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魏晋风流十讲
47857200000015

第15章 任诞之风(3)

关于庄子,有个着名的故事说,庄子的妻子去世以后,他不仅不哭,还击缶而歌,就是敲打着瓦罐唱歌。庄子认为,人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生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死亡呢,恰恰把有的东西复归于无,这和四季轮回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何必要哭哭啼啼呢?所以,要说“任诞”之风的祖师爷,应该是庄子。

到了汉代末年,政治黑暗,儒家礼教受到严峻挑战,老庄思想开始兴起,名教和自然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因为古代最注重规矩和格式的正是丧葬之礼,所以,要彻底地冲破人为的礼法和教条,“居丧无礼”就成了最有效的方式。比如那位“驴鸣娱亲”的戴良,等到他母亲去世,他却食肉饮酒,难过的时候就哭几声,有人就问他:“你这样子,合乎礼吗?”戴良说:“当然合礼了。礼是制约情感放荡的,如果情感不放荡,还要礼干什么!如果你喝酒吃肉,一点也不觉得香甜有味,吃一点喝一点又有什么不可呢?”这很有些“酒肉穿肠过,仁孝心中留”的意思。所以,说到“居丧无礼”,戴良也是个关键人物。

曹丕的这种“驴鸣送葬”的举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居丧无礼”。这对魏晋士风的影响是巨大的。你想啊,既然身份尊贵的曹丕都在葬礼上大学驴叫,后来魏晋名士如阮籍在居丧期间饮酒食肉、弹琴度曲,也就算不得大逆不道了。

甚至,直接效法曹丕的也不是没有。西晋名士孙楚和王济是一对好朋友,孙楚才高气傲,很少佩服谁,唯独敬重王济。后来王济死了,办丧事的时候,天下名士都来吊丧。孙楚来得很晚,对着王济的尸体放声恸哭,众宾客见了也都陪着流泪。孙楚哭完,对着灵床说:“你生前常喜欢听我学驴叫,现在我再为你学一声。”说完就学了一声驴鸣,声震屋宇,惟妙惟肖,众宾客都被他逗笑了,追悼会的庄严气氛也一扫而空。没想到孙楚却很生气,抬起头对众人说:“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意思是:老天真是不公,竟让你们这帮家伙活着,却让这个人死掉了!

你看,同样是“驴鸣送葬”,曹丕和他的朋友们都没有笑出来,王济的朋友却破涕为笑了。这说明,这股风气到了西晋的时候,其深刻的内涵已经不太能够为人所理解,也难怪自视甚高的孙楚要发脾气了。

有人要问了:难道不拘格套的任诞放达的风气只体现在丧礼之中吗?当然不是,这种风气到了东晋,甚至已经渗透进文人的日常生活和灵魂中去了,以至于出现了很多特立独行的人物,比如那位让李白都向往不已的王子猷。王子猷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

天马行空

这一讲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谁呢?就是把魏晋的放达、任诞之风推向极致的东晋名士王子猷。这个叫做王子猷的贵族公子哥儿,曾经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乘坐一艘小船去拜访一位隐士,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赶了大半夜的水路,终于来到隐士的家门口的时候,突然来个“华丽转身”,打道回府了!

你说这事儿“雷人”不“雷人”?它“雷倒”的不是一般人,甚至连唐代大诗人李白都被他“雷”得晕头转向。在着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李白十分深情地写道:“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个剡溪,不是别处,正是王子猷星夜兼程拜访隐士的那条河。

李太白很少真正欣赏什么人,但是这个东晋的王子猷,却用他那天马行空般的特立独行征服了我们的“诗仙”!我曾经统计过,在李白诗集里面,引用王子猷的这个叫做“雪夜访戴”的典故竟然高达二十多次!不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喜爱,李白怎么会对一个人、一件事这么念念不忘,心驰神往?!

每次想起王子猷的故事,我总忍不住要嘟囔一句:做人不能太王子猷了!你玩得这么邪乎,这么空灵,这么飘飘若仙,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怎么过啊?

大家要问了:难道这个王子猷是个“外星人”吗?他怎么能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事儿?是什么样的土壤和气候,催生了像王子猷这样的人物?在他“华丽转身”的一刹那,他到底在想什么,又有什么豪言壮语?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王子猷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不得不从他的父亲说起……

东床坦腹

提起王子猷的父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谁呢?就是东晋着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其说王子猷的特立独行是后天形成的,不如说是“胎里带”的,因为他父亲王羲之年轻时,就是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风流名士。《世说新语·雅量》篇所载“东床坦腹”的故事说: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故事说,东晋着名军事家郗鉴镇守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的时候,政治地位如日中天,就派门生送信给当朝丞相王导,想在他家挑个女婿。王导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就答应了郗鉴的求婚。当即告诉郗鉴的信使说:“你到东厢房,随意挑选吧。”估计事先王导已经命人把王家的适龄子弟全部都集中到东厢房,并且告诉他们郗家要来挑选女婿。所以,当时王家的东厢房,便被一种特殊的微妙的氛围所笼罩,可以说,这里几乎成了王家那些翩翩公子们的一个“秀场”和“舞台”了——谁表现得好,谁就有可能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郗鉴的信使看到了什么情景呢?作者没有直接说,而是卖了一个关子,写信使回去禀告郗鉴说:“王家的那些公子都挺不错,望去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不过他们听说来挑女婿,就都矜持起来,表情动作都不自然了。”

我们知道,唐代诗人刘禹锡有首《乌衣巷》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指的就是在东晋名位显赫、人才辈出的王导、谢安两大家族。特别是王导家族,可以说是东晋第一豪门,连东晋皇族司马氏都得让他三分,因为东晋的基业可以说是王氏一手缔造的。所以当时流传着“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就是山东琅琊的王氏可以和司马氏家族分庭抗礼,共同掌管天下。如此显赫的门第,原本也不会把郗家放在眼里,这些公子怎么会如此没有大家风度呢?

我以为,这些公子们的反应再正常不过了。在生活中我们都有体会:当你处在一个相对宽松、没人注意的环境中的时候,你就容易放松下来,而一旦你知道有人在用另外一种眼光观察你,甚至这种观察会和你的终身大事挂钩的时候,你就很难保持一颗平常心了。比方说有人平时还好,非常从容潇洒,可是一旦面对电视镜头,想到有那么多人在背后看着你,要说不紧张那是假话。

所以,王家的公子们表现出来的矜持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

但是所谓正常、反常往往是相对的。在别人都“正常”的时候,“反常”其实有可能更真实,更自然,更纯粹。当所有王家公子都表现出“应该有”的反应的时候,表现出“不该有”的反应的人,就显得与众不同了。信使紧接着对郗鉴说:“只有一位公子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地躺着,还在那儿吃东西,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请注意:这个信使的汇报也是很有意思的,他先说其他公子都很矜持,最后说只有一个公子坦腹东床,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在表达效果上很有点“欲扬先抑”的味道,说明信使被这个有些“另类”的公子吸引了,忍不住想投他一票。

果然郗鉴听到这里,大腿一拍,说:“正是这个好!”一查访,原来这个公子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这个故事放在《雅量》篇,显然是为了彰显王羲之宠辱不惊的“雅量”的,但是从故事的描写本身来看,我们也可以说,王羲之的表现也可算是率性自然,不拘格套,甚至还有一种对门第不如自己的郗家的“傲慢与偏见”。可结果呢,“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最不当回事的王羲之,倒成了郗鉴的“东床快婿”!王羲之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脆就是不以为意。有时候,故作姿态还不如不做姿态,或者说,不做姿态反而是一种最好的姿态。王羲之那种旁若无人的样子,其实投射出的正是一种坦荡潇洒的人格之美,风度之美。

记得《庄子·田子方》里有个故事,和王羲之的东床坦腹很相像: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chán)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故事说,春秋时宋国国君宋元公打算请人画几幅画,消息传出,差不多全国的画师都赶来了,大家领旨之后,便在一旁恭敬地拱手肃立,一边用舌头舔着笔尖,一边用手调着墨,一副小学生等待考试的样子。与此同时,站在门外的还有半数人。有一位画师最后来到,只见他神态安闲,不慌不忙,不卑不亢,接旨后也不恭候站立,马上转身回招待所去了。宋元公注意到了这个画师,就派人跟踪过去观察他,一到招待所,发现这个画师已经解开了衣服,裸露着身子,盘腿坐在那里了。宋元公一听,说:“好呀,这才是真正的画师!”

这个宋元公眼光真“毒”!他愣是看出来那些循规蹈矩、精神萎缩的画师不过是浪得虚名,而那位不拘礼节,举止从容,放达不羁的画师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郗鉴也是如此。我们从他择婿的标准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最欣赏的不是装腔作势,谨小慎微的小人格,而是落拓不羁,我行我素的大风流。王羲之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书圣”,绝非偶然。

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什么都有一套模式,一套格式,甚至有一套公式,要受教育者按部就班,亦步亦趋,违反了这套模式、格式或公式,就被视为“问题学生”,就被主流社会所淘汰。看起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却使整个社会失去个性色彩、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拥有宋元公和郗鉴那样的眼光和心胸,那就是——发现个性并且欣赏个性,然后因材施教,而不是歧视个性,扼杀个性,把教育过程当做“压缩打包”的格式化生产,搞人才培养的“一刀切”!

怪人奇事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从王羲之“东床坦腹”的故事,其实已经能够看出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影子了。顺便说一句,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人物,除了充分利用文献和考古材料之外,还有两个因素也应纳入我们的视野:一是家族文化的影响,所谓家学渊源;二是遗传因素,遗传学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其实,中国古代的许多大师巨匠离了这两个因素都很难形成。我们现在没有书香门第,文化世家了,只剩下一个遗传基因在起作用,所以出不了大师一点也不奇怪。

山东琅琊王氏不仅是个政治豪门,还是文化世家,所以每一代都有杰出人物出现,可以说是代不乏人。但是,正如生物学有“遗传”,也有“变异”,家族文化也是如此。同样是王导家族的后裔,王羲之便和其他同族子弟迥然不同,所以在其他兄弟捉襟见肘的时候,他偏能演出“东床坦腹”的好戏来。而他的儿子王子猷,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放达不羁、特立独行的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史书上说,王羲之家族是“一门三杰”,指的就是王羲之和他的两个儿子王子猷和王献之,父子三人“文章为世人所推崇,俱善书画”。我们知道,王献之名气大是因为书法盖世,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那王子猷出名靠的是什么本事呢?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问答。古代有“三不朽”之说,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一个人想要流芳百世,要么像圣贤那样立德,要么像帝王将相那样立功,要么就做文人学者,着书立说,“成一家之言”,藏诸名山,传之后世。总之,你总要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才行。但是恕我直言,王子猷在这三个方面可以说都交了白卷——既无绝世之才,也没有丰功伟绩,在品德方面更是乏善可陈,这“三不朽”他一个都沾不上边儿:

如果说,别人都是靠“有所作为”得以不朽的,那么这个王子猷则是通过“无所作为”得以成名的;

如果说,别人是靠经常说“YES”不断进步的,那么这个王子猷则是通过经常说“NO”独树一帜的;

如果说,别人都是靠“脚踏实地”走向成功的,那么这个王子猷则是通过“天马行空”实现逍遥的。

但是,正是这个王子猷,却用他不同凡响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书写了一个人间神话。我经常开玩笑地说,王子猷就是一个靠特立独行爆得大名的“行为艺术家”。他的“行为”里面,处处都跳动着“艺术”的脉搏,灵感的节奏,审美的旋律。那么,他都玩了哪些“行为艺术”呢?我们来讲几个他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叫做“借斋种竹”。有一次,王子猷偶然到别人的空宅院里暂住一段时间,人刚到宅子,便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什么命令呢?就是令家人赶快在院子里种竹子!有人不解地问:“暂住,何烦耳?”——只是暂时住住,何必这么麻烦呢?王子猷吹着口哨歌吟了好久,才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君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