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47836400000036

第36章 创造力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能力——如果孩子没别的事情可做,他们就会制造一些恶作剧。家长所应该做的,便是将孩子的这种创造力引上正确的轨道并让它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

富有创造力对一个人来讲非常重要,这将决定他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和能取得多大成就。在经济生活中更是如此。如果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获得良好的理财能力,在将来挣得一笔可观的财富,富有创造力的品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商机的难以捕捉和人的生存空间正在变小,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经济上的成功常常只属于那些能够不拘一格和独辟蹊径的人,而这些都是富有创造力的品质带给人的馈赠。

作为孩子的家长,应避免太快地把许多问题的答案告诉给你的孩子,可以允许孩子从事一些冒险活动,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同时还有助于发展你与孩子间的关系。

定期帮助孩子用新的工具及材料做一些实验,不能要求孩子的每次实验结果或每次活动都有实际用途。

真正的创造力往往要伴随着许多次的失败。鼓励年幼的孩子在所扮演的角色中展示自我。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他的情感,允许孩子在做事情时有股冲劲,这一切都能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建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定期让孩子接触一些好的书籍、音乐与艺术作品,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你应和孩子一道去公共图书馆,或通过听收音机发现一些经常播放音乐的栏目,去参观一些你所在的地区的博物馆及艺术品商店。因为大多数创造性的作为都是一些现有思想与认识的升华,所以经常接触音乐艺术,对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大有帮助。

可以说,孩子们接触的观念及新的事物越广泛,他的创造性思维的潜力发挥得就越大。

避免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想法太快地表示反感,不对孩子说一些诸如“那样做根本不行”之类的令孩子灰心丧气的话。

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惩罚要对事不对人。不要在纠正错误的同时,说一些像“可真是做了件蠢事!”或“你永远也做不成什么正事!”那样的有伤孩子自尊心的话。

珍视孩子的创新、探索与试验。没有什么会比冒失地对孩子说一些像“为什么要做那件事”或“把那些脏兮兮的废品扔掉”那样的话更快地扼杀孩子的创造精神了。应该把孩子所创作的艺术品珍藏,并夸奖他或他的作品。

事业最成功的人都是具有高度创意,有高度自觉的动机,有敏锐的直觉,有胆量、反应稳健、直觉灵敏,而且是有能力看见机会的人。这些特质不是来自智商,而是来自生活的智慧。

智慧不像智商,它是无形的,无法精确测量。反映在人生的层面,像透视力、自发性、创造力和社会技能等,就是一种认知的感觉、一种直觉、一种内在的创造力。

创造力就是将那种解决问题时的创意和奇思妙想相结合的崭新思路。它绝非天才专有,但是,我们要想办法把它激活。对每个人而言,创造力就是新颖的点子。

此外,创造力还包括要用新颖的点子来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力是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一项优秀技能,很多人需要学习、训练、指导、开发。有创造力的人能克服各种对创造力的妨碍,并充分地应用创造能力改造生活。

“现代心理学之父”詹姆斯说:“创造力是以非习惯性的态度去看待某件事。它是用新鲜的目光去观看一个老问题,当你培养并且开始信任你的创造力时,你就会将自己从固定的惯性思考模式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中释放出来,而且可以更轻易地获取喜悦与繁荣。”人虽然可以依智商来说明聪明与否,可是却无法预测他们的成功或幸福程度。

我们常常拿电脑来比喻精确的事物。如今,也可以将智力比成电脑,而人的很多能力则是一行一行的软件程序,不管各自拥有的这台“电脑”功能如何,顶多也只能依照已被设定好的程序来执行运算或处理资料。

创造力是人生的大智慧,相反,固定的思维模式往往是创造力的桎梏。以建筑师为例,倘若要设计一幢大楼,却一心只想着赢过对手、赚大钱,或者炫耀自己的才华,必会抑制其真正的创意。当然,这倒不是说保持竞争力、赚大钱或者展露才华是不好或错误的事情,只不过由于保持着这股狭隘的自我封闭的信念,终将导致创造力的闭塞与缺失。

家长们应该触动孩子内在的创造力,引发他们无尽的潜能及丰富的创意,积极表现自己的独特才能,这样可以使他们的人生道路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