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现代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47851400000022

第22章 我国长绒棉生产现状(5)

3.苗期管理

(1)护膜防风吐鲁番盆地大风灾害频繁,4~5月年均大于8级的大风近10次。播种后要及时查膜,人工覆土压实膜边,防止大风掀膜,并用细土将漏盖的穴孔封实,以防进风揭膜。

(2)及时放苗、补种一般在播种后8~12天棉籽即可破土出苗,在棉花显行后应及时查苗、放苗和补种。对于错位的穴孔,要及时破膜放苗,放苗时应注意将棉苗基部穴孔用土封严,同时要保持膜面干净,以免减少地膜采光面,放苗应避开中午过强阳光时段和大风天气。播种后如遇下雨,应及时破除播种行上的土壤硬壳,助苗出土。对于缺苗较多的棉田,要在齐苗后催芽补种,确保全苗。

(3)中耕松土苗期中耕,有利于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和地温,促进棉苗健壮发育,同时也可除掉田间杂草。土壤湿度较小时,可在定苗后中耕;土壤湿度大时,在棉花现行时中耕。

每次雨后,如土壤出现板结,应及时中耕。苗期一般中耕2次,要求中耕深度10~12厘米,距苗行10厘米左右,做到表土松碎平整,不压苗、不埋苗、不铲苗,不损坏地膜,到头到边。机械中耕不到的地方可采用人工除草。

(4)早定苗地膜覆盖,地温高,棉花出苗快,出苗后棉苗生长也快,同一穴孔的棉苗相互拥挤,易形成高脚苗。当10~20%棉苗出现真叶或齐苗后即可定苗,于第二片真叶展平后结束定苗。定苗应注意留壮苗,去病苗、弱苗,每穴1株、不留双株,并培好“护脖土冶。

(5)叶面施肥苗期气温低,棉株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也较低,为促进壮苗早发,早现蕾和多现蕾,可在定苗后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100~120克和尿素100克,对水30升进行叶面喷施,每次间隔7~10天,连喷2~3次。

4.蕾期管理

(1)中耕除草蕾期要求中耕1~2次,深度15厘米,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和促使棉株根系下扎。

(2)化学调控对土壤肥力高、棉株生长偏旺的棉田,蕾期宜进行两次化学调控。第一次在现蕾期,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0.5~1.0克,对水20~30升,第二次在盛蕾期,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2~3克,对水30~40升。要避免在烈日高温下喷施,喷施后4小时内遇雨应重新喷1次。

5.花铃期管理

(1)揭膜根据棉田墒情和棉花长势,应于6月上中旬浇头水前揭膜,以防止地膜污染土壤。揭膜最好在傍晚进行,揭膜后要及时浇水,以免棉花受旱影响生长。

(2)追肥花铃期以追施氮肥为主。第一次在初花期头水前结合开沟条施,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左右;第二次于6月底7月初第二水前施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左右,施肥深度10~15厘米。

(3)叶面施肥为防止棉株早衰,减少蕾铃脱落,增加铃重,7月下旬至8月中旬,每667平方米用100~150克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尿素,对水30~40升叶面喷施,7~10天1次,连喷2~3次。旺长棉田后期应减少或不喷施尿素,缺氮有早衰迹象的棉田,可适当增加尿素用量。

(4)灌水吐鲁番地区长绒棉生育期较长,耗水较多,吐鲁番地区火焰山以南灌水5~6次,山北4~5次;全生育期灌溉定额,火焰山南每667平方米灌水量为600~650立方米,火焰山以北每667平方米灌水量为500立方米左右。头水是否适时适量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应根据土壤墒情和棉株长势长相来确定灌头水的时间,吐鲁番地区火焰山以南头水一般在6月上中旬,不要晚于6月15日;火焰山以北在6月中下旬,不要晚于6月25日。底墒水不足和沙性较大的棉田,头水可适当提早,有旺长趋势的棉田可适当推迟灌头水时间。头水的灌水量不宜过大,每667平方米一般为70~80立方米。灌头水后间隔时间10~15天,要紧跟灌第二水,以后每隔15~20天灌1次水,每次每667平方米灌水量为90~100立方米。

生育后期,棉株生育机能减退,再加上气温降低,需水量减少,但棉田仍需保持一定的墒情,维持根系活力,保持棉铃继续发育,因此,应适时停止灌水。吐鲁番地区山南在9月15日前后应停止灌水,火焰山北在8月底应停止灌水。

(5)化学调控在蕾期化学调控的基础上,于初花期每667平方米使用缩节胺3~4克,盛花期4~5克,分别对水40~50升喷施。

(6)适时打顶和整枝火焰山南8月10~15日打顶,山北7月20~25日打顶。肥力低、密度大的棉田可适当早打顶,肥力高,密度小的棉田,可适当晚打顶。打顶时摘除1叶1心,不能大把揪,不论高矮、旺苗、弱苗1次打完。去叶枝、抹赘芽和摘除无效花蕾。

为了减少棉株无效养分消耗,促进有效花蕾的发育,增强田间通风透光,8月初摘除无效枝条,8月25日前后摘除无效蕾。

6.病虫害防治

东疆棉区危害棉花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和黄萎病,主要害虫有地老虎、棉蓟马、棉蚜、棉铃虫和棉叶螨等。

(1)病害防治首先要保护无病区和轻病区,规范引种,种子调运要严格检疫,不使用发病棉田生产的种子和油渣,以控制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扩散和蔓延;使用包衣和杀菌剂处理种子。对于长期种植棉花的地块采用轮作倒茬,尤其是与水稻轮作,可降低枯萎病和黄萎病病菌数量;重病田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2)地老虎和棉蓟马防治地老虎和棉蓟马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防治的关键是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未包衣、拌种且地老虎和棉蓟马发生严重的地块,可在齐苗后喷施2.5%敌杀死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油1000~1500倍液;也可用油渣拌敌百虫诱杀地老虎。

(3)棉蚜防治加强田间虫情调查,采取隐蔽用药和点片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可沟施呋喃丹2.5千克或铁灭克350~400克,或用氧化乐果或久效磷1000~2000倍液点片喷施,也可用氧化乐果5~10倍液涂茎,或久效磷40倍液滴心,尽可能不要大面积喷药。

(4)棉铃虫防治秋翻冬灌,铲埂除蛹,降低棉铃虫越冬虫口基数;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和摆放杨树枝把,并对诱集带定期喷药,杀灭成虫及幼虫;利用棉铃虫成虫对黑光灯和高压汞灯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当棉田棉铃虫达到防治指标时可用赛丹或Bt生物制剂进行化学和生物防治。

(5)棉叶螨防治重在早期发现,查找中心虫源,及时用克螨特防治,控制其蔓延,结合灌溉减轻危害。棉花生育盛期,如果虫害发生程度超过防治指标时,可用久效磷1000倍液与敌敌畏800倍液混合,或用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在红蜘蛛发生严重时,也可用2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7.吐絮期管理

(1)清除杂草吐絮期要彻底清除田间杂草,以保证拾花质量,减轻下茬作物的草害。

(2)打老叶促早熟对于旺长、田间郁闭的棉田,可在初絮期打掉部分老叶,以利棉田通风透光,减少烂铃,促进早熟。对于晚熟、棉田青铃较多棉田,可在第1次收花后每667平方米使用乙烯利150~250克对水40升均匀喷雾。吐絮良好预期霜前花率达90%以上的棉田,用量可减少或不用,反之用量应适当加大。

(3)及时采摘棉铃充分开裂后应及时收获,一般单株下部吐絮2~3铃时进行第1次采收,以后根据温度变化每10~15天收1次。对于僵瓣棉、虫噬棉要单独采摘,同时严格区分霜前花和霜后花。对于采摘后的棉花应进行分晒、分存,以提高棉花的质量与等级。在采摘和装运过程中,要防止人和畜禽毛发、异性纤维混入棉花。

(4)清除残膜头水前未揭膜的棉田,收获后至秋翻前要拾净残膜,集中处理,以免污染土壤,影响下茬作物。

§§§第一节有机棉发展概况

一、有机棉与常规棉的不同

有机棉与其他概念的棉花,如常规棉花、无公害棉花、绿色棉花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包括:

(一)生产标准更严格

有机棉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和基因工程技术,而其他棉花则允许使用或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和技术。因此,有机棉的生产比其他棉花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发展替代常规农业生产的技术和方法。

(二)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更严格

跟踪审查系统是有机棉认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机棉生产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保存所有记录,以便能够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审查。

(三)产棉基地证书审查严格

有机棉生产基地要经过2~3年有机转换期才能获得认证,有机棉证书有效期一年,每年必须接受现场检查,确定是否能继续获得认证。

二、有机棉发展现状

有机棉生产是有机农业的一部分。有机农业的概念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和瑞士,这在当时是对应刚刚起步的石油农业而产生的一种生态和环境保护理念。20世纪40~50年代是发达国家石油农业高速发展的年代,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因此,就有一部分先驱者开始了有机农业的实践。世界上最早的有机农场是由美国的罗代尔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建立的“罗代尔农场冶。随着现代石油农业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影响的日益加剧,发达国家纷纷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发建立有机农场,有机食品市场也初步形成。1972年,全球性非政府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在欧洲成立的,它的成立是有机农业运动发展的里程碑。80年代有机农业在欧盟、美、日、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迅速发展,并形成全球运动;90年代后由于有机产品高速增长,促进了有机农业的更快发展。根据德国生态与农业基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2002年,世界经过认证的有机农场达到46.3万个,有机农业土地面积达到2407万公顷,其中有机农业耕地面积占世界有机农业土地总面积的近50%,近10年,有机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年增长率在25%~30%,目前正在逐渐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据有关机构预测,今后几年全球有机农业的平均发展速度在15%左右。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中心估测,2000年有机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贸易额为160亿美元,2005年为300亿美元;预测今后10年全球有机产品销售额将从目前的每年300亿美元增长至每年1000亿美元。

§§§第二节有机棉生产栽培技术

我国3大主产棉区中新疆棉区是种植有机棉最适宜的地区,而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两大棉区目前发展有机棉有一定的困难。本节将针对新疆棉区的生态条件介绍有机棉生产技术。

一、有机棉土壤培肥

有机棉种植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种植绿肥和豆科作物、采用合适的轮作、施用动植物肥料和天然矿物质来保持土壤肥力。

1.新垦地培肥新垦土地第一季种植油葵或草木犀、苜蓿等绿肥作物,播前每667平方米基施经堆制处理的棉籽粕或畜禽粪肥300~400千克,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棉花播种前翻入土壤,以熟化和培肥土壤。

2.秸秆还田棉花收获后,秸秆于犁地时粉碎并翻入土壤。

3.作物轮作棉花与草木犀或苜蓿等豆科绿肥作物套(轮)作。每年6~7月份灌水前在棉田套种草木犀或苜蓿,棉花收获后草木犀或苜蓿越冬,第二年春季棉花播种前翻入土壤。

4.多施有机肥施用经堆制处理的棉籽粕或畜禽粪肥等有机肥。棉花播前每667平方米基施棉籽粕300千克左右,或牛羊鸡粪肥500千克以上。另外,每667平方米备用100千克左右棉籽粕(堆制腐熟),在棉田灌第一水前开沟追施。

二、有机棉生长调控

在有机棉生产中禁止使用缩节胺等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主要通过采用合理的密度、合理灌溉和人工进行生长调控。

1.合理密植新垦荒地,由于肥力瘠薄,棉株生长矮小,应主要依靠群体提高产量,每667平方米种植1.5万株以上;第二年,每667平方米种植1.2万株左右,达到中等肥力时,每667平方米种植量为0.8万~1万株。

2.灌水调控适当推迟棉田第一水的灌溉时间,防止蕾期生长过旺,以后各次灌水也应适期适量,以控制棉株的营养生长速度,防止棉株旺长而造成田间荫蔽。

3.去叶枝,适当早打顶、打边心在棉花现蕾后,及时去除叶枝。有机棉由于禁止使用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棉株营养生长较快,为控制株高和果枝长度,减少田间荫蔽,应适当早打顶、去边心,留果枝8~9台,每果枝留果节1~2个。

§§§第一节我国天然彩色棉的发展现状

一、天然彩色棉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们的印象中,棉花一直都是纯白的,其实,自古以来自然界中就有彩色棉花的存在。这种棉花的色彩是一种自然属性,可以自然地遗传给下一代。天然彩色棉作为一种在棉花吐絮时纤维就具有天然色彩的新型纺织原料,具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