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47722700000013

第13章

孺子可教

张良,字子房,本是战国末年韩国的一位公子.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张良曾经谋刺过他。秦始皇防范严密,行刺没有成功。为了躲避官府的查缉,张良就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隐居起来。

一天,他到沂水边去散步消闲,刚走上桥头,忽然有一位身穿粗布衣服的老人从他身旁经过,右脚一拐,就把鞋子掉到桥下去了。

老人没有自己去拾鞋,他蹲下身往桥上一坐,抬头冲着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把鞋捡起来!”

张良听到这种命令似的口气,心里非常恼火,真想伸出手去给他一个巴掌。但是看到他那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就勉强忍住气,从桥边走下去,把鞋捡了起来。

老人见张良把鞋拿到面前,不但不伸手去接,反而跷起右脚来,说:“小伙子,再给我穿上它!”

这种得寸进尺的要求,如果换了别人,肯定会不予理睬的。可是张良一来看他年老,二来感到既然已经帮了忙,就不妨把好事做到底。于是他屈着一条腿跪在老人身边,把鞋给穿上了。

老人站起身整了整衣襟,没有说一句道谢的话,只是朝着张良微微地笑了一笑,就扬长而去。这种不近情理的态度,使张良感到十分惊异。

老人走了大约有一里路光景,忽然又折回到张良的身边,对他说:“小伙子,看来你是可以接受教育的了。五天以后的黎明时刻,请你再到这儿来和我见面。”张良这时才感觉到老人可能有些来历,马上答应道:“是!”

到了约定的那天,天刚蒙蒙亮,张良就匆匆忙忙地赶去赴约。但当他走到桥边时,老人却已经先在那里等候了,他生气地责备张良说:“年轻人和老人约会,为什么迟到?今天你回去吧,五天以后再来!”

五天以后的早晨,张良不敢怠慢,听见鸡一叫就起身赶到桥边。可是仍然发现老人已经站在那里等他了,他惭愧地低下头去。老人又把他责备了几句,说:“你去吧,五天以后再来,可千万不能迟到了!”

这一次,张良整个晚上都不敢合眼,没过夜半就赶到了桥边。不久,他看见老人远远地踏着月色走来了。

老人见了张良,高兴地说:“应当这样才对啊!”于是,他从怀里拿出一部书来郑重地交给张良,说:“我叫黄石公。你好好地攻读这部书,就可以辅佐未来的天子建功立业了!”

张良接过书,辞别了老人,回家以后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里面写的都是当年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商时用兵的策略,不由喜出望外。从此,他就经常刻苦攻读,把其中所有的精辟见解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后来,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进军关中,推翻了秦的统治;接着又一再出奇制胜,帮助刘邦消灭了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著名的开国功臣。《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了黄石公考验张良的故事,“孺子可教”这个成语便流传下来了。

如鱼得水

三国时期,刘备在还没有做皇帝之前,被迫依附于亲戚刘表的军队里面,并且驻守新野。可是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并不想长久寄人篱下,只做别人的军师。正好这个时候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是个难得的人才,并劝刘备一定要网罗到诸葛亮。

为了请诸葛亮协助自己获得天下,刘备曾经三次亲自到他住的茅庐拜访他。诸葛亮看到刘备非常诚恳,最后才同意与刘备见面。刘备向他请教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诸葛亮仔细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建议刘备先占据荆州,这样才能有机会和曹操、孙权鼎足而立,互相抗衡。

刘备很欣赏诸葛亮的见解,而且和诸葛亮的感情逐渐加深。刘备甚至对结拜兄弟关羽及张飞两人说:“我得到孔明的辅助,就好像鱼得了水一样非常快活。”

入木三分

据唐朝张怀瑾所著《书断·王羲之》记载:王羲之是东晋时著名的书法家。关于他的书法高超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久。

据说王羲之小时候就在书法上表现出天赋的才能,他七岁时就已写得一手好字。十二岁时,有一次他偶然发现了父亲珍藏的一本讲书法的书,就偷偷拿出来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父亲发觉了,对他说:“你看这本书还为时过早。等你长大一些,我再教给你书法技巧吧!”王羲之对父亲说:“如果我现在还看不懂这本书中所讲的东西,长大了再看这本书又有多少用处呢?”父亲觉得儿子的回答很有道理,于是就把自己多年珍藏的书放心地交给了儿子。王羲之从此爱不释手、聚精会神地日夜阅读,而且非常认真地按照书里讲的方法练习书法技巧。不久,他的书法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被世人所承认,许多人请他题字,收集他的墨迹。后来,王羲之曾出任右军将军,故世人又称他为王右军。王右军辞去官职,在会稽家里赋闲安居。有一次,王羲之在山脚下发现有一贫穷老妇拿着十几把扇子在叫卖,但很久无人问津。王羲之可怜她,叫人拿来笔墨,在她的每把扇子上写了五个字。老妇见状,着急地问:“你在上面写字,我还能卖得出去吗?”王羲之微笑着问:“你的扇子卖多少钱一把?”老妇人答:“二十钱。”王羲之说:“你只要说扇子上的字是王右军写的,我不光保证你的扇子卖得出去,而且每把可卖一百钱。”老人拿过扇子,将信将疑地走了。等她到市场上按王羲之的嘱咐一吆喝,人们一哄而上,抢着买扇。十几把扇子一下子卖完了。老人这才相信了王羲之的话。

传说更神奇的是,有一次皇帝在北郊举行盛典,请王羲之将祝词写在祝版上。后来因为祝词需要修改,工匠们受命将祝版上的字刮掉。哪知他们拿起祝版一看,惊奇地发现每个字的笔痕都深入木中三分,犹如刀刻的一般。他们不由得赞叹不已。这个传说虽然带有夸张的成分,但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王羲之笔力的强劲。

“人木三分”在这个故事中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人们又用它比喻见解、议论的深刻。

入室操戈

后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名叫郑玄。他从小勤奋好学,太守杜密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推荐他进入太学读书。后来郑玄又拜大文学家马融为师,在他门下学习。当郑玄学成离开时,马融感慨地说:“郑玄走了,我全部的学识也都被他带走了。”

郑玄在家里勤奋地研究学问,他和一起研究经学的何休是好朋友。何休写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三篇文章。郑玄读完后,不同意他的见解,于是就写了《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三篇文章来反驳何休。何休读完后,发现郑玄是利用自己文章里的观点来反驳自己,而且很有道理,不得不感慨地说:“你这不是到我的屋子里,又拿我的武器来向我进攻吗?”

塞翁失马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三折其肱

晋国时,有范氏和中行氏两个集团的人,准备起兵攻打晋定公。当时有人指出战事成功和失败的关键,要看民众是否支持,假如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便将失败无疑。范氏和中行氏起兵攻打晋定公是一种反叛行为,民众自然不会支持他们的。何况晋定公自己曾经伐君失败,落得流居异国的田地,可以说是经历过失败的过来人。正如一个经过三次折伤手臂的人,虽经医疗后获得痊愈,但他已尝透了折臂的滋味;在几次三番的折臂和治疗的经历中,他已了解到折臂的原因,和治疗的经过与方法,换句话说,他已是个中的老手了。所以“三折其肱”这句成语的含义,是颇为深刻的。不论何人,只要他是经过多次挫折,从艰苦中奋斗而得到成功的,我们都可以说他是与困境奋斗过的“三折其肱”的人。世界上的伟大人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一定是经历了不少挫折,却仍不断地奋斗,结果才得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正可以借用伟人们的“三折其肱”来自勉。

三生有幸

唐朝有一个和尚,号圆泽,对佛学有高深的造诣,和他的朋友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二人一同去旅行,路过一处地方,看见一个妇人在河边汲水。那位妇人的肚子很大,已经怀孕了。圆泽指着妇人对李源善说:“这个妇人怀孕已经有三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她的儿子,可是我一直避着,现在看见她,没有办法再避了。三天之后,这位妇人已经生产,到那个时候请你到她家去看看,如果婴孩对你笑一笑,就是我了。就拿这一笑作为凭证吧!再等到第十三年那一年,中秋的月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时我们再相会罢。”他们分别后,就在这一天夜里圆泽果然死了,同时那个孕妇也生了一个男孩子。第三天,李源善照着圆泽的话,到那位妇人家里去探看。婴儿果然对他笑了一笑。

等到第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善如期到达天竺寺去寻访。刚到寺门口,就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着唱歌,道:“三生石上旧情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现在一般人凡是比喻有特别的缘份,或朋友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或特殊的环境中相识,成为知己,又能够帮助自己的,就以“三生有幸”来称誉。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

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去请他出山。可是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乐地回去。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出门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

刘备第三次去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在交谈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刘备十分叹服。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刘备尊诸葛亮为军师,对关羽、张飞说:“我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为刘备奠定了蜀汉的国基。

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比喻访贤求才,真心诚意地邀请别人。

三令五申

春秋时,有个著名的军事家叫孙武。吴王为了试试他的才能,从宫中选出一百八十名宫女,让孙武训练。孙武命令宫女手拿长戟(古代一种兵器)分成两队,并且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当队长。孙武对她们说:“我说前,你们就看前方,说左就看左边,说右就看右边,说后就看后面。”他命令士兵准备了处罚的刑具斧头,又再三重申刚才的命令。孙武喊:“右!”宫女们你看我,我看你,觉得好玩,根本就不服从孙武的命令。孙武说:“是我解释得不够明白,命令得不到执行,是指挥官的责任。”就把前面的命令又详细说了一遍。当他再次发出“左”的命令时,宫女们还是笑着不动,吴王也觉得好笑。这次孙武不再自责,他说:“解释、交代得不清楚是将官的责任,交代清楚而不服从命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于是命令左右把队长推出去砍头。吴王吓得大叫:“等等,她们是我的爱妃,将军用兵的才能,我很明白,请不要杀她们。”孙武回答:“将在军中,君王的命令可以不听从。”坚决把吴王的两名宠妃砍了头,同时另外任命两位宫女做队长。宫女们很害怕,孙武再次发令时,所有的宫女都整齐认真地操练,不敢当作儿戏了。吴王也不得不佩服孙武的才能。

杀妻求将

吴起,战国时卫国人,喜欢军事,后在鲁国做一名小官吏。有一年,北方的齐国入侵,鲁君因缺乏带兵打仗的人,打算任命吴起为将军,但想到他的妻子是齐国人,有些犹豫不决。吴起知道这事,就回家把妻子杀了。于是鲁君任命吴起为将军,率领军队反击齐国,结果把齐国打得大败。

鲁国人对吴起杀妻求将的手段非常反感,四处散布他的坏话:吴起为人好猜疑又残忍,年轻时一心想做官,没做到就把家毁灭了。家乡的人嘲笑他,他又把嘲笑的人杀了。结果无法立身,才离开卫国。当与母亲告别时,他咬着母亲的肩膀说:“我吴起不做到将军宰相,就不回家与你相见。”后来母亲去世,竟不回家看一眼。吴起来到鲁国,又用杀死妻子的手段来获取将军职位。鲁君任命这样的人打败了大国,必然要遭到大国的报复。这样下去,鲁国早晚要灭亡。

鲁君听到这些话后,心里很不安,最后对吴起说:“你的确有了不起的军事才能,本应该施展抱负,但鲁国是一个小国,使你的才能无法施展。所以,你最好去大国。”吴起听了,心里十分难过,想不到鲁君这样不相信他,就离开了鲁国。

杀人不眨眼

宋初有一个大将叫曹翰,他性情粗暴,又喜欢喝酒,而且还很残忍。杀人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根本不当回事,连眼睛也不眨一下。因此,他自称“杀人不眨眼将军”。

宋太祖平江南时,曹翰带领人马渡过长江,闯入庐山寺。寺庙里的和尚早已逃的逃,躲的躲了。曹翰进庙一看,只有一个老和尚端端正正地坐那里。见他进来,老和尚泰然自若,根本不理睬他。曹翰非常生气,大吼一声道:“你没有听说过‘杀人不眨眼将军’吗?”老和尚毫不畏惧,瞪眼直视曹翰,然后从容回答:“你知道有‘不惧生死和尚’吗?”

原来,这位老和尚便是当时著名的高僧缘德禅师。曹翰见吓不倒老和尚,有些无可奈何。便改用比较和气的态度问缘德:“这庙里还有没有别的和尚?你能把他们叫出来吗?”缘德见曹翰态度软了些,也就慢吞吞地指着架上大鼓说:“敲这面大鼓,和尚们听到后就会来这里集合。”曹翰拿起鼓槌,使劲地敲了几下大鼓。可是过了好一阵,仍不见有和尚来。他便质问缘德:“怎么敲了鼓还是没有人来?”缘德说:“你怀有杀人之心,所以他们不敢来。”他站了起来,用鼓槌轻轻敲了几下大鼓。不一会儿,躲藏着的和尚就出来了,逃避在外的和尚也都回来了。

山鸡舞镜

曹操有个小儿子叫曹冲,从小聪明过人。曹操特别宠爱他,想立他为继承人。

有一年,南方献给曹操一只极美丽的山鸡,可是它在殿堂上不肯鸣舞。众人束手无策,认为请曹冲来也许有办法。为什么这五六岁的孩子受人器重呢?前不久,孙权送来一头大象,北方人从未见过,很想知道它的重量,就是没法称。曹冲在边上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曹操觉得很有道理,就吩咐按曹冲的办法去称。曹冲命人把大象牵到空船上,看船吃水有多深,在船舷两边刻上记号。然后把大象牵上岸去,再拿粮包、石头装到船上,装到刻记号的地方为止。曹冲再让人把船上的粮包、石头分别点数、过称。这些东西的总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现在曹冲被请到殿堂上,他一看到山鸡,就命人取一面铜镜来。山鸡在铜镜前看到自己美丽的形体,仿佛置身于明净的湖面,居然连连欢叫、翩翩起舞。山鸡越舞越得意,竟不知停歇,直至倒地死去。

成语“山鸡舞镜”比喻顾影自怜,自鸣得意。

可惜,聪颖无比的曹冲只活到13岁便死了。曹操痛悼爱子早亡,失去了理想的继承人。上行下效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齐国国君齐桓公特别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哪知全国的人都跟着穿紫色衣服。因此,紫布的价格猛涨,五件纯白色的衣服,还赶不上一件紫色衣服的价钱。

对此,齐桓公很担心,他对丞相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衣服,致使紫色衣服的价钱很贵。现在全国的人都跟着穿紫色衣服,你说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你可以试着不穿紫色衣服了,并且对左右的人说,我讨厌紫色衣服的臭味。如果左右有人穿紫色衣服进宫,您就说:‘离我远一点,我非常讨厌紫色衣服的臭味。’这样,或许别人就不会穿紫色衣服了。”

以后,齐桓公就按照管仲的建议去做,果然,当天宫中就没有人再穿紫色衣服了;第二天,都城里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到了第三天,全国的人都没有穿紫色衣服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上行下效”这个成语,比喻上面的人怎么做,下边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上下其手

楚襄王二十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大将皇颉率兵抵抗,不幸被俘,成为楚将穿封戍的俘虏。穿封戍带着皇颉回国领赏,谁知中途杀出个公子围来,硬将皇颉给夺了去。公子围说动皇颉,希望他不要泄漏是他夺人这件事的真相。但是穿封戍不服气,就向楚王告状。楚王决定这件事请伯州犁来处理。伯州犁就把穿封戍和公子围都找来,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意见,他们都说自己有理。

伯州犁对楚王说:“解决这件事最好的办法是问俘虏本人,自己被谁所虏是不会搞错的。”

穿封戍心想,事实胜于雄辩。公子围认为自己已向皇颉打过招呼,伯州犁便不敢得罪他。

伯州犁命人把皇颉带上来,举手向上指向公子围:“这是国君弟弟。”又举手向下指向穿封戍:“这是县尹。”又问:“究竟是谁捉住你的?”

皇颉也是聪明人,听了伯州犁的语气,看了他的手势,就明白他的意思,承认是被公子围所俘。

成语“上下其手”是指玩弄手法,串通作弊的意思。

舍我其谁

战国时,孟子门下聚集了许多学生,他们经常向孟子提出一些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呢,就认真地解答,将儒家的学说加以发挥。一天,当孟子开堂讲学后,一个学生问道:“先生昨天讲到,人最重要的是有‘不忍人之心’,那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轻轻地咳了一声,然后从容地说:“所谓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无故伤害别人的想法。从前的帝王,如周文王、周公等,有了这种思想,所以能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如果现在的统治者都不愿伤害别人,而是爱护自己的百姓,那么,治理天下不就像手掌上运转一个小泥丸一样的容易了吗?为什么说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呢?举个例子来说,人们看见一个可爱的小孩子将要掉进一口深井里,心里都会产生一种恐惧同情的念头。一个人具备了同情心,就知道羞耻,就产生了智慧,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东西呀。如果将它发扬光大,就像刚刚点燃的烈火,缓缓流出的泉水一样,还能够逐渐扩大,那不就可以安定天下了吗?”学生听了都点头称赞先生讲得很好。

后来当孟子离开时,一个学生在路边问他:“先生,您好像有点不愉快!您不是说过君子不埋怨上天,不归罪于别人吗?”孟子一下笑了,说:“过去是一个时代,现在又是一个时代。历史每过五百年就要产生一个英明的君王和圣贤,从周武王开国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如果上天要产生一个圣贤,除了我以外,还有谁呢?”

生灵涂炭

后燕、后秦联合攻打前秦,于是前秦的国都长安被人包围,苻坚因此退到五将山,等待有适当的机会能重新再来。后来苻坚被后秦活捉处死,苻坚的儿子苻丕就一直驻在邺城。不过,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听说苻坚已经死了,就请苻丕到晋阳,在王永等人的拥护下,当了皇帝。苻丕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王永为左丞相。王永写了一篇召告,想号召前秦的部队去讨伐后秦和后燕。公告中说:“自从苻坚被害,国都长安沦陷后,国家就开始一蹶不振哪!老百姓好像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十分痛苦。各地官员接到这份召告以后,就要派出兵马到临晋会师,准备作战。”可惜后秦的军队实在太强大了,王永无法获得胜利,前秦也逐渐衰落,不久后就被后秦消灭了。

声色俱厉

唐德宗时,左补阙(谏官)韦绶由于学识渊博,为人忠厚恭谨,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经常参与政务,负责起草重要文告和诏令,成为德宗非常信赖的心腹大臣。

当时,各地的军阀大多拥兵自强,不受节制;朝中的大臣也互相勾心斗角,矛盾很多。韦绶每次值宿内廷,总是事务纷繁,忙得喘不过气来,经常一个多月还不能回家休息。

书绶忙于公务,虽家有体弱的老母,也无法早晚在身边侍候奉养,心里感到很不安。所以一有机会,韦绶就想提出辞职的请求。可是每当他刚刚开口,德宗就马上皱起眉头,使韦绶不敢再说下去。

就这样,韦绶担任了整整八年的翰林学士。由于长期操劳,心力交瘁,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使德宗终于不得不同意他辞官回家休养。

书绶有个儿子韦温,从小聪明绝顶,七岁时每天读书几千字,十一岁就考试及第,被补授咸阳尉。韦绶由于长期在外,开始还不太相信,特地把儿子找来面试,要他写一篇文章。韦温举笔一挥而就,把父亲的疑心打消了。

韦温既然有这样出众的才华,当然升迁很快,不久就官为监察御史。但他也是个非常孝顺的人,父亲因病家居以后,他就辞职回家服侍汤药,经常废寝忘餐,衣不解带,达二十年之久。

韦绶在临死以前,特地把韦温叫到身边,告诫他说:“内廷是个是非之地,翰林学士这个职务你千万不能担任,弄不好就会有杀身之祸的。”韦温含着眼泪点了点头,表示一定牢记父亲的遗言。

父亲去世以后,韦温又接受朝廷任命,先后担任过右补阙、御史、礼部员外郎、谏议大夫等职。由于他为人正直,直言敢谏,受到了唐文宗的赏识。公元835年,文宗决定授任他为翰林学士。

可是文宗没有想到,对于这样一个别人求之不得的要职,韦温却一再坚决辞让。最后眼看无法推托,他就只好将老父临终的遗命禀告文宗,表示自己不能违背对父亲许下的诺言。

在封建时代,皇帝的话是说一不二的,现在韦温竟敢用父命来拒绝文宗的恩宠,这不能不使文宗感到生气。退朝后,文宗声色俱厉地对近臣说:“我一心想重用韦温,可他却坚决不愿意,难道没有他就不行了吗!”

站在一旁的户部侍郎崔蠡,看到文宗这样盛怒,就上前劝道:“陛下,韦温虽然固执不肯受任,但他秉承父亲遗命,也是孝心的表现。您就成全了他吧!”文宗说:“韦绶不让其子入翰林,这是一种乱命。乱命怎么能成全呢!”

崔蠡说:“作为儿子,连父亲的乱命都能遵行不改,这不是说明他的孝心更加难能可贵吗?”由于封建统治者一向标榜以孝治天下,崔蠡的这番话说得文宗很难对答,只好渐渐平下气来,打消了对韦温的任命。

升堂入室

子路名仲由,春秋时卞地人。他为人耿直,敢说敢做,常与他人争斗,平时喜欢戴一顶像雄鸡一样的帽子,衣服上佩戴着野猪样式的标志,以此表示自己的勇敢。后来,子路拜孔子为师,但年龄只比孔子小九岁,有时,他还欺负孔子。不过孔子了解他的性格,也不放在心上。

一次,子路问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也崇尚勇武吗?”孔子回答说:“仁义是最重要的。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就会失去仁义,没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就会去抢劫别人的财物。”又有一次,孔子看见子路在自己家里弹琴,就很不客气地指责说:“你也太不讲礼貌了,怎么到我家里来弹琴!”

因此,孔子的学生都瞧不起子路。孔子发现学生们这一情绪后,就解释说:“其实,子路也有他的长处。如果他与衣着华贵坐着漂亮马车的人在一起,自己虽然穿得破烂,但他也不以此为耻辱;如果他治理一个中等国家,虽然他不讲仁义道德,但却可以管理好税赋。他来我这里学习,也学得了不少东西,但还没有真正学到一个读书人应该学习的知识。”

后来,子路去卫国做了大夫。卫国发生内乱,子路感到无颜见人,就上吊自杀了。

师出无名

公元前205年,刘邦乘项羽领兵北上攻齐之机,挥师出关东下,先后打败魏王、殷王,并攻占洛阳。新城县董公拦住刘邦,声泪俱下地诉说:“我听说顺从德行的就能昌盛,违背德行的就要败亡,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必然遭到失败(原文: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项羽无道,杀害义帝,必会遭到天下百姓谴责唾弃。施行仁义,不一定只靠勇力。你让全军穿素色服,打为义帝报仇的旗号,遍告诸侯,讨伐项羽,天下人会尊敬你,响应你。”

刘邦听从董公劝告,很快组成一支大军,一举攻占楚都城——彭城。

后来人们由“兵出无名”引申出“师出无名”,指要干某件事而没有正当的理由。

时不再来

春秋时,越王勾践继承王位三年,率兵攻打吴国,结果反被吴国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上。最后,勾践答应把国库的钥匙交出,自己亲自去吴国当吴王的仆人,吴王才解除了包围。

三年后,吴王把勾践放回了越国。勾践请教谋臣范蠡说:“我继承王位后,因为年轻好胜,迷恋打猎喝酒,结果给越国带来了灾祸,让吴国来统治我们。可是吴国也太过分了,我想同你商量报仇的事。”范蠡说:“现在还不可以,应该等待天时的转变。过早地打主意,事情反而难预料。”

过了一年,勾践听说吴王迷恋声色,疏远贤臣,就想进攻吴国。范蠡劝道:“人事上是可以报仇了,可天时还不到,大王暂且忍一下吧!”又过了一年,勾践听说吴王杀了宰相伍子胥,又想进攻吴国。范蠡又劝勾践暂时忍耐。再过了一年,勾践听说吴国遭受天灾,稻和蟹都吃光了。又想报仇。可范蠡还是认为时机不成熟。勾践发怒说:“天时,人事都有了,为什么还要等呢?”范蠡说:“战争是无可奈何的事,只有天时和人事都配合好了才能得胜。”一年后,吴国国内人心涣散,范蠡才劝越王勾践出兵进攻。进军之前,范蠡说:“我听说得到了时机不能怠慢。时机一失去就不能再来;上天给予的不接受,反而会有灾难。”勾践点头回答:“我听从你的建议,一定不盲目进攻;现在有了机会,自然会抓住不放。”

最后,勾践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识时务者为俊杰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人,父母早亡,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叔父死后,诸葛亮隐居在荆州襄阳(今属湖北)城西的隆中,躬耕自养。

诸葛亮才能出众,胸怀治国大志,常常自比古代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和乐毅。但当时人并不了解他,只有颍川徐元直、石广元和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等人,与他十分友好。

徐元直、石广元、孟公威常和诸葛亮在一起探讨学问,诸葛亮对他们说:“凭你们的才干,要是出去做官,做个刺史、郡守是不成问题的。”众人问他志向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

后来孟公威思念乡里,准备离荆州北返。诸葛亮对他说:“中国地方很大,大丈夫志在四方,何必留恋故乡。”

当时刘备也在荆州依附刘表,为了求得人才辅助他争夺天下,特去请教当地名士司马徽。司马徽对刘备说:“平庸的儒生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只有洞察当前形势和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是杰出人物。”

接着,司马徽向刘备推荐:此地有“卧龙、凤雏”,人才杰出。刘备忙问谁是“卧龙、凤雏”?司马徽道:“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

不久,徐元直在新野见到刘备,也对刘备说:“诸葛亮人才难得,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刘备要徐元直把诸葛亮请来,元直说:“将军应当礼贤下士,亲自登门拜访,可不能委屈他来见你。”

刘备便亲自到隆中,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他分析了当时的全国形势,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益两州(今湖南、湖北、四川),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结好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有名的《隆中对》。

刘备大为叹服,邀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重振汉室。诸葛亮答应刘备的请求,离开隆中,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刘备在诸葛亮的辅助下,经过几年努力,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取得了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争霸天下的地位。“识时备者为俊杰”,诸葛亮确实是当时能认清形势并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一位杰出人物。

视死如归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记载:春秋时期的齐国,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即位,史称齐桓公。正在这时,齐桓公的另一兄弟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支持下回齐接位。齐桓公派人告知鲁庄公齐国已有国君,请鲁军及早回国,遭鲁庄公拒绝。齐桓公决定以兵拒之。他命雍廪为先锋,先诱敌深入,然后大军分路埋伏,前后夹击。雍廪向鲁军挑战,鲁庄公迎战。雍廪不战自退,渐渐将鲁军引入齐军的包围圈。齐军伏兵四出,大败鲁军,鲁庄公在众将护卫下才逃出重围,行了二日,又遭齐军王子成父的阻击。王子成父是有名的将军,平时治军甚严,战时部下个个奋勇争先,视死如归。鲁庄公侥幸逃回本国。

齐桓公又向鲁国下书,要求庄公立即杀死纠,并将管夷吾押送回齐国,以此作为两国和平的条件。鲁庄公只好照办。管夷吾的囚车一到齐国,就受到齐桓公的亲自迎接。原来这是齐桓公的计策,他知道管夷吾是个奇才,怕鲁国不肯放,才想出这个妙法,使他回国辅政。

齐桓公和管夷吾连谈三天三夜,毫不知疲倦。桓公要拜管夷吾为相。管夷吾说:“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君王要成大事,又岂能要夷吾一人?必用五杰才行。”桓公忙问哪五杰?管夷吾答:“隰朋,宁越,王子成父,宾须无,东郭牙。”管夷吾推荐王子成父负责军事,他说:“王子成父治军甚严,部下训练有素,出战时战车奔驰,有条不紊:士兵一切行动听指挥,不知后退,战鼓一响,三军勇敢杀敌,视死如归!”桓公采纳了管夷吾的建议。不久,齐国大治,桓公尊管夷吾为“仲父”。从此,管夷吾被后人称为管仲。

王子成父自任大司马后,加紧训练三军,上下将士也一致服从命令听指挥,一个个把战死疆场看作回家一样平常,“视死如归”这个成语也就流传后世了。

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实事求是

西汉河间献王刘德,身为汉景帝的儿子,却没有沾染浮夸习气。他虚心好学,搜集、整理过许多古人的著作,做学问时一丝不苟,受到当时学者们的盛赞。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专门为他立了传。传的开头便说:刘德是在充分的事实根据上去寻找正确可靠的结论即“实事求是”地做学问的。作为皇帝的儿子,刘德如此虚心好学,实属罕见。

“实事”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求”指研究;“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后用“实事求是”作成语,告诫人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探求其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行动。也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也不缩小。

食不甘味

战国时期,秦、楚、齐、燕、魏、韩、赵七国中,以秦国实力为最强,时有吞并六国之心。特别是秦孝公在位时,重用客卿商鞅,秦国的内政、外交都卓有成效。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死,太子即位,就是秦惠文公。他不满于商鞅专权,下令杀了商鞅,拜公孙衍为相国。公孙衍劝惠文公西并巴蜀,称王以号召天下,并派使者到各国去要挟:除非割地为贺,否则就发兵讨伐。

秦使到了楚国,见了楚威王熊商,转达了秦惠文王的意思。楚威王大怒,当众叱责来人,并把他驱逐出境。

使者回报秦惠文王,惠文王闷闷不乐,心知楚国新近打败了越国,地广兵强,与秦为敌,终是大患。忽报有洛阳说客求见,惠文王命人宣进宫来。

原来是说客苏秦。苏秦见了惠文王,先是恭维了一阵,接着便说自己有帮助秦王兼并天下的妙法。可是惠文王新杀商鞅,对游说之士并无好感,便对苏秦说:“毛羽未丰,不能高飞,先生所言,以后再议吧!”

苏秦碰了钉子,羞惭而归。一年后,他又到各国游说,一反过去的策略,而企图说服秦以外的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这一“合纵”之策果然见效,赵国拜苏秦为相,资助他去各国游说。

他就向韩、魏、齐等国的诸侯详细说明“合纵”抗秦的好处。这一天,苏秦驱车来到楚国,楚威王立即接见了他。

苏秦给楚威王分析利害得失,认为楚与秦“连横”(六国共同奉事秦国),就无法抑制秦国的虎狼之心,结果只能割地给秦国;如果楚与各国合抗秦,那么各国将会服从楚国的安排,两者出入很大,希望楚王三思。

楚威王说:“寡人对秦国的野心早有戒备,但苦于韩、魏等国受秦挟制,不能共谋;国内又缺少很好的谋士,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神不定。今天听了您的一番话,觉得很在道理,决定照您说的办!”

从此以后,楚、赵诸国联合抗秦,使秦国一度不敢轻举妄动。许多史书上记载了“苏秦为赵合纵说楚威王”之事,同时楚威王所说的“食不甘味”那句话,也当作成语流传至今,用来形容心中忧虑或身体不好。

十行俱下

南朝梁武帝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绝顶,记忆力特别好。他刚满四岁,就被封为晋安王。太傅教他读书识字,他能够过目不忘。到了六岁的时候,就已经会写文章了。

梁武帝听到这个情况,不太相信,有一次特地派人把萧纲叫到跟前,准备当面试他一试。

梁武帝临时出了一个题目给萧纲。只见他不慌不忙地铺开纸,拿起笔来一挥而就,写成了一篇辞藻优美的骈文。梁武帝看了,不由大加赞赏地说:“这孩子,真是我家的东阿王(指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曹植,曾封东阿王)啊!”

萧纲年龄稍长,就进一步博览群书。据说他读书的速度非常快,能够十行俱下。没有多久,诸子百家的书籍几乎都被他读遍了,写起诗赋文章来,更加得心应手。

萧纲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宣惠将军、丹阳尹。他虽然还是个少年,便已经能够亲自过问和处理郡里的各种事务,在百官中逐渐建立了声望。

公元531年,梁武帝的长子萧统去世,萧纲随即被立为皇太子。从此他就长期住在东宫,和当时著名的文人学士徐樆、庾肩吾等人朝夕相处,吟诗作赋,过着极其富贵悠闲的宫廷生活。

萧纲特别喜欢写诗。他说自己从七岁起就有诗癖,长大后从来不感到厌倦。但是由于宫廷狭隘天地和放荡生活的影响,他的诗大多写得内容淫靡,格调低下,被称为“宫体诗”。流传出去以后,对当时的文风起了很坏的作用。

公元549年,军阀侯景起兵作乱。攻破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忧愤而死。萧纲被立为简文帝,他在侯景的控制下,度过了两年多的傀儡生活,只能用诗文来抒写内心的痛苦,最后,还是被侯景派人用毒酒杀害了。