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47836400000042

第42章 保护好孩子爱问的天性

“人为什么要睡觉呢?”“兔子为什么跑得那么快呢?”幼儿总会不停地问问题,他们无休止的“问”,经常把大人们搞得很尴尬;他们离奇的“问”,也常把大人弄得瞠目结舌。

孩子是世界的新客,他们对世界从一无所知到逐步认识,问,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开始;问,是他们探究世界的内在动力;问,是他们观察发现世界的最好方式;问,是他们好奇心得到满足的突破口。

古人云“学贵多疑。”不疑不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多疑好问,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就获得了知识,就更有学问。

面对这些无休止的发问,父母应不失时机地帮助他们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培养孩子爱问的习惯,家长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多思多问。当孩子向父母提出问题时,应尽量给孩子以较圆满、正确的答案,并不失时机地肯定、表扬孩子爱动脑筋的习惯。答案和表扬一方面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更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较深奥,家长自己也弄不明白,或者有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不健康,或不便于直接告诉孩子,遇到这种情况,也要正确处理,而不能打击孩子爱问的积极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谦虚地告诉孩子:“你提的问题真好,但这个问题我也不懂,等我查完书再回答你,或者你自己查书找答案,好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一些父母是怎样在无意中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创造性的形成。

保持孩子好奇心的诀窍是大人要有童心,要会换位思考。大人对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理解,甚至不耐烦,是因为孩子问的问题,大人早就知道了,站在大人的角度,没什么可问的。正如作家桑姆·金丽所说:“我们的眼睛变得只盯着追求的目标,以至于对眼前的玫瑰花也不惊奇。”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允许他提问。

其次,不要敷衍孩子,要给孩子的提问以满意的回答,如果自己不懂,就带孩子一起去找答案。另外,家长要对孩子说这样一句话:“我真喜欢你爱提问题。”有时对孩子的提问,还可以不马上提供答案,而是进一步提出一个疑问和悬念,激起他更强的好奇心。

最后,允许孩子探索,比如拆东西。家中如果有贵重东西,尽量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如果他看到给拆了,就千万不要责备他。否则对孩子的好奇心是致命的打击。

如果孩子问了超出他的年龄应知道的事,怎么办呢?家长也不要责备他。因为孩子并不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有个家长的做法很好,每逢孩子问了无法叫他说清的问题,他就告诉孩子:“我把这个问题记下来了,到了你15岁的时候,我就会回答你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也许以后用不着父母回答,他自己慢慢也明白了,但是这种做法,让孩子感到他的提问受到了尊重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