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
47724300000021

第21章 勤俭为国(9)

还有一次,太子詹事刘仲海向金世宗请示增加东宫的收入和陈设。他不同意,并且说:“东宫收入已有规定,陈设也都有,为什么还要增加呢?太子生于富贵,容易养成奢侈的习惯,你们应当引导他崇尚俭朴。”

平时,他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他对秘书监移刺子敬说:“亡辽的日子,杀了300头羊来庆贺,哪里用得了那么多,这是白白地伤生呀!也是很大的浪费呀!我虽然处在至尊的地位,每次吃饭,常常想到天下那么多的贫民还在忍饥挨饿,这种情景,仿佛就在面前一样。”

大臣们认为皇帝不同于常人,可以豪华一些。他不以为然地说:“天子也是人,浪费有什么必要?”当时,各地时常向朝廷进贡一些食品,他认为这样就是浪费,于是几次下诏罢止。

他听说自己到各地住过的殿堂,都封闭起来,不让别人住了。他认为这样做太无聊,就让臣下诏令,这些房子要开封,仍然可以住人。

他经常教育太子、亲王,要他们注意节俭。并以自己所穿的衣服为例说:“我的这件衣服已经穿了3年多了,至今未曾更换,现在还是好好的。你们应当记住我的话。”

朱元璋教臣勿忘俭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明太祖朱元璋(1328—398),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后改现名元璋。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民族英雄,也是继汉高帝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统一全国的君主。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祖籍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与刘邦同乡,《明史·太祖本纪》称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明实录》、《天潢玉牒》等史籍中也有类似记载。1368—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其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明孝陵。

他从一个云游四方、四处乞讨的和尚到开创大明基业的一代英主,朱元璋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在我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也许正是由于早年历尽了人间的饥寒困苦,又亲眼目睹了元代统治阶级由于荒淫昏聩所招致的政权崩溃,所以,朱元璋在做了皇帝以后,除了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的有效措施以外,仍然不敢放松提倡节俭,并经常以身作则,教育大臣们在治理国家当中勿忘节俭。

朱元璋登基以后,为了避免重蹈历代帝王奢侈误国的悲剧,就命人在自己屋里的屏风上,写下了一首唐诗,好随时提醒自己引以为戒。诗中说: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为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尧将道德终无敌,泰把金汤可自由?试问繁华何处在?雨花烟草石城秋。

朱元璋心想:历代王朝的没落,大都因为追求奢华,无节制地沉溺于声色犬马的享乐之中,才渐渐导致了政治上的昏席无能和黑暗。如今我好不容易开创了大明基业,更要想方设法让它千秋万代传延下去。现在我把这首诗抄在了屏风上面,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它,这正好可以提醒自己念念不忘历史上的教训。我不光要自己引以为戒,更要教育大臣们在治国之中历行节俭。只有这样,节俭的习惯才能在上上下下蔚然成风,只有这样,才可以保我大明江山永不易主。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一天,朱元璋与众大臣在朝中议事。忽然太监来报,说有一回族商人,带着珍贵的礼品前来朝见,并坚持要当面呈给皇上。

大臣们一听,是什么样的宝贝啊?这么贵重,竟敢要求当面交给皇上。一个个的脸上不禁露出好奇之色。

朱元璋与众人在朝中议事,本来并不打算在这种时候随便接待一个商人。但一来因为这个商人是少数民族,二来见大臣们都面面相觑,大有一睹为快之意,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番打算。

朱元璋命太监传旨,把商人召上殿来。

却说商人带来的东西的确是稀世之宝,他要把这宝物献给当今圣上,为的是能够取得皇帝的好感,今后好得到朝廷的特别照顾。忽听里面宣他上殿,商人慌忙整理衣冠,兴冲冲地跟上殿来。

见过洪武皇帝以后,商人呈出宝物说:“这宝物名为番香阿刺吉,是稀世珍品,只有在我们回族居住的地区才有珍藏。它既对心痛具有奇特的疗效,更是举世无双的宫廷化妆用品。臣民特将此物献给皇上,请皇上一见。”

太监把这宝物呈到皇上面前。朱元璋看了看,故意装出一副赞许的模样,然后还特意把它让众位大臣传看。这番香阿刺吉在各位大臣们的手中传递着,喷喷称羡之声不绝于耳,最后还有几位大臣出班奏道:“陛下得此稀世之物乃我大明社稷的福分,望陛下厚赐献宝之人。”

朱元璋听了以后不置可否,只是用目光环视了一下大殿两旁,见不少大臣都面露赞许之意,然后才笑了笑说:“感谢你远道而来献此宝物。但我中原地区盛产治疗各种疾患的药材,并不单独缺少你这种专治心疾的灵丹妙药。因此它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至于说到化妆,它的确是难得之物,人们用了它确实可以打扮得极其美丽。但是寡人后宫里的人如果都以此物化妆为荣,那除了会助长奢华的风气之外,还能够给我带来什么呢?俗话说居安思危,我日夜所担忧的就是国家初定之后,大臣们贪图享乐,不思节俭。历史上以奢误国的例子不胜枚举,你刚才已经看到了,我还没有答应下来,我的列位爱卿之中就有不少人已经对此物爱不释手了。可想而知,如果寡人接受了它,那我朝中追求奢华,贪慕虚荣的风气还不很快就会泛滥开来。奢侈之风一旦蔓延起来,即使是再好的臣子,还会专心致志、卓有成效地治理国家吗?如此看来,你的稀世之物对我来说实在只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了我的江山社稷,也为了我的列位爱卿,你还是把它带回去吧!”

听了皇上这番苦心的教诲,刚才还在极力称许此物为稀世之宝的各位大臣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数年之后,因为宫中的房屋要做修缮和调整,而原来朱元璋的住房在规划之中也准备另作他用,于是负责宫中事物的太监向朱元璋启奏,说要为皇帝另处一个宫室。起初,朱元璋根本不肯,后来听太监陈述了其中的原委,才勉强答应下来。

负责工程的官员领到任务以后,丝毫不敢怠慢,一头钻进了历代建筑的资料当中。没有几天工夫,宫室的图纸设计出来了,它汇集了南北建筑艺术的精华,并极尽帝王居所的豪华和雄伟。

太监拿到这份图纸以后非常满意,就跑到朱元璋那里去征求意见。朱元璋一看图纸,顿时满脸的不高兴。他把图纸丢到一边对太监说:“一个普普通通的居室,为何搞得如此奢华?”

太监原以为图纸出了什么差错,才惹得皇帝不高兴,不想皇帝生气却为的是宫室过于豪华气派。太监一时转不过弯儿来,心想:历代帝王居所都是如此,我承前人之制,又有什么过错呢?太监虽然没有说话,但朱元璋已看出他心怀委屈,于是稍稍缓和了一下口气说:“营造新的宫室不过是为了居住之用,搞那些雕梁画栋,不过是为炫耀自己的气派,这不仅会造成钱财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会助长奢靡之风。朕闻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身为一国之主,如果对造房之事听之任之,那满朝的文武就会积极仿效起来。这种风气一旦传播开来,那将耗去多少财富?而且对我大明社稷又会带来多少危害?朕正是为此才感到建宫室之事决不可逆我意。若要悦我的心意,就要按照朕的旨意去做,把那些多余的东西统统命人去掉。你主管宫中之事,一言一行都受到众人的注意,因此你每做一件事情,都应该为国家的前途着想才是。”说完,朱元璋头也不回,径直走出了大殿。

重新建造的宫室不久就落成了,由于朱元璋的干预和坚持,整个建筑肃穆大方,一点多余的豪华装饰也没有保留,厅内也只绘制了一些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古代杰出人物的画像。清风徐来、皓月当空,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太监的陪同下来视察新落成的宫室,走进宫门,远远望见素朴雄壮的建筑与苍松翠柏交相辉映,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廉吏于成龙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子·形势解》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今吕梁离石)人。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百姓送给他一个外号,叫“于青菜”,以示亲切和景仰。

于成龙早年曾任过罗城(广西北部)县令,当时的罗城,经历了20多年的兵刀之乱,只剩6户居民,连县衙门都一片凄凉。县衙院内荒草丛生,中堂仅有3间草房,内宅的茅屋内没有墙壁,破陋不堪,有时大白天竟有野兽出没。这里的百姓根本无法生存,有的沦为“盗贼”。面对这些困难,于成龙没有退却,他用石块垒起“案几”,在堂前支锅做饭,夜里睡觉头枕刀枪,就这样开始了整治边荒的工作。为制止械斗,劝民务农,恢复生产,他呕心沥血,历尽艰辛,罗城人民十分恭敬他,亲热地称他“阿爷”。

远在边关,于成龙自奉菲薄,生活清苦。他离开山西老家赴任时,曾雇了5名壮仆相随。不料,到了罗城,壮仆们忍受不了于成龙的艰苦生活,有一人病死了,3个人逃走了。后来又雇了4人,结果还是死的死,逃的逃,没有一个人肯跟随他。百姓们见他实心任事,却如此清苦,心中十分不忍,便凑了钱给他送去,他们跪在地上恳求于成龙收下:“我们知道阿爷辛苦,请收下这点盐米钱吧。”成龙却说:“我一个人在这里,要钱干什么?你们拿回去奉养父母,也就等于给我了。”后来,于成龙的儿子来罗城看望他,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大家凑了不少金银,送给于成龙的儿子,让他带回家去。于成龙又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家离这6000多里,他一个人拿这么多钱,不是太吃力了吗?”百姓们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

于成龙俭朴为官,在朝廷也是出了名的。一次广西秋试,来广西的众官员个个美服盛饰,衣冠楚楚,还带着面貌清秀的随从,于成龙则与众不同,还是穿那件旧布长袍,只带了一个老家奴。众官员见了面,相互寒暄,对于成龙则有些看不起,有的“指目揶揄”。这时,广西巡抚走出来,他虽不认识于成龙,却似曾相识,指着这个敝衣垢褛的于成龙说:“此人定是罗县令!”原来他对于成龙的廉洁奉公早有耳闻,这次一见,一猜即中,一时弄得众官员面面相觑。

于成龙60多岁时,被康熙派往福建,先后任按察使、布政使。他虽任两司长官,已是封疆大吏,但不改初衷,依旧口不言财,一尘不染。在他的内室,陈设十分简陋,除了破旧的案几,一个装朝服的竹简,两个饭锅之外,其余都是他的全部文卷书册。

有一年,他任江南江西总督时,母亲故去,他回老家料理丧事,又返回江南住所。返回途中,他只雇了一辆骡车,带了几十文钱,沿途只住饭店不住公馆,也不惊动路过的地方官府,悄然无声地回到江宁。他做官多年,从不带家属随任,到晚年,才带小儿子在身边照顾。

于成龙多年身居高位,自奉简陋,粗茶淡饭,人人皆知,加上他府中的《青菜图》,因此,江南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于青菜”,在他的影响下,江南民俗有很大改变,过去人们喜欢穿着艳丽,后来,竟上行下效摒弃了绸缎,都以穿布衣为荣。连士大夫家里都不再攀比奢华,自动减少了车马家奴,府邸不那么辉煌了,婚嫁也不再吹吹打打了。

于成龙死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只发现一袭绨袍和几罐盐豉。消息传出,江南百姓十分哀痛,店铺停业,家家户户挂起他的画像,进行奠祭,康熙皇帝得知他临终前的状况,十分感慨,赐他封号——清端。

陈嘉庚勤俭报国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陈嘉庚是中国著名的爱国华侨,1874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同安县集美社(今属厦门市)。他一生热爱祖国,曾为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进步而不断斗争。辛亥革命时,他加入了同盟会,募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斗争;抗日战争中,他先后建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和“新加坡华侨抗敌后援总会”,发动华侨参加抗日斗争;解放战争中,他领导“星州各界促进祖国和平民主联合会”,积极支持祖国的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常委,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副主席。

陈嘉庚生于商人家庭,他17岁时跟随其父陈如松远渡重洋到新加坡经商。由于他经营有方,在华侨中比较早地兴办起橡胶种植业和工业,并大规模地经营房地产业和航运业,成为世界闻名的百万富翁:拥有橡胶园和黄梨(菠萝)园10万亩,各类工厂30余所,国内外分店百余家,其资产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爪哇、印度等地。

陈嘉庚虽然富有,但他始终以奢侈浪费为耻、艰苦朴素为荣,不仅自己生活俭朴、自奉甚微,而且严格要求子女。每个孩子读书期间,只能得到父亲提供的起码生活费——每月8块银元,如不知节省,随意超支,就要遭到严厉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