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
慢性胃炎,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胃中发生的慢性炎症。从致病原因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继发性胃炎可以说是全身其他系统疾病在胃黏膜上的变化反应,比如肺心病、心功能不全、肝硬化的门静脉高征以及严重的贫血,都可以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人们平常所说的慢性胃炎,则是指由非特异性(也就是不确定的)因素造成的胃黏膜炎症,称做原发性慢性胃炎。其实慢性胃炎也只是一种笼统的临床诊断名称,早在1950年,国外学者就将其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了,1973年又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A型和B型,A型是指以胃体病变为主,B型则是指病变以胃窦部为主。我国学者在1982年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肥厚性三型,后来因肥厚型证据不足而逐渐被废弃,同时,在病变部位方面提出了AB混合型,也就是说有些病例病变部位难以截然分开,常常同时涉及胃窦和胃体。1983年以来,又逐渐证明幽门螺旋杆菌(HP)对慢性胃炎和溃疡病有明显的致病作用。
综合上述各种认识,我们如果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慢性胃炎,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①发病部位。在胃体(A型)或者在胃窦(B型)或者是混合型的(AB型)。②病变程度。浅表性或萎缩性,各分为轻、中、重度三级。③炎症的活动情况。是活动期还是静止期,如果是活动期,还要弄清是局部病灶或是弥漫病灶。④病变有没有异型增生(也叫不典型增生,就是胃黏膜细胞增生改变或与胃黏膜细胞形态不一样的异型细胞)、肠上皮化生(就是指胃黏膜变成了像大、小肠的上皮组织);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同时存在说明慢性胃炎已进入到胃癌前期状态。⑤HP是否存在。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相比,慢性浅表性胃炎比较常见,约占慢性胃炎的80%,发病年龄在31岁~50岁,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没有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部不适等,部分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症状,多与饮食有关,空腹时比较舒服,进食后感到不适,常常因进食冷、硬或辛辣等刺激食物时诱发疼痛或者加重症状,也可因寒冷或情绪不佳而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饱胀、食欲下降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仅占慢性胃炎的10%~30%,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仅有2%,发病年龄在40岁以后,60岁左右达到高峰。病变的特点是局部或广泛的胃黏膜腺体萎缩,数量减少,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分泌功能降低。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上腹部隐痛、胀痛,或仅仅感到饱胀或不适,多在进食后加重,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等。由于腺体萎缩,分泌功能减退,造成消化不良,影响吸收,所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往往因此而日渐消瘦、贫血,容易被怀疑为胃癌而给患者造成精神负担。不过胃窦部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若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者可能就是胃癌前期,据有关资料统计,胃癌往往同时伴有萎缩性胃炎。
虽然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两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炎,但在同一胃中,两者可同时存在,而且两者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比如造成胃黏膜损害的因素持续存在,则浅表性胃炎可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而如果把损害胃黏膜的因素去除,则部分萎缩性病变也可消失或减轻。
一般来说,慢性胃炎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变程度并不一定呈正比,有些轻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反而有比较严重的症状,而病变很重的萎缩性胃炎,自觉症状却很轻。这就提示我们要确诊慢性胃炎,了解病变程度,须进行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否则,仅仅凭借临床症状来推断病情是很不全面的。
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总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胃炎失去治疗时机或错误治疗,造成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演变而成慢性胃炎。这也就说明,能引起急性胃炎的一切因素长期存在,是造成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急、喜食过热过烫,或长期食用辛辣食品、生冷粗硬食物、浓茶烈酒等,过度吸烟,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反复刺激或损坏胃黏膜,最终导致慢性胃炎发生。口腔、鼻腔和咽部的长期慢性感染灶的存在,其细菌和毒素也可能造成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特别是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是慢性胃炎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另外,由于长期的精神抑郁、过度疲劳等均容易发生慢性胃炎,中医学所谓过怒伤肝、肝气犯胃、思虑伤脾、劳倦伤脾,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在这些因素的反复作用下,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内脏血管平滑肌痉挛、胃肠道分泌和运动功能障碍及胃壁营养不良,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2)胆汁返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造成胆汁返流入胃,破坏了胃黏膜的保护层,从而使胃中分泌的氢离子又回渗到胃黏膜内,引起病理反应,也可导致慢性胃炎。由于胆汁返流于胃后,胃窦部首当其中,所以慢性胃窦炎在慢性胃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干脆就叫做胆汁返流性胃炎。
(3)免疫因素:研究发现,在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血液中有胃黏膜中壁细胞的抗体存在,说明慢性胃炎患者机体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有免疫调节紊乱现象。这也是慢性胃炎诸多因素中值得重视的因素之一。
§§§第二节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根据病情的发展过程、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排除其他慢性上腹部疼痛的基础上,多数病人可以做出临床诊断。
慢性胃炎患者一般有上腹部饱胀(特别在饭后)、上腹疼痛(无规律性)、嗳气、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并没有特别特殊的特征性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一般胃体部的胃炎消化道症状较少,但可以出现明显的纳呆、食少、伴有体重减轻、消瘦、贫血(多属于缺铁性贫血,少数可发生恶性贫血);胃窦部胃炎的胃肠道症状较为明显,特别是在胆汁返流多或者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主要有胃胀(尤其是在饭后最明显),胃中有沉重感,嗳气较多,隐隐作痛或胀痛,部分患者吐酸、恶心或呕吐,个别患者还会吐胆汁,大便稀溏或干结不一,有时很像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前溃疡,可有反复少量的出血,甚至呕血,可能是发生急性糜烂的缘故。慢性胃炎在医生做体格检查时,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体征,有时可发现有上腹部轻度的压痛,病变活动者(即犯病时)在剑突下部位或者是中线左侧有明显的压痛。
(2)纤维胃镜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即活检)是确诊慢性胃炎并进行分类的惟一手段。
①浅表性胃炎胃镜诊断标准:往往在胃窦部最为明显,多数是弥漫性(也可出现于局部),胃黏膜表面呈现出红白相间或花斑状改变,有时可见到散在的糜烂,常有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活检组织经病理检查提示:浅表性炎症腺体完整,不减少。②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标准:胃黏膜多数呈现出苍白或灰白色,皱壁变细或者平坦,黏膜下血管显见易见,呈现出紫蓝色,但黏膜颜色常受整体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也就是说当机体发生重度贫血时,胃黏膜的血液供应不足而显得苍白。病变可弥漫或主要局限在胃窦部。活检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原有的腺体萎缩,减少1/3以内者为轻度,减少1/3~2/3者为中度,减少2/3以上者为重度;肠上皮化生或幽门腺化生(也有轻、中、重度的区别)有的病例有,有的病例没有;异型增生(或叫不典型增生),其特点是细胞核呈现多种形状,染色加深,排列紊乱,呈现假复层状。此变化也是可有可无。
(3)有条件时还可以做如下辅助检查。
①胃液分析:测定基础胃酸分泌量、最大胃酸分泌量及pH值。浅表性胃炎正常或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主要病变在胃体者胃酸明显降低甚至还会出现无胃酸现象,这是因为分泌胃酸的壁细胞主要分布在胃体部位。②血清胃泌素测定:正常值为30~140pg/ml。A型萎缩性胃炎往往升高,B型则可以在正常范围或降低。③血清壁细胞抗体测定:A型萎缩性胃炎往往呈现阳性,而B型则呈现阴性。④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取胃黏膜做尿酸酶试验,直接涂片或细菌培养。⑤胃肠X线钡餐检查多无异常发现。萎缩性胃炎可见胃体部黏膜变细或消失,胃底部光滑无黏膜纹。
(二)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溃疡
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节律性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但部分慢性胃炎患者的疼痛也可呈现周期性,类似溃疡的疼痛节律,往往容易和消化性溃疡相混淆。X线钡餐检查可帮助诊断,但最可靠的鉴别方法则是纤维胃镜检查。
2.胃神经官能症
往往有上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并明显受精神因素的影响,常伴有消化道以外的神经官能症状,如失眠、头痛、心神不宁等,X线钡餐检查未见异常。安慰治疗、暗示治疗或镇静剂治疗常常能见效,这些都是与慢性胃炎的鉴别要点。
3.胆囊炎和胆石病
本病可引起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或慢性疼痛,有时误诊为慢性胃炎。但仔细观察,可发现本病的疼痛偏于右上腹,并常常放射到右肩背,且往往与进食脂肪等油腻饮食有关。X线胆囊造影或B超检查多能够鉴别。
4.胃黏膜脱垂本病也有上腹部疼痛,但由于脱垂呈现间断性发生,所以疼痛等症状也就呈现间断性,有时因为转动体位向左侧卧,疼痛就会缓解,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鉴别。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或造影,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有“伞状”或“香菇状”阴影。
5.胃下垂患者上腹部不适、隐痛、饱胀、坠胀、嗳气、恶心及便秘,尚可出现振水声体征,如果平卧后腹胀感减轻,提示有本病的可能。X线消化道钡餐检查可供鉴别。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胃炎的治疗,西医偏重于对症治疗,中医则着重于调理脾胃。但总的来看,疗效都还不够理想,还需探索不仅能够消除症状,而且能够改善病理变化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根据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应当属于“胃脘痛”“吞酸”“嘈杂”等范畴。此外,在古代医学文献中,还有“胃脘当心而痛”“心下满痛”“心下痞”等名称,在广大的农村,至今仍将包括慢性胃炎在内的“胃痛”叫做“心口子疼”,其原因就是心与胃仅一膜之隔,距离相近,所以才产生了上述叫法。另一方面,心脏病变也会出现“胃痛”症状,比如有些不典型的心肌梗塞患者,发作时的症状往往酷似“胃痛”,如果不详细检查,就会误诊,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