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47836400000094

第94章 孩子需要自我激励

孩子由于判断能力远不及大人成熟,时常会犯错误、遭遇挫折。但是,即使是孩子,也具有区分好坏的基本判断能力,如果犯了严重的错误,孩子的内心深处一定会有所察觉。虽然不知原因,他也会自问是否做错了,而努力去找原因,激励自己改正过来。

所以,当孩子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时,如遭到较大挫折,父母与其当场数落,不如给孩子留下自我思考的机会,等事情过后,再慢慢细问:“那件事怎么样了?”,“当时觉得很困难吧?”有了反思的机会,孩子才有可能从各个角度去检讨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鼓励自己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因为,孩子的自信心除了来自外人的鼓励,更多的来自自我的激励,因此父母应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这样做。

孩子通过自我激励可以提高自我形象,从而使自己能有所进步;而进步的喜悦反过来让其更有理由自我激励,从而推动自己取得更大进步。“我今天的确表现得很好”将演变为“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者”,这将增强孩子将来成为一位真正的成功者的信心。

让孩子知道如何去放松是保证他有上佳表现的关键所在。只有当孩子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放松,他的身体才处于最佳状态,他才可能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做任何事都会保持高效率。

许多父母为了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往往给孩子发奖金。试图通过给孩子发奖金,告诉孩子若考不好就对不起父母,或者恐吓孩子若成绩不好就要受到惩罚等,以此来刺激孩子取得好成绩,其实,这几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自我激励,这才是内在的动力。

因此,在父母帮助孩子面对困难挫折时,需要不断给孩子以支持、鼓励、认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孩子会因为自信而不断激励自己去战胜困难、战胜挫折。

在这里我们为家长提供一些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激励的建议。

(1)鼓励孩子敢于正视挫折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什么时候遇到挫折,遇到什么挫折不可能选择。因此,正视挫折是排除挫折的心理和思想前提。所谓正视,就是要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它,既不要简单地怨天尤人,归之命运,这实际上等于放弃争取转机的努力,屈从于困难;也不要消极地逃避,为其合理化寻找遁词,其结果对扭转挫折是毫无意义的,或者说只能是自欺欺人。

所以要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观念:挫折是正常的。

(2)帮助孩子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要进行客观地分析并不是容易的事。除了天灾人祸的意外引起的挫折外,其他的原因常常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因果关系。家长要帮孩子分析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有的人却能较好地把握自己。

为了战胜挫折,要对造成挫折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正确的分析和归因,是战胜挫折的必要基础。把挫折和成败结果一概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孩子,不能对行为作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面对挫折会感到无能为力和束手无策,从而不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困难和改变失败的处境;但是,把挫折和失败结果统统归于个人的努力不足,过多地责备自己,也是不客观的,同样不能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起合理的责任,有效地走出逆境。

所以,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冷静地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及时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才能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用切实的行动去促使挫折情境的改变。

(3)让孩子学会淡化和遗忘

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以后,就觉得自己的情绪已不像当初那样痛苦,这时最好去从事一个新的活动,使自己没有余暇和心思来回顾以往,把往事逐渐淡化,逐渐遗忘。

(4)积极地寻求恰当的方法战胜自我

如果说认识自我是极其困难的事情,那么战胜自我则更需要加倍的毅力和勇气。尤其是当人陷入某种困境时,理性的迷失或降低是常见的情形,因此要首先走出心理认识上的某种误区,重新确立目标体系。这就需要以科学的精神来寻求排困解惑的方法。比如,移情调适、重建目标系统等,具体方法则要求依发生挫折的情境而定。

其实,正如前面所言,有了行动便有了自信,只要孩子在想办法努力摆脱困境,挫折就一点都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