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战争
47752700000012

第12章 办公室阵地战:不要越界

不要侵犯他人领地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只不过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就很容易自讨没趣。其实,在办公室这片方寸之地,领地意识更为强烈,同样不可侵犯。

◎无论多么开放的职场,界限永远存在

办公室不同岗位有不同的工作范围,也就是所谓的职场领地,所以你要时刻牢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古训,因为无论多么开放的职场,界线永远存在。你不要越线去做“帮助”别人的事,也许你是出于一片好心,但问题是你的同事是不是领你的情,会不会对你起疑心。事实上,许多时候你的“热心”往往在别人看来是“别有用心”。

俗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按理说,谁能拿耗子对主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但对猫来说,问题就不这么简单了。猫有理由认为拿耗子是它分内的事,不用狗来管,狗去看好门就是尽责了。其实,这里的“领地”之争表达了一个明显的顾虑:如果主人有一只既会看门又会抓耗子的狗,他还要猫干什么?狗的好心自然被视为抢饭碗。

而且帮助别人做事往往会使被帮助的人接受这样一种暗示:“你自己的事都干不好,还想来掺和我的事。”这种行为让人多么不舒服就可想而知了。

◎帮助不当,引火烧身

小燕在一家文化公司做文字编辑,负责编辑一本旅游特刊,她工作起来热情非常高,工作能力也很强,有时还喜欢对别人的工作指点一二,越俎代庖一番。有一回,领导指定小燕和新来的设计一起配合编辑特刊,小燕的热情劲又上来了,她出于一片好意,心想如果这次好好干,表现一番,这个项目做成了,自己面上也有光,而且领导也会对自己另眼相看。于是,她主动提出对最终完成的设计稿进行审稿。拿到设计稿之后,小燕仔仔细细地审了三天,除了指出一些文字方面的错误,还对一些明显的图片上的错误进行了指正,并对一些图片的选择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直到认为几乎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她才把稿件上交给领导。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一片好意和辛勤工作并没有换来领导的肯定和认可,反而招致一顿没头没脑的批评。原来,领导看了那个设计稿,对设计师的设计非常不满意,但那个设计师说:“这是小燕看过的,我是按照她的修改意见做的改动。”事已至此,小燕感到非常郁闷,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工作,而且还帮助同事工作,结果却换来这样的下场。

其实,小燕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问题在于她太不懂得办公室政治,也没有意识到她其实是在侵犯别人的领地,引火上身是必然的结果。

◎手不要伸得太长

如果你是一名中层经理或主管,更需要引以为戒。比如,你的部门一时人手紧张忙不过来,此时切不可以你的职位,不通过其他部门的主管就随意调用其他部门的人员。对该部门主管而言,你是“手太长”,没把他放在眼里;对被调用人员而言,心中也充满不平:“你算哪儿的?你管我?”这些通常不会显露在脸上,你不要傻乎乎地以为人家都很愿意帮你,实质上,你已经侵犯了别人的领地。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过于依赖个人的关系,忽略应该走的“过场”,这也是一种领地侵犯行为。比如,你与单位复印室的职员小王关系不错,因此你便直来直去,把一些要复印的材料直接交到小王的手中,全然忽略了复印室的张主管。这是最容易得罪人的一种行为,这无异于是对复印室这片办公室领地的“公然践踏”,本来你办的都是公事,却在无意中结下了“私怨”。

说起来这种领地意识似乎很无聊,但却是你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若你一不小心侵犯了别人的领地,弄不好就给自己惹来一身骚。

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越俎代庖

无论上司作出什么样的决策,大凡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当他作出决策后,很需要别人特别是下属的认可、尊重并且坚定的执行。

德国足球队在世界杯、欧洲杯上成绩斐然,其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喜欢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德国队队员在贯彻教练的意图、完成自己位置所担负的任务方面执行得非常得力,即便在比分落后或全队陷入困难时也一如既往。你可以说他们死板、机械,也可以说他们不懂艺术足球,但成绩说明了一切。总之,德国队队员的血里流着执行的特质。

◎不要替老板做主

员工如果希望获得上司的赏识,第一要诀就是学会执行上司的决定。不管你的工作多么重要,你都不能忘记一点:你的工作是协助上司完成经营决策,而不是制定决策。因此,上司的决定即使不尽如你意,甚至和你的意见完全相悖时,你也得低头顺从。

一家公司的包老板是一个脾气火暴的人,一次,由于一件小事,他和曾经与其有着良好关系的孙经理闹僵了,气头之下,他给孙经理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绝交信,交给手下的秘书孟女士,要她马上发走。孟女士接过那封信,什么也没有说,就把信给压了下来。在她看来,包老板几天以后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悔的,因为她知道包老板与孙经理的关系非比寻常,几次都是这样,好了闹、闹了好。果然,还没过一个星期,包老板又念起孙经理的好来,“我怎么那么糊涂,竟写信把他臭骂一顿,还骂他是骗子,这下麻烦了!”这个时候,秘书孟女士转身拿出他写给孙经理的信,“你没寄?”包老板问孟女士。在得到孟女士明确的答复之后,包老板如释重负,但是随即他又问:“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吗?”

“呵呵!但我猜到您会后悔,所以压下了。”孟女士转过身,歪着头笑笑。

“压了这么长的时间?可是,我叫你发,你怎么能压?”

孟女士一脸自豪地说:“我知道该不该发……”

“你做主,还是我做主?”没想到包老板居然霍地站起来,一脸不悦地问。

孟女士呆住了,她几乎哭着喊道:“我,我做错了吗?”

“你的确做错了!”包老板有板有眼地说。

两天后,孟女士接到一份公司解雇她的通知。

◎超越职责就成了冒犯

很多人都会不理解,明明孟女士救了包老板,为公司赢得了回旋的余地,可是包老板非但不感谢,还恩将仇报,这究竟是为什么?实际上,孟女士的错就错在她不应替包老板做主上。既然包老板敢于挑战孙经理,他就一定有降服孙经理的招法,尽管当时他可能不够冷静,过后也有一些后悔,但并不一定就说明他当时做错了,也许他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敲打一下孙经理……而孟女士这么把信一压,反而没有达到包老板的预期目的。再者,换句话说,即使包老板当时的确做错了,你作为一个下属秘书,也没有理由不听从命令啊,孟女士自作主张地把老板要她立刻发的信压下来不发,她岂不成了老板?以后交代她做事,谁能放心?

孟女士的确做错了,不但错在不懂人情,更错在不懂工作程序。包老板毕竟是她的上司,出了错由他来承担,一个下属做出这样越俎代庖的事情,老板必然会不高兴。

一个公司是一个团队,作为老板一定有着自己的管理原则,有他自己的经营目的。而一名下属的责任,就是要在这一管理原则下,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协助上司完成工作。

如果每个人都认为听从上司的话顺着上司的意思去工作,就是逢迎、拍马屁,而只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么这个公司将会成什么样子?没有统一的经营观念,没有制度的约束,做什么事情都是各人随心所欲,不用想也知道,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公司就会垮掉。

作为下属,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坚定地执行上司的决定,尽管有的时候,上司的决定不一定正确,但这就是原则,这就是规矩。

善意有时也会引来麻烦

新来的主管第一次主持会议,他很诚恳地要求大家以后多提建议,并且说:“如果发现缺点,也欢迎大家告诉我。”

现场鸦雀无声,没人说话。第二次会议,主管再次重复那些话,才到职两个月的小许终于站起来提了一些工作上的建议,主管当场表示“嘉许”。小许的发言有了示范的作用,有好几位同事相继发言。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遇会议,小许必不放过建议的机会,除了工作上的建议之外,也针对主管个人的言行有中肯而且诚恳的建议。

大家都认为,小许一定不久就会“升官”,谁知却被调到一个闲差,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在开会时提建议……

看来小许是个热情直爽而且单纯的人,他的动机正确,但做法却有值得讨论的地方。

◎别有用心

人有很多种,有些人心口如一,宽宏大量;有些人心口不一,说得很漂亮,心里完全不那么想。因此要求大家提建议,有的人是真心的,有的人却只是故意作态,因为他要符合大家对主管的角色期待,所以他必须塑造开明的形象,免得手下对他产生排斥。另外,新主管“从谏如流”,尚有其他目的。

(1)了解手下的性格。任何建议都可显现该人的内心和价值观念,所以,让手下“开口”,手下的性格即一览无遗。

(2)了解前任主管领导的特色及偏差。手下不一定会批评前任主管,但从他们反映的问题却可发现些蛛丝马迹,这是一位新任主管相当重要的参考。

(3)了解谁是手下的“头头”及他们彼此的“生态关系”,也要了解谁是“不满分子”,谁是“是非制造者”……

◎虚应故事

大部分的主管要求提建议都是诚恳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主管的动作根本就是“虚应故事”,甚至是一种权谋……

小许的主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主管?从这个故事中难以了解,因为这要从他的主管如何面对建议,如何处理建议等多方面来研判。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小许被调至闲差,和他对主管个人言行的建议有关。

或许也有超大肚量的人吧!不过这种人很少,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混着优点与缺点的自我。自我需要满足,而且不容冒犯亵渎,因此有些人可以接受九十九句批评的话,却不能接受冒犯到他自我的一句话,当主管的再怎么开明,毕竟还是需要一点“架子”的。小许的意见对主管已造成压力,他又提出和主管个人行为有关的建议,主管就算不发火,也不会太愉快,因为他的建议冲撞了主管的“架子”,也冒犯了主管的自我,所以不被调职才怪。

◎见风使舵

前面提到的小许的主管不能说他有“错”,只能认为他肚量不够大。但此为人情之常,古代不是有很多皇帝被谏臣惹火而把谏臣杀掉吗?因此要提“建议”,有些要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必当“急先锋”,让别人先提,看看“风势”后再开口,免得被心机深沉的主管“引蛇出洞”。

(2)不可能解决又不切实际的问题少提,因为提了等于给主管增加麻烦,他是会把你当成“麻烦人物”的。

(3)看主管采纳建议的状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决定是否要继续提,如果他只是做做样子,那就不要再提,因为提了也没有用,自己还会惹人厌。

(4)关于主管个人行为的建议,能不提就不要提,若非提不可,应在私下委婉地提,否则主管会大大不爽的。

尊重别人的利益

不少人都有一种苦恼:与同事、下属的关系很僵。与同事见面,大家都对你冷冰冰的,工作上也不断抵制你;下属跟你也磕磕碰碰的,给他们交代任务时很不情愿地应付着,甚至有时感觉自己被大家封杀了一样。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况,见别人对他不友好,他马上就火冒三丈,从台面下斗到台面上,结果让自己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其实碰到这种情况,你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有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

◎“捞过界。”

某主管把金钱看得非常重,只要有利益,不管大小,他都要一个人独吞。例如,带下属出去工作的车费、餐费他每次都是独吞;每个月公司给部门的奖励,在没发下来之前,他都是忽悠下属说到时候一起去吃饭或者游玩,等奖金一下来,整个组的奖金都到他腰包里去了;部门经理安排他去办点事,他每次都要从中捞点油水。久而久之,他的吝啬也声名远扬了。接下来这位主管也吃了不少苦头,下属们一个个跳到别的上司那里去了。他常常抱怨下属们个个脑有反骨,经常对他们大发雷霆……

人往往就是这样,见别人对他不友好,却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问题全推到别人身上。这位主管就是犯了这种错误,过于注重金钱而侵犯别人的利益,什么东西都想独吞,却每次都吞得很难受。要知道人都是趋利的,当你侵犯了别人的利益时,你就伤到了别人的根本,必然会遭到别人的反感和报复。而唯有尊重别人的利益,给对方属于自己的利益,甚至超越对方的预期,大家才会青睐你、拥护你,这种合作模式才能长久。

◎利益相争不是你赢就是我输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桶粥。但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吃。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每人只有一天是饱的,那便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也发现了这样做的缺陷,于是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结果导致强权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大家又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又导致互相攻击扯皮,等粥分下来时全是凉的了。

最后他们想出了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分粥的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就这样,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人们常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争不是你赢就是我输,所以大家往往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在职场中,一个部门里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现象:同事之间关系很淡,在一种虚假应付中维持着彼此间的关系;见别人加薪或者薪水比自己高,于是内心非常地不舒服,工作中便开始排挤和抵制他;为了争斗一个职位,大家会斗得头破血流,关系恶化;如果看到有些同事在工作中遇到了麻烦或者犯了大错,不但不出手相助,还会落井下石。这种没有合作的紧张工作关系,到最后伤害的会是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