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47836400000072

第72章 让孩子不再懦弱的方法

孩子性格懦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过分保护

由于家长溺爱,怕孩子吃苦受累,怕孩子磕着碰着,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孩子保护在一个绝对安全的状态之下,使其从来没有受过外界的刺激和打击,也没有学会如何自我保护。自然,这种孩子很容易变得懦弱。

(2)过分严格

在过分严格的家庭教育下,由于孩子面对家长的强大压力,无法逃避,便习惯于对紧张刺激做出被动消极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父母面前的屈从,就可能发展为在别人面前的懦弱。

(3)不良暗示

长辈的不良暗示也可造成性格懦弱。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孩子安静地睡在妈妈身边,妈妈听到雷声,看到闪电,惊慌地把孩子从床上抱起。孩子从妈妈惊慌的动作中,产生了对雷声、闪电的惧怕,甚至从此再也不愿一个人在小房间里睡觉,这就是家长不良暗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4)表扬不当

表扬是对人的行为的鼓励和肯定,对心理起着强化的作用。对儿童不适当的表扬常可使其行为向不良方面定型。如公共汽车上一位男青年欺侮不敢做声的女学生,女孩事后对人说:“我小的时候,爸爸就常常夸我老实、听话,而且常常是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这样说。从此,我就慢慢失去了在陌生人面前抗争的能力,不会在众人面前哭喊,好像命里注定逆来顺受。”这个例子说明,不适当的表扬可使孩子向不良的性格方面定型,变得懦弱。

如何矫正孩子的懦弱性格呢?家长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孩子接触社会

要纠正过分保护或过分严格的家庭教育。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外出活动及与人交往的机会,尤其是由祖母、外祖母带养的孩子,更应从家庭的小圈子里走出来。家长应经常带孩子到公园或其他公共场所去,让他们接触外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家长还应带他们走亲访友,去各地旅游,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同时要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们一起游戏玩耍,一起参加文体活动。

(2)鼓励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大胆说话

性格懦弱的孩子大多不喜欢说话,更不善于争辩,尤其是在陌生人面前,大庭广众之下,更是如此。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他大胆讲话的机会。比如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讲话,每当客人来时,家长就应该让孩子与客人接触,并求得客人的配合,让客人有目的地发问,一回生,二回熟。这样,可逐渐改变孩子的懦弱性格。此外,家长可多为孩子提供独立思考、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遇到事情,多问孩子:“你看怎么办?”,如果孩子说得对,家长应该赞赏,给以鼓励,使孩子获得自信和勇气。如果孩子说得不对,或表达得不确切,也不要责怪孩子,不要让他感到难为情。家长应指导孩子,让他自己思考为何说得不对。这样,可不断提高孩子说话的能力,改变孩子懦弱的性格。

(3)鼓励孩子独立做事

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只想同自己熟悉的人相处,而与不熟悉的人打交道时,会产生一种潜意识的惧怕感。有些孩子已经上了初中,家长让他们到外面去买点油盐酱醋,他们都不愿意。因此,家长应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处事办事的能力。例如,家长可有目的地交给孩子一些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限定时间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家长可帮助他克服,给以必要的指导、鼓励。当孩子完成时,应立即表扬,使他树立信心。家长也可以和学校的老师联系,请求老师让自己的孩子在班上当个小干部,担任一定的班级的工作,以提高孩子的交际、处世能力。

(4)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性格懦弱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怕”字当头,不管遇到什么事,第一个反应就是“怕”,怕这怕那。因此,消除“怕”字,让孩子大胆显示自己,是摆脱懦弱的重要手段,而反复实践,让孩子在锻炼中培养坚强的性格则是重要途径。所以,培养孩子坚强性格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事事想到对孩子性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