化、功利化,大大败坏了学生的求学热情,限制了那些极有天赋的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没有可能像王弼那样,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学术实践,“全面发展”的结果是“全无发展”,最后他们当然是“泯然众人矣”。

这是年轻的玄学大师王弼的成才之路,带给我们的思考。

正始之音

现在,不到20岁的天才少年王弼来到了清谈宗主何晏的府邸,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此理,仆以为理极,可得复难不?”

何晏早就听说王弼的大名,有心要试探他一下。就把平时自己谈的最精彩的几个论点,分条陈述给王弼听,说完以后,他胸有成竹地对王弼说:“这些道理,我以为已经达到了真理的极致了,不知你能不能加以反驳啊?”

何晏的话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就是清谈的内容,关键在于一个“理”字,所以清谈也有另一个说法,叫做“理中之谈”。就是所谈论的内容一定要“合理”,“在理”,最精彩的、在清谈中获胜的道理被称作“胜理”。何晏和王弼第一次见面,就把自己以往的“胜理”拿出来陈述一番,这等于把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了,体现了他对这个年轻人的重视。

第二,就是那个“难”字。这里的“难”,是清谈常用的术语,意思是“驳难”、“辩难”。如果说阐述道理的一方的阐述叫做“论”的话,那么反驳的一方就叫做“难”。所以整个清谈过程,无论有多少人参加,一定都包含着两个内容:一个是“论”,一个是“难”。所以,辩论在古代也叫做“论难”。

我们用踢足球打个比方的话,现在,何晏把球“盘带”了一会儿,踢给了天才少年王弼。王弼怎么接招呢?我们再往下看:

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

王弼便开始对何晏的观点逐一驳难,我估计他一定是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简直帅呆了!等他驳难完毕,“一坐人便以为屈”。这里又要解释一个清谈的术语了,就是这个“屈”字。“屈”和“胜”是相对的,“胜理”是获胜之理,“屈理”当然就是屈服之理,落败之理。当何晏和王弼在论难的时候,满座的谈客都成了观众,忙着聆听、欣赏和理解,当他们的论难结束的时候,满座的观众便又有了新的角色了——他们又成了打分的裁判。“一坐人便以为屈”,以为谁“屈”了呢?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推断,大家都认为不是王弼,而是何晏理屈词穷了!

这就是清谈的场面。在清谈的论辩过程中,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尊卑、高低、贵贱之分。这叫什么?这叫“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清谈之风之所以让人流连忘返,就因为在清谈活动中,每个人都专注于真理之“理”,而可以忽略礼法之“礼”。无论论难的双方,还是观战的看客,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准绳,这个准绳不是礼法教条,不是人际关系,而是让人流连忘返的“理”。所以,裁判们打分,就绝不会打“关系分”、“人情分”、“印象分”,而只会打“道理分”、“语言分”、“表现分”。清谈还有一个别称叫“雅谈”,为什么?就因为在清谈过程中,大家都抛弃了俗念,进入到了一种高雅脱俗的境界!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还在后面:

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

这里又要介绍两个清谈的术语。一个是“客主”。客主也就是清谈的双方,首先阐发观点的一方是“主”,驳论的一方是“客”,好比辩论赛上的“正方”和“反方”。在这次清谈中,何晏是“主”,王弼是“客”。经过一番论难之后,大家得出结论:王弼胜,何晏屈。按说第一轮辩论已经结束,但是王弼少年气盛,还没过够瘾,于是又发动第二轮的攻势。只不过这次形式有些特别——“自为客主数番”,就是自己做客主双方,自问自答,“番”就是一个往返,一个回合。“数番”就是就不同问题自问自答了好几个回合。也是把看家的绝活儿都拿出来了。结果怎么样呢?“皆一坐所不及”。王弼阐发的道理,研究的问题,无论广度深度,还是语言技巧,都是满座的那些谈客们无法企及的。可见王弼不仅玄学造诣高,清谈的水平也是“超一流”的,简直是辩才无碍,所向无敌。

这是何晏和王弼这两位玄学大师的第一次会面,也是他们的第一次交锋,结果是,在名士圈中公认的清谈宗师何晏败在了不满20岁的天才少年王弼手下。但是,何晏对这位后起之秀,不仅没有打击报复,反而心服口服,对王弼赞美不已。有一次,何晏和王弼谈完《道德经》后,十分感叹地说:“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何劭《王弼传》)意思是:当年孔子他老人家曾说过“后生可畏”这句话,真是不错!只有像王弼这样才智超群的人,才可以和他探讨天道和人事、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样深奥的道理啊!

要知道论年龄威望,论社会地位,两人相差实在太远。何晏是学界泰斗,王弼不过是个毛头小子,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待业青年”。但何晏对年少才高的王弼不仅没有嫉贤妒能,反而不吝赞美,提携呵护,不遗余力。这说明,清谈活动的确有十分高雅脱俗的一面,因为清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自由了,平等了,融洽了。何晏和王弼的学术交往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因为他们的学术交往大多发生在正始年间,所以后人提起两人共同开启的玄学思潮和清谈盛况的时候,就美其名曰——“正始之音”。

清谈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