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处世艺术
4782400000021

第21章 掩藏动机迷惑别人 (1)

第3章第3节掩藏动机迷惑别人 (1)

把心志深深地藏在心底,让人不能觉察。运用到实际的处世中,就是掩藏动机,深藏心态去

迷惑别人。古往今来,因此而成大业者的事例不胜枚举。

三国时的司马懿装病夺权便是一例。

魏明帝时,曹爽与司马懿同朝执政。

曹爽当时骄横专权,不可一世,惟独担心司马氏。正值李胜升任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

马府,名为辞行,实为探听虚实。司马懿明析实情,就摘掉帽子,散开头发,拥被坐在床上

,假装重病,然后请李胜入见。

李胜拜见过后,说道:“一向不见太傅,谁想病到这般。现在小人调做青州刺史,特来向太

傅辞行。”

司马懿佯答:“并州靠近北方,务必要小心啊!”

李胜说:“我是往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你从并州来的?”

李胜心想:“这老头儿怎么病得这么厉害?都聋了。”

“拿笔来!”于是李胜写了字给他看。

司马懿看了方明白,笑着说:“不想耳都病聋了!”手指指口,侍女即给他喝汤,他用口去

饮,弄得满床都是,噎一番,方说:“我老了,病得又如此严重,怕活不了几天了。我的两

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训导他们,如果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照顾!”说完又躺在床上,

喘息起来。

李胜拜辞回去,将情况报告给曹爽。曹爽大喜,说:“此老若死,我就可以放心了。”从此

对司马懿不加防范。

司马懿见李胜走了,就起身告诉两个儿子说:“从此曹爽对我真的放心了,只等他出城打猎

的时候,给点厉害让他尝尝。”

不久,曹爽护驾,陪同明帝拜谒祖先。司马懿立即召集昔日部下,率领家将,占领了武器库

,威胁太后,削除曹爽羽翼,然后又骗曹爽,说只要交出兵权,便不加害他。等局势稳定后

,就把曹爽及其党羽统统处斩,掌握了魏朝军政大权。

司马懿装病的目的是在于迷惑对方,使其放松戒备,然后暗中图事,一俟机会成熟,便原形

毕露。这一招很灵。这也正是他夺权成功的原因。

给你的底牌蒙张纱布

为人处世应设法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如果亮出自己的底牌让别人按牌来攻,肯定会输掉。所

以,不论你沦落到什么样的悲惨境地,也不要向别人诉苦,而要伪装成十分成功的样子。即

使很成功也不要亮底曝光,出人意料更能使人心悦诚服。

所有的桥牌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坐庄打3NT时,防守方一上来就奔吃一门5张套,定

约一下,眼看着手上的赢墩拿不到,你正在懊恼牌叫得不好,慌忙之中又乱了方寸,被防守

方乘机切断了交通,唾手可得的8墩牌,就这样仅拿到6墩。在对式赛中,你便得了零分。可

见坏消息常常影响情绪,轻则失望,重则沮丧,都会使你神不守舍,影响竞技水平的正常发

挥。当然,更多牌手在实战中形成了坚韧的性格,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住情绪,

对意外的打击安之若素,柳暗花明的情况自然也就常见了。

记得一次混双大赛,一个参赛选手因叫牌失误抬高了定约,当他懊悔自己的失误、担心搭档

责备时,搭档却似乎置身“事故”之外,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用双紧逼打法,成功地完成了

定约,不仅挽回了冒叫的损失,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高分。这位搭档在此扮演了力挽狂澜的

角色,他表现出来的那种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令人击节。在人际交往中也一样,要记住:

不亮底牌,直到最后一刻。

在大公司中,相互竞争的对象比较多,难免会有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事情发生。而有许多

人正善于钻营奔走、挑拨离间。每遇公司有人事上的升迁调动时,流言便会满天飞,同事

见面亦是言不由衷,尴尬万状。何以会有这种情形?当然是有人泄露了人事上的机密,于是

乎添油加醋,搞得人心惶惶,既破坏了公司的和谐,又影响了工作效率。

一般说来,如果你是上级所赏识的人,遇到有升迁的机会时,你的上司必定会召见你,对你

的工作、生活等有所垂询慰勉。此时,不管你的上司是否对你有具体的承诺,你都要守口如

,装得若无其事,对任何人都不要透露一点口风。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会让别人认为

你是可共大事的人。这个人事动态便是你的一张底牌。

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当年担任运输省次官时,吉田藏邀请他出任内阁官房长官。他按手续向

运输大臣提出辞呈,却只字不提自己被内定为官房长官的事,甚至对其夫人也闭口不谈。

他这种性格深为吉田藏所赏识,最后终于登上首相宝座,并且是日本战后至今在位最久的首

相。

想不轻易露出底牌就要以静制动,或是干脆置之不理。如果你的地位重要到能够引起人们的

期待心理,则更应如此。即使你必须亮出真相,也最好不要什么都和盘托出。不要让你的里

里外外一览无余,小心谨慎是靠缄默来维持的。

你决心要做的事一旦被披露,就很难再获得尊重,反倒常常招致批评。如果结局不佳,你更

有可能遭到双倍的打击。

一般而言,我们希望倾诉的苦恼与不快往往就是我们感情最脆弱的地方。恶意中伤者总是瞄

准我们的痛处或弱点,而这些人往往是我们亲近的人。你一副心灰意冷的样子,只会引得别

人拿你取笑。心怀恶意的家伙总是想尽办法来刺痛你的伤口,从而探寻你的真实想法。

聪明人应当对不怀好意者置之不理,并且深藏起个人的烦恼或家庭的忧虑事,因为即使是公

平的命运女神,有时也喜欢往你的痛处下手。你的那些隐私或心中的美好事物,你都应深藏

不露,以免前者不胫而走,后者烟消云散。

沉默的态度

俗话说:“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传统的中国人,代代相传,恪守着“言多

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的古训,把缄口不言奉为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

,我们亦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就沉默。

说话莫忘看场合,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

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力。正因为受特殊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

定环境中说比较好,但换一些话说出来就未必佳。同样的一句话,在此说与在彼说的效果就

不一样。因此,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说话的环境,条件不成熟时,最好保持沉默。

日本人是运用这种方法的高手。有一个日本经贸代表团在与一家美国公司进行经贸谈判时便

运用这一策略大获成功。

谈判一开始,美方代表滔滔不绝地向日商介绍情况,而日方代表则一言不发,埋头记录。

美方代表讲完后,征求日方代表的意见。日方代表才恍若大梦初醒一般,说道:“我们完全

不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研究一下。”

第一轮会谈就这样没有结果地结束。

几个星期后,日本公司换了另一个代表团,谈判桌上新的代表又申明自己不了解情况。

美方代表没有办法,只好再次给他们介绍了一遍。

谁知,讲完后日方代表的态度仍然不明朗,仍是要求道:“我们完全不明白,请允许我们回

去研究一下。”

于是,第二轮会谈还是没有任何结果。

过了几个星期之后,日方再派代表团,在谈判桌上故伎重演。惟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告

诉美方代表一旦有讨论结果会立即通知。

但是半年过去之后,美方仍没有接到通知。正当他们认为日方缺乏诚意时,日本人突然派了

一个由董事长亲率的代表团飞抵美国开始谈判,抛出最后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迫美

方与之谈判全部细节,使美方措手不及。

最后,谈判的结果是达成了一项明显有利于日方的协议。这场谈判能成功的关键就如一句俗

话所说的“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听出门道再开口,开口便伤对方“元气”,不是很高明吗

?

与人处世时,我们不妨故作“迟钝”。这未必表示我们不聪明,因为“迟钝”的背后也可以

隐藏着过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种“大智若愚”的艺术——意即在商业活动中多听、少说甚

至不说,显示出一种“迟钝”,其目的实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少开口不做无谓的争论,

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你也可以探测对方的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

这种情况下,沉默实际上是“火力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