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47844400000009

第9章 育儿热点专题问答(1)

行为1多动VS好动

Q:我的孩子刚刚上幼儿园,没有一刻安静的,老师总反映他上课不是动来动去,就是找周围同学说话,总批评也没啥效果。回家也是,除了睡觉,没一刻安静的,而且别人说话,他总爱插嘴,话也很多。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他的表现很像多动症,想请教一下专家,他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改善,还有,应该怎么判断他是不是多动症?需要去医院检查吗?谢谢。

A:这位家长,你反映的孩子行为表现的确属于好动,比较影响学习的专注力和正常的与人交往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但可以观察他在看电视时、做游戏时、读自己喜欢的书时表现是怎样的,是不是能安静好长时间?如果有安静做一件事长达五至十分钟的时候,应该就不是多动症。多动症要经过严格的检查,不能轻易下定论,因此建议你最好带孩子到医院或相关单位去检查确认一下。

经济刚开始发达的社会里,这种好动类型的孩子很多,玩具、游戏活动、好吃的零食、好玩的去处、图画书籍、动画片、电视广告、大街上色彩斑斓的霓虹灯,琳琅满目,这些都成为吸引孩子注意力、让孩子分神的干扰因素;此外,父母自身的安全感、个性是否成熟、情绪是否稳定、家庭的气氛是否和睦,更是无形中影响、决定着孩子的心理安定和情绪稳定性,也影响孩子的行为质量。活动性过强,行为偏差较大,而行为表现不令人满意,经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和责备,甚至不停地数落还有更粗暴地对待,语气急躁、语调高、语速快,会让孩子心中更加不安、焦虑甚至恐惧,由此更难理解师长的良苦用心,更加无所适从。为缓解压力,孩子便会把规矩忘在脑后而以好动的方式来寻求关注和安慰。

所以,请父母不断调适自己的心理,达到安定再去影响孩子,还要多和老师交流,要多用平静安详的眼神和表情还有手势不断提醒、肯定鼓励孩子。一定要记住:永远和你的孩子一条心,同情他,帮助他,引导他,他的心就会安宁、平静和专注。千万不能随意以多动症的治疗方式解决孩子的行为偏差,阻碍亲子双方自然成长的关键期和进程。

行为2爱发脾气甚至喊叫和摔东西

Q:专家,您好,我的孩子两岁多了,很可爱,可是就是脾气有点大,稍微不如意,她就大喊大叫。如果我们不顺着她,她可以一直喊到喉咙嘶哑,我们家长又不忍心,所以只能顺着她,可是又怕这样下去,她养成不好的性格。硬管她吧,她就会变得更激动,现在已经发展到边喊边摔东西了,我们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恳请您给予指导。

A:这位家长你好,两岁的孩子正值神经系统发育高峰期,孩子脑细胞活跃,但很不成熟,很难控制情绪、四肢活动及行为,而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意识又开始发展,要求独立自主,同时还很不理解社会规则,没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因此经常表现得异常固执,爱发脾气甚至喊叫和摔东西,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普遍行为现象。

而你反映的孩子的表现也有一些天生气质的原因,还有后天养成的习惯的原因。孩子们的先天气质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乐观活泼喜欢与人交往,是多血质类型;有的孩子很容易情绪沮丧,总是很不开心,闷闷不乐,属于抑郁质;而你谈到孩子的情况应该属于胆汁质,典型的特点就是遇到事情反应比较过激,一定要很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怒不可遏或歇斯底里,宣泄过后很快就会变得开心起来。老人或心肠柔软的母亲过分迁就孩子,也容易使得孩子脾气过大。

建议这种类型孩子的家长尽力在孩子脾气大作之前多观察孩子,尽量不让孩子处于激动的心境。如果孩子大发脾气,父母一定要平静对待,但平静中是要有关切和力量表达的,那是一种镇定而柔和的平静,而不是一味地顺着孩子。如果孩子再摔东西,建议父母把孩子紧紧抱住,让她在你的怀里平静一会儿,她情绪的高峰过后,很快就会平息,也不再想摔东西了。之后,再平静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说:你刚才的表现不对,自己想一想,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那种事情。孩子虽然只有两岁多,但你认真地对她讲,她一定能听懂。孩子发脾气时,关键是不能以家长的情绪再度感染孩子。

行为3女儿过分注意外表

Q:虽然才三岁,我女儿越来越注重外表了,虽然女孩子爱美是天性,但是我觉得她有点过了,天天回来说这个小朋友买了件新衣服,那个小女孩儿买了个新头饰。我们给她买的衣物够多了,可是她还觉得不够,一个小女孩,衣服比我和他爸爸加在一起都多。我很担心,这样下去,会不会让她变成一个虚荣和浪费的人?跟她讲道理吧,她就说不听不听,而且现在她还开始对我的化妆品感兴趣了,我每天早上坐在梳妆台前,她都一动不动地看我化妆,有时甚至表现出很嫉妒的神情。我很担心。请问专家,她这种心理和行为正常吗?是不是一定要改变她?我应该怎么跟她沟通?

A:这位家长,你谈到你给她买的衣服够多了,可能我们做父母的原来也希望自己的女儿打扮得漂亮一些,结果成了孩子的自我期望。

既然她这样受父母导向的影响,父母可以接着引导她。爱美的天性非常可贵,要好好保护,但美一定要尽力从外向内渗透。对于孩子爱美爱打扮爱花钱买衣服甚至对化妆品感兴趣的事情不必要太过阻拦,但可以引导你的女儿关注更多方面的事情,比如有趣的游戏、智力玩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美丽的大自然等,再大一些之后,可以引导她关注人的个性之美、美德之美、自然之美、科学的魅力、思想之美、心灵之美……相信在父母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下,孩子会把爱美的天性渐渐向内部深化的。

行为4太爱提问题

Q:我的儿子脑子里的问题似乎比同龄孩子要多很多,虽然才两岁,可他在语言这方面发展得比较好,口语表达能力很强,他总是有那么多的问题,有时候问得我和我先生都有点招架不住了。面对他强烈的求知欲,面对他的问题,我们真恨不能马上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但经常我们就会被孩子问得卡了壳。我们想请教专家:持续这样下去,我们会不会耽误孩子的成长,面对这样提出太多问题的孩子,我们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

A: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活跃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好奇、爱提问题、喜欢从事探究活动上,因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所以成人应该鼓励幼儿好问、多问、多动脑。

所以,这位家长的孩子喜欢提问是好事,这样的孩子对知识的吸收力强,接收信息的能力也要更强一些。就怕孩子不提问,那样孩子很难主动学到东西。

对于这位家长的烦恼,家长不用拘束于自己无法及时回答孩子的提问,对于家长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孩子肯动脑筋,家长不要表现出烦恼或厌烦。建议父母每次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都认真倾听,表示很感兴趣,这样能更好地尊重孩子及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实在一时答不上来时,可以表示愿意跟孩子一起学习,希望将来能弄懂孩子的问题。此外,家长也要多给孩子买些科普方面的书籍,和孩子一起学习,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找老师请教,并且创设约束和禁令少的环境,不束缚幼儿的手脚和头脑,给予幼儿较大的自由度。孩子的思维才能活跃,主动探索的愿望才能得以保留。

行为5恐惧情绪严重

Q:我女儿两岁多了,现在不但害怕外界声响,还害怕毛绒玩具,请问这是正常现象吗?我们该如何帮助女儿?

A:这位家长你好。你所谈到的女儿有恐惧情绪的情况在两岁的幼儿中,尤其是女孩儿中间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孩子恐惧与先天的气质有关,有的孩子天生神经类型不够活跃,遇到事情喜欢回避;而有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则天生喜欢强刺激的声响和奇怪的事物,对许多事情充满了强烈的兴趣。同时,有研究发现,人对某一事件的焦虑与该事件的不确定性有很大的关系。事件越不确定,孩子就越感到焦虑和害怕。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对身边的事物越来越熟悉,恐惧感就会减轻。还有,如果孩子缺少微量元素,也会导致孩子情绪紧张,产生害怕心理。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你的女儿可能由于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害怕的情绪。家长首先对孩子的胆量要求不能过高,毕竟她的年龄、性别和天生的个性是她无法改变的。因此家长最好不要责备孩子胆小,更不能说孩子没出息,而是要经常带孩子出去活动,尤其是多接触身边的各种事物和声音。同时,家长可以总是对毛绒玩具作出喜爱的样子,并且讲述故事情节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会因此而脱敏的。

行为6胆子特别小

Q:我的女儿胆子特别小,比如在公园里看到高大的京剧脸谱回家后一直问个不停,我知道这是她害怕的表现。我该怎么帮助我的女儿呢?

A:这位家长,当孩子表现出害怕,或者家长可能细心发现孩子胆小时,就要鼓励宝宝说出内心的感受,适当表达自己的同理心:“我小时候也有害怕的时候,但我现在已经不怕了;没关系,说说看,你觉得那个东西哪里可怕……”孩子说出来后,家长再以自己的知识和见识向孩子解释他害怕的东西,尽量用好奇的语气,引发孩子的兴趣,将孩子的恐惧转化为好奇。此外,还要多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再有,就是年轻的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尤其是经常进行心灵的沟通,孩子心灵有伴侣,就会备感安全。

宝宝在各个年龄阶段怕哪些事物呢?

宝宝在各个年龄阶段害怕的事情不尽相同,因此,父母们要分清哪些恐惧是正常发育,不要因此而过分担心,同时,也要分清哪些恐惧需要给予宝宝鼓励和安慰。

一岁左右的宝宝会经常:

怕见陌生人,见到生人不说话怕见到医生,因为打过针;

怕巨大声响怕刮大风;

怕打雷;

怕电动的会发声的机器狗;

两岁左右的宝宝会经常:

怕表情严厉的人,或者看起来不友善的人怕狗,即使很小的狗也怕;

怕猫,担心猫咪忽然伸出爪子抓自己;

怕小虫子,如树上垂下来的吊死鬼、蟑螂怕爸爸妈妈理发,觉得不太认识他们了;

三岁左右的宝宝会经常:

怕长得比较怪的人怕鬼;

怕卡通片里的怪兽和坏蛋形象怕黑夜里窗外投入屋内的影子;

怕父母之间争吵;

怕小动物;

怕妈妈变老,怕妈妈死;

很多父母都提到自己的宝宝胆子太小,怕这怕那的,宝宝们有共同的恐惧,比如和妈妈分离;也有各自千奇百怪的恐惧,如害怕棉花糖、怕影子、怕怪兽等。事实上,婴儿从刚一生下来不久就开始出现恐惧,比如怕强光、怕巨大声响。再长大一些,害怕的事物数不胜数,譬如妈妈的突然离去,陌生成年人的出现,对猫、狗类小动物的害怕以及怕黑暗等等。这种恐惧心理大多与宝宝的生活经验、想象力、自信心等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婴幼儿具有恐惧心理,一般来说不是什么病态,而是一种年龄特点,一种暂时现象,不过它也提醒爸爸妈妈们,在孩子的情绪方面可能出现了某些不安定,需要我们及时安抚、鼓励和引导。

行为7怕生

Q:我女儿快三岁了,在家还比较活泼,能说会道的,可是只要出门见了生人,又躲又藏,不给别人正脸,怎么对她说服教育都不行,请问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A:这位家长,许多孩子在人际交往上都有两重表现,在安全熟悉的家里,在自己最信任的成人身边是无拘无束的,很放得开,在陌生人面前和陌生环境中比较畏缩,这是孩子安全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

三岁左右的孩子用说服教育讲道理,孩子不是听不懂,但相对于孩子的天性来说,恐怕还是为时过早,因为孩子对许多社会性的礼节还不很熟悉,对于道理中的推理也不会按照大人的逻辑去接受。如果强求孩子接受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孩子会感到不安全,甚至感到很恐惧。即使在幼儿园学到了许多礼貌的知识,面对每天都会见到的邻居,孩子仍然会想不到将曾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环境中去。

家长之所以对孩子有期待,是因为孩子在家里表现很自然,就顺理成章地认为孩子在外面也应该做到这样。的确,孩子有做好的可能和前提,但需要更多的锻炼的机会,否则,孩子就算在家里再自然、再活跃,也还是对外面的环境有恐惧感。建议家长经常带孩子到外面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同事聚会、亲戚之间的相互走动、亲子俱乐部的活动等,这样,孩子就不会太认生了。此外,性格敏感、对交往环境挑剔的孩子真的很需要家长的鼓励,而不是批评和指责。

孩子一碰到陌生人或者新环境就哭的状况,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那些经常有机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或者经常有机会去接触陌生面孔的孩子,对于新环境和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就逐渐得到锻炼。虽然刚开始见到陌生人也会不理不睬,但是很快就和别人玩熟了。一句话,多练习就能摆脱胆怯。

行为8淘气并反抗

Q:老师,我总觉得我的儿子比一般的孩子更淘气一些,而且如果批评他,他就表现出很反抗的样子。他精力很充沛,弄得我头很疼,有时我想不管他算了,爱怎么样随他吧,可又想着要为他负责任,不能听之任之。我该怎么教育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