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47836400000098

第98章 怎样对待“任性”的孩子

任性,是指一个人不顾客观环境和条件如何,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任何人的劝告和阻拦都难以发挥作用的一种性格品质。任性的主要特征是放任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在一般人看来,任性是孩子的消极品质,应该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制止。但是,孩子的任性与成年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可塑性的。一般来讲,孩子的任性具有两重性,应注意区分不同情况而加以教育。一种情况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识范围扩大,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独立性逐渐增强,会产生“任性”的行为。这种“任性”行为是孩子身心发展的正常反映。它表现在孩子独立完成某件事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方面;或为了维护自尊心而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方面;或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而采取一些冒险行为方面。这些尽管被家长看成是“任性”,孩子自己却不以为然。此时,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合理运用这种“任性”,使之成为发展孩子独立性的一种动力,而不应当视为错误而予以追究。另一种情况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为不分情况地随意放任自己,毫无约束。这是一种消极的品质,家长应帮助孩子矫正。

孩子任性的原因,尽管与遗传和神经类型有关,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家庭教育不当是造成孩子这种不良性格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轻易给予满足,特别是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更是如此,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孩子任性的坏毛病。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采取高压、强迫的教育方式,过多地责骂孩子,就容易使孩子形成固执、任性的坏脾气。那么,当孩子产生消极的任性行为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给孩子讲清任性的危害性

对孩子的任性行为,不能因娇惯而放弃教育,一味顺从,也不能粗暴对待,以打骂代替教育。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说理入手,以情感化,巧妙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任性的危害性。任性的孩子遇事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大,对其身心健康是很有害的。还有的任性孩子,一切从感情出发,我行我素,难以接受劝告,发展下去会蛮横无理、胡作非为,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任性是一种不好的品质,家长、老师、同学不会喜欢,也更不会由着孩子的性子办。长大以后,这种任性的性格还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及工作、生活。同时,家长最好能让孩子感受到任性会给亲人、朋友造成的感情负担,让孩子自己认识到任性行为的不合理性,这样,孩子才会产生自觉改正这种不良性格的愿望。

(2)家长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纠正孩子的任性

现在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光说要停止打骂教育,可当孩子不听话、哭闹、发脾气时,就没有办法了。”的确,要教育好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家长是否找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方法。

有一个小学生很任性,一次吃饭时因一点儿小事不如意就不吃了。家长批评了他,他就干脆躺在地上哭闹,一会儿又起来把桌子上的书全部扔到地上。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要表现得沉着、有耐心,可用转移法进行教育,即设法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因为孩子发脾气时,他的神经系统处在高度的兴奋状态,容易引起爆发,所以不应火上浇油,大加训斥。此时,家长可请他看一看画册,或做其他能吸引孩子的事情,以此来安定他的情绪。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家长好像没有这回事似的,让他吃饭,这样孩子也就会忘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吃过饭后,家长再给予耐心的教育,指出他刚才为什么不对,危害是什么,并要求下不为例。这种做法是比较有效的。

此外,还有很多的方法,例如:听任法,当孩子任性时,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可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没趣就会停止任性,然后家长再进行说服教育。激将法,利用孩子好胜心比较强的特点,克制其任性行为。夸奖法,利用孩子喜欢“戴高帽”的特点,调动孩子的自尊心理,及时控制他的任性行为。总之,方法很多,家长可根据孩子任性的表现,采取适当的方法。

(3)对孩子的要求不要“百依百顺”。

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家长要支持鼓励。对孩子不合理或过分的要求,家长决不能毫无原则地迁就,应坚决地拒绝,并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家长决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放弃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要知道,如果孩子的企图第一次得逞,以后就会习以为常,由着性子来。伟大的思想家培根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此,家长应注意不能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稍有让步。

(4)家长之间的意见要统一

父母之间意见要统一,而且同祖父母之间的意见也要统一,防止孩子有“空子”可钻,否则家长的正确意见难以付诸实施。例如,当孩子任性时,往往是父亲动手打孩子,母亲忙着护孩子,外婆出来拉孩子,甚至相互埋怨、指责、争吵,这就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千万不要产生分歧。即使有分歧,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