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47836400000083

第83章 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责任心,因为责任心是一个人立足于复杂的社会,能担当重任的重要条件。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每个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孩子幼儿阶段所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如幼儿自己要求独立吃饭,试穿衣服,手脏了自己洗等行为都是孩子责任心的表现。家长的责任是密切地关注孩子,帮助他,鼓励他,在他尝试的过程中,培养其意识,增强其自信,逐步成为独立自主,对个人、社会负责的人。

◆家庭是责任心滋长的土壤

孩子并不是天生具有责任心的,它是在适宜的条件和精心的培养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而形成的。家庭是孩子责任心赖以滋长的土壤,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他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在家庭环境中长出责任心的“幼苗”,才能在更复杂的学校、社会环境中经受考验,得到修正和磨炼,最终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责任心的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不可想象,对自己不能负责的人,何谈对他人负责?对家庭没有责任心,何谈对社会有责任心?因此,家长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从家庭做起,从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循序渐进,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

有责任心的孩子能运用他自己的智慧、信心和判断力去作出决定,独立行事,考虑他的行为后果,并且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需要。他们明白自己的义务,并主动履行义务,愿意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家庭责任心主要是指能尊重其他家庭成员的权利,自愿承担家庭义务,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一个具有家庭责任心的人,不仅能在现时的家庭生活中扮演好家庭成员的角色,在未来的生活中也有能力组织好属于自己的家庭,他的一生不仅能享受到家庭生活的充实、快乐,同时,也能创造出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既应该享受其权利,当然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以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

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的责任心难以确立,将来一旦走上社会,就很难有社会责任心。

◆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不仅在于家长是否具有家庭责任感,还在于家长是否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如果你不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或母亲,怎能对孩子进行责任心的教育呢?父亲与朋友玩麻将通宵达旦,不顾及对家人的干扰;母亲忙于在外应酬,家里一团糟,父母又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去埋怨孩子不愿回家呢?

在一个专制的家庭里,也难以培养出有家庭责任感的孩子。因为家长对孩子控制得太死,管制得太多,使孩子没有机会就某件事作出负责的行为,孩子做事只是服从,听命于大人的意见,而我们强调的责任感并不是指你的孩子按照你告诉他的方式去行事,而是他能主动发现并自主地作出反应。

只有民主的家庭,才是家庭责任感生长的最佳环境。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长和孩子相互独立,并非各行其是、漠不关心,而是彼此尊重又相互关照,孩子受到重视,家长具有威信。在讨论家庭中的责任与分工之前,父母应该想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自己惯用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是否有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在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责任感之前,先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孩子的榜样。然后就有可能从抱怨孩子转而反思自己。要想改变孩子,也应从改变自己开始。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创造或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关键是父母必须赋予孩子一定的责任,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的。通过赋予孩子责任,或让他们自己承担某些行为的不良后果,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