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文化正成为各个国家、民族的“软实力”,任何一个民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可能导致文学的消亡。文学创作要如坐禅悟道,只有耐住各种诱惑,才能面壁向佛,最终修成正果。
回顾与展望:光山文学创作成绩喜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光山确实迎来了艺术的春天。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创作,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徐德瑞、刘高贵、简宏、雷程侠、吕新华、黄伯益、王强、谢复生、余金鑫等代表人物,成为引领光山文学的潮头。他们的作品,或被省内外重点报刊发表;或获得各种期刊的征文奖,一时成为信阳文学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并受到省内外文坛的关注。光山文学的繁荣,我认为除了作者个人的勤奋努力、不懈追求外,很大程度上与文学组织者功不可没。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今天能够坚持文学创作,并取得一些成绩,应该归功于光山县文联,归功于徐德瑞、刘高贵、简宏、易金枝等老师当初对我的悉心栽培和扶持。有人说,作家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作家不可能是培养出来的。但我认为,为作家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提供和谐的创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光山文联所组织的每一项活动,都令我们找到了节日盛会的感觉,令我们很长时间都怦然心动,沉浸其中,备受鼓舞。文朋诗友们齐聚在共同向往的艺术追求中,那份其乐融融,至今令人充满无限温馨。也就是在那时,我进一步坚定了努力创作的信念。这里,我要感谢后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给予我无私关心和帮助的所有老师与朋友!
如今,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光山县委宣传部、光山县文联、上官岗村各位领导能够不惜人力物力组织、举办这次笔会,是一件令人肃然起敬的事情。假以时日,在这次文学活动中,说不定又冒出多位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也未可知。这次笔会,对繁荣光山文学创作无疑是一次推动作用,功德无量。
网络时代:文学是否走向边缘化
当今时代,期刊订数下滑日甚,纸质媒体正遭遇电子传媒的冲击,很多作家认为文学已日趋边缘化,感叹文学已成为“昨日黄花”,对文学前景堪忧。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文化正成为各个国家、民族的“软实力”,任何一个民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可能导致文学的消亡。文学创作要如坐禅悟道,只有耐住各种诱惑,才能面壁向佛,最终修成正果。
不可否认,网络、影视等委实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生活空间。但我更愿意把它们当作我工作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和便捷工具。有人认为,自从互联网革命时期的到来,文学已受到严重威胁。很多人把文学的边缘化归结为电子传媒的冲击,没有人再愿意掏钱购买传统阅读物,而纷纷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中。当然,网络的介入,使人们有了更多、更广阔的空间,大凡互联网用户,均可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主页,开博客,都可拥有发表作品的主阵地,无论作品质量优劣。但因为网络的相对“自由化”,发表作品缺少相应的标高,无形中就降低了作品的质量,其思想性、艺术性等可想而知。网络文化是一种能够即时表达大众情怀和民间趣味的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新型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其积极意义不可置疑。但这种影响也会使一部分人认为文学创作不过尔尔,这样势必造成一种误导,这对文学无意中是一种伤害。
我不反对博客写作,但我对博客一直持谨慎态度。前不久,在《文艺报》上读到著名作家雷抒雁在一次文学论坛上讲的一段话,我认为很精辟,现摘录如下:“博客写作的普及等都为文学写作的发展增添了动力,但是这种绝对自由使写作者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写作不过如此,并没有什么艰苦的难度。放弃了写作的难度,不在文学写作的文化内涵、精神高度上要求自己,大量平庸之作被‘无痛分娩’。看似繁荣热闹的文坛,缺乏精品之作,缺乏大师巨匠,这几乎成了读者普遍的喟叹。我想,未来的写作无论在技术、技巧、形式上发生怎样的变化,应该像前人一样,让作品伴随血液,经过作家的心脏,从血管里流出,而不是和口水一同流出。”
这段话,对作家的创作态度提出了要求。网络的普及,提供了文化的多样性。网络虽然正在试图有意或无意消解文学,但终归不能替代文学。“文学边缘化”是作家没有自信心的表现。
转型期下: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探讨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新旧体制交替、城乡一体化进程,人们在对物质追求的过程中,难以掩饰对精神的诉求。如何表达转型期下当代人的焦虑、彷徨、欲望、卑微、喜、怒、哀、乐等,已成为摆在作家面前的课题。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绝不会将自己置身在社会、时代之外,而是紧扣时代脉搏,迅速作出反应,捕捉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写出这个时代老百姓最为关切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小说家、诗人、散文作家、报告文学作家等,其作品都应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这样的作品才最受老百姓的欢迎。文学的边缘化,另外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作家的作品游离了生活,自己给自己“边缘化”了。
2008年6月份,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世界语言文学系教授穆爱莉女士曾对我进行过专访。穆教授是受美国联邦政府“福布赖特”基金会委托,对中国小小说现状展开专题研究,拟写一部中国小小说发展史。在访谈中,穆教授又一次问及小小说作家的社会责任感问题,我向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与她达成共识。我们都认为,作家不论大小,作品不论长短,只有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其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家要有一双敏于发现的眼睛,要有悲悯情怀,要多关注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温暖卑微,也是为了照亮高尚。
关键词:小说、小说家
我从不轻易动笔写作每一篇作品。我在写作前,每一个人物都已在心中活泛起来,包括动作、对话等,直至抑制不住了,才让他们饱蘸情感,跳跃到纸上。作为小说创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我们的人物,其喜怒哀乐都了然于胸。既然选择小说创作,我想有必要与在座的朋友探讨两个关键词,即:何谓小说?何谓小说家?只有弄明白了这两个问题,小说创作者才能清楚自己的走向。
何谓小说?现代汉语词典对小说的解释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一般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现在又增加了小小说或曰微型小说等。
米兰·昆德拉曾在《小说的艺术》里专门对小说作过精辟的论述,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小说就是通过一些想象的人物对存在进行的思考。”他还说,“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而存在并非已经发生的,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所有人类可能成为的,所有人类做得出来的。小说家画出存在地图,从而发现这样或那样一种人类可能性。”
何谓小说家?在百度上搜索,关于小说家的词条其中有这样一个解释:“‘小说写作者’称为‘小说家’,如70后小说家田耳,80后小说家李子悦等。”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小说家指的是一类记录民间街谈巷语的人,而小说家被归类于古中国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说家所做的事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
按照福楼拜的说法,小说家是一位希望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的人。还有一个著名比喻的说法是,小说家毁掉他生活的房子,然后用拆下的砖头建起另一座房子:即他小说的房子。菲尔丁、福楼拜、穆齐尔分别总结概括了小说家的三种基本可能性:讲述一个故事;描写一个故事;思考一个故事。仍然借用米兰·昆德拉对小说家的阐述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他是一个发现者,他在摸索中试图揭示存在的不为人知的一面。他并不迷恋自己的声音,而是关注他所追求的一种形式,只有那些符合他梦想的苛求的形式才属于他的作品。”
人生难得是青春,要学汤铭日日新。但嘱加鞭须趁早,莫抛岁月负双亲。
——袁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