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魏晋风流十讲
47857200000017

第17章 隐逸之风(1)

大隐若逃

管宁割席

在通行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过一则朋友绝交的故事,说有个挺有德行的人因为朋友有缺点,竟断然与之绝交。绝交就绝交吧,他还做了一个让人家一辈子耿耿于怀的动作,就是把两人共坐的一张席子齐刷刷、硬生生地割断了,来了个“割席断交”!这个人是谁呢?他的名字叫管宁。这个故事叫做“管宁割席”,或者“割席分坐”。

“管宁割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篇。故事大家很熟悉,但如果我把一些背景交代清楚,大家就会发现,这个故事并不仅仅是朋友绝交那么简单,它还关系到我们要讲的盛行于汉末魏晋的一种风气。什么风气呢?我们先按下不表,看看大家能不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蛛丝马迹。

这个故事不见于正史的记载,如果真有其事的话,时间应该是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在位的时候(168-189)。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管宁(158-241),另一个叫做华歆(157-231)。故事发生的时候,两人都很年轻,不过二三十岁。这个管宁,据说是春秋时齐国的贤相管仲之后,算是出身名门。《三国志·管宁传》载,管宁“长八尺,美须眉”,人长得很潇洒。年轻的时候,管宁和两个人关系很好,一个是华歆,另一个是邴原。顺便说一句,今天的人喜欢旅游,古代的人喜欢交游。《礼记·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管宁就和他的这两个朋友一起四处游学,很有名声。“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世说新语》注引《魏略》)很多学者对这个排行有意见,以为华歆这个人品行不端,怎么可以做龙头呢?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这个排行不一定是根据品行,而很可能是按照年龄来的,华歆比管宁大一岁,中国人讲究长幼有序,所以华歆做“龙头老大”正合适。

但是,后来管宁却跟华歆分道扬镳了,起因就是这个很有寓言色彩的故事: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故事说,有一天,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锄地种菜。锄着锄着,发生了一件事:两人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至于这片金子为什么会出现在菜园里,成色如何,是24K的还是18K的?咱们就不知道了。这些信息根本不是故事的关键。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两人面对金子的不同态度。作者紧接着写到,两人同时看见金子,表现却大不一样:管宁压根儿不理会,“挥锄与瓦石不异”,就是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个样儿。这里作者强调“与瓦石不异”,是有用意的,它是为了反衬管宁的心胸和境界。我们知道形容人奢侈豪放有个词叫“挥金如土”,而人家管宁是“视金如土”,这是一般人修养不到的境界。再看华歆,他也来了个高难动作——“捉而掷去之”,就是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我们可以想象,那片金子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在了不远处的草丛里。

故事到这里就中止了,仿佛音乐中出现了一个休止符,流动的画面中出现了一段空白。看到这里,如果我们不往下看了,会觉得莫名其妙。你会想:管宁的“视金如土”固然很有高风亮节,可人家华歆也不错啊,他也没有“见钱眼开”,把金子揣进自己的腰包啊?他把金子捡起来再扔了,也很有“路不拾遗”、“拾金不昧”的精神嘛!

总之,单看这件事,虽然对比很鲜明,我们还是不太明白作者到底想说什么。那就接着往下看。

紧接着,又转入对另一事件的叙述。说又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读着读着,又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个达官贵人乘坐一辆豪华车辇从门外经过,估计是吹吹打打,十分张扬。对于这起突发事件,两个人的反映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管宁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外面发生的事置若罔闻,依旧手不释卷。华歆呢,可就坐不住了,只见他“废书出看”,就是放下书本,一溜烟儿地跑出去看热闹了。

说实话,读到这里,我还真不觉得这个华歆有多么讨厌。我们会想,这个家伙不过是性格外向,顶多有点“多动症”罢了!但是,紧接着的一段话,却把华歆定在了“耻辱柱”上!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也就是说,这两件我们今天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竟然“后果很严重”,它导致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结果——管宁竟把席子割开了,和华歆分开坐,并且冲着后者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子非吾友也”,这句话简直重若千钧,力透纸背!它是一个很严峻的道德判断,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回过神来,觉得整个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了。

我以为,这个只有61个字的故事写得太妙了!它全用白描,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作者对人物没有任何褒贬评价,简直是惜墨如金的“电报体”叙述,但是,看完整个故事,你会发现,一切尽在不言中,该说的都说完了。这个短小的故事,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精品中的精品”,它言近旨远,充满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它又以少胜多,寥寥几笔胜过万语千言!

割席探秘

但故事写得好,不等于就没有问题要问。让人想不通的是,管宁为什么因为两件小事,就和朋友断交?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呢?

如果我们往深里解读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割席断交的故事描写的其实是两个读书人的灵魂的“内战”,也可以说是一场道德境界的PK。除两个当事人之外,没有人充当场外裁判,但胜负输赢却清清楚楚地大白于天下了。可以说,读了这个故事,每个读者和观众都是裁判。

整个故事只写了两个片段性事件。在第一个片段中,管宁并非没看见金子,也并非不认得金子,只是在他的心里,压根没有金子之类的俗物而已。所以他“挥锄与瓦石不异”。再看华歆。他虽然自作聪明地“捉而掷去之”,可是这一“捉”、一“掷”两个衔接得很好的动作,其实充满了作秀的成分,仿佛在说:我是看不上这玩意儿的!

人的心理常常有一种很矛盾的现象:我们急于证明给别人看的美德,很可能恰恰是我们自己最缺乏的。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小动作。但有时候,一个下意识、甚至无意识的小动作,却往往能暴露出一个人内心的大波动,真想法。华歆的这个下意识的动作,不做出来倒也罢了,一做出来,反而欲盖弥彰,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并没有真正将那片金子“放下”。

我想起两和尚背女子过河的典故。有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出行,遇到了一条河,河上的桥被大水冲走了,但河水已退,可以涉水而过。这时,一位漂亮的妇人正好走到河边。她有急事必须过河,但又害怕被河水冲走。于是,大和尚立刻背起妇人,涉水过河,把她安全送到对岸。小和尚接着也顺利渡河。两个和尚默不作声地走了好几里路,小和尚突然对大和尚说:“我们和尚是不能近女色的,刚才你为何犯戒背那妇人过河呢?”大和尚淡淡地回答:“阿弥陀佛!我一过完河就把她放下来了,可是我看你到现在还背着她呢!”

其实,华歆就像那个小和尚一样,虽然他把金子捡起来又扔出去了,姿态动作都很潇洒,可事实上,那个扔出去的金子依然在他的心里,没有真正“放下”。因为心中有金,所以要用那样一个很矫情的动作“撇清自己”,这在精神境界上,就比管宁视而不见差了一大截儿!

还有一个着名的禅宗公案,说六祖慧能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好遇上方丈印宗法师讲《涅盘经》。这时吹来了一阵风,把挂在堂内和门口的佛幡吹得飘舞起来。有两个和尚看见佛幡舞动,就辩论起来,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喋喋不休。慧能看不过去,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风也没动,幡也没动,倒是你们两个的心旌摇动了!这话饱含哲理,后来成为禅宗史上着名的偈语。言下之意,你们二人如果专心听讲,用心修行,也就是心不动,哪里会注意什么风动幡动呢?还是把心收回来吧!

从这个角度上说,华歆的“捉而掷去之”,看起来只是手在动,仔细想想,何尝不是因为他曾经“心动”了呢?合理的解释是,他是先动了心,接下来才动了手。这个动作,就把他的躁动的内心世界给暴露出来了。

我们知道,儒家把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作为最高理想,其中的“修身”一环可以说是基础。而在具体的“修身”实践中,儒家又讲求“慎独”之道,就是说,哪怕你一个人单独相处、没有别人注意时,也要慎言慎行,克制妄念,而不是表里不一,自欺欺人。看了这个故事,我们相信管宁能够做到“慎独”,而华歆的这个“捉而掷去之”的动作,就让人对他的“定力”产生怀疑了。为《三国演义》作评点的毛宗岗就评价华歆的这个动作说:“手虽掷下,心上好生舍不得。若非管宁看见,必然袖而藏之矣。”(毛评《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话虽刁钻刻薄,但用在华歆身上,倒是贴切的。

至于第二个片段,就比较好解释了。如果说金子代表财富,那么乘轩冕则代表权位——这两样东西对于一般人都是有诱惑力的。但是管宁都一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就需要常人没有的信念、意志和定力。相比之下,华歆见到金子就“心动”了,听到车马依仗的声音就“心动不如行动”了,说明他心中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有着强烈的欲求。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为华歆鸣不平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难道一个人有名利心就不可以做朋友吗?这个管宁对朋友也太苛刻了吧?有句话不是说吗?你如果想要没有缺点的朋友,那你就永远也没有朋友。因为朋友有缺点就要绝交,还要做拿出刀子割席这样伤人自尊的恐怖动作,这也太不近人情了!

说实话,我当初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但后来我想通了。我觉得,管宁这么做有他的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首先就牵涉到对“朋友”的理解问题。和古代比起来,“朋友”这个词在今天已经彻底普适化、庸俗化了,不管什么人,只要有交情,甚至有利益关系,都可以称朋友。这在古代是不可思议的。“朋友”一词在古代,要拆开来解释:“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就是同一个师门的同学可以叫做“朋”,而志同道合的人才能被称作“友”。

这里再交代一个背景,就是华歆、管宁和邴原这三个人,都曾跟随汉末大名士陈仲弓学习过,可以说算是同门,算是朋辈。在这个背景下,再来看管宁的“子非吾友也”,就不能简单地翻译成“你不是我的朋友”了,其中的潜台词应该是:你我虽然曾经同门为朋,但却不可同志为友,因为你我的志不同、道不合啊!千年之后,我们再来品味这句话,会发现,它其实并不全是决绝之意,也饱含着管宁的深深的遗憾在里面!

现在我们清楚了,导致管宁割席断交的深层原因,不是华歆有缺点,有毛病,而是通过这两件小事管宁发现,两人志不同,道不合,根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

那么,到底管宁的“志”在哪里,“道”在何方呢?这就和我们这一讲要说的一种风气联系起来了。什么风气呢?就是汉末魏晋非常盛行的隐逸之风。《世说新语》有一个门类叫做《栖逸》,就是专门记载魏晋“隐逸”之风的。

人间蒸发

我们先把管宁的故事放一放,讲一讲什么是隐逸。只有明白了隐逸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才能理解管宁的“割席断交”。

那么,什么是隐逸呢?“隐逸”这个词可以拆开来解释:隐者,藏也;逸者,逃也。一句话,隐逸就是隐居山野,逃避尘世。一个追求隐逸的人,古代被称作隐士,他们常常是隐姓埋名,躲藏在世俗世界的边缘地带,好像是在和整个世界“躲猫猫”、“捉迷藏”。这是一种典型的逃避心态和行为,有的人被发现之后马上又“逃离现场”,所以史书上记载一个隐士的下落,常常会用一个词——“不知所终”,不知他到哪里去了,有点像是今天所说的“人间蒸发”。

说到隐逸文化,我们一般会有两个误区:

第一,是把隐逸当做是一种纯粹的逃避和放弃。事实上,隐逸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有价值判断和精神追求的行为。古语说: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甚至有时候,还是一种价值批判。孔子说的好:“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就是危险的国家不进入,混乱的国家不居住;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起来。所以隐逸行为本身,既可以理解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间接的批评和质疑,更可以理解为一种对高洁、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就是以为隐逸文化的根源于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抵触,甚至相对立。而事实上,儒家思想本身也是认可隐逸行为的。比如孔子就说:“贤者辟(避)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他把贤人分成四种,第一种是避开社会隐居,其次是避开某一个地方隐居,第三是避开别人难看的脸色,第四是避开那些恶言恶语。这说明孔子是把隐者与“贤者”等量齐观的。在我看来,隐逸其实可以分成三种:儒家之隐、道家之隐和释家之隐。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其精神实质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